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帖]世卫组织通过《北京宣言》倡议促进传统医药发展
孙先生你好!
医学是否科学,一是看方法,二是最后效果, 但关键在疗效.因为,方法正确则效果好, 如果方法不对,则疗效肯定不好.说明方法有可能产生两种结果.反之,如果效果好,则说明研究方法正确,并不会出现效果好而方法不正确的情况.比如,我们用中药汤剂治好了患者的病,这就表示我们的治病方法是正确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这就是科学.又比如,对某种内科疾病,本来用药物治疗是有效的,是科学的,但你偏偏要给他做手术,或用什么介入疗法,后者虽是科学方法,但只在形式上貌似科学, 实质上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不是科学的.所以,医学是否科学,关键在疗效.我对先生的回答凡是能够治好疾病的医学便都是科学,反之治不好疾病的医学就不是科学.
孙先生认为: “科学是具有一定的方法的,所以才有方法论一说,它的基本方法,应该是以观察、记录、对比、统计,然后分析综合归纳等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为其 基本特征的。”这非常正确.但先生认为“这些方法与中医传统理论的“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取象比类”的方法论 绝对不是一回事。”就不正确了. 中医的“天人合一”“整体观念”是古人通过观察、记录、对比、统计,然后分析综合归纳等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 “取象比类”本身就是观察、记录、对比、统计,然后分析综合归纳.
至于中医藏象学说中的“金水相生”、“水火互济”,又有所谓“五脏相生”、“五脏相克”等概念也是通过观察分析 归纳等科学研究方法得出来的,这些概念是古人引入五行学说来分析 归纳和说明他们所观察到的臟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调节规律. 先验理论,这是科学.
对于中药的性味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更是通过实践、观察、记录、对比、统计,然后分析综合归纳等科学研究方法得来的.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就反映了先人们对药物的科学研究.历代的本草书籍就是先人们的科研总结. 所谓中药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批轻重、疏密、坚软、燥润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中药的四气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个的反应概括而来的. 中药的五味最初是由健康人口尝药物的真实滋味而得知继而人们发现药物的滋味与药效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对应性,如功能发表行散的药多辛昧、能补虚缓急的药多甘昧、能敛肺涩肠的药多酸味、能降泄燥湿的药多苦味、能软坚散结的药多咸味。于是,在遇到用口尝滋味不能解释药物的效用时.就依据上述规律反推其味,所推出的味与口尝味不一定相符.古人经过无数次推理比较.逐步认识别这种以药效确定药味的方法要比口尝法更科学、更接近于临床实际,故今之药味确定。所以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药味既是药物的滋味,又超出药物的滋味.药物的升降浮沉是通过观察药物的性状()和研究药物的性能功效,并根据药物的质地轻重、药物的气味厚薄、药物的性味与药物的效用的关系逐步总结出来的. 其中药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丰要依据.
孙先生说“但是对于一个临床医生而言,这些中医的理论原则却是指导临床的最重要的原则,不服从这些基本原则就会疗效大打折扣,这也就是许多中医临床工作者对于中医科学性说法持保留态度的原因了。”这段话我非常同意, 这些中医的理论原则是我们的祖先通过科学的方法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 作为中临床医生只有遵循这些规律,才能治好病.
总之,我们不能狭隘的以西方的标准来看待东方文化,科学并不是西方所独有,中国自古有之,我在20楼已说过,此不赘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