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西医融合观续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4-1-8 09:36: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梁常兵 于 2014-1-8 09:37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1-5 11:15
(二)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
     
1. 基本概念

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这四个系统都与人体细胞的代谢有直接关系。通过这四个系统的密切协作,人体的每一个组织细胞就可以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了。而这四个系统的密切协作,是由内分泌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完成的。
    这是机体内物质代谢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中医称为:脾主运化。
...............................

楼主是善于思考者,佩服。
楼主认为,四个系统的物质代谢的完整过程(其实也就是人体代谢过程了),可以总结为“脾主运化”。
这个思路是较为开阔的,很有启发意义。
楼主可否结合临床,具体谈谈脾主运化在四个系统中的体现?
谢谢楼主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11:57:05 | 只看该作者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1-8 01:36
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这四个系统都与人体细胞的代谢有直接关系。通过这四个系统的 ...

     谢谢关注。
   先生的问题在明日发表的“第三节  气血津液-内环境失衡证态”中给与答复,请关注,请批评。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16:44:28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气血津液-内环境失衡证态
     一、中医气血津液代谢失衡
     (一)津液代谢失常
     津液的正常代谢,不仅仅是维持着津液在生成、输布和排泄之间的协调平衡,而且也是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津液代谢的失衡,必然会导致机体一系列生理活动的障碍。
津液代谢失衡的机制有二:一是由于津液的生成不足或消耗过多,而致津液不足;二是由于津液的运行、输布和排泄障碍,而致体内的津液滞留,形成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
      1. 津液亏损不足   
     是指体内津液在数量上的减少,导致内则脏腑,外则皮肤,孔窍缺乏津液,失其濡润滋养,产生一系列干燥失润的病理现象。引起津液亏损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热盛伤津,如外感热邪,灼伤津液;或因内热,郁久化热化火,或阴虚内热,亦能耗伤津液而致亏损不足。二是津液丢失过多,如严重的泻下、呕吐、大汗,以及大面积的烧伤等,均能耗伤津液而形成不足。三是慢性疾病耗伤,如久病机体衰弱,津液生成不足;若再有虚热耗伤津液,则更易出现津液的亏损。
     津主要分布于孔窍、皮毛、肌肉和血脉之中,其质地清稀,流动性大,所含的成分主要是水。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伤津主要是失水。最易引起伤津的是吐泻。临床所见,吐泻损失大量津液,若不及时补充,可出现目眶内陷,小便减少,口干舌燥,皮肤失去弹性;严重者,则可见目眶深陷,啼哭无泪,小便全无,甚至引起血中津液渗出脉外,血液浓缩,血量亏少而流行困难,可见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等危证。此外,高热,汗出,也易伤津,而见口干欲饮,大便干燥秘结,小便短少而黄。在《伤寒论》与温病中是由于外感发热以及汗吐下不当所致。
     液,主要分布在脏腑、骨髓、脑髓、脊髓和关节之中,一般比津稠厚,流动性亦比津小,其所含成分除水分之外,还含有大量机体所必需的精微物质,所以不能把脱液看作是简单的失水,而应理解为水分和精微物质共同丢失的一种复杂的病变。最易引起脱液的是严重热病的后期,此时病人可见形瘦骨立,大肉尽脱,皮肤干燥,毛发枯槁,舌光红无苔或少苔,有时因为液不养筋,可出现手足震颤,肌肉瞤动等症状。(例如:多器官功能障碍后期出现的代谢异常)
     虽然津液在理论上可以分开,但是,临床上二者往往并论,津液亏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气随液脱:主要指由于津液大量丢失,气失依附而随津液外泄,从而导致阳气暴脱的危候,多由高热、大汗,或严重吐泻高热、大汗,或严重吐泻所致的气随津脱(例如:休克)。
    (2)津枯血燥:主要指津液亏耗,血脉中的津液干涸,称为血燥。多因大热伤津,或烧伤灼液,或阴虚劳热等可导致津枯血燥,常见心烦,鼻咽干燥,或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小便短少,舌红少津,脉细数等症。
    (3)津亏血瘀:主要指津液亏损,血液循行郁滞不畅的病理状态。
   2. 津液的排泄障碍
     津液的正常输布,有赖于肺、脾、肝、肾、三焦等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一旦脏腑的功能失调,则津液不能外输于皮毛和下输于膀胱,而致痰壅于肺,甚则发为水肿;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则可使津液在体内环流减弱,而痰湿内生;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气滞则津停;肾失蒸腾气化,则气不化津而致津液停滞;三焦的水道不利,影响了津液在体内的环流和气化功能。
      津液的排泄障碍,主要是指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的功能减退,而致水液潴留,溢于肌肤而为水肿,《金匮要略》称为水气病。
      水停气阻指水液停贮,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如水饮阻肺,则可见胸满咳嗽、喘促不能平卧;水气凌心,则可见心悸、心慌,甚至胸闷心痛等症;水饮停滞中焦则可见头昏困倦,脘腹胀满,纳食呆滞,甚则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水饮阻滞于经脉则可见肢体困倦、沉重等症出现。《金匮要略》称为痰饮。
     (1)水肿(水气、水病):《内经》称为“水”;《金匮要略》称为水气病;《诸病源候论》首称水肿病名,作为各种水病的总称,并设有水肿专篇论述。现代中医认为,水肿是由于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不利,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严重者还伴有胸水、腹水。根据其临床表现,水肿即西医学的皮下水肿。
     (2)《金匮要略》中的水饮:《金匮要略•痰饮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专论痰饮病以及痰饮引起的咳嗽,涉及痰饮病的成因、分类、脉症、预后、治则以及辨证治疗。该章所论的痰饮实际上是后世所说的的水饮。其所论痰饮病的成因,与饮水过多、脾虚不运有关,其中脾失健运尤为关键。痰饮形成之后,根据饮邪流走停蓄的不同部位,本章分为四饮,即饮走胃肠,谓痰饮(腹水);饮流胁下,谓悬饮(胸水);饮归四肢,谓溢饮(继发于其他三饮的水肿病变);饮停胸膈,谓支饮(心衰)。四饮既可单独出现,亦可相兼存在。弦脉为痰饮病的主脉。根据其临床表现,水饮即西医的第三间隙积液。

