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在太空翱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医大师”表彰大会在京召开(转帖)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6-24 19:04:04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表彰大会在京召开(转帖)

要求55年工作经历。历史上65岁以下的中医名家也将不能进入大师行列。哈  哈   哈   可笑至极,竟然以工作经历作为凭大师的标准之一。
我们看看下面的是否够大师的资格,现在评选出的大师是高于他们多少呢,还是有差距呢?不过按55年工作经历都很难评上大师。
张仲景(150——219)69岁,应该14岁行医,才可能达到大师的年龄标准。
黄甫谧(215——282)67岁  应该12岁行医,才可能达到大师的年龄标准。
张从正(1156——1228)72岁,应该17岁行医,才可能达到大师的年龄标准。
李东垣(1180——1251)71岁应该16岁行医,才可能达到大师的年龄标准,可是从《东垣老人传》看他学医应该在20岁后。大师的头衔是的不到了。
李时珍(1518——1593)75岁,但是史载他23岁弃科举随父学医,这样他行医的经历也就不足55年了,所以够不上大师。
王士雄(1866——1808)仅活58岁,这位虽有《温热经纬》传世,但是不可能3岁就行医,所以称不上大师。
王肯堂(1549——1613)64岁,要想评上大师只能造假说9岁就从师医疗实践了。
王清任(1768—1831)63岁,如果拿不出8行医的医案,也评不上大师。
恽铁憔 (1878——1935)57岁,更没有资格评上什么大师。
22
发表于 2009-6-24 19:45:17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表彰大会在京召开(转帖)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6/24 05:06pm 发表的内容:

     请问坛主,在这些大师者中,到底有了那一位说明了中医是什么、为什么了?也就是说,中医的认识知识原理和治病有效的原理是什么了?比如“表证”,它的实际过程是什么?它的法和药的解表过程和程式又是 ...
先生在离开中医的脉症解读中医的价值。先生不是据脉症分阴阳、分表里,而是以主观或以西医的病原学分表里、分阴阳。这是普遍存在的脱离中医基本的学术本质原则的错误取向操作!如果没有了中医所依存的脉症,又何以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先生可曾知,中医是不以具体的病原分阴阳、分表里;而是以人体所呈达的脉症状态如何而分。即系,你,病因,能使人体发生了何种脉症变化,如能使人体发生了脉浮、恶寒的脉症,你这病因就是外感风寒之因,我中医是不管你何种何类,更不去追究你的结构与形态。你使发生了何种脉症变化,你就是何因——以人体发了状态变化论和追究病因。这就是中医的病因认知与分类的本质原则。这就是中医何之只止于风寒署湿燥火这样简单的原因。
就外感表症而言,更之有寒、热之分。
所以,先生的言论,在中医方面,有待进一步跨入。不要去没了中医的原位后,谈论中西医的融合!
23
发表于 2009-6-25 15:30:19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表彰大会在京召开(转帖)

    个人认为,就有关国医大师评选条件看,应该是比较严格的,要达到的人也不会是很多。有的人对此表示怀疑,认为这些人资格还不够中医大师称号。我认为则不然,一切都是相对的,至少这些人代表了中医当代顶尖水平,作为中医旗子或领军人物当之无愧。我还认为,从事中医工作要达到55年时间是否过长,需要缩短一点。如果按照现在中医药大学毕业至少要到22岁计算,合符国医大师条件就要达到77岁,可能有的人活不到那一天了,即使是能活到那一天,还能带徒传授经验吗?
24
发表于 2009-6-25 15:38:54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表彰大会在京召开(转帖)

     先生在离开中医的脉症解读中医的价值。先生不是据脉症分阴阳、分表里,而是以主观或以西医的病原学分表里、分阴阳
===========================================================================
   
