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llyyjj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辩论赛中仁海先生的错误----之一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5-12-7 08:41:4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流动的空气”这种“风”是不是病因,就像三车连续追尾,由谁负责的问题,最后一辆车是负全责还是部分负责还是无责的问题。
22
发表于 2015-12-7 09:33:04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12-7 08:55
搞笑!就不具有同构性。

同构?同构律?董先生是王全年先生的弟子?

点评

王锡民 他是跟太白侠学话。  发表于 2015-12-8 16:45
23
发表于 2015-12-7 11:23:04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2-6 23:38
单纯的流动的空气并不能、也不会致病
----------------
老于啊,请选择一个没有雨雪只有单纯的流动的空 ...

那时侯我点开老于的帖子,马上脑海里就浮现出老于“阿嚏阿嚏”的惊天动地的大通气的景象,就觉得电脑里飞出来星星点点似雾如雨的东西,吓得我落荒而逃,哪儿还顾得上和老于争论,这样老于就赢了。
24
发表于 2015-12-7 11:31:32 | 只看该作者
谈玄说虚 发表于 2015-12-7 07:23
那时侯我点开老于的帖子,马上脑海里就浮现出老于“阿嚏阿嚏”的惊天动地的大通气的景象,就觉得电脑里飞 ...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2:17:31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2-7 06:43
之所以引发这个问题,是先生潜意识里认为”病因’这个词是外来词,是西方人发明的,中国人不应该有这个概 ...

千总引申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认识等问题上了,不过这些问题过于深入,范围也广,咱们以后可以慢慢交流。在本帖里,集中在“风为病因”这个问题上。
中医理论里的风,是不是病因?这是讨论问题的关键。中医有许许多多地方涉及到风,在这些论著里,中医是不是把风当作致病的原因来看待的?是的话,风就是中医的病因,不是的话,风的概念还要细细讨论。


先从简单的说起:


红莎草先生在5楼、10楼提出了疑问,我在11楼做了回答。我们两人的简短对话,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中医的风,是辨证的结果,如果没有辨证,就没有风这个概念。----------(后面11楼是我回答红总的,红总是否同意还没有说。)
如果要辨证了以后才能确定“风”的存在,那么,风,就是一种病理变化,而不是一个致病原因。
这只是一种简单的推理,要推翻中医论著里许许多多风为病因的观点,显然还要有更多的资料来阐述。


我们在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是破伤风。中医自古对破伤风病有详细的认识,所以西医就照搬了中医给起的这个名字。中西医的病名所指的疾病完全是一个疾病。
其他中西医病名有相同的,但所指范围却不同,而破伤风的范围,中西医完全相同。
举破伤风的例子,不想谈西医内容,只是因为这个病名诊断标准很明确,便于讨论。


中医外科的许多著作都讲到,破伤风是风邪侵入伤口引起的。
疑问就是,破伤,伤口是很常见的,在古代更常见,而破伤风却不是常见病。如果说伤口受风能引起破伤风,那么几乎所有的伤口都有暴露于空气中的病史,为什么得破伤风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呢?
如果风邪是破伤风的病因,那么绝大部分受伤的人,都应该得破伤风。起码百分之八十以上吧。


再举一个例子,张仲景把太阳病的一种命名为中风,把半身不遂的疾病也命名为中风,如果把两种中风看做是一种病因,就是风邪的话,那么,张仲景就是认为,半身不遂是外感风邪所致。
张仲景是不是这么认为的?我们现在对半身不遂的病因如何认识?


26
发表于 2015-12-8 03:47: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5-12-7 19:49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5-12-7 14:17
千总引申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认识等问题上了,不过这些问题过于深入,范围也广,咱们以后可以慢慢交 ...

原来llyyjj 先生自己对风邪的概念都模糊不清,他又怎么能指出和批判仁海先生的错误呢?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可他偏偏要谈论“辩论赛中仁海先生的错误”,并特意以“风”为主题。

正如llyyjj 先生所说,中医和西医都有破伤风这个名词,而且指的是同一种疾病,难得中西医这样接轨。llyyjj 先生说:“疑问就是,破伤,伤口是很常见的,在古代更常见,而破伤风却不是常见病。如果说伤口受风能引起破伤风,那么几乎所有的伤口都有暴露于空气中的病史,为什么得破伤风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呢?”一个医学教师能讲出这样奇葩的话,让人不能不惊叹!一个医学教师居然如此不了解破伤风的致病特点,可见是一个非常缺乏临床经验的人。

更巧的是,把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类疾病中西医都叫做“中风”,连西医都能理解的病情,作为中医却不能理解,此情让人何以堪!

