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仁海中西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中医者之无知与自私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2:55:5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文化复兴是推动中医振兴的根本途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1a962f0100ty1z.html[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1a962f0100ty1z.html[/url]
——访全国著名中医文化专家张其成教授
张宗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8
    [张其成,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社科基地“北京中医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委员会理事长,是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哲学基础》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主编、《医古文》主编。张其成教授的父母皆是全国名老中医,其家学源远流长,是著名新安医学流派“张一帖”的传人。]
    笔者:伴随着国内外的中医热潮,中医文化研究方兴未艾。然而什么是中医文化,中医文化内涵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仅大众对此不明,就是中医文化界对此亦是见仁见智。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医文化概念的界定对于中医文化学术研究至关重要,您是中医文化大家,请您谈谈您对中医文化概念的理解。
     张其成: “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易传》的贲卦彖辞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人文”是与“天文”相对应的范畴,文化则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的意思。时代、民族、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人们很难达成一个对文化概念的共识,不同的群体各有其信奉的不同文化,但其基本内核包括内隐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道德伦理规范,外显的是其特有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及其创造物。
   对“中医药文化”的定义,同样也是莫衷一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在2005年8月召开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首次明确了“中医药文化”的定义: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这一概念概括比较全面,但略显笼统,我个人对中医文化的理解是: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
    笔者:我比较赞成您对中医文化概念的理解,既高度概括,又对中医文化的内涵层次表述清晰。中医文化研究层面繁多,涉及许多学科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有人认为中医文化仅仅是一个研究领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不能构成一个学科。您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主任,又是中医文化大家,曾从学科建设高度对中医文化研究进行过系统探索,能否请您谈谈这个问题?
    张其成:中医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化学既是中国文化学又是医学文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对中医文化的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在中国文化学界,一般只关注对儒、道、佛的研究,而忽略中医文化的研究;另一方面,在中医学界,一般只关注中医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同样忽略中医文化的研究。好在近几年来,中医文化学术研究得到重视,中医文化学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多个中医文化研究项目被列为973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多数高等中医院校开设了中医文化课程,原《医古文知识》更名为《中医药文化》并正式创刊,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学术期刊。《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目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报中唯一的社会科学版学报,其“中医文化”栏目近期被评为全国理工农医类高校学报社科版特色栏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成立已有近15年,各高校成立的中医文化研究机构也有十余家。在新一轮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中医药文化学”列为重点培育学科,2010年北京市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人文学”列为重点学科,紧随其后“北京中医文化研究基地”被列为北京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无论是从研究机构、研究项目、学术期刊、学术组织等方面看,中医文化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基本形成。
    中医文化学的研究范围很广,包括中医学形成的文化社会背景、中医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价值理念、文化功能、人文精神、语言文献,中医学区别于其他医学的文化特征,中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历代名医所处历史文化背景、医家学术思想形成的条件及传承,等等。除了上述理论研究之外,中医文化研究还包括地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医医院文化建设、中药企业文化建设等应用研究。
    我个人认为“中医文化学”可以分两个层面,分别为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作为从属于“中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中医文化学”包含以下三级学科:中医哲学、中医史学、中医文献学、中医语言文字学(医古文)、中医人类学、中医伦理学、中医心理学等等。作为三级学科,“中医文化学”略同于中医哲学,因为文化的核心无疑是哲学,所以作为三级学科的“中医文化学”所要研究的内容主要就是中医哲学所要研究的内容。鉴于目前中医史学、中医文献学、中医语言文字学(医古文)已经是成熟的三级学科,而中医哲学还未被列为三级学科,所以我建议作为三级学科的“中医文化学”研究可以等同于中医哲学研究。
    笔者:既然中医文化学的核心学科就是中医哲学,那么中医哲学所要研究的重点是什么?
