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论外风导致的病,必须要从两个方面来谈,1外风的构成; 2 人体的卫气的防护。
1 外风的构成: 风---通假字为風,亦即风中有虫之意。 从现代的观点看,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那么流动的空气中有什么呢,大部分的氮气,部分的氧气,以及少量的惰性气体,还有微生物,以及雾霾,这些都是人眼所不见的物质,因此风不是什么都没有,它是有载体的。 因此风种类就可以划分为
(1)自然的和煦的风;
(2)剧烈变化之风,如飓风,台风之类;
(3)含有邪气之风,如霾,疫毒,瘴气,以及对于人体有害的微生物等。
2 人体的卫气,具有的功能,
(1)控制玄府-毛孔开合的功能
(2)抵御外邪的功能---体现在,正气若存,邪不可干;
(3)温煦循行的功能。
致病的原因呢
1 一般的季节之风,对于卫表虚弱的人,就可以入侵体表,形成恶风,发热,头项强直,脉浮缓的病,而对于以其他人则无病;
2 剧烈的变化之风,飓风,台风等,袭击卫表,卫表的防卫坚固能力差的话,就会形成疾病;
3 邪气之风与卫气的防卫功能发生斗争,邪强于卫则病,卫强与邪则不病;有些极端的外邪,如瘟疫,一般的人的卫气既使很强也易于感病,其原因是邪气过盛。
风邪的致病表现
1 伤寒中风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浮)者,名为中风。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57、伤寒发汗己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2 疫毒之风,引发的入表及里传递迅速,开始时邪风入侵,头项强直,脉浮,依据邪气的寒热以及人体素体的寒热体质素性或寒化,或热化,入里传变,寒化者,或上吐下泻,转筋,或昏昏欲睡,或昏不识人,热化者,形成阳毒而发斑疹等。不一一列举。
综上所述,风邪是存在的,风邪致病与表卫密切相关,通常来讲,按二者之间的强弱关系,体现病的严重程度,风邪致病是不可以取消的。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