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杏林观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帝内经从头阅之二(四气调神大论篇之一)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6-9-8 01:18:18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从头阅之二(四气调神大论篇之一)

[这个贴子最后由老山羊在 2006/09/08 01:20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杏林观秋2006/09/07 02:09pm 发表的内容:
1)“中风患者,在没有生命危险的前提下”
中风(脑梗塞)患者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1、梗塞血管供血区的缺血;2、缺血区水肿;3、缺血区组织细胞水解;4、缺血区周围组织细胞受水肿挤压继发性缺血;5、缺血区 ...
先生治学严谨,赞一个先!解疑释惑实是不敢,姑且相互探讨吧。
1,“中风患者,在没有生命危险的前提下”,我的意思指的是发病后经医院抢救,生命暂时脱离死亡危险。
2,“中风之发,邪实已在”,这没错。如何攻邪?非用药物不可吗?五谷、五果、五菜就不能攻吗?《素问》: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中风患者,脏腑已是相当虚弱,再与之毒药攻邪(特别是西药),无疑是雪上加霜!
3,古人云:凡病药力不致,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请问先生:脑子出问题,吃下的药要经过多长的血管,药效才能到达大脑?古人说的没错,“阴病阳治,寒者温之,热则化气”!灸者,热也,故对大脑应予以热法,直取病位。
4,不管是什么病,终归是“正胜邪退”。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实在是不能轻视!功能锻炼也不能省略!
请指正。
22
 楼主| 发表于 2006-9-8 21:59:12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从头阅之二(四气调神大论篇之一)

下面引用由老山羊2006/09/08 01:18am 发表的内容:
先生治学严谨,赞一个先!解疑释惑实是不敢,姑且相互探讨吧。
1,“中风患者,在没有生命危险的前提下”,我的意思指的是发病后经医院抢救,生命暂时脱离死亡危险。
2,“中风之发,邪实已在”,这没错。如何攻 ...
完全同意灸法在治疗中的作用!
五谷是在中风的治疗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我觉得不是决定作用。而且五谷是平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病之已发,气之已乱是需要毒药治疗的。“经医院抢救,生命暂时脱离死亡危险。”——其实这也是在调气之乱!无论是西医的调,还是中医的调,最后只要达到“生命暂时脱离死亡危险”就是气之乱已经得到调节——不可否认西医在这方面是有很多独到之处的。

23
发表于 2006-9-9 12:59:34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从头阅之二(四气调神大论篇之一)

下面引用由杏林观秋2006/09/08 09:59pm 发表的内容:
完全同意灸法在治疗中的作用!
五谷是在中风的治疗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我觉得不是决定作用。而且五谷是平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病之已发,气之已乱是需要毒药治疗的。“经医院抢救,生命暂时脱离死亡危险 。”——其实这也是在调气之乱!无论是西医的调,还是中医的调,最后只要达到“生命暂时脱离死亡危险”就是气之乱已经得到调节——不可否认西医在这方面是有很多独到之处的。...
个人也认为在急救时西医确有其长处。
“生命暂时脱离死亡危险”就是气之乱已经得到调节,赞成先生这个说法!但是,还没有痊
愈,此时应是患者能否更好地康复的关键,治疗时应是“宜生、宜赏、宜予”,以养、练为
主。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中风的治疗中起的作用是不是决定性的,那是自己怎么样看的
事情。比如说有的果类消除水肿效果显著,而且不伤身(多吃除外),为什么不用它而去选择药物呢?
24
发表于 2007-6-28 16:00:00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从头阅之二(四气调神大论篇之一)

讨论重点: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自然界四时结合人体内四气即物质与功能再联系四藏肝与肺、心与肾、及对应关系和升降功能。明确阴阳物质代谢原理、针对预防疾病发生是很有道理也。
25
发表于 2007-6-28 16:04:23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从头阅之二(四气调神大论篇之一)

神者经气也。
26
发表于 2007-6-29 22:07:17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从头阅之二(四气调神大论篇之一)

下面引用由老山羊2006/09/05 00:39am 发表的内容: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杏林观秋先生费了不少心思对此作 ...
从经典到临床  之   情志失常案)`91
1  某  女  十七  学生,近数月忽悲泣不能自止,胆小忧悽,白昼不敢居室,每有寻死之念,举家忧悽。六脉沉微,舌淡、苔薄,形体丰膄,面色无华,神情淡漠。春升不足,肝失其用。桂枝  白芍  生姜  甘草  大枣  龙骨  牡蛎  三剂笑语如故,复三剂为固.
27
发表于 2007-6-30 10:25:30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从头阅之二(四气调神大论篇之一)

可惜少了药量配对。是否可补上。
28
发表于 2007-7-3 22:35:25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从头阅之二(四气调神大论篇之一)

下面引用由hulaiyuan2007/06/30 10:25am 发表的内容:
可惜少了药量配对。是否可补上。
不示量之大小,冀人相宜而定,师义化裁.恐有效颦者,自误误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8 02:47 , Processed in 0.09768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