    张其成:在这些子学科中,中医哲学无疑是其核心,因为任何一种文化的核心都是该文化的哲学。中医哲学就是中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地说中医哲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中医学的生命观、中医学的气本论、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中医价值观念、中医的道德伦理。这些问题实际上是中医学的根本问题、终极问题,也可以叫元问题。中医学要发展如果不搞清楚这些元问题,而只是一味地对一些细节问题去做科学实验、去搞科学论证,就往往会走偏。目前中医出现的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文化的危机、哲学的危机。所以中医哲学、中医文化学的研究在现阶段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一部分,中医哲学不仅与易、儒、道、释哲学有相同的共性,而且还有与易、儒、道、释哲学不同的个性。2003年我们组织全国力量编写了全国第一部《中医哲学基础》规划教材。该教材从哲学角度阐明了中医药学的文化来源、学术内涵和思维特征,目的就是想通过对中医学固有的哲学概念范畴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医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了解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文化特色,理清中国哲学与中医学的体用关系,理清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思维异同,理清中医学在现代社会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为后期系统学习中医学知识打好基础。此教材还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

    笔者:中医文化学内容丰富,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由于过去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比较忽略对中医文化的研究因而使得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受到限制。实际上儒、道、佛三家文化与中医文化有着互动、互补的关系。有学者甚至提出中国文化是儒、道、医互补的文化,正是儒、道、医三者的文化合流,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构架。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张其成:虽然这种观点还有待商榷,但其对中医文化重要性的肯定无疑是有道理的。我曾经提出“易道主干”说,认为中华文化的主干既不是儒家也不是道家,而是通贯儒家、道家的“易家”,易家的核心就在于“易道”。就易与医的关系论,自古就有“医易同源”、“医易会通”的命题,也就是说,中医与作为中华文化主干的“易道”不仅存在纵向的同源关系,而且存在横向的同理关系,由此可知,中医思想文化也同样具有通贯儒道的特点。隋唐以后,中医还吸取了佛家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中医的一些思想还对易、儒、道产生过反影响或产生过修补作用,如天人观念、阴阳五行学说、气学说等。因而重视并开展中医文化的研究对中医的发展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笔者:中医在历史上创造过千年辉煌,被誉为“科学史上的奇迹”,近百年来却屡遭坎坷,甚至几次面临着被取缔的命运。有人从内部找根据,认为这是传统科学技术发自身弱点造成的,一切传统科学技术发展到近代必然走向衰落,中医学也不例外。也有人从外部找原因,认为这是近百年中国传统文化失落引发的。从中医文化角度,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张其成:中医药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当时的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营养,同时又溶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医学发展提供了深厚土壤与思想源泉是中医千年不衰的根本。近百年来,中医的发展一直是坎坷的,一个时期甚至遭遇被取缔、被消灭的命运。近百年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伴随着新文化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提出,传统文化遭到猛烈的抨击,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中医药学也不可避免地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其在中国的医学主导地位也受到冲击。科学主义的盛行,西方学科分类及其“形式和方法”成为是否“科学”的评估标准,中国所有的既存学术实际上都面临着一个取得科学“资格”的问题,中医药学自不例外。科学在近现代中国达到了“几乎全国一致的崇信”,凡是不符合“科学”的东西,都要遭到批判、唾弃。在“五四”时代所建立的话语霸权之下,带“中”的一切事物都失去了合法性。而唯一的合法的话语便是科学。
    在这样的语境中,中医也必然丧失自己语言。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医药高等院校,本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应该是最有资格也是最应该弘扬传统文化的地方,但是现代中医院校完全按照西方科学模式进行构建,用所谓的现代科技来研究中医药。在中医院校,用动物来做试验或用分子生物学等来培养造模,才是正统,而用符合中医文化特征的方法研究中医倒成了异类,传统中医反而被挤在人不欲见的偏僻角落。中医院校一版又一版的教材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语言表达也越来越“标准化”、“客观化”,似乎这样一来,就符合“科学”的规范,学生们也就更容易理解中医、掌握中医了。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主干课程——医古文,也越来越被边缘化,在中医师职称考试中也已被取消,而换成能与西方科学接轨的现代语言工具——英语。其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更只是作为中医院校可有可无的选修课。
    我认为问题的根本就出在文化观念上,在长期的西方文化中心论、现代科学霸权主义思想观念指导下,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受到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摧残,中医学也受到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压。于是在医疗制度上、在教育教学上、在科研设计上、在医疗思路上,都出现了西化的倾向。然而西化的结果又不像原本的设想那样发展了中医、提高了疗效,反而是事与愿违。
    笔者:您曾经说过,有四种人用四种形式在取消中医,那就是:有人以科学的名义取消中医;有人以文化的名义取消中医;有人用政治权力取消中医;有人用医学自身名义取消中医。前三种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后一种。您为什么这样说?