点评

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这个痰饮和腹水能够对应吗?请李先生结合临床进一步谈谈可好? 谢谢先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1 21:42
先生说【(1)气随液脱:主要指由于津液大量丢失,气失依附而随津液外泄,从而导致阳气暴脱的危候,多由高热、大汗,或严重吐泻高热、大汗,或严重吐泻所致的气随津脱(例如:休克)。】先生对津液坐了基本的阐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9 19:50
24
发表于 2014-1-9 19:50:11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1-9 16:44
第三节  气血津液-内环境失衡证态
     一、中医气血津液代谢失衡
     (一)津液代谢失常

先生说【(1)气随液脱:主要指由于津液大量丢失,气失依附而随津液外泄,从而导致阳气暴脱的危候,多由高热、大汗,或严重吐泻高热、大汗,或严重吐泻所致的气随津脱(例如:休克)。】先生对津液坐了基本的阐述,可气是什么??这是我想问的一个问题。

先生有说【津液的正常输布,有赖于肺、脾、肝、肾、三焦等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这里的脾,是指什么?是解刨的,还是系统的,还是藏象的?
25
发表于 2014-1-9 19:58:0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1-6 08:38
(三)几种重要的稳态与稳衡   (略)
     三、中医气血津液及其稳态
     气,是人体的一种基本 ...

先生说:气,是人体的一种基本功能,气的生理功能有: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那么阳是什么??
2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0 08:38:55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4-1-9 11:58
先生说:气,是人体的一种基本功能,气的生理功能有: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 ...

       谢谢先生关注。
     《中西医融合观续》这本书主要论述气血津液与内环境的关系,疾病主要是以《金匮要略》中的病证为线索,讨论痰、瘀与炎症、凝血的关系,没有涉及精气神、藏象的全部内容,先生可以参看本书的前言。
      下一本书将全面讨论阴阳五行、精气神、藏象经络与现代哲学、现代科学、现代医学之间的关系,能不能达到目的,尚未可知,在下正在努力进行这项工作。
      请先生多提意见。
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0 08:43:39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4-1-9 11:50
先生说【(1)气随液脱:主要指由于津液大量丢失,气失依附而随津液外泄,从而导致阳气暴脱的危候,多由 ...

