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hljjxxliqi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药法》中医药的断命法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4-7-27 22:40:41 | 只看该作者
06年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为了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需求,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一步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特制定“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中医药泛指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和民族医药。)

  一、形势分析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满足时代发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

显然这里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一切文明。包括哲学、科学、宗教、艺术、政治、经济。

中医法草案里:

第二条 本法所称中医药,即中国传统医药,是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是反映中华民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特定理论和中华文化特征的医学体系。第七条 国家发展中医药文化,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
把两条连起来看。第二条把中医归在医学类。第七条,是说中医药里的文化因素,在发展中医学术的同时,也重视中医学中文化的发展,这里指的自然是任务文化,不可理解做中医是狭义的文化。

点评

06年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为了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需求,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一步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8 05:03
22
发表于 2014-7-27 22:50:58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7-27 22:25
王教授没搞错吧?现存的《黄帝内经》,据研究是春秋之汉的文献辑录,通篇都有天人相应的思想,春秋 ...

《黄帝内经》成书于两汉的证据最少,就假定这一论点能被公认,王教授有何证据证明同为西汉的中医与董仲舒谁影响了谁?还是共同被别人影响了?《老子》的天人相应思想又是谁影响的?

点评

仅从其中的五行学说看出,《内经》中两汉时期内容不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8 00:50
这个问题可以做为一个专题进行讨论。以后再说。现在,我正在讨论更主要的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7 23:02
23
发表于 2014-7-27 23:02:39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4-7-27 22:50
《黄帝内经》成书于两汉的证据最少,就假定这一论点能被公认,王教授有何证据证明同为西汉的中医与董仲舒 ...

      这个问题可以做为一个专题进行讨论。以后再说。现在,我正在讨论更主要的问题。
24
发表于 2014-7-27 23:10:56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7-27 23:02
这个问题可以做为一个专题进行讨论。以后再说。现在,我正在讨论更主要的问题。

这个有啥好讨论的,把文化改成文明不啥都结了。

点评

把文化改成文明,稍微好一些,但依然掩盖了中医学的科学本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8 04:57
25
发表于 2014-7-28 00:50:01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4-7-27 22:50
《黄帝内经》成书于两汉的证据最少,就假定这一论点能被公认,王教授有何证据证明同为西汉的中医与董仲舒 ...

仅从其中的五行学说看出,《内经》中两汉时期内容不少。

点评

论点后面能不能跟着论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8 08:12
26
发表于 2014-7-28 02:06: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7-28 02:25 编辑
hljjxxliqing发表于 2014-7-27 21:35这篇文章是有意混洧中医药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界限。
      如果把中医药学确定为中医文化,不 ...

科学与真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例如:你白先生是人这句话是真理;如果说这句话是科学就不好理解了。所以,不要把科学与真理划等号!
27
发表于 2014-7-28 02:15:38 | 只看该作者
hljjxxliqing 发表于 2014-7-27 22:26
先生你好,有些人既不懂什么是科学,也不懂什么是文化,还要大谈科学和文化,貌似很有学问,其实非常无 ...

你凭什么说中医不具备科学的特征?难道你的关于社会的知识体系具备科学的特征?为何不把你错误的科学定义改正后,再用来审察中医是否科学?
28
发表于 2014-7-28 04:57:04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4-7-27 23:10
这个有啥好讨论的,把文化改成文明不啥都结了。

把文化改成文明,稍微好一些,但依然掩盖了中医学的科学本质。
29
发表于 2014-7-28 05:03: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7-28 08:26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4-7-27 22:40
06年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


06年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为了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需求,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一步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特制定“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中医药泛指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和民族医药。)
  一、形势分析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满足时代发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
显然这里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一切文明。包括哲学、科学、宗教、艺术、政治、经济。

中医法草案里:

第二条 本法所称中医药,即中国传统医药,是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是反映中华民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特定理论和中华文化特征的医学体系。第七条 国家发展中医药文化,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
把两条连起来看。第二条把中医归在医学类。第七条,是说中医药里的文化因素,在发展中医学术的同时,也重视中医学中文化的发展,这里指的自然是任务文化,不可理解做中医是狭义的文化。
————————————————————————————————————
         李老师以上分析很有道理。
      这次中医法草案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承认的中医药深厚的科学内涵避而不提,是不一样的。也与以下对于中医药学的定位相背。
         1、对于中医药学的科学属性,《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对于中医学的定位是正确的:“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综合性医学科学知识体系。”
    2、国务院于2009年下发的(国发【2009】2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这无疑是对中医本质属性的最准确的答案。
         3、习近平主席2010年6月20日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揭牌仪式的讲话所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目前中医药法只是一个草案,是一个征求意见稿,目前还没有形成法律,处于讨论阶段。既然是征求意见稿,每个中国人都有提意见的权力和义务。
        作为法律,不应当混洧中医药科学与中医文化的界限,这是两个意义完全不同的概念。张三是人,李四也是人,王二麻子也是人。但必须清楚,他们是三个不同的人。我们总不能在喊张三时,不喊他的名字,而笼统地喊他为“人”吧?这就是使用概念不当的毛病。
       中医药科学虽然归于广义的中国文化之内,但具体地说,它是中国古代保存下来的古代自然科学。其中虽然涉及中国古代哲学,但是,中国古代哲学不是中医药科学的主体,而仅是解释中医药科学的工具而已。将中医药科学改称为中医文化,是对中医药科学价值的降格认识,显然是不妥的。
       从长远的观点看,很可能给予中医药的发展带来危害。一叶岂能障目,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有可能会嘲笑中国人的科学素质。





     

30
发表于 2014-7-28 08:11:59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7-28 04:57
把文化改成文明,稍微好一些,但依然掩盖了中医学的科学本质。

本法起草人的原意应该是,第二条 本法所称中医药,即中国传统医药,是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是中华民族所独创的,不同于西方早期自然医学的医学体系。

中医文化论成为中医界主流意识,起草人这样语带双关,已属不易。后些条的文化,显然是指狭义的文化建设,说白了就是指扩大宣传,形成一定的宣传模式。之后也多有提到科学。

直接定义为科学,必然也会遭到中医界主流的反对,毕竟得综合方方面面的意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17 23:38 , Processed in 0.05743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