    张其成:近百年,中医遭遇过多次被取消的命运,无论是清末俞樾的“废医论”,还是北洋政府的“教育部漏列中医案”;无论是1929年民国政府的“废止中医案”,还是近期的“告别中医中药”事件,尽管他们表现形式不一,但他们打着的旗号无非是“科学的名义”、“文化的名义”或者政治的权力,但最终均未能得逞。所以我说前三者并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用医学自身名义取消中医,说白了就是中医自身取消中医。这是从中医现状而言的。几十年来中医在发展过程中丧失了自我主体地位,一切向西医看齐、向西医靠拢。具体情况从中医的教学、科研、临床三方面都可以看出来。现在这种状况下很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中医了,从是否把握中医精髓这个角度来看,中医确实是“一代不如一代了”。现代中医院校中医课时被压缩,中医教材的西化,培养模式的西化,看来是有增无减。中医院校一版又一版的教材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西医课程大量增加,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越来越被边缘化。中医本身自有一套理论构造与历史传承,然而时至今日,中医在为自己的生存寻找依据时,却“忘掉”了自己的话语,而是费力地去求借另一种话语系统,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不少人为能够带上一点科学的皮毛而沾沾自喜。中医科研往往以实验作为唯一的方法来验证中医的“科学性”,有些结果成了两张皮,表面上科学化了,但实质上中医的内核却消融了。在临床上应用数百年甚至两千余年且疗效显著的药方,却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现代科技来证明它的科学性,没有科学性即使临床有疗效也是不科学的。今天中医的部分科研,一些有效中药、方剂只有经过小白鼠的点头,才能证明其存在的价值,这与《韩非子》的寓言 “郑人买履”很相似。像这样,中医怎么谈得上发展呢,这不是自己在取消自己吗?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常存库教授写的,写得很震撼!他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比较典型的40多项中医药研究项目为案例,对这些项目,他分成三类:一类是中医药的学术认识不清,第二类是学术判断不准,第三类是学术设计不通,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第一类研究将会被送入“学术的垃圾堆”,第二类研究是“学术杂耍”,第三类研究是“漏洞百出”。对此我非常赞同。
    笔者:确实,在传统文化失落与科学主义语境下,中医科学性遭遇质疑在所难免。近百年来,中医一直笼罩在科学主义阴影之中。中医为争取生存权一直在为自己的科学性进行辩护。有人运用现代复杂性科学方法,认定中医是科学,是复杂性科学;有人回到科学的源头,从博物学角度论证中医的科学性,还有人站在科学多元性立场,认为中医学不同于西方科学,它属于东方科学。甚至还有人声称,中医不叫科学也未尝不可。那么,中医到底是不是科学,我们究竟应如何理解中医的科学性呢?
    张其成:其实,要回答中医究竟是不是科学的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 “科学 ”。关于科学的界定,已出现很多种定义,有人认为科学就是对宇宙万事万物本质和规律的探讨的学问,有人认为科学就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有人认为科学就是分科的学问,有人认为科学必须满足逻辑推理、数学描述和实验验证这三个要求。应该说上述前几种定义是宽泛的科学定义,最后一种定义是严格的科学定义。就严格意义的 “ 科学 ” 而言,是17世纪牛顿力学之后才形成的,也就是说 17世纪以前,不仅中国没有,西方也没有。
    我的基本观点是:中医学不是严格意义的科学,而是宽泛意义的科学;不是现代科学,而是传统科学;不是公理论科学,而是模型论科学。我们应该敢于承认中医并不是严格意义的科学,即不是现代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因为它不能数学描述,不能实验检验。这是客观事实,没必要遮遮掩掩。但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中医学是一种宽泛意义的科学,是中国传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科学唯一沿用至今的学科,它集中体现了功能的、代数的、模型论科学的特征。模型论科学把理论看作一簇与经验同构的模型,用模型化方法表达理论,用同构概念来说明理论与客观对象之间的数学关系和物理关系。模型的优势在于,除部分地包括对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外,还可以包含许多非实在因素对应的结构。模型是理论的一种逻辑演算形式,是一种理论化了的理论形式,其中的命题不一定要看成真的,但是它们的集合中必须是可逻辑推论的。运用模型可以从原始观察陈述出发,推论出尚未观察到的一些有关的命题,而这些推论的结果又可以成为新的初始命题,由此不断地去寻找越来越多的可观察性质。
    “模型论的科学理论 ”是科学哲学的一个新观念,用这个新观念来审视中医学,我们可以自然地得出中医学是科学,中医学是古代科学,是模型论科学的结论。中医学是一种典型的象数模型论科学。
    笔者:也许由于“科学”本身的复杂性,要在中医的科学性问题形成共识确实很难,也许一百年后这个问题还会继续。尽管在中医科学性问题认识上存在着分歧,但现代中医应发展、要创新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医的发展问题要比科学性问题更为重要,更为现实。那么,中医究竟如何发展,其发展方向与发展模式又是什么?您曾对近20年来中医发展流派进行了划分,您属于哪一派?