        脾是指藏象的脾。
2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0 08:57:51 | 只看该作者
        3. 痰(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
    痰饮,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由津液凝聚而成的病理产物。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外邪侵犯肺、脾、肾等脏,使水液敷布,排泄失常,或致三焦水道失畅,影响水液的正常代谢。乃致水湿停聚,酿成痰饮;如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煎熬津液而成痰;或素食肥甘、嗜酒,亦能引起湿聚而生痰,一般以质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通常多为合称痰饮。
     (1)中医痰饮概念的变迁:(古代中医的认识):痰,古通“淡”,是指水一类的可以“淡荡流动”的物质,饮也是指水液,作为致病因素,则是指病理性质的液体。为此,古代所称的“淡饮”,“流饮”,实均指“痰饮”而言。《内经》无“痰”之证,而有“饮”、“饮积”之说。如《素问•经脉别论》曰:“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凋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论述了正常的水液代谢。《素问•至真要大论》又云: “太阴之胜……饮发于中”。《素问•六元正纪大沦》曰:“土郁之发,民病饮发湿下”等,认为脾肾功能失调,湿邪淫溢,可发生停饮之病。这些论述,是对痰饮认识的开端,又为后世痰饮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东汉末年,张仲景不但首创“痰饮”之说,而且最早建立水饮证治方药体系,对后世痰饮论治影响深远,其在《金匮要略》一书中专列“痰饮咳嗽病”、“水气病”、“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三篇,并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病痰饮者,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代表方剂是苓桂术甘汤,为后世治疗痰证作了有益的启示。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篇论述了水饮病证的分类、证候、治则及方药,该篇共有论1首,脉证21条,方19首,说明当时水饮论治方药体系已形成。按水饮停滞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四类,即“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从概念上界定了“四饮”的具体定义,较之《内经》水、湿的论述更加清晰明确。
       《伤寒论》中关于结胸等病证的论述,实际也属于后世所论痰证的治疗范畴。如“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白散方的药物组成为桔梗、巴豆、贝母。“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该方由大黄、芒硝、甘遂三味药物组成。由此可见,张仲景的理论为痰证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隋唐至金元,有痰证、饮证之分,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提出“百病兼痰”的论点。孙思邈《千金方•痰饮第六》有五饮之说:“夫五饮者,由饮酒后及伤寒饮冷水过多所致”立论悉本仲景,而治法方药则颇有发明,如治胸中痰游,用吐法以祛其邪;治“游饮停结,满闷目暗”,用中军侯黑丸(芫花,巴豆,杏仁、桂心、桔梗)以温下。严用和提出“气滞”可以生痰饮。如《济生方•痰饮论治》中说:“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凋摄失宜,气道闭塞,水饮停膈。”从气与水的关系来论述本病的病机,明确阐明了气滞津凝则生痰饮,甚为精辟。杨仁斋所著《仁斋直指方》首先将饮与痰的概念作了明确的区分,提出饮清稀而痰稠浊。清•叶天土总结前人治疗痰饮病的经验,重视脾,肾,提出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大法。
      痰的认识经历了二次概念上的重大变革:首次是隋唐至宋代,痰与饮分开立论而辨证施治;第二次是金元至明清,对痰证的认识从狭义“可见之痰”泛化为广义“无形之痰”,其视野拓展,施治范围扩大。这两次重大变化使得中医在对痰证的认知上大大前进了一步。《诸病源候论》痰饮分论 首创痰病学说。
