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仁海中西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llyjj: 请全体评委用五行学说为北京永安堂与张喜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一案申诉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5-12-16 10:07:07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5-12-16 01:21
据说五行是“说理工具”,我想这个“说理工具”应该是比较高级的,平时用不用就算了,关键时候应该拿出来用 ...

101先生说“据说五行是“说理工具””,咱们不搞“据说”,那么先生是怎么看五行学说的呢?望不吝赐教。

点评

“说理工具”一说出自中医,意思大概是仅用于说理无关于诊治吧,具体请问中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17 17:53
22
发表于 2015-12-16 10:56:26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2-16 09:59
先生说:"在高水平的中医研究项目里,根本没有五行学说的内容,这一现象也能说明问题。" 请问,您所谓的 ...

千总不可太客气,“赐教”更不敢当。

中医高水平的研究,在涉及五行学说方面,主要指基础理论研究。相关研究报告、论文,一般是发表在《中医杂志》等较高级别期刊,或者是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中医的学术会议以后也少了,质量也下降,不过总还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在这些内容中,基本没有研究五行学说的,这是我初步判断,要说的准确一点,要拿出来证据才行,也就是要找出来一些权威的资料来说话。我正收集着,请稍候。


青蒿素的研发过程,屠呦呦的获奖致辞做了全面介绍,我把涉及中医资料部分摘出来,您一看就清楚了: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获奖者,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从1959年到1962年,我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了中医药知识。化学家路易˙帕斯特说过“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古语说:凡是过去,皆为序曲。然而,序曲就是一种准备。当抗疟项目给我机遇的时候,西学中的序曲为我从事青蒿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准备。
    信息收集、准确解析是研究发现成功的基础。接受任务后,我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并收集他们用于防治疟疾的方剂和中药、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在汇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2000余内服、外用方药的基础上,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正是这些信息的收集和解析铸就了青蒿素发现的基础,也是中药新药研究有别于一般植物药研发的地方。
    关键的文献启示。当年我面临研究困境时,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公元3-4世纪)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这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
    关于青蒿入药,最早见于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其后的《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记载。然而,古籍虽多,确都没有明确青蒿的植物分类品种。当年青蒿资源品种混乱,药典收载了2个品种,还有4个其他的混淆品种也在使用。后续深入研究发现:仅Artemisia annua L.一种含有青蒿素,抗疟有效。这样客观上就增加了发现青蒿素的难度。再加上青蒿素在原植物中含量并不高,还有药用部位、产地、采收季节、纯化工艺的影响,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成功确实来之不易。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值得我们多加思考,发掘提高。
  …………
    今天,我再次衷心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铭记他们在青蒿素研究、发现与应用中的积极投入与突出贡献。…………


    在结束之前,我想再谈一点中医药。“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





23
发表于 2015-12-16 12:52:07 | 只看该作者
人生一世时间短暂,第一不要走错了方向,第二是不要交错了朋友,否则,将空度此生。同样一部《黄帝内经》,古今中医多少医家研究出了成果,扬名后世,而神农氏看到的确是《内经》有多少错误。

点评

铁兄是不是对我转帖屠呦呦的发言也有意见?  发表于 2015-12-16 16:48
24
发表于 2015-12-16 15:44: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5-12-16 16:07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2-16 09:59
先生说:"在高水平的中医研究项目里,根本没有五行学说的内容,这一现象也能说明问题。" 请问,您所谓的 ...

千总问到现代中医研究内容问题,我找了几年的《中医杂志》总目录,内容太多,浏览一下即可:
因为网站上只有1998年以后的,我把1998、1999、2000年和2015年17期的理论探讨部分目录都列出来,还真的发现了和五行有关的论文,呵呵。