    张其成:中医学的发展方向,实际上关系到中医学的生死存亡,因此这个问题必然成为中医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由于视角不同,立场有别,因而形成了很多学术流派,如剥离派、改造派、重构派、中西医结合派、科学现代化派、补天派、重认派、中体西用派等等,我认为可总的分为两大派:一是“现代派”,上述剥离派、改造派、重构派、科学现代化派以及西体中用的中西医结合派基本属于这一大派。该派认为中医学从本质上看,是一种难以与现代科学接轨的传统体系,为了适应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应该采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将中医学的传统体系改造成科学体系。中医学要发展就必须要对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作一番重构,将中医学建立在科学的形态基础之上。有人主张中医学是一个复杂的学术体系,含有巫术、哲学、科学等多种成分,应将其一层层剥离和解构,即将那些巫术、哲学等非科学成分丢弃,只保留科学的成分,这种观点实际上也就是要将中医学的传统体系改造成现代科学体系。不少人提出要“中医现代化”,虽然对什么是“现代化”有不同的看法,但事实上大多数“现代化”论者是主张“科学现代化”,也就是将中医“现代化”为一种符合现代科学规范的医学体系。至于中西医结合派情况较为复杂,大体上可分为“中体西用”的中西医结合、“西体中用”的中西医结合。现在大部分中西医结合属于“西体中用”一类,其实质也就是“中医的西化”。
    另外一派可称为“传统派”。上述补天派、重认派、中体西用派等基本属于这一派。该派主张立足于中医自身的传统思维方式来研究和发展中医,在不破坏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对中医学不足的地方给予修补。可以借助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研究中医,但不能以现代科学为标准来衡量中医、改造中医。主张重新认识医学的目的,重新构建医学的价值系统,不要以西医学作为自己发展的方向,医学的目的并不是纯粹的治病,而是治人,要以人为本。我个人属于“传统派”,在中青年中是极少数,属于“另类”,因此被称为是顽固的“保守分子”。
    笔者:像您这样多年来一直固守传统实属不易。其实,不管是“现代化派”,还是“传统派”只要有利于中医发展、有利于学术繁荣、有利于我国卫生事业进步,都应当得到尊重。记得在十年前您曾提出了“中医现代化悖论”,并引发了一场学术争论,您当时提出这个悖论有所针对吗?
    张其成:这个“悖论”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提出来的,是针对当时浩浩荡荡的“中医现代化——现代科学化”倾向的。悖论可表述为:“中医能够实现不改变自己非现代科学特色的现代科学化吗?”相当多的研究者把中医的“现代化”等同于中医的现代科学化,就是与现代科学、现代医学接轨,以客观、规范、定量、精确为基本要求,将中医的概念、理论作客观化、定量化转移,采用实验、实证、分析的方法,开展中医学的“实质”研究、“物质基础”研究,以及在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使中医气、阴阳、脏腑、经络、证候等抽象概念可以用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语言进行阐释和翻译,从而将中医“现代化”为一门物质基础明确、实验指标客观、数据精确、标准具体的科学。简言之,中医现代化就是中医科学化。这种“现代化”的目的就是将中医“化”为一门能够客观化、标准化、定量化的现代科学。然而中医学本身并不是现代科学,这样的 “现代化”,必然要以丢弃或改变自己的特色为前提。这种“现代化” ( 实为‘西方化' ) 的中医必定是以抛弃自己的文化为代价,这种“中医”还是“中医”吗?