     由于篇幅所限,未能详细说明解读的依据,所以先生误解为【不是据脉症分阴阳、分表里,而是以主观或以西医的病原学分表里、分阴阳】。
     以下是中西医融合与证态新概念一文中的部分相关内容,供参考。
   3   我们在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性的研究中[1],对中医外感热病学中的主要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现代感染病学中都能找到相应的病理状态,证与病理状态的融合产生了一个新概念,我们称之为证态,在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的范围内,证态有以下特点:
   3.1 证与相应的病理状态具有可相融性,即他们的临床表现、病机、病因、病性可以相融、沟通或基本相似,如热实结胸证与膈上下感染状态(包括急性腹膜炎)、大柴胡汤证与胆、胰急性感染状态、痞证与胃肠道内科感染状态、热入血室与急性盆腔炎、太阳蓄血证与盆腔脓肿及感染……等。
     3.2 用证态可以解释证与证之间的演变关系以及相应病理状态之间的演变关系如:痞证,大柴胡汤证(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中医认为下之太早(西医认为误用导泻)可以引起 热实结胸(急性腹膜炎),继续演变(局限化)为太阳蓄血(盆腔脓肿)。这种演变关系分别符合中医学及西医学的理论及临床实践。(参考热实结胸证实质再探讨)
     3.3 证态能够解释证与证之间的鉴别诊断与相应病理状态之间的鉴别,如中医认为热实结胸证应与痞证、小结胸证、大承气汤证、大柴胡汤证、热入血室证相鉴别,与之相应的是:急性腹膜炎应与内科急腹痛、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盆腔炎相鉴别,而且其鉴别要点基本一致。
    3.4 证态必须能用相应方剂予以验证,如泻心汤能治疗胃肠道感染,大承气汤能治疗肠梗阻,大陷肠汤治疗急性腹膜炎,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证态是一个诊断、治疗单元而不是单一的诊断单元。《中医征候规范》把证作为一个诊断单位,与《伤寒论》中的证是有区别的。
    3.5 证态新概念使原来的证与病理状态的外延及内涵都受到制约或扩展,形成新的内涵及外延。如柴胡汤证与肝、胆、胰系统感染状态相融合后,小柴胡汤证的范围仅限于肝、胆、胰系统的慢性炎症,其他如“耳前后肿”、“热入血室”用小柴胡汤治疗就不归属柴胡汤—肝、胆、胰感染证态的范围。另一方面,用证态理论指导治疗急性胆囊炎时,除用抗菌素外还要考虑到对肝、胰甚至Oddi括约肌的状态及调整,形成了新的治疗概念。
    3.6 证态新概念可以同时完成对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的分割与重组,如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认识,可以形成一个有机融合的病理过程,即卫分证、太阳经证、前驱期是感染的急性反应期,以非特异性临床症侯群为特点;气分证、阳明证、少阳证是轻度全身炎症反应发热与典型的局部炎症反应的组合;营分证是败血症的早期;血分证是败血症合并DIC;三阴经病是感染的慢性期[11]。用它可以指导对各种感染病的中医治疗,如对流脑可用以上证态演变关系进行诊治:上呼吸道感染期即卫分证,可用银翘散加减治疗;败血症期可用清营汤、化斑汤、犀角地黄汤治疗;脑膜炎期可用三宝(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加清营汤或清瘟败毒饮等治疗,从原则上不会失误。其他感染性疾病都可按证态概念重新分割组合。
   
25
发表于 2009-6-25 16:05:14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表彰大会在京召开(转帖)

     什么样的人够格被推荐为国医大师呢?大家讨论认为,国医大师人选应为省级名中医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同时应具备五项条件:一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德高尚,获得社会广泛赞誉;二是热爱中医药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发展中医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三是中医药理论造诣深厚,学术成就卓越,学术思想或技术经验独到,在全国及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四是从事中医临床或中药工作55年以上,具有主任医师或主任药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声誉;五是无私传授独到的学术经验,积极培养学术继承人。
===========================================================================
   1   【 什么样的人够格被推荐为国医大师呢?大家讨论认为】
       这个【大家】是些什么人?是官员与专家,他们能够看到的、能够知道的、接触到的是他们身边的人!
   2    【国医大师人选应为省级名中医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这些所谓的【 省级名中医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还是2003年以后各级领导提名的学院派专家、教授之类。
   3    【从事中医临床或中药工作55年以上,具有主任医师或主任药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只有学院派才有资格!
     所以,这个标准根本不适用于广大中医工作者,只有利于大城市、院校的专教授!
     不是【国医大师】,而是【钦定专家教授】
      
