⑹《道德经》及其作者:《汉典》云:“道德经,书名,即《老子》,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汤漳平、王朝华译注《老子·前言》说:“《老子》(又称《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作。……老子为我国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一书也是道家思想的奠基之作。” 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修订版序》:“老子即老聃,《老子》一书为老聃所作,成书年代不至晚于战国初。” 金栋按:据张岱年《中国哲学大辞典》,《辞海》,汤漳平、王朝华译注《老子》及《汉典》等记载,老子即老聃,李耳也。然亦有不同意此说者。如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范文澜《中国通史》等。 冯友兰说:“《老子》一书,相传为系较孔子为年长之老聃所作。其书之成,在孔子以前。今以为《老子》系战国时人所作,关于此说之证据,前人已详举(参看崔东壁《洙泗考信录》,汪中《老子考异》,梁启超《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兹不赘述。就本书中所述关于上古时代学术界之大概情形观之,亦可见《老子》为战国时之作品。……后世所以有此种错误,盖由于司马迁作《史记》,误以李耳及传说中之老聃为一人。其实《老》学(即现在《老子》书中所讲之学)之首领,战国时之李耳也。传说中‘古之博大真人’,乃老聃也。老聃之果为历史的人物与否不可知,但李耳之籍贯家世,则司马迁知之甚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云: …… 据此则李耳实有其人,不过司马迁误以为与传说中之老聃为一人,故与此李耳传中,夹杂许多飘渺恍惚之谈……于是所谓《老子传》,乃首尾是历史,中间是神话。于是所谓老聃乃如一神而戴人帽,着人鞋,亦一喜剧矣(此段大意采刘汝霖先生《周秦诸子考》)。 然司马迁之致此误,亦非无故。盖李耳既为‘隐君子’,‘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则其讲究必不愿标自己之名。其传说中恰有一‘古之博大真人’之老聃,故李耳即以其学为老聃之学。既可隐自己之名,又可收庄子所谓‘重言’之效。故《荀子》、《吕氏春秋》、《庄子·天下篇》,皆以《老》学为老聃之学。及司马迁知李耳为《老》学首领,而又狃于世人之以《老》学为老聃之学之说,故遂误将老聃及李耳合为一人矣。吾人今当依司马迁认李耳为战国时《老》学首领,但认李耳为历史的人物,而老聃则为传说中的人物,二者是二非一也。”(《中国哲学史·上·第八章<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 范文澜说:“《道德经》五千言,确是战国时期的著作。据《史记·老子列传》所说,《道德经》的著者是楚国苦县(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李耳。……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崇尚黄老,《史记》在《老子列传》记李耳世系,在《乐毅列传》后记道家传授,体例略同《孔子世家》与《仲尼弟子列传》。《史记》叙述李耳乡里世系及师弟传授,如此明确,必有根据,决非虚构。 据《礼记·曾子问篇》,孔子师事老聃,是老聃确有其人。战国诸子创学说,多依托古人,道家书依托尤多。……李耳所依托孔子师老聃,是不足为奇的。《黄帝四经》非黄帝作而世称为黄帝,《老子》上下篇非老聃作而世称为老聃,事同一例。……《史记·老子列传》列举若干荒诞不可通的说法以后,用‘谁也不知道对不对’一句话把那些不可通的说法都否定了。司马迁最后断定说老子(李耳)是个隐君子,不是东周史官;他的儿子名宗,是魏国的将军;李耳学说的宗旨是‘无为自化,清净自正’,不是教孔子笃守古礼的那个老聃。著《老子》上下篇的人,应根据《史记·老子列传》与班固《汉书·艺文志》肯定是李耳。”(《中国通史·第一册·第五章兼并剧烈时期-战国·第六节老子与庄周》) 又,见第二节补注(老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