    我一直认为,中医的发展只能按照中医本身的规律发展,而不是按西方科学、西方医学的模式发展。中医要发展,首先要搞清中医的历史文化,也就是从它形成、发展的文化背景诸因素上去作全面的考察。中医文化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重新找回中医自己表达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价值观念,从而给中医发展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优良土壤,或提供中医发展所应需要的营养成分。
    笔者:在您看来,保持中医特色与中医现代化是一种两难选择。其实,你本人不并反对现代化,您反对的是抛弃中医特色,丢弃中医灵魂的现代化。几十年来,我们都在谈要保持中医特色,但对于中医特色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您看来,中医特色究竟是什么?
    张其成:要谈中医的发展,不能不谈中医的特色;要谈中医的未来,不能不谈中医的过去。梳理清楚中医学的过去,正确评价中医学的本质与特色,无疑是中医现代化的前提。所谓特色是相对而言的,我们所谓的中医特色指的是相对于现代医学而言的本质特点。有人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看成是中医的特色,有人将元气论和阴阳五行学说看成为中医的特色,还有人将藏象学说视为中医特色。我个人认为中医学的特色就是中医学的特有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就是象数模型思维,中医是从功能模型、关系虚体出发来构建人体生命系统的。而西医则是原型思维方式,从解剖原型与物质实体出发构建生命系统的。模型思维与原型思维是中西医学本质区别,模型思维方式是中医学的特色。
    笔者:特色与优势是相比较而言的,既然中医的特色表现在中医学特有的模型思维方式上,与西医学原型思维方式相比,它又有哪些优势呢?
    张其成:事实证明,中医模型思维方式无论在揭示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还是指导中医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实践,都是有效的、有用的。在生命观上,中医的优势体现在生命的精神层面、功能层面、整体层面、动态层面,对生命复杂现象及其规律作直觉观测、灵性感悟、整体把握;在疾病观上,中医的优势体现在从整体上认识疾病是邪气胜正气衰也就是人体功能的失衡所造成的;在治疗观上,中医的优势体现在整体调节人体功能失衡状态以及未病养生的预防思想、辨 “ 证 ” 求 “ 本 ” 的诊断方法、发掘正气潜能、自组织自调节的治疗原则上;在医学观上,中医认为医学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大生态的综合医学模式。当然,中医模型思维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还存在着一些缺点与不足。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中医思维方式的劣势和短处往往同优势和长处混在一起。如中医的大生态医学、功能调节治疗学的优势中往往又包含缺乏量化、细化、形态化的劣势。可见中医的优势不是指某一“领域”的优势,而是指某一领域中某一“方面” 的优势。
    笔者:中西医思维方式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在现实中,中医学的发展应如何处理好与西医的关系?
    张其成:我个人认为,中医发展应当采用“扬长弃短”的态度,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必全面开花,更不要处处与西医争短长,处处与西医相抗衡。应当发扬自己的优势“方面”,对自己的劣势“方面”则直接用现代医学来弥补。如在疾病治疗上,中医在代谢性、免疫性、功能性疾病以及多组织、多系统、多靶点性疾病或特定病程的治疗方面,在调整亚健康状态、养生摄生、防老抗衰以及保护生态,回归自然等方面有着优势,应当“有所为”,而对一些明显处于劣势的疾病则可以“有所不为”。但要注意中医的优势发展应当始终以中医为“平台”,而不是以西医为发展“平台”和发展目标。当然如何在思维方式层面发扬中医大生态医学、功能调节治疗学方面的优势,修补其缺乏量化、细化、形态化方面的不足,比临床操作层面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需要多学科、长时间的研究,但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中医的现代化(而不是简单的现代科学化),才能真正实现中医学的复兴。
    笔者:在挽救中医具体政策上,您曾建议可以向台湾学习、向韩国学习,中医医生不能用西医西药,西医不能用中医中药,这样就可以保存纯中医,您认为这个办法能行得通吗?
