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杏林箫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西医结合可以休矣!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5-12-18 21:50:47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结合可以休矣!

好无聊哦,不能做夫妻也可以做个朋友嘛
何必争来争去呢
22
发表于 2005-12-18 21:59:45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结合可以休矣!

全球中医药论坛之医理探源沦落为中医---西医---不中不西之中西结合的混战场!!!!!!

-=-=-=-=- 以下内容由 孙清连jkzx2005年12月18日 10:02pm 时添加 -=-=-=-=-
中医与西医是两种社会人文,两种道德意识形态下的产物,一种来源于中庸文化,一种来源于强盗逻辑,(西方列强-----列位强盗,到现在不是仍然在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幌子大搞侵略吗?)强盗逻辑应用的杀伐理论在西医西药中不是表现地淋漓尽致吗?诚然,社会在进步,中医要发展,但是必须是在中医人文层次上的发展,借助现代科技的发展是必要的,但绝不是发展其杀伐理论!!!
23
发表于 2006-2-21 09:17:57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结合可以休矣!

下面引用由聽雨軒2005/12/18 09:50pm 发表的内容:
好无聊哦,不能做夫妻也可以做个朋友嘛
何必争来争去呢
发展中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不必相争。

-=-=-=-=- 以下内容由 艺翁2006年02月21日 09:19am 时添加 -=-=-=-=-
赞成21楼的见解。
24
发表于 2006-2-21 18:03:0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结合可以休矣!

相爭沒有好處,幹實事才是正事.
25
发表于 2006-2-21 20:21:37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结合可以休矣!

一项技术不能实用是不行,但只是报定了实用主义的态度更是有害。我想当前的中西医结合者和西医者正是如此。
26
发表于 2006-2-22 22:28:4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结合可以休矣!

    中医和西医结合好比杂交水稻,我说您这样比方还不全对。如果让中医和现代社会结合,恐怕应当是杂交芦苇红高粱稻了。那样连带插秧机什么都可以避免。一劳永逸。杂交和嫁接比,谁更像克隆,更像传统中医?
    记得周总理语重心长地建议林巧稚大夫向中医学习,用中药对付宫外孕。过去中医能做