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却波渔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读书日,中医读书荐【原撰】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4-24 12:10:21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读书日,中医读书荐【原撰】

先生真是有心人啊。佩服!!!!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2:25:02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读书日,中医读书荐【原撰】

谢谢关注!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2:27:30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读书日,中医读书荐【原撰】

陆瘦燕金针实验录
陆瘦燕 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6一版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4日 00:28pm 时添加 -=-=-=-=-
作者简介
    陆瘦燕(1909-1969年),著名现代针灸学家。出生在上海嘉定一个针灸医师家庭。生父李培卿(字怀德,1865-1947年),医术高超,有“神针”之誉。     陆瘦燕偕夫人朱汝功在针灸临床、教学和针刺手法的研究中有诸多探索和成就,创办新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及针灸函授班,创制“瘦燕式”金、银质毫针及各种规格的不锈钢毫针;设计创制了我国第一台光电显示经络腧穴电动玻璃人模型和我国第一套脉象模型,重视经络,全面切诊,整体治疗,善施针法,提倡温针、伏针、伏灸,形成自己特有的流派风格。     1960年,全国第一个针灸系在上海中医学院成立,陆瘦燕被任命为系主任,后又兼任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主任、上海市针灸研究所所长,集医、教、研于一身。     陆瘦燕著述颇丰,主持编写了《针灸学习丛书》。先后出版了《经络学图说》、《腧穴学概论》、《刺灸法沤论》、《针灸腧穴图谱》等专著,作为学习针灸者和针灸工作者的参考读物,对推动针灸学术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中《针灸腧穴图谱》被国外出版社多次翻印发行,影响极为深远。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4日 00:30pm 时添加 -=-=-=-=-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四篇。“金针实验录”汇编了陆瘦燕的诸多典型医案,按照疾病的门类,共计115种;“中风预防法”对中风四候(中寒、中热、中湿、中燥)以及高血压进行了详细诠释,并提供了医药治疗和食疗的方法;“金针心传”对针灸圭臬之作“标幽赋”的经典条目进行注考,比较完整地体现了陆瘦燕的学术思想;“穴道释义”对任脉经、督脉经的穴位进行了全面周详的解读,包括释义、解剖、部位、主治、经验、提要、手术等方面。还收录任脉经、督脉经的经穴歌和经穴寸歌。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2:33:26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读书日,中医读书荐【原撰】

灸绳
【作者】周楣声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9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4日 00:34pm 时添加 -=-=-=-=-
《灸绳》简介
中国第一部大型针灸类书《中国针灸四大通鉴》由青岛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而《中国针灸史图鉴》的出版更使《中国针灸四大通鉴》的学术价值得以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使之成为中国针灸学集大成之作,在中国针灸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针灸史图鉴》第一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中国针灸的发展里程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文献资料翔实丰富,囊括了中国针灸史迄今为止发现的所有针灸文物图谱,具有极高的学术和收藏价值,堪称无墙的针灸博物馆。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4日 00:37pm 时添加 -=-=-=-=-
前言
本书初稿于1958年开始动笔,“文革”后期初具雏形,1985年曾作为全国灸法讲习班的试用讲稿仓促付印过。内容疏漏夝错与印刷质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其中对许多问题的不同看法与师心自愎之处,必将为我界同仁所诟病,故自印成之后,即揣揣不安。但事隔十余年,并未由此而招来诮讪,相反书中的不少拙见,还能得到同仁的首肯与某些权威著作整段与整章、整节引用,实非始料之所能及!
客有问于余曰:今视子之修订稿,与已经付印之初稿,其中不少大段的章节,已为他书正式出版发行,而子今又复依样葫芦,收入在本书之中,是人之取用于子者,而子又复取用于人,是将反主为客,招来抄袭之诮矣!予曰:不然!一个从未道破的观点与见解,当首次被提出以后,如能得到别人的赞同与重复,将是最大的愉快与收获,被重复与抄引的次数愈多,则首倡者将愈感快慰,又何愠愠之有乎!客首肯而退!
本书首先对灸法的处境与前景,忧心忡忡地提出了一些粗浅看法。这些虽然都是一些漫无边际的浮想与空谈,但这也是全书内容的主导思想与中心话题。

<灸绳>是周楣声老的著作,其中记录了他临床用灸的心得,包括以文献与临床资料,对"热病忌灸"这一古训的批评等等..
【本书目录】

  
  