    张其成:现在我们培养出来的中医基本上是粗浅的中医和粗浅的西医相加,是非驴非马,那是什么?是骡子。骡子是没有生殖力的,是短命的。中医的发展靠这种结合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我认为,当前最重要的事是中医在发展过程中要重新确立自己的主体性地位。要想中医不被取消,最重要的必须采用这样的措施,即中医医生不许用西医西药,西医不许用中医中药!就像韩国、中国台湾那样,这样中医医生不得不用中医方法,迫使他们提高自己的理论与技能,也只有这样中医的临床水平才会越来越高。这虽然看起来有点极端,可能还要经过很大的阵痛,但是经过一个时期后,中医恢复甚至超过昔日的水平,将是极有可能的。近年来出现的很多中药副作用的问题,大都是西医惹的祸,他们不懂得中医的辨证论治,所以也要限制西医开中药。至于中西医结合医生才可以开中药、西药。但他必须是经过严格的中医和西医的训练,而不是现在的两个肤浅水平的相加。
     笔者:看来,对中医科学性问题的认识、对中西医关系的处理、对中医现代研究与发展方向的确定都离不开中医文化和中医哲学,离不开我们对中医文化的认同。近些年来,您一直在呼吁中医文化的复兴,在多数人看来,中医的振兴应当依靠现代科技,您为什么说中医的振兴要依靠人文呢?
     张其成:其实我是主张科学和人文相结合来振兴中医的。只是目前现代科技的手段几乎占了全部,人文手段被极大忽视了。众所周知,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唯一的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国传统科学。如果拿今天的眼光看,中医学是一个包含科学、人文等各种成分的极其复杂的混合体。但在很多科学研究者看来要实现中医的现代化其实很简单,只要把中医多种成分进行“剥离”就行了,也就是将其中的不符合科学的成分抛弃掉,将其中符合科学的成分留下来。但这种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在操作中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中医各种成分是绞在一起的,动一发而触及全身。中医的各种成分我把它勉强分为“神”“象”“形”三个层面。其中 “神”和“象”是中医特色和传统之所在,也是精华之所在; 而 “形”层面是最弱的。如果拿西医的标准,却是“形”的部分最符合。如果舍去“神”和“象”而保留“形”,那样的中医连西医最初级的形态学还不如。其实我并不反对用现代科学手段、西医手段来研究中医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应该承认其研究价值。但我始终认为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和人文研究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人文研究偏于宏观,科学研究偏于微观,人文研究可以为科学研究把握方向、避免走弯路。但是目前却是人文研究越来越萎缩,甚至很多人主张中医学的文化因素恰恰是落后的、迷信的、应该抛弃的东西,于是现代科技手段成为研究中医药的主要甚至唯一手段,科学成了研究中医药的霸主,中医里面符合科学的因素成为研究和弘扬的对象。中医科研的目的就是把中医改造成“科学”。
    “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今天,若离开了中国传统人文文化教育和传播,中医药执业人员单纯学习中医诊断、方剂、药性,终究难成为一代中医名家,中药也难以保持和发展道地药材与传统炮制方法;离开文、史、哲等文化的滋养,中医理论也难以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医的文化研究是中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医的文化复兴是中医复兴的重要途径,中医的复兴又是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医文化能够重现昔日辉煌也将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表现。
    笔者:中医文化复兴不仅是振兴中医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途径,其意义重大。中共十七大报告则明确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而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其重要内容。中医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张其成: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原创思维方式,融合了中国历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精华,凝聚古圣先贤和儒道佛文化的智慧,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大力弘扬中医文化,大力发展中医文化事业,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和重要途径。
    目前中医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究其根本是对文化认知的问题。为此,加强中医文化建设,扩大中医文化的影响力,对社会大众进行有关中医文化宣传及科普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开展中医药科学文化普及教育,加强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近几年来,从国家层面上对于中医文化机构建设、中医文化宣传普及、中医文化非物质遗产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弘扬与传播中医文化提供了良好社会氛围。
