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酒弥醇品《杂感》
杂感
(十三)
中医治病,的确有不可理解的地方,无怪乎前一段时期,有人说中医的理论是“伪科学”。说中医的疗效不可靠,很难用科学的方法统计疗效,云云。这是他们不懂得中医是宏观医学,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术基础上,具有哲学性的一门学科。不是像西医那样重视局部解剖、病理,采用抗菌素、抗病毒药物、手术切除的办法治病,而产生的片面性的看法,殊不知中医则是通过脏腑所归类的阴阳五行来认识疾病,不晓得中医治病道理的缘故,硬要用西医的公式来统计,以一家之说来下结论的。
中医由于是在阴阳五行学说上建立的,带有哲学性,是宏观学说,因为受时代\区域\气候\临证诸方面的影响,学者对脏腑所属的金(肺)、木(肝)、水(肾)、火(心)土(脾)各有所偏重,各持的理论也不尽相同,因此出现了火神派、滋阴派、、、、、、有的重脾胃;有的重肝肾,还有的重气,重血、、、、、、因而对同一个病的治法也不会相同,所用方药也不一样,可是在疗效上,却能治好同样的一种病。
我年青时治乳房病,多采用妇科治这类病的传统方药,如黄芩、瓜蒌、天花
粉、王不留行、路路通等,有时治愈,有时不愈,颇感棘手,后来应用《四明宋
氏女科》中的十六味流气饮,竟收到满意的效果。如刘某某,女,32岁,职工。
左乳房内肿块,如鸽蛋大小,不红不痛、日趋长大,西医诊断,有的说是肿瘤,
甚至说是癌症,需要手术;有的说是乳腺增生,需要用消炎药、男性激素、、、、、
患者害怕手术,又担心用药有副作用,找中医治疗,用得药也尽是余年青时所用
之类。后找余诊治。诊得脉弦细舌质红,认为气、血、火、痰郁结所致,改用方
药十六味流气饮:
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白芍、肉桂、厚朴、枳彀、乌药、木香、槟榔、桔
梗、白芷、防风、紫苏、甘草。水煎,饭后服,服廿多剂,块物竟然消失。
想不到"同病异治"(中医还有因为学术流派的不同,"异病同治"治好的病不
计其数),也能得到如此良效。
像这样的病例,那些不了解中医的人,自然不会理解,难以用科学的方法总
结出疗效,于是发出了“伪科学”的感叹。
由此可以看出:中医理论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上的优势,要比西医用药单一
的办法多,这怎么能说成是“伪科学”?余以为中、西医各有所长,不能一概而
论,不可因为自己只懂得一门学科,不理解的事就大言不愧地否认其他学科,妄
加指责,要把中医赶到乡村去.
令人痛心的是:我们这一代的中医,能够持有学术、流派观点的人逐渐少了,
受西医教学方法的影响,大多是照书本抄方药者多,不能从学术观点上认识疾病,
将中医的优越性快要丢光了,如不赶快着手改革,着实令人担忧啊!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8年06月05日 06:56am 时添加 -=-=-=-=-
杂感录
(十四)
好多同行要余谈谈学医的经历,由于走过的道路有过不少波折,一直不愿多谈。现在退休了,静下心来说说,心想:从中总结吸取些教训,也许对现在中医学院读过西医课程的中医有些帮助?
