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天人相应-《内经时代》补注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7:00:32 | 只看该作者
⑼定:当作“立”。
⑽三长:指孟、仲、季而言。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7:00:56 | 只看该作者
⑾官制象天:本篇论述了天子建立官制的道理。所谓“天之数,人之形,官之制,相参相得也”,董仲舒认为天数、人形与官制三者之间都是相通的。天子建立官制就是取象于天,以天为法,所谓“官制象天”即是此意。文中对“天之数,人之形,官之制”都做了相当细致的分析,并使之一一对应起来,从而在理论分析上体现出了较为严密的逻辑层次。本篇的内容亦构成了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世亮、钟肇鹏、周桂钿译注《春秋繁露》)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7:01:33 | 只看该作者
⑿天文训:这是一篇记载淮南王刘安及门客科学技术成果的重要文献,代表了汉代的最高科技成就,也成为《淮南子》自然天道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中探讨了宇宙本源、演化和形成的问题。对五星、二十八宿、八风、二十四节气、岁星和干支纪年法、五音、十二律、旅宫等问题进行研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文中对物候、气象、农事、政事及反常气候等也作了记载。作者运用先进的几何原理,对正朝夕、大地东西南北的长度、日高等进行了测定。当然其中的数字是不实的,但是敢于探索宇宙奥秘的精神,则是十分可贵的。
而高诱的题解是:“文者,象也。天先垂文象,日月五星及彗孛,皆谓以遣告一人。”也就是说,用天象的变化,来禁告和责示人君,必须“仰天承顺”,“不乱其常”,顺应天道规律,否则上天必降祸殃。其中带有浓重的“天人感应”的成分。(陈广忠译注《淮南子》)
门客:《汉典》云:“官僚贵族家中豢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7:02:11 | 只看该作者
⒀同调《汉典》云:“音调相同,比喻有相同的志趣或主张。”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7:02:38 | 只看该作者
⒁天有九重:九重,九野。一说九层天。
《汉典》云:“九重天,古人认为天有九层,因泛言天为‘九重天’。《淮南子·天文训》:‘天有九重。’”
何宁《淮南子集释》:“补曰:《楚辞·天问》云:‘圆则九重,孰营度之?’《太玄》云:‘九天: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晬天,六为廓天,七为咸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案:《太玄》九天,即《淮南》九野,非九重也。此文虽言九重,而其说不详。今西人言历则有九层:第一层宗动天,第二层恒星天,第三层填星天,第四层岁星天,第五层荧惑天,第六层日轮天,第七层太白天,第八层辰星天,第九层月轮天。此殆中国失传而流入异域者欤?”
26
发表于 2015-7-28 17:02:38 | 只看该作者
赞一个!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7:04:54 | 只看该作者
⒂天有四时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节十二节,指十二经脉。一说四肢十二大关节,即上肢腕、肘、肩,下肢踝、膝、骻。
《淮南子集释》:“补曰:《元命包》云:‘阳数成于三,故时别三月。’《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注:‘节谓节气,外所以应十二月,内所以主十二经脉也。’《灵枢·五乱篇》云:‘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夏、秋、冬。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
金栋按:十二经脉,是“天人相应”比附推衍而来,《内经》多篇论述之。所以赵先生说“十二经脉说不过是为了与十二月相应”而来,“经络学说是在相当有限的解剖知识基础上,主要靠阴阳、五行、天人相应思想推演出来的体系……这样的体系不可能得到解剖生理的证实”。(《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五讲经络学说的原意和现代研究者的困惑》)
《换个方法读内经·灵枢导读·寿夭刚柔第六法律》:“十二经络应十二月、十二律。时间无形,音律无形,经络无形,这是以无形论无形。”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7:06:30 | 只看该作者
⒃天有十二月以制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十二肢以使三百六十节“十二肢”与“十二月”相对应,则“十二肢”当指十二经脉。节,腧穴也。
《淮南子集释》:“补曰:《春秋繁露·人副天数篇》云:‘天以岁终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副月数也;内有五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也。’《灵枢·九针解》云:‘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灌渗诸节者也。’”
金栋按:《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节,腧穴也。《类经八卷·经络类十四》:“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以俞穴为言也,故非皮肉筋骨之谓。”《小针解》:“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灌渗诸节者也。”
《淮南子·精神训》:“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支、五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
29
发表于 2015-7-28 17:23: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5-7-28 09:33 编辑

        阴阳五行学说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中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的过渡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天文、地理、军事、医学、建筑、冶炼等等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了适应这些行业及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一种能够体现这些行业的共性、能够指导所有行业的理论体系,因此,产生了许多学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空前活跃时期,阴阳五行学说只是百家中的一家。秦、汉王朝封建集权制建立后,儒家与阴阳家合流,五德终始学说成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宗教神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五行学说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直到明清时代。阴阳五行学说把宇宙中的万物以取象比类的方法归纳为五类,金、木、水、火、土,并与阴阳相联系,五行之间又有生克制化的关系,找到了宇宙各系统间的共同术语,用以说明宇宙各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30
发表于 2015-7-28 17:30:41 | 只看该作者
当封建社会确立之后,需要一个统一的理论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古代的神学已经被攻击的千创百孔,于是封建统治阶级需要哲学与神学融合,于是产生了宗教哲学,宗教哲学不仅融合了神学、哲学而且最大限度地包容了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成果,例如中国汉代的董仲舒以及其后宋代的程朱理学,为中国封建社会和儒家文化发展建立了理论基础,董仲舒提出了“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的君权神授思想,将皇权神化,认为皇帝是百姓与上苍的中介,或者说代理,可以代天行赏或行罚。皇帝的至尊权威不受任何侵犯,否则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最严厉的刑罚。董仲舒把法家提出的“三纲”与儒家的“五常”结合起来,并作了全面、系统论述,可以看得出董仲舒是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结合了法家、阴阳家及道家顺应天意、道法自然的思想并将儒家的家庭伦理、理想社会形态纳入了统治思想的范畴,进而在法律上影响了汉律以至历朝历代的立法和人文思想、生活习惯、道德规范,进而更使儒家思想法律化、制度化。

点评

董仲舒的政治哲学、核心思想是“大一统”,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分两个方面:一是政治上的统一,统一于皇帝;二是思想上的统一,统一于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以天的形式,凌驾于政权之上。董仲舒讲的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28 20:42
董仲舒一生的功业,可用一副对联来概括: 上承孔子,下启朱熹,始推阴阳,为群儒首; 前对汉武,后相江都,初倡一统,罢百家书。  发表于 2015-7-28 20:41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极大的重要思想家之一,上承孔子,下启朱熹,成为儒家发展中的关键人物,为奠定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发表于 2015-7-28 20:4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7:49 , Processed in 0.0569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