     隋唐之前,痰与饮仍无明显区别,《脉经》、《千金要方》等著作将“痰饮”写作“淡饮”。古义中“淡”与“澹”相通,意为胸上之液,水饮摇动。而至隋朝,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一书,以张仲景的痰饮之说为基础,吸收魏晋医家对痰病的新认识,立足于《内经》以来中医学的病因、病机、理论和辨证原则,对各种因痰饮而致的病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系统的总结,创造性地将痰和饮分别加以论述,是最早的痰、饮分类,为中医痰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诸病源候论》中专列了“痰饮候”、“诸痰候”和“解散痰癖候”等多篇,对痰证的论证十分精辟。《诸病源候论》将痰分为热痰、冷痰、阴痰、痰结等,将饮分为悬饮、溢饮、支饮、癖饮、留饮、流饮等,书中“痰饮病诸候”云:“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或冷,或热,或结实,或食不消,或胸腹痞满,或短气好眠,诸候非一。故云诸痰。”这就明确指出了痰积体内,可导致多种病理变化,其临床表现具有“诸候非一”的复杂性。并提出了“百病皆为痰作祟”之说,揭示了“痰生诸病,其候非一”的病变特点。《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及有关病候中对痰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建立了中医有关最早的病因病机学说。其中又始终贯穿着因病生痰,因痰致病这一病理观,亦即今人所云痰既是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因子。以此书所论为开端,中医痰病学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其后,在唐代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以及曰本•丹波康赖等所撰集隋唐方书之大成的《医心方》等方书中,有关痰病证治的论述显著增多,但在理论上没有新的突破。但值得提出的是,中医治痰名方温胆汤,最旱见于《千金方》。
     明代李梃《医学入门》云:“痰乃津血所成,随气升降,气血调和则流行不聚,内外感伤则壅逆为患。”又说:“人知气血为病者多,而不知痰证尤多”,强调“百病兼痰”。痰是津液气血“化失其正”,凝聚而成。而机体上下内外无不存在着津液气血,从这个意义上讲,“痰生百病”、“无—病不关乎气,无一病病不关乎痰”(《本草问答》),等学术见解,实不为过。
    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痰饮》云:“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此痰亦既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而痰涎本皆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张介宾除了提出“痰涎本皆气血”、水谷精微“化失其正”而成为痰的学术见解之外,他在《景岳全书》中又言及:“怪病之为痰者……正以痰非病之本,乃病之标耳”,“故治者当知所辨,而不可不察其本也”。痰为病之标,治疗要“察其本”的见解,这本身又为治疗痰证提出了一个“见痰休治痰”的治疗法则,为临床治疗属于痰证范畴的疑难杂证开阔了眼界。临床实践证明,这一治则是中医痰证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王节斋曰:津液者血之余,行乎脉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浊气浊,则凝聚而为痰。痰乃津液之变,如天之露也。故云痰遍身上下,无处不到。盖即津液之在周身者。津液生于脾胃,水谷所成,浊则为痰,故痰生于脾土也。西医认为:细胞间液来源于血液,细胞间液遍布全身,细胞间液的成分发生病理变化,当然能够遍及全身各个部位与所有器官,第三间隙中的液体发生病理变化就是渗出液与漏出液,也属于痰饮。前已论证组织间液与津是一个象态,第三间隙液与液是一个象态。“津液者血之余,行乎脉外,流通一身”,“痰乃津液之变”与西医的生理学、病理学相一致。
      (2)  现在中医对于痰饮的认识
     1)现在中医的认识:当代中医综合了古代中医的各家学说认为: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一种继发性病因之一。痰和饮合称为痰饮,但又有区别。痰饮包括痰、饮、水、湿四种形态,皆为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产生的病理产物。