    北京师范大学去年完成了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该研究对全国大学生调查显示,在前10位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中,汉语(汉字)、孔子位居第一、第二位,中医居第六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中医药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各国民众选择中医药作为医疗保健手段。中医药的医疗保健方法与手段,已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随着中国国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也随之增强。目前全球有300多家孔子学院和300多个孔子学堂,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与中国文化,而将中医文化传播与对外汉教学结合起来开创了孔子学院建设的新模式。2010年习近平副主席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联合创办的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孔子学院把传统和现代中医药科学同汉语教学相融合,必将为澳大利亚民众开启一扇了解中国文化新的窗口,为加强两国人民心灵沟通、增进传统友好搭起一座新的桥梁”,在全球建立中医孔子学院,将为中医文化对外传播开启了一个新的通道。
    中医药文化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抓住当前中医药发展的良机,把中医药作为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在繁荣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3:00:35 |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4-12-3 14:38:2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4
发表于 2014-12-3 14:51:32 | 只看该作者
在本帖里,大家充分讨论中医的发展和中医文化的关系是有意义的。


引一段张其成的话:


张其成:近百年,中医遭遇过多次被取消的命运,无论是清末俞樾的“废医论”,还是北洋政府的“教育部漏列中医案”;无论是1929年民国政府的“废止中医案”,还是近期的“告别中医中药”事件,尽管他们表现形式不一,但他们打着的旗号无非是“科学的名义”、“文化的名义”或者政治的权力,但最终均未能得逞。所以我说前三者并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用医学自身名义取消中医,说白了就是中医自身取消中医。这是从中医现状而言的。几十年来中医在发展过程中丧失了自我主体地位,一切向西医看齐、向西医靠拢。具体情况从中医的教学、科研、临床三方面都可以看出来。现在这种状况下很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中医了,从是否把握中医精髓这个角度来看,中医确实是“一代不如一代了”。现代中医院校中医课时被压缩,中医教材的西化,培养模式的西化,看来是有增无减。中医院校一版又一版的教材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西医课程大量增加,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越来越被边缘化。中医本身自有一套理论构造与历史传承,然而时至今日,中医在为自己的生存寻找依据时,却“忘掉”了自己的话语,而是费力地去求借另一种话语系统,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不少人为能够带上一点科学的皮毛而沾沾自喜。中医科研往往以实验作为唯一的方法来验证中医的“科学性”,有些结果成了两张皮,表面上科学化了,但实质上中医的内核却消融了。在临床上应用数百年甚至两千余年且疗效显著的药方,却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现代科技来证明它的科学性,没有科学性即使临床有疗效也是不科学的。今天中医的部分科研,一些有效中药、方剂只有经过小白鼠的点头,才能证明其存在的价值,这与《韩非子》的寓言 “郑人买履”很相似。像这样,中医怎么谈得上发展呢,这不是自己在取消自己吗?
--------------------------------------------------------------------------------------------------------------------------
这段话几个内容:
1,清末到张功耀的废除中医论。我认为这个就用不着再提了。没多少意思。北洋政府、民国政府和中医没多少关系。
2,几十年来中医在发展过程中丧失了自我主体地位,一切向西医看齐、向西医靠拢。
要探讨的是这个。
中医的自我主体地位是什么意思?怎么算是向西医靠齐?靠齐对不对?要是错了。错在哪里?
我继续学习张文,请大家也学习。
我倒是怀疑张院长能不能看懂中医科研、中医教学和临床方面的内容,因为他不是医生。一位不是医生的学者批判中医的教学和临床,这个难度是很大的。
继续学习了再说。

25
发表于 2014-12-3 15:04: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12-3 15:05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4-12-3 14:51
在本帖里,大家充分讨论中医的发展和中医文化的关系是有意义的。

        张先生是哲学教授,本身不是医学专业,可能就是刘先生说的文化中医系列,没有临床实践的人,批评中医教学和临床,没有说服力。        与刘渡舟教授没法比,刘渡舟教授是伤寒论临床大家。
26
发表于 2014-12-3 15:35:2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7
发表于 2014-12-3 15:46:3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8
发表于 2014-12-3 15:53:1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9
发表于 2014-12-3 16:28:5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0
发表于 2014-12-3 16:39: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0-1 23:32 , Processed in 0.0797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