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三节《内经》讲些什么?----《内经时代》补注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9-29 20:15:44 | 只看该作者
习惯上所称的“五脏六腑”之脏、腑,是通过“解剖”可视而得来,而“五、六”则是“天数不可违”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
《汉书·律历志》:“天六地五,数之常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人副天数》:“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
东汉官典《白虎通卷八·性情》:“人本含六律五行之气而生,故内有五藏六府。”
隋萧吉《五行大义·卷之三·第十四论杂配·四者论配藏府》:“藏府者,由五行六气而成也。藏则有五,禀自五行,为五性。府则有六,因乎六气,是曰六情。”
天有六气,人有六腑;地有五行,人有五脏。如此而已!
22
发表于 2015-9-29 21:10:56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9-29 16:15
习惯上所称的“五脏六腑”之脏、腑,是通过“解剖”可视而得来,而“五、六”则是“天数不可违”也!

董 ...

习惯上所称的“五脏六腑”之脏、腑,是通过“解剖”可视而得来,而“五、六”则是“天数不可违”也!
————————————————————————————————————————————
然!
23
发表于 2015-9-30 06:27:20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教过你论点、论据、论证要形成一个链条。先生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列出了一张表,粘贴出来,完事了!不知道什么是论证?
       现在我教你,什么是论证?怎么样论证?快去看看吧!
       以后我再教你,怎么样驳倒对方?驳倒对方必须有两个方面。以后再教你!慢慢来!

点评

你自己都不懂,咋教别人。这两年,因你不懂论证,我还少批评你啦?  发表于 2015-10-19 09:25
24
发表于 2015-10-19 09:24:02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9-29 20:15
习惯上所称的“五脏六腑”之脏、腑,是通过“解剖”可视而得来,而“五、六”则是“天数不可违”也!

董 ...