     我不否认这些【大师】的经验与能力,而是认为标准的制定者以及标准不公平!
26
发表于 2009-6-25 16:10:01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表彰大会在京召开(转帖)

军队中医药国医名师评选揭晓 吴仪出席并颁奖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7-08-31  发表评论>>
8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军中医药技术大比武总决赛现场,揭晓了军队中医药“国医名师”。解放军第210医院中医血液科主任黄世林等9位专家脱颖而出,当选为军队中医药“国医名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出席全军中医药技术大比武总决赛,并为军队中医药“国医名师”颁奖。
吴仪强调,中医药事业正在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要坚定不移地大力扶持和发展中医药。
吴仪指出,中医药历来是军队卫生工作乃至我们全部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军队中医药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学科人才建设,注重增强未来作战医疗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中医药越来越受到全军官兵的普遍欢迎。这次全军中医药技术大比武,不仅对提高军队中医药技术和研究水平、提高军队卫生保障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也为国家和地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吴仪强调,中医药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和与疾病斗争中创造的医学科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几千年来,中医药作为抵御疾病、维护健康的主要手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老百姓对中医药感情深厚、高度信赖,人民群众需要中医药。中医药发展前景广阔,中医在和西医共同完成防治疾病、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使命中大有可为。
吴仪强调,大力扶持和发展中医药,一要更加注重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在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同时,积极吸收西医药和其他民族医药的发展成果,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加强科学研究,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二要不断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继续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和保健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和“名厂、名店、名药”战略,更好地惠及广大百姓。三要切实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中医药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四要继续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支持力度,为增加中医药投入提供制度保障;加大中医药知识的宣传普及,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氛围。
9位军队中医药“国医名师”是:第210医院中医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黄世林;空军总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冯天有;海军总医院专家组成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李炳文;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戴裕光;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王长洪;解放军总医院全军中医研究所所长兼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杨明会;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凌昌全;第302医院全军中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肖小河;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宁亚功。
军队中医药“国医名师”评选是今年全军中医药技术大比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廖锡龙部长关于“开展中医药比武活动,推动军队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军中医药“十百千万”人才战略工程计划,选拔和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锻炼和稳定中医药技术队伍。
总后勤部卫生部先后邀请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等10名地方知名中医药专家,对军队各大单位和总后直属卫生单位推荐的28名军队中医药“国医名师”候选人分4个步骤进行评选,即资格审核、量化考评、理论笔试、答辩评审。量化考评以一般情况及平时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基本依据;理论笔试由王永炎院士亲自命题,以“策论”为考试内容,采取开卷考试形式;答辩评审依据个人的专业特色优势,围绕理论创新阐明观点,现场答辩。根据量化考评和理论笔试成绩,遴选出16名参加答辩。经过严格评审产生9名候选人在媒体上进行公示,最后经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审批并通报表彰。
9位军队中医药“国医名师”的共同特点是,政治思想坚定,医德医风高尚,理论功底深厚,技术水平高超,是我军中医药工作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业务尖子;他们为提高部队中医药服务保障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学术界及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望和知名度。(黄显斌 博雅)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岚子
27
发表于 2009-6-25 18:33:35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表彰大会在京召开(转帖)

   首先入选国医大师第一条,需要从事中医药55年以上!
   如果说从事是指从学中医或中药开始,而不是指临床,那么还可以,一般从18岁就学医,73岁就有资格评国医大师。如果从临床开始算起,那么学历越高就越没有资格。比如中医博士,至少要30岁才开始临床吧。所以我认为应该缩短10年,即临床45年就可以了,中医博士还可以再减少5年。
28
发表于 2009-6-26 14:01:59 | 只看该作者

“国医大师”表彰大会在京召开(转帖)

所以说年龄并不能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指标,应该不拘一格选人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6:10 , Processed in 0.13607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