《中医杂志》
1998年总目录


理论探讨·医史文献


论阴阳一分为三……………………………………………………………………… 江幼李(264)论肝为气血调节之枢…………………………………………………………………… 陈家旭(9)
试论"肝病勿忘治肺"……………………………………………………………………张正利(73)
脾胃体用论………………………………………………………………………………沈 洪(585)
《内经》"病在中,傍取之"临床意义辨析……………………………………………唐雪梅(200)
论东垣风药升阳…………………………………………………………………………辛 军(136)
张景岳论治难急病症思想述略……………………………………………………… 雍履平(713)
《傅青主女科》方剂配伍理论与升降相因学说…………………………………… 杨方尧(521)
张锡纯应用虫类药经验探析………………………………………………………… 雍履平(328)
清代名医何梦瑶的医学成就………………………………………………………… 李安民(649)
白血病从伏气温病论治……………………………………………………………… 李振波(393)
论肾虚气弱风痰瘀血阻络在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病机中的重要性………………… 冯学功(458)
马王堆医书对心身医学的贡献……………………………………………………… 蔡铁如(311)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汤液经法》、《伤寒杂病论》三书方剂关系的探讨
………………………………………………………………………………………… 王淑民(694)
萧山竹林寺女科史略及其医疗特色…………………………………………李茂才 陈拯民(247)
无瘫痪症脑出血治验2则………………………………………………………………张觉人(722)
香港针灸医学发展大事记(1932~1997)………………………………………… 谢永光(500)


----------------------------
1999年总目录


理论探讨·论坛
汤方辨证在《伤寒论》研究中的价值………………………………………畅 达(328)
《伤寒论》少阴寒化证与冠心病心肌缺血相关性探讨…黄河清 吴伟康 黄骏(585)
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赵国荣(9)
外感热病重症气热传营的辨识及其意义…………………………过伟峰 周仲瑛(457)
论阴伤是温病热瘀证的主要病机………………………万海同 王灿晖 杨 进(136)
试论李东垣脾胃学说中的温热病学思想--东垣仲景学说之比较………… 吴光炯(72)
王仲奇辨治中风病经验初探…………………………………………………任光荣(264)
试论中风辨证的有关问题……………………………………………………黎成科(200)
中风病神昏的病机探讨………………………………………………………王玉民(521)
凉血通瘀法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重要法则……………………樊 蓥 周仲瑛(649)
辨治难治病的思路探讨………………………………………………………沈敏南(393)
论专病微观辨证………………………………………………………………蔡 辉(499)
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医固本治疗………江翠红 丁爱国(753)
中药预防肿瘤转移的可能途径………………………………………………李佩文(115)
寒凝毒结血瘀与晚期胃癌基本病理…………………………………………周春祥(712)
补肾健脾化瘀法延缓衰老机理的实验研究回顾……王传社 李顺成 蒋文跃等(241)
中医药防治复感儿的现状与分析……………………………………………温振英(688)
假说在中医药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李振吉 桑滨生(624)


-----------------------------
2000年总目录(栏目名称有改变,理论探讨部分在前边排列)


关于中医学跨世纪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远 志(5)
论医学流派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黄政德(7)
微观辨证学与21世纪中医学的发展………………………………… 郭振球(48)
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优势与学术发展切入点的探讨…………………洪 净(751)
"肝肾同源于脑"与肝肾本质研究…………………………… 李瀚FEA7(69)
脾肾两虚夹瘀夹痰理论与衰老机理探讨………钟 毅 孙 立 朱秉匡(325)
"毒邪致络病"与证候及基因组关系的探讨……王 忠 王安民 鞠大宏(500)
天癸学说探讨…………………………………………………………江海身(645)