      ①痰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之痰,是指肺及呼吸道的分泌液,可咳咯而出,或呕恶而出的粘液体。此痰有形质可见,在喉中闻之有声,故常被称为“有形之痰”,亦有人称为“外痰”。广义之痰,除狭义可见之痰外,尚包括各种原因使体内津液代谢障碍,停留积聚,蕴结而成的痰。这种痰随气运行,无处不到,从而形成种种痰病痰证。举凡无端寒热、眩晕、头痛、呕恶、便秘、女性不孕、眼目昏暗,肢体重痛、皮肤糜烂久久不瘥、小儿惊厥抽掣、失眠、嗜睡、夜游,以及冠心病心绞痛、肥胖病、高血脂症、老年性前列腺肥大、神经官能症、中风,还有中风后遗症、肝痛肝大、甲状腺肿大、某些慢性乙型肝炎、恶性癌肿……等等,其中不少证型都与痰有关。
      ②痰饮的形成:痰饮多由外感六淫、疠气,内伤七情及饮食、劳逸伤等,使五脏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尤其是肺、脾、肾及三焦气化功能障碍,津液停滞,导致痰饮更为常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列出的痰饮病,实际是水饮停积的病证,水走肠间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谓之溢饮;水饮上迫胸肺,则为支饮。还有心下有留饮、胸中有留饮,膈上病痰……心有伏饮,以及凡人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等。
     此外,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尚有水湿因素。其形成机理与痰饮相似。水、湿、痰、饮同源而异流,分之为四,合则为一。一般认为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为痰。就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而湿是弥散于脏腑组织之中的水气。水湿痰饮不能截然分开。故常水湿、水饮、痰湿、痰饮并称。水湿常困阻于脾胃和弥散于肌肤,水饮多停积于肠胃、胸胁、腹腔及肌肤,痰则随气升降,无处不到。陈修园谓:“痰饮证,乃水气上泛,得阳煎熬则稠而为痰,得阴凝聚则稀而为饮。”
      ③痰饮的病证特点:痰饮为有形之阴邪,故痰饮形成以后,具有湿浊粘滞特性,既可阻滞气机,影响经脉气血运行,又可表现病证缠绵难愈。由于痰饮可停留于人体各部,特别是痰可随气流行,无处不到,因此,临床病证繁杂,随着痰饮停留的部位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病证特点。痰的病证特点是:1 痰阻于肺,肺气宣降不利,则出现胸闷、咳嗽、气喘、痰多;2 痰阻于心,心血运行不畅,常见胸闷、心悸;3 痰迷心窍,则神昏、痴呆,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喉中痰鸣,两目上视,手足抽搐;4 痰火扰心,则失眠心烦,躁狂妄动,语言错乱,或打人毁物;5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则胃脘痞满,恶心呕吐痰涎;6 胆郁痰扰,则惊悸不寐,烦躁不宁,口苦呕恶,胸闷胁胀,头晕耳鸣;7 痰浊上犯于头,干扰清空,则眩晕、昏冒、头重;8痰气凝结咽喉,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称为梅核气;9痰在经络筋骨,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
      ④饮的病证特点是:饮在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饮在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饮在胸膈,则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饮溢肌肤,则见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饮在腹中,则腹胀大如鼓,腹壁青筋显露,形体消瘦,尿少。
      (3)中西医结合学派的认识
     中西医结合学派把水饮与痰证区分开来研究,把水饮与西医学的疾病发生联系,认为:四饮的临床表现多端,与西医学中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慢性胃炎、心力衰竭、肾炎水肿等均有较密切联系。中西医结合学派对痰证的研究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均有长足的进展,现代医家对痰证的病因病机、诊断标准及治法治则多有创新和阐发。从痰论治各种疾病的临床研究拓宽了痰证理论的临床应用范围,现代实验手段的应用从不同的层面揭示了痰证与客观指标的关系。
     1)痰证与血液流变学:不少学者认为血液流变学异常可能是中医痰浊的本质之一。通过痰热证,瘀血证和痰瘀证的对比研究后认为痰证主要表现在血液凝聚的异常,甘油三脂,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血沉增快,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而痰瘀证和瘀血证均表现为血液粘、浓、凝、聚状态,痰瘀证的变化程度甚于单纯的瘀血证组,说明痰可致瘀,并提出痰证与瘀血证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痰证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异常,这些改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痰证的部分实质。
