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孙曼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常病案摘录:再发一例脉沉洪案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8-19 23:54:25 | 只看该作者

日常病案摘录:再发一例脉沉洪案

《内经》云:阴病治阳,阳病治阴。楼主方中荆,防,羌,独,桂意在治沉脉,石膏意在治洪大脉,以为治其本,其实是不知根本,这些辛散药乃治表证药,于里证久病阴阳两伤者不可久用,该患非滋阴益气,生地,熟地,人参,麦冬之类不可保全!先生守方必误人误病!最后归纳为“糖尿病”本来是不治之症!
  其他网友说什么不存在“沉洪脉”,确实道行在先生之下。
22
发表于 2008-8-20 02:39:31 | 只看该作者

日常病案摘录:再发一例脉沉洪案

对“洪脉”的理解不是今天才有的事,清代周学霆《三指禅》亦说:“洪与伏对,浮之最著者为洪。。。。沉之至隐者为伏。”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8月20日 03:07am 时添加 -=-=-=-=-
颇意“沉大”之表较确。
23
发表于 2008-8-20 10:39:02 | 只看该作者

日常病案摘录:再发一例脉沉洪案

洪大而数

洪大者形质粗大,气势喷张。如春潮之初至,洪涛汹涌之象。
在加 数,已有澎湃震撼之势。
洪脉之意,全在气势力量辨出,尤洪水之洪,脉大而鼓,若不鼓,则脉型虽阔大,不足以言洪。如江河之大,若无波涛汹涌,亦不得谓之洪。
24
发表于 2008-8-20 10:54:23 | 只看该作者

日常病案摘录:再发一例脉沉洪案

洪大者,洪兼形势横宽,而起伏又大,应指满溢。

这么样的脉,会被什么样的力量能束搏住。

25
发表于 2008-8-20 12:46:59 | 只看该作者

日常病案摘录:再发一例脉沉洪案

发个权威的观点

《脉学正义》:洪字本义,诚不在乎浮与不浮,然气势甚盛,于时为夏,多属火病,确有炎上之态。昔贤多兼以浮大为解,自有至理。若沉而盛大,亦谓之洪,于字义上殊难熨贴,况自有实脉一条,足以当沉而盛大之义呼?
26
发表于 2008-8-20 13:22:53 | 只看该作者

日常病案摘录:再发一例脉沉洪案

《景岳全书》《脉义简摩》《脉学阐微》之流

你抄我的 我抄你的  互抄 这在脉学上很常见
有的甚至不问对错

比如芤脉

伪书《脉诀》主以瘀血及痈脓 ,后世效尤 到了《濒湖脉学》亦引《脉诀》之语亦屡为他人所诟病,言"邪讹"
27
发表于 2008-8-20 13:30:39 | 只看该作者

日常病案摘录:再发一例脉沉洪案

脉左沉虚洪,更为不解


就象小号怪物之流,“寸,濡软;关,中部稍革中带芤,右尺沉弱稍革”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3:33:29 | 只看该作者

日常病案摘录:再发一例脉沉洪案

《景岳全书》:“浮洪为表热,沉洪为里热,为胀满,为烦渴,为狂躁,为斑疹,为头疼面热,为咽干喉痛,为口疮痈肿,为大小便不通,为动血,此阳实阴虚、气实血虚之候。若洪大至极、甚至四倍以上者,即阴阳离绝,关格之脉也。”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3:34:08 | 只看该作者

日常病案摘录:再发一例脉沉洪案

《脉义简摩》:“浮洪为表热,沉洪为里热,皆阳盛阴虚之病。.若泄痢、失血、久嗽及痞满反胃之增剧难痊。或沉兼弦涩,主痰红火炽之证。洪大按而无力,乃阴虚假热,阳虚暴证。”
30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3:34:55 | 只看该作者

日常病案摘录:再发一例脉沉洪案

[这个贴子最后由孙曼之在 2008/08/20 01:57pm 第 1 次编辑]

  《脉学阐微》:“洪而有力为实热,洪而无力为虚热,洪而兼浮为 表热,洪而兼沉为里热,洪而虚软为热盛阴虚,洪大滑数,为热深陷气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16:08 , Processed in 0.04909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