余本来是想文的,中学毕业因为数学不及格,不能如愿,在父亲(医生)的劝导下改学了医。最初是跟我县的名医王伯勤先生(前清秀才)学习,学得是《本草》、《内经》、《伤寒》、《金匮》,后读《医宗金鉴》,还没读完,赶上卫生部门内部招生,单位推荐到原晋中医专学西医去了。
由于中、西医体系不同,接受课文时,中、西两医的概念常起冲突,思想上曾有过抵触。不过很快就被西医的知识吸引住了,认为西医内容讲得系统、具体。记得当年授课时的老师,大多是搞临床的,才从医学院毕业不久,看到我们都是从医疗部门考取的,有些基础,也可能是为他们提高业务水平?选讲得课文几乎都是从《实用内科学》、《实用妇科学》这一类书上摘取精华备得课,一个病一个病的讲授,因而很受大家的欢迎,自习时也买来这类书学习。我当时觉得西医每个病讲得详细,全面,也为了考试成绩,就把中医的概念抛开了,不做比较,全盘接受西医知识,尽管有时与中医内容相抵触,也不多考虑。以为改做西医,疗效肯定会比中医好.这样,诊断疾病时也就养成用西医的思维方法,搜罗症状、体征时,常是从某一个病出发来诊断、鉴别的,而不是从整体各个系统互相联系的角度来思考。
工作之后,发现有好多疾病,用西医的思维方法治疗,按照每个病的用药(西药)治病,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于是改用中药,然而效果也并不见佳,十分苦恼。于是再读中医书藉,自习了当年南京中医学院编著的各科课本,由于教材也是效仿西医模式(个人的认识)一个病一个病编辑的,自己又习惯了西医的思维方式,治病时又沿用了照书本抄方头的办法,有时到了课本上讲得的方药用尽,病还是没治好,为此,曾经产生过畏难情绪,认为医学这门学问高不可攀,太难了!
那时,在文艺期刊上发表了几篇小说,文化局的领导重视,调我写剧本,觉得搞写作,既能舒发情感,又觉得轻松愉快,更没有治不好病的压力,产生了改行的念头.幸亏父亲及时劝阻,说读了那么多的医书放弃,你也不觉得可惜?疗效不高是你没有找到治病的规律,没有掌握了要领,还是学得不到家.于是,我又回到医疗队伍中,对以前的病例做了认真的总结,治愈率大概在50-60%左右.感到惭愧,重新温习了《内经》等经典著作,企图找到要领、规律性。
有一次遇到一位患瘰疬的女病人,右颈下有一比鸽蛋还大的肿块,找了好几位中医没消下去,后找肿瘤医院头颈科,主张手术切除。患者担心术后留有瘢迹,找余医治,余看到李杲(东垣)有一方头取名“散肿溃坚汤”,感到新奇,不妨试试,想不到先后服了四十多剂,肿块竟然消了下去,便引起了对李杲著作的重视,搜集了《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等书,研究了所有方剂的结构,发现他既重视元气又着重脾胃,既升胃气还降阴火,照顾病情面面俱到,完全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思想下构建的,于是又重温《内经》有关阴阳五行学说的章节,学习他的方剂治病,效果颇为满意,制定一方“和胃健脾止泻汤”,经过临证验证,写出了《对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管见》,获得《全国首届儿童保健学术会议》上的交流论文证书,使余对阴阳五行学说更加重视了,从那以后,摆脱了以前照本宣科,依靠课本看病抄方的思维方式。治病牢牢掌握阴阳五行学说进行辨证论治。
这个经历,余花了将近二十年的摸索过程,才算把以前的那种思维方式改掉————这个代价真是太大了!
后来又读了秦伯未先生的《谦斋医学讲稿》,写出了“医法心要”,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制定出五脏六腑的方药,确定了“调整五脏六腑祛除外邪”指导思想,辨证论证时强调独立思考,一般不用课本上的方剂,不喜用某病用某方所谓特效方,有时也只不过是拿来研究一番,看符合不符合病情方才加减应用。
这时年已过半百,可见要想在中医事业上取得自己的一点心得,去掉以前那种思维的方式是何等的艰辛啊!
有了“调整五脏六腑祛除外邪”的指导思想,又经过了几年的临证检验,又在《医法心要》的基础上写出《杂病纲要》,得到了好多学者的首肯,将此文载入《中国纪纪录年鉴》上。直到年过花甲才算是在中医治病方面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然而,要想做一个良医还远远不够格,因此,常有做良医艰难的感慨。余做为一个走过弯路的人,这些经历不知能否为后来者,留下一点儿印象?请诸位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