-----------------------------------------------------------
2015年17期总目录
学术探讨
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吴以岭,魏聪,贾振华,等3(1)
人体研究的方法论挑战钟义信2(1)
本草文献中益髓中药性能规律初探……孙月娇,何丽娟,任艳玲8(1)
针灸治疗技术的起源、发展现状及展望……刘炜宏,郝洋91(2)
中医药标准体系表研究……常凯,王茂,马红敏,等95(2)
“阴阳水火”哲学观指导下对阴火定义的重新解析……吴昊天,陈广坤,张保春,等99(2)
脉络学说概要及其应用……吴以岭,魏聪,贾振华,等181(3)
癌毒转移的中医理论探讨……叶乃菁,刘宣,李琦185(3)
证候的动态量化特性及其意义郦永平189(3)
象思维之“象”的含义邢玉瑞271(4)
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研究现状及中医指南的
修订与思考……吴迪炯,叶宝东,季聪华,等274(4)
汉唐时期“大汤剂”在宋代的传承及应用……宋佳,傅延龄,丁毅279(4)
《黄帝内经》的形神兼养观及其现实指导意义……潘怡宏,丁莉,王平361(5)
基于形式概念分析数学理论研究《伤寒论》方药整体
知识……刘超男,李赛美,洪文学365(5)
古代战争与中医学的关系初探……董一帆,林乾良,张光霁369(5)
有效提高中医隐性知识传承的策略研究……汤莉娜,申俊龙,赵宁451(6)
“五诊十纲”中医临床新思维探讨……吴伟,王创畅455(6)
《伤寒论》方药中“双向调节”思想的应用……谭蔡麟,黄泽林,王秀敏,等458(6)
《伤寒论》中症与证候的关系……马伯艳,段润章,宋颖星,等541(7)
从气机升降学说论肿瘤病机……刘瑞,花宝金,侯炜544(7)
中医“引归法”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林武,张扬,扈晓宇,等548(7)
对中医药传承问题的学习和思考陆广莘631(8)
经方方证用量发微与探索王付636(8)
克服思维定势对中医辨证的消极影响……何泽民,何勇强640(8)
道学对中医情志养生理论形成及发展的影响……白世敬,李峰,刘燕,等642(8)
五行公理系统及其模型陈瑞祥721(9)
针刺手法的发展演变规律及理论价值探讨……唐乐微,陈亮,任玉兰,等728(9)
《素问》中“浮”脉与“沉”脉含义简析……于晓飞,王天芳,薛晓琳,等732(9)
中医象思维的概念邢玉瑞811(10)
中医肿瘤病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初探……许玲,孙大志,田建辉,等815(10)
限食疗法与中医“脾主散精”理论的关系探微……汤灵翼,吴敏,刘超,等818(10)
结局管理及其在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张艳宏,刘保延,谢琪,等901(11)
古今灸感探析季辉,王玲玲905(11)
2003-2013年针灸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
回顾与分析……毕明刚,刘运芳,商洪才,等991(12)
岭南医学的瘴气病因和瘴湿病机理论……郑洪,罗启盛995(12)
循证针灸学及其转化应用……郭太品,任玉兰,李骥,等999(12)
细胞之阴阳理论……温泉,黎晖,田瑞敏,等1081(13)
从脉络学说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病机……张军芳,魏聪,王宏涛,等1086(13)
基于临床疗效探讨传统中药服散与煮散的临床推广价值……彭智平,刘起华,文谨, 等1090(13)
“证”的研究中几个重要问题的反思与展望……孙静云,顾赛红,周仲瑛,等1171(14)
大数据时代的中医意象世界与中医虚拟世界……杨硕,崔蒙,李海燕1176(14)
象思维下谈中医病因病机中的文化因素……武峻艳,王杰,张俊龙1180(14)
现代重大疾病中医诊疗理论研究构想……谢雁鸣,廖星,黎元元, 等1261(15)
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初探……郑晓红,王雷,李开颜, 等1265(15)
癌毒的阴阳属性浅议……王圆圆,李娜,张青1271(15)
五行公理系统的生克关系:五行理论体系的系统化(二)……陈瑞祥1351(16)
非对称临床表现的中医辨证思考……何泽民,何勇强1357(16)
对彝族动物药发展的认识……陈抒云,袁航,曹树萍,等1360(16)
中医象思维模式研究邢玉瑞1441(17)
论中医文化价值体系的概念与构成……李如辉,王静波,张卓文,等1444(17)
慢性筋骨病的中医认识与现代理解……孙悦礼,姚敏,崔学军,等1447(17)
象思维的基本特点姚春鹏1531(18)
中西医学同源殊途的文化渊源初探……仵燕1535(18)
李东垣从脾胃论治眼病的学术思想探讨……盛倩,庄曾渊1540(18)
大数据技术与中医现代化……黄欣荣,张艳朋1621(19)
古代冶炼工艺技术与毫针的形质及手法演变……郭太品,任玉兰,刘沂潍,等1626(19)
“苦寒”方药性效解
李玉洁,张为佳,Mayuree Tantisira,等1630(19)
癌毒病机理论探讨程海波1711(20)
心血管疾病气陷血瘀病机探讨……李春岩,史载祥1715(20)
从民国时期舌诊著作看中医舌诊学术的发展……韩素杰,胡晓峰1719(20)
中医取象思维的生命符号学解读……郭刚,王琦1801(21)
将复杂性问题简单化:浅探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系统
科学方法……张鑫1805(21)