可贵的是llyyjj 先生心胸坦白,为人诚恳,能直言所想。但是我们也不能不为中医教育的现状,深表忧虑。




点评

千总为中医教育担忧,我理解,我也担忧,不过本帖里咱们就说“风”吧,话题多了容易乱。 风,是不是病因,这是主要问题。我举破伤风、中风两个病为例,是因为这两个病的范围没有争议,便于讨论。至于西医的内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8 09:29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09:29:07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2-8 03:47
原来llyyjj 先生自己对风邪的概念都模糊不清,他又怎么能指出和批判仁海先生的错误呢?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

千总为中医教育担忧,我理解,我也担忧,不过本帖里咱们就说“风”吧,话题多了容易乱。


风,是不是病因,这是主要问题。我举破伤风、中风两个病为例,是因为这两个病的范围没有争议,便于讨论。至于西医的内容,可谈可不谈,我是没有西医知识的。

本条里,您讲了一些意见,对我提出批评,我都接受,可是,您没有明确说出这两个病的病因是不是风邪。您是这段话:一个医学教师居然如此不了解破伤风的致病特点,可见是一个非常缺乏临床经验的人。
更巧的是,把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类疾病中西医都叫做“中风”,连西医都能理解的病情,作为中医却不能理解,此情让人何以堪!这段话,没有说病因,大意是破伤风是讲致病特点的,中风是讲病情的,但是病因是什么呢?您没说,请继续。


现代的中医著述里,讲病因,常有“致病特点”这句话,许多老师讲课的时候含糊其辞,其实应该问一句:致病,是谁致病?特点是谁的特点?是病的特点还是病因的特点?





点评

谈论外风导致的病,必须要从两个方面来谈,1外风的构成; 2 人体的卫气的防护。 1 外风的构成: 风---通假字为風,亦即风中有虫之意。 从现代的观点看,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那么流动的空气中有什么呢,大部分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8 12:10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09:32:45 | 只看该作者
风为病因的说法,既不见于经典著作,又被历代许多医家否定,从金元医家起,到温病学家,许多中医已经否定了这个说法,到现在的中医还争论不休,这是中医学的悲哀。

点评

计算法则就不懂,这风你要是懂了,中毉早就灭亡了  发表于 2015-12-8 11:18
29
发表于 2015-12-8 11:06:11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12-8 05:32
风为病因的说法,既不见于经典著作,又被历代许多医家否定,从金元医家起,到温病学家,许多中医已经否定了 ...

说得好,在中医理论中,无论外因还是内因,“风”(流动的空气)都不是病因。

点评

逮着感性认识,死活达不到理性认识,原因是自己的文化程度问题 发表于 刚刚  发表于 2015-12-8 11:16
逮着感性认识,死活懂不懂理性认识,原因是自己的文化程度问题  发表于 2015-12-8 11:15
30
发表于 2015-12-8 12:10:38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12-8 09:29
千总为中医教育担忧,我理解,我也担忧,不过本帖里咱们就说“风”吧,话题多了容易乱。

谈论外风导致的病,必须要从两个方面来谈,1外风的构成; 2 人体的卫气的防护。

1 外风的构成: 风---通假字为風,亦即风中有虫之意。 从现代的观点看,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那么流动的空气中有什么呢,大部分的氮气,部分的氧气,以及少量的惰性气体,还有微生物,以及雾霾,这些都是人眼所不见的物质,因此风不是什么都没有,它是有载体的。 因此风种类就可以划分为

(1)自然的和煦的风;
(2)剧烈变化之风,如飓风,台风之类;
(3)含有邪气之风,如霾,疫毒,瘴气,以及对于人体有害的微生物等。

2 人体的卫气,具有的功能,
(1)控制玄府-毛孔开合的功能
(2)抵御外邪的功能---体现在,正气若存,邪不可干;
(3)温煦循行的功能。

致病的原因呢

1 一般的季节之风,对于卫表虚弱的人,就可以入侵体表,形成恶风,发热,头项强直,脉浮缓的病,而对于以其他人则无病;
2 剧烈的变化之风,飓风,台风等,袭击卫表,卫表的防卫坚固能力差的话,就会形成疾病;
3 邪气之风与卫气的防卫功能发生斗争,邪强于卫则病,卫强与邪则不病;有些极端的外邪,如瘟疫,一般的人的卫气既使很强也易于感病,其原因是邪气过盛。

风邪的致病表现

1 伤寒中风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浮)者,名为中风。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57、伤寒发汗己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2 疫毒之风,引发的入表及里传递迅速,开始时邪风入侵,头项强直,脉浮,依据邪气的寒热以及人体素体的寒热体质素性或寒化,或热化,入里传变,寒化者,或上吐下泻,转筋,或昏昏欲睡,或昏不识人,热化者,形成阳毒而发斑疹等。不一一列举。

综上所述,风邪是存在的,风邪致病与表卫密切相关,通常来讲,按二者之间的强弱关系,体现病的严重程度,风邪致病是不可以取消的。               

点评

还是光明先生有水平,条分缕析,说的明白。我都能理解,也基本赞同。 话是说明白了,但我性子急,想请您把“内风”的道理也讲讲,因为不管内风、外风,中医既然统认为是风邪,必然有它共同的地方,咱们放一起更好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8 15:31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5 12:21 , Processed in 0.05558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