的确如此。

点评

说些可有可无,模棱两可的话,打发日子!打雷就稀松!  发表于 2015-10-19 10:40
25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21:04:0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以上是说要想知道《内经》讨论些什么,对初学者来说,学习《中医学基础》教材就很好,单为临床应用也足够了。不过,我还想把《内经》讨论的内容概括得更简明一些,并尽量指出有关内容见于何篇。情况大致如下:
1、养生之道、人与自然:见《素问》“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金匮真言论”、“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离合论”、“六节藏象论”、“异法方宜论”、“诊要经终论”,《灵枢》“阴阳系日月”、“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五变”、“天年”等篇。
金栋按:养生之道、人与自然,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养生学说,是研究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尽终其天年的理论和方法。中医学的养生学说,起源很早。据《路史》记载,早在唐尧时代,人们就知道用舞蹈来预防关节疾病。《老子》、《庄子》、《吕氏春秋》等著作中,亦有不少关于养生理论和方法的论述。但形成系统的养生理论,则始自《内经》。后世医学家和养生家们,虽有许多发展,并有不少养生专著问世,但就学术思想和养生体系来说,皆渊源于《内经》。(高校教参《内经》)
26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21:04:48 | 只看该作者
【补注】
⑴《素问》:其书名含义见第一节补注。下引《素问》经文选用清代御医薛福辰批阅、句读、影宋本《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学苑出版社,2009年1月版。
《灵枢》:其书名含义及沿革见第一节补注。下引《灵枢》经文选用刘衡如校勘《灵枢经》,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6月版。《灵枢经》未经宋臣校正,传本文字讹误脱漏之处颇多。刘衡如长于校堪,故引文一遵刘氏校勘《灵枢经》。
27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21:06:44 | 只看该作者
⑵上古天真论(篇):今本《素问》第一篇篇名。南朝至隋代人全元起《素问》注本(已佚)本篇在第九卷。篇名含义是:论述远古时代,先民们自然纯真,质朴无邪的天性。如《素问直解》说:“天真者,天性自然之真,毫无人欲之杂也。”
上古,即远古时代,指有文字以前的时代。《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上古结绳而治。”《韩非子·五蠹》云:“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王冰注:“上古,谓玄古也。”《素问直解》云:“上古者,黄帝之时追溯混沌初开,鸿蒙始辟也。”
洪钧按:《易·系辞下》云:“上古结绳而治”。上古就是文字(包括数字)出现以前,“结绳”就是在绳上打结。打结是做什么用的呢?我认为就是用以纪日。逐日打结的绳子,就是最原始的日历。一根打有366个左右绳结的长绳子,可以重复使用。绳子上打的结不完全一样,比如农历的初一、十五会打不同的结。这样很容易发现月周期,也比较容易发现比较粗疏的回归年周期。当然,这样的绳子也可以是一个月一条。观察月相从朔、晦日开始或望日开始打结都可以。一条绳子上有29或30个结。在重要日子的绳结上再做出某种标志,比如某些物候、特别是原始农业种植日期,这种原始日历就可以作为观象授时的依据。能够给族人观象授时,实际上就如后来的统治者。于是“上古结绳而治”。
金栋按:全元起,生卒年不详,为南朝时齐梁间至隋初人,有径写隋人者。史籍或作全元越或金元起,并为讹字。《隋书·经籍志》著录“《黄帝素问》八卷,全元起注”,为最早《素问》注本,已佚。此本在北宋时尚存,林亿等曾据以与王冰次注本相较,并在校记中留有篇目及异文方面的资料。据《南史·王僧儒传》称,全元起注《素问》之前,曾就砭石一事造访王僧儒。全氏曾任侍郎,医术高明,当时有“得元起则生,舍之则死”之誉。
本篇论述养生之道的主要经文如下:
①“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②“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金栋按:养生需遵循天地之道,因天人相应也。
又按:术数一词在《内经》全书中仅此一见。说“术数者,保生之大伦,故修养者必谨先之”始自王冰,实乃千古谬说,数典忘祖也。试看《汉书•艺文志》所载“方技略”和“术数略”完全是两家,道不同也。可叹后世名家如张介宾、马莳、高士宗等无不承袭王冰谬说。流毒延至今日,故高校教参、《内经词典》乃至一切所谓《内经》学者,无不沿用此说。此乃现代中医之耻。《补注》将痛雪此耻。试看《四库全书•术数类》谓术数“猥杂”“百伪一真”,足见清代学者深恶术数。凡我中医当认真读《四库全书》一雪此耻。这不是说今《内经》完全没有混入术数内容,那只不过是时代留下的痕迹。要言之,《内经》属于医经,乃中医之奠基作,与术数源流均异。倘承认术数乃保生之大伦,则中医均不过术数之学。当代中医当和算卦、占卜、相面、风水等术数家同列。
28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21:08:01 | 只看该作者
⑶四气调神大论(篇):今本《素问》第二篇篇名。全元起《素问》注本(已佚)在第九卷。篇名含义是:论述如何根据春、夏、秋、冬一年四时气候的变化,来调理人体的精神情志。如《素问直解》说:“四气调神者,随春夏秋冬四时之气,调肝心脾肺神五脏之神志也。”
四,四季、四时。气,气象、气候。四气,指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候,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调,调理,调摄。神,指人体的精神情志、思维意识等活动。
本篇论述养生之道、人与自然的主要经文如下:
①论述四时的养生方法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鸣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飱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②论述四时阴阳乃万物之根本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金栋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乃天人相应养生理念的具体体现。
29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21:08:56 | 只看该作者
⑷生气通天论(篇):今本《素问》第三篇篇名。全元起《素问》注本(已佚)在第四卷。篇名含义是:论述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阴阳之气息息相通,互相感应之“天人相应”的道理和意义。《素问直解》说:“生气通天者,人身阴阳五行之气,生生不已,上通于天气也。”
生气,即生命之气,阴阳之气。本篇篇首明确指出“生之本,本于阴阳”。
本篇论述人与自然的主要经文如下:
①论述人与自然界阴阳之气息息相应、互相贯通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②论述阳气的重要性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金栋按:人气通于天气,即天人相应的含义之一。
30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21:15:19 | 只看该作者
⑸金匮真言论(篇):今本《素问》第四篇篇名。全元起《素问》注本(已佚)在第四卷。篇名含义是:论述非常珍贵的至真不易之言,应该保藏于金匮之中。如《素问直解》说:“然此真言,非其人勿教,非其人勿授,藏之心意,不可轻泄,犹以此言,藏之金匮者然,故曰金匮真言也。”
匮,同柜,贮藏物品的家具,这里指保藏书籍的书柜,用金制成,故称金匮。如《素问吴注》说:“金匮,帝王藏书者也,范金为之。”《素问集注》说:“金匮,古帝王藏书之器。此篇论经脉之道,乃上帝之所贵。”
真言,即见道之论,至真至要之言。如《素问直解》说:“真言,至真不易之言。”
本篇论述人与自然的主要经文如下:
①论述四时八风,五脏致病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跷,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飱泄,而汗出也。夫精者,身之本。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金栋按:四时八风为患,而致相应五脏发病,乃天人相应、五脏附五行的比类推演。
又,“冬不按跷”之“不”字,是语气助词,用来调节音节,无实义。不按跷,按跷也。《素问考注》云:“案:‘不’字古人语助,不按跷者,按跷也。……冬时按跷,令血脉流通,则风邪无来侵之地。春不鼽衄者,血气无凝滞之徵。春不病颈项者,外邪无来犯之谓也。”
②论述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人亦应之
“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金栋按:五脏六腑之阴阳属性,与一日之阴阳划分,均系天人相应之比类推演。
③论述五脏应四(五)时,各有收受
“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金栋按:天有五时,地有五行,人有五脏,乃天人相应之推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6 19:22 , Processed in 0.05835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