上篇 灸 论
第一章 关于振兴灸法的思考
第一节 灸法的历史回顾与现状
第二节 振兴灸法的方向
第二章 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研究经络学说
第一节 研究经络学说不能忘记中医的认识论
第二节 经络学说应与中医藏象学说相联系
第三节 不能混淆经脉与经络的主次地位
第四节 有形无形、颅内颅外之争应该得到澄清
第五节 广义经络与狭义经络不能混为一谈
第六节 生理经络与病理经络应有所区分
第七节 对经络内容与功能的认识不能笼统含混
第八节 经气应该是经络的实质
第三章 经脉系统的内容及在针灸疗法中的地位
第一节 经脉系统与经络体系的关系
第二节 经脉系统与心血管体系的关系
第三节 经脉系统与经筋体系的关系
第四节 经脉系统与淋巴体系的关系
第五节 经脉系统与皮肤肌肉的关系
第六节 经脉系统的联系和依存
第四章 针刺与灸法功效的内在联系及作用比较
第一节 针与灸的联系基础和作用机制
第二节 针灸与药物的比较
第三节 针和灸比较
第五章 灸法选穴的基本原则与作用
第一节 灸法选穴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各种灸法及作用
第六章 针灸辨证的意义与方法
第一节 临床辨证与治症的意义
第二节 针灸辨证与汤液辨证的异同
第七章 灸感病理感传规律及其意义
第一节 灸感感传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灸感感传的路径与形式
第三节 经穴感传作用的若干特性
第四节 十四经病理感传现象与途径
第五节 灸感规律对中医基本理论的验证
第八章 热症禁灸与可灸对灸法的影响
第一节 热症禁灸的错误根源
第二节 热症可灸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 如何对待热症用灸
第九章 灸赋
第一节 针灸探源赋
第二节 灸不离宗赋
第三节 经脉求真赋
第四节 灸针同异赋
第五节 灸针辨证赋
第六节 灸感三相赋
第七节 热症贵灸赋
第八节 灸海乘槎赋
第九节 灸不忘针赋
第十节 灸贵变通赋
下篇 灸 例
第十章 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第一节 中医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认识
第二节 中医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辨证与分型
第三节 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实践
第四节 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实验研究
第五节 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验案选录
第六节 灸法成功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对防治艾滋病的启示
第十一章 灸法治疗各科病症验案
第一节 颅脑及神经精神病
第二节 五官口齿喉舌病
第三节 呼吸系统病
第四节 心血管系统病
第五节 消化系统病
第六节 前后阴及泌尿系统病
第七节 运动系统病
第八节 皮肤病
第九节 外科炎症与外伤性病
第十节 癌肿及新生物
第十一节 其他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2:54:11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读书日,中医读书荐【原撰】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
人民卫生出版社
26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2:56:09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读书日,中医读书荐【原撰】

幼科刍言
董廷瑶 著
上海科技版
1983.8一版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3:03:36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读书日,中医读书荐【原撰】

叶天士医案大全
主编:潘华信 朱伟常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四印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4日 01:04pm 时添加 -=-=-=-=-
【图书简介】-叶天士医案大全  本书内容有:临症指南医案、种福堂公选医案、叶氏医案存真等。【图书目录】-叶天士医案大全目录临证指南医案卷一中风肝风眩晕头风虚劳卷二咳嗽吐血失音肺痿卷三遗精淋浊阳痿汗脱脾胃木乘土肿胀卷四积聚痞噎膈反胃噫嗳呕吐吐蛔不食肠痹便闭肺痹胸痹哮喘呃疸卷五风寒风温温热暑湿燥疫癍痧疹瘰痰痰饮卷六郁肝火不寐嘈三消脾瘅疟泄泻卷七痢便血脱肛痿痹痉厥惊癫痫卷八衄疝头痛心痛胃脘痛胁痛腹痛肩臂背痛腰腿足痛诸痛耳目鼻牙咽喉疮疡卷九调经淋带崩漏胎前产后癓瘕热入血室卷十幼科要略痧疹痘疳吐泻痫痉阙虫集方种福堂公选医案叶氏医案存真叶天士先生方案真本眉寿堂方案选存未刻本叶天士医案三家医案合刻·叶天士医案古今医案按·叶天士医案
28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3:10:01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读书日,中医读书荐【原撰】

伤寒论求是
陈亦人 原著
顾武军等修订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9一版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4日 01:11pm 时添加 -=-=-=-=-

【作者介绍】
  
陈亦人教授(1924年7月5日~2004年8月24日),江苏沭阳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国内著名的《伤寒论》研究专家,时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教授享誉南北,有“南陈北刘”之称。他主编的《伤寒论译释》是当代研究《伤寒论》划时代的巨著。《(伤寒论)求是》则是他的另一部精粹之作,融注了他毕生研究《伤寒论》的心悟。
29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3:14:02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读书日,中医读书荐【原撰】

谦斋医学讲稿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4日 01:14pm 时添加 -=-=-=-=-
《谦斋医学讲稿》,医论著作。秦伯末撰于1964年。全书选录作者有关中医学术方面讲稿十二篇,包括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五行生克的临床运用、气血湿痰治法、种种退热法、温病、肝病、水肿、腹泻、感冒论治等专题。每篇讲述均能结合个人临床经验阐发祖国医学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经验知识,深入浅出,明白易懂,并附治疗病例。
30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3:16:19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读书日,中医读书荐【原撰】

沈绍九医话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4月24日 01:17pm 时添加 -=-=-=-=-
作者: 唐伯渊 杨莹洁整理 成都中医学院主编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类别:医药卫生  
出版时间:1975-11-01  印刷时间:1975-11-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17 14:08 , Processed in 0.05017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