----------------------------------------
找了几年,还真有谈五行的,好像是一个作者的文章连载。我用红色字体标出。涉及文化的我用黑体字标出。
1998至2000年三年的目录,没有五行,没有文化。2015年的,文化也出来了,五行也出来了。没有看文章,不能评论。



















25
发表于 2015-12-16 16:16:00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5-12-16 09:21
据说五行是“说理工具”,我想这个“说理工具”应该是比较高级的,平时用不用就算了,关键时候应该拿出来用 ...

那个官司赢不赢的吧,关键是输的不服气,如果能用五行分析分析说道说道找到问题不足汲取教训,未尝不是一件功德好事。支持。
------------------------------------------------------------
先生这个建议不错。
打官司,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大家对法律也外行,真要请咱们的评委去申诉,有很大难度。先生这个建议,用五行分析分析说道说道找到问题不足汲取教训“,这是纸上谈兵,纸上谈兵也有意义,而且能够实行。论坛的评委及支持五行学说的朋友,应该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如果大家能拿出来一篇应用五行理论分析该病案的文章,即使官司申诉不能启动,也是在舆论上声援永安堂。也就是支持中医理论的实际行动。


不知道能不能见到这样的文章?期盼中!

26
发表于 2015-12-16 16:58: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5-12-16 13:23 编辑

李老师异想天开,该案本来就与五行无关,要想硬扯上关系,明显输了不服气。再好的理论,失去了对象和临床实践也显得苍白无力。我总觉得李老师是无辜的,不幸被仁海绑上了战车。仁海楔而不舍废除中医五行,不过想沽名钓誉。李老师是聪明人,应该知道!

点评

你这是明显的离间计!李老师能看不出你这点小几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16 21:56
27
发表于 2015-12-16 21:34:53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12-15 14:28
随便聊聊当然也好。

先生还是没说出应该怎样利用五行学说打官司,既然牵涉到中医的尊严,先生作为资深中医教师,应该是责无旁贷的冲在前面去支持啊,这样垛在后面,让别人冲锋陷阵,你的学生们怎么看你?
28
发表于 2015-12-16 21:43:26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12-15 14:30
我不会。我对五行学说没有信心,也没有能力应用。我希望有信心有能力应用五行学说的朋友打赢这场官司,给 ...

先生太谦虚了,你怎么能不会呢?你勇敢的冲在第一线,和那些腐儒们大战上百回合,如果不是对五行的流弊有深刻的认识,怎么会极力去废除一个你不了解的理论呢?你让我们这些支持你的人多失望啊?希望先生给那些滥竽充数的评委们指出一条生路,也给他们以教训!这也是有功于中医事业的大好事啊,先生切莫推辞!

点评

您前面没听明白,我对五行学说以“拖鞋”视之,拖鞋,家里穿上方便点,不能上街,不能劳动时穿,不能穿上踢足球,更不能穿上上战场。 五行学说,排排坐吃果果,哄幼儿园小朋友的东西,要是用来打官司,那会把法官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17 12:46
29
发表于 2015-12-16 21:46:08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12-15 14:48
请教不敢当。
如果您对五行学说的评价有兴趣,欢迎您到相关帖子里发表意见。不论您是支持五行还是否定五 ...

利用这个案子,先生可以进一步的说清废除五行的必要性!这是中医取得进步的转折点,先生不会灾错过这个节点吧?我们都看着你呢,别让支持你的人们失望!
30
发表于 2015-12-16 21:49:00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2-16 01:12
哇塞!中医老不死先生居然说要“敢于挑战腐朽传统的中医理论”,看来先生是很时髦,很革命啊!请问,传统 ...

你我皆老朽!你可能比我朽的更厉害!世界是年轻人的,我们都朽了!不信你自己数一数,你还有几棵牙齿是完整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7:07 , Processed in 0.1122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