       2)痰证与血脂:研究表明:肥胖痰湿体质者体内胆固醇,三酸甘油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高于非痰湿体质者,而高密度脂蛋白及亚组分则明显低于非痰湿体质者。血液流变学和甲皱微循环检测表明,痰湿体质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原均高于非痰湿体质者,说明痰湿体质者的血液处于浓、黏、聚集的高黏状态。
       3)痰证与氧自由基:现代医学认为自由基是体内不断产生,损害自身的病理产物,它又与体内大分子结合,形成过氧化物,后者又作为新的致病因子,引起更广泛的损害。这与中医痰证理论极其相似,两者均为体内代谢的病理产物,又都可作为新的致病因素,引起多种病变,二者引起的损害作用都具有广泛性,复杂多变性等。因此,从氧自由基代谢方面研究有助于揭示中医痰证的本质。
       4)痰证与糖代谢:研究表明肥胖人痰湿型体质组血糖,胰鸟素水平显著高于非痰湿型体质组(P<0.001),其主要原因是胰岛素对糖代谢调节作用失常。
        5)痰证与机体免疫功能:《医学纲目》云:“痰之为物,浑身燥痒,搔之隐疹随生,皮毛烘热,色如锦斑。”对于这一论述,有人认为与现代医学免疫病中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相类似,由于血管受组织胺刺激而扩张,津液渗透到组织中可形成痰浊,同时说明痰证病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功能亢进,痰证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有关。
       6)痰证与植物神经系统:研究发现痰证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显著高于非痰证患者及正常人,提示痰证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可表现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代谢亢进、心悸、胸闷、烦躁口干、失眠多梦等,这与中医理论痰即无形之火,火即无形之痰之说相吻合。这可能是临床重用半夏治疗失眠和温胆汤治疗失眠的依据所在,同时也说明神经系统疾病多挟痰的原因。
     上述研究结果虽然有些牵强附会,不十分准确,而且不够全面,但是,使中医无形之痰微观化和客观化的努力,丰富了中医痰证学说,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现代许多实验室研究痰饮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是只片面的看到了脂肪代谢与痰饮的关系,而实际上痰饮涉及到的西医疾病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代谢综合征的范围。消化道、呼吸道感染生成的各种渗出物,引起咳嗽、咳痰,恶心、呕吐属于痰饮;第三间隙的渗出性炎症引起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渗出液属于痰饮;现代医学的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硬化以及梗塞等等代谢综合征以及其后遗症、并发症也属于痰饮;痰饮还与许多免疫功能障碍有关;痰饮可以引起血瘀,痰瘀相关,痰瘀毒相关等等,绝不是实验室研究能够解决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医疗实践的发展,痰的概念由“淡饮”、“流饮”演变为痰饮,再演变为痰与饮,再演变为痰-炎症产物证态,水气-水肿证态,水饮-第三间隙积液证态,最终实现中西医相应概念上的融合,实属必然。痰饮这个概念从发生、发展变化,直至与西医学病理状态概念相联系,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医学中的其他概念无不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西医学的概念也是如此。这种概念的变更,在原来的理论基础上可能产生新的理论。中医概念与西医概念的融合形成新的概念也是概念的正常变迁,产生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实属必然。那么痰饮、痰证、水饮、癥瘕积聚、瘀血与西医理论之间是什么关系?能不能融合?回答是肯定的。气血津液-内环境象态,脾主运化-物质代谢象态,脾失健运-代谢失衡证态,瘀血-血栓形成证态,痰-炎症产物证态,痰证-炎症(感染性炎症、非感染性炎症)证态等等就是一个新的理论体系。

