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方国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2:37:3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2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2:39:3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4、大补肝汤
    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者方 :
   桂心[木中木]    干姜[木中土]    五味子[金中金](各三两)    旋覆花[火中火]    代赭石 [金中水](一方作牡丹皮,当从)   竹叶[水中金](各一两)   大枣[土中火](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当从)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解析:
   “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是病。
    肝病用木体,是病为肝木五行中之木、土虚,火、金、水偏弱,更去克脾土之土、金、火。“大补肝汤”方中桂心为木中木,干姜为木中土,五味子为金中金,旋覆花为火中火,代赭石[味苦寒]为金中水,竹叶为水中金,大枣为土中火。以“木体”之木、土补扶“木‘本’体”之木、土;以“木体”之母“水体”之金扶助“木体”之金;以“木体”之子“火体”之火,扶助“木体”之火;以脾土“土体”之子“金体”之金、水(土体之土、金生金体之金、水)承而制(化解辛木克甘土)之“木体”中之木、火;并以“土体”之火反侮转化“木体”之水克甘土,方证见(图5—4)。
    肝虚“‘木体’之木、土虚及火、金、水偏弱,而强克‘土体’之土、金、火”是病则用“大补肝汤”是方,桂心、干姜为君药,竹叶、旋覆花为臣药,五味子、代赭石为佐药,大枣为使药,化甘除痞,治头眩,干呕不能食之病。是方二君二臣二佐一使。
    天(水)一(斗)、七(味)阳数也,地(煮取)四(升)阴数也;肝虚为阴数四用一、三、七阳数并补方,日三夜一服取阴证以阳补之意也。
23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2:41:0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4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2:42: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二 、 辨心脏病证文并方
      
    心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
    心病者,心胸内痛,胁下支满,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手少阴、太阳,及舌下血者,其变,刺郄中血者。
    邪在心,则病心中痛,善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
    经云:诸邪在心者,皆心胞代受,故证如是。
    陶云:心德在耎。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25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2:44:0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心胞气实者,受外邪之动也,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善笑不休。虚则血气少,善悲,久不已,发癫仆。
26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2:45:4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10、大泻心汤2
    治心中怔忡不安,胸膺痞懑,口中苦,舌上生疮,面赤如新妆,或吐血,衄血,下血者方:
黄连[水中火]     黄芩[水中木]      芍药[金中土](各三两)    干姜(炮)[木中土]     甘草(炙)[土中木]     大黄[火中木](各一两)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日二。
解析:
    “心实,则心中怔忡不安,胸膺痞懑,口中苦,舌上生疮,面赤如新妆,或吐血,衄血,下血”是病。
    心病用火体,是病为心火五行中之金亢太过、并伴土亢,而木则虚,克肺金五行之木、水。“大泻心汤2”方中黄连为水中火,黄芩水中木,芍药为金中土,干姜为木中土,甘草为土中木,大黄为火中木。以肺金“金体”之子“水体”中之木(金体之木生水体之火、金体之水生水体之木),承而制(化解咸火克酸金)之“火体”中之金、土;以“火体”中之木补扶“火(本)体”之木;以“火体”之母“木体”之土泻“火体”之土,子“土体”之木扶助“火体”之木,以“金体”中之土转化“火体”之土、金克酸金,方证见(图5—10)。
    心实“‘火体’之金亢太过、并伴土亢,而木则虚,克肺金五行之木、水”是病则用“大泻心汤2”是方,黄连为君,黄芩、芍药为臣,干姜、甘草为佐,大黄为使,化酸除痞,治心实口苦或吐血之病。是方一君二臣二佐一使。
    天(水)五(升)阳数也,地(煮取)二(升)、六(味)阴数也;心实为数五用二、六数并泻方,再服,日二取阳证以阴泻之意也,阴阳五行在其中矣。
27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2:46:5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8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2:48:2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12、大补心汤2
    治心中虚烦,懊怔不安,怔忡如车马惊,饮食无味,干呕,气噫,时或多唾,其人脉结而微者方:
    代赭石 [金中水](烧赤,入酢浆中淬三次,打。一方作牡丹皮,当从)   旋覆花[火中火]     竹叶[水中金](各三两)    豉[金中火](一方作山萸肉,当从)    人参  [土中土]      甘草(炙)[土中木]      干姜[木中土](各一两)
    上方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解析:
    “心虚,则心中虚烦,懊怔不安,怔忡如车马惊,饮食无味,干呕,气噫,时或多唾,其人脉结而微”是病。
    心病用火体,是病为心火五行中之木、火虚,且水、土亦弱,强克肺金五行中之水、火、土。“大补心汤2”方中代赭石为金中水,旋覆花为火中火,竹叶为水中金,豉为金中火,人参 为土中土,甘草(炙)为土中木,干姜为木中土。以“火体”之火补“火(本)体”之火;以肺金“金体”之子“水体”中之金(金体之土生水体之金),承而制(化解咸火克酸金之土)之“火体”中之木;以“火体”之子“土体”之土、木补扶“火体”之土、木,以“火体”之母“木体”之土补扶“火体”之土,以“金体”中之水、火反侮转化“火体”之火克酸金之金,方证见(图5—12)。
    心虚“‘火体’五行中之木、火虚,且水、土亦弱,强克肺金五行中之水、火、土”是病则用“大补心汤2”是方,旋覆花为君,代赭石、豉为臣,炙甘草、干姜、人参为佐,竹叶为使,化酸除滞,治心中虚烦,饮食无味,脉结而微。是方一君二臣三佐一使。
    天(水)一(斗,升)、七(味)阳数也,地(煮取)四(升)阴数也;心虚为阴数四用一、三、七阳数并补方,日三夜一服取阴证以阳补之意也。
29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2:49:4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0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2:51:0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三 、 辨脾脏病证文并方  
     
    脾实则腹满,飧泄;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脾病者,必腹满肠鸣,溏泻,食不化;虚则身重,若饥,肉痛,足痿不收,行善瘛,脚下痛。
    邪在脾,则肌肉痛,阳气不足,则寒中,肠鸣,腹痛。阴气不足,则善饥。皆调其三里。
    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21 20:36 , Processed in 0.05268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