点评

太厉害了,写出这篇文章要看多少书啊!娱乐时间肯定没有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6 16:52
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08:51:22 | 只看该作者
                (二)血瘀证
      1.“瘀血”与“血瘀”   
      凡离开经脉的血液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而停留于体内,或血液运行不畅,瘀积于经脉或脏腑器官组织之内的均称为瘀血。由瘀血内阻而引起的病证,称为血瘀证。瘀血是病理产物,血瘀是病理机制。血瘀证或者瘀血证则包括了病因、病机、病理产物、病理产物引起的继发病理变化,以及他们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
    瘀血理论始于《内经》,经历代之演进至清代而有较大的发展,使瘀血学说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说,成为祖国医学中具有重要理论及实践意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瘀血理论有了空前的发展,对瘀血的认识不断深化,活血化瘀治则广泛的运用于西医各科领域之内,因此深入研究瘀血学说,正确认识相关概念的确切含义,有利于中西医融合。
        (1)历代对血瘀的有关论述
     “瘀”字最早出于《楚辞》“形销铄而瘀伤”;《说文解字》曰:“瘀,积血也”;《内经》中有血凝泣、恶血、留血、凝血、着血、石瘕等名;张仲景称瘀血、蓄血、瘀热、血结、干血、癥痼、疟母等;《千金要方》又有血瘕、黑血;《诸病源候论》有结血;《校注妇人良方》有积聚、癥瘕;《证治准绳》有污血;《普济方》有血症;《医林改错》有血瘀;《血证论》有败血、旧血、离经之血、紫血;《儒门事亲》有瘀症;《名医别录》有老血;《温热论》有宿血;《医宗必读》有死血等称谓。尽管中医学对瘀血的说法很多,但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种含义:1经脉内停积之血;2经脉内瘀滞(流动缓慢)之血;3离经之血。瘀血名称虽多,其目的都在于想从不同的角度(如轻重、新久、危害等)描述出瘀血的性质。所以,“瘀”在古代中医学中仅指瘀血。
      (2)“瘀”、“瘀血”、“血瘀”、“血瘀证”的区别与含义。
     中医历来对“瘀”、“血瘀”、“瘀血”的认识并不一致。一种观点是认为“瘀”、“血瘀”、“瘀血”三者仅仅是提法不同,并无本质差异,另一种观点却认为,“瘀”、“血瘀”、“瘀血”既然提法不同,其含义也就不相同。
        1)瘀的含义:瘀,亦常作淤。瘀之本义指血积不行。如《说文解字》释:“瘀,积血也”。《辞海》谓:“瘀,积血。即瘀血。指体内血液滞于一定处所”。淤,本指水中沉淀的泥沙,但又有“滞塞,不流通”的含义,《辞源》说:“淤,积血之病也”。血之滞塞,又称“淤血”。中医学中“瘀”的含义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血行不畅为瘀。血当畅行,但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不能畅行脉络,即血流受阻,血行迟滞,亦为瘀。此时之瘀乃指血液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一种病理状态。二是,血结不行为瘀。血行于脉中,本当流通无滞,但若因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血液积结不行,是为瘀。三是,离经之血即为瘀。血液溢出脉管之外未能排出体外者即为瘀血,血既离经,已于机体无益而反有害。《血证论》说:“世谓血块为瘀,清血非瘀;黑色为瘀,鲜血非瘀,此论不确。盖血初离经,清血也,鲜血也,然即是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四是,现代中医学研究过程中,人们对“瘀”又赋以新的含义,如《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一书中指出:“瘀这一概念中,除包括血的‘瘀’或‘瘀血’之外,当包括气的‘瘀’,即‘气瘀’或‘气滞’”,还应当包括痰饮、水气所致之“瘀”。《气血论》也指出:“淤,非专指血瘀而言。凡有形之邪,阻塞络脉所致的证候,统可称为淤证”。此时,瘀(或淤)的涵义颇广,但总以滞而不畅为根本环节,与“血行不畅为瘀”类似。“瘀”相当于西医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
       2)血行不畅为血瘀:血瘀是指血液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一种病理状态(《气血论》),是血液循行受到了阻碍所致。此时,瘀之义同“淤”,有“滞塞,不流通”之义。血瘀滞塞,不流通,即血行受阻,循行迟滞。生理状态下,血液循行于经脉,畅达周身,发挥其滋养荣润之职,如《血证论》说:“平人之血,畅行脉络,充达肌肤,流通无滞,是谓循经,谓循其经常之道也”。《诸病源候论》说:“血之在身,随气而行,常无停积”。血之运行,听命于气,故曰:“气为血之帅”。因此,气分受病,气机不畅,或气虚推动无力,是导致血瘀的重要机制,故有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的说法。此外,邪气直犯经脉,影响血的循行,也是导致血瘀的常见致病因素。如《灵枢•痈疽》说:“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血泣,通“沍”,闭塞之意,即血受寒则凝结成块。《素问•举痛论》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凡此都说明,气病或邪气影响可以导致血行不畅,而为血瘀。《丹溪心法•六郁》中所论述的“血郁”,更是指的血行不畅,即血瘀病变。
      血循经脉周行全身,若血瘀不行,则为害广泛,内而脏腑,外而肌肤,上至巅顶,旁及四肢,皆可因血瘀不行而为病。瘀滞经脉,瘀阻气血,瘀遏清窍,瘀着脏腑,为病多端,难以尽述。
      3)瘀血为血积不动:历代医家对瘀血的认识与解释,具有代表性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证治准绳》、《皇汉医学》等认为,污秽之血为瘀血;二 是《临证指南医案》、《医林改错》等认为,久病入络即瘀血;三是《血证论》认为,离经之血为瘀血。目前较为通行的观点认为,血液瘀滞体内,包括溢出经脉之外而尚积存于组织间隙的,或因血液运行受阻而滞留于经脉内以及瘀积于器官内的,已失其正常营养作用的,通称为瘀血。
      瘀血有其特征。一是有形:瘀积之后,更是有形可征,如腹中积块、瘿瘤、皮下结节、包块,肿大坚硬。二是有色:瘀血紫暗,或发黑,又可见于肌肤、颜面、唇舌、大便颜色的变化,以及肌肤甲错。三是有证:如局部刺痛,固着不移,入夜加重,或狂乱谵语等。
     4)瘀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危害与结局):血瘀日甚,气血不畅,终成瘀血。血瘀不得畅行,或因于气,或因于邪。但血既不能畅达,则经脉失于疏通,气机因之不利,气血失于调达和畅,终则必会导致血结不行,积而成为瘀血。如积证初起,可因情志不畅,气机不利,腹中气聚,时结时散,终而血行不畅,瘀血内结,则腹内积块,从无到有,由小渐大,由软而渐至坚硬不移。再如,风寒湿侵入人体,导致气血不畅,经脉失和,发为风寒湿痹,以筋骨肌肉疼痛、重着,关节屈伸不便为主;但日久必然导致瘀血内结,以致关节肿大畸形、皮下结节,成为久痹、尪痹。
      如果瘀血进一步发展,有形之瘀血发展成为干血、坏血、死血,瘀血征发展成为全身性,并兼有人体正气亏虚的表现。如大黄蛰虫丸主治之干血劳,是虚瘀并存,属虚中夹实。又如《金匮.疟病脉证治》中鳖甲煎丸主治之疟母,则是瘀血日久出现痰浊、水饮等病理产物,痰瘀互结所致。所以,腹中积久未消的痞块,癥瘕积聚是瘀血长期存留体内的结果。
     小结:①血行不畅为血瘀:一是指血液流动缓慢;二是指血液流动不通畅,流动过程中受到了阻挡。②瘀血为血积不动:一是指血脉之内血积不动;二是指血脉之外血积不动,即离经之血。离经之血还分为:积存于体内之血与排出体外之血。③瘀血长期存留体内形成癥瘕积聚,也属于瘀血范畴。血液流动缓慢,血液流动不通畅,出血,凝血块等,这些概念均为古今中外医学的共用概念,是共同参照物。
     血瘀是指血液流动缓慢直到血液停止流动的病理过程。血液发生凝固,成为不可流动的固态物质,这个病理产物称为:瘀血。这是一般的概念,实际上流动缓慢的血液(血瘀)既是痰的前驱期,同时也是水饮的前驱期,也是瘀血的前驱期。在实际的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痰、水饮、瘀血几乎不可能单独发生,依据病因的不同,发生部位的不同,在疾病过程中的的不同阶段,他们和其他病理过程、病理机制形成错综复杂的不同组合,产生出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形成各种证侯,有些以痰为主要表现,有些以水饮为主要表现,有些以瘀血为主要表现。

点评

静下心了,拿个笔,好好学习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16 16:53
30
发表于 2014-1-11 21:42:2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1-9 16:44
第三节  气血津液-内环境失衡证态
     一、中医气血津液代谢失衡
     (一)津液代谢失常

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这个痰饮和腹水能够对应吗?请李先生结合临床进一步谈谈可好?
谢谢先生!

点评

李员外对中医理论的创作实在是登峰造极。。。。梁院长也始料不及把。。。。。。  发表于 2017-11-16 00:2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8:02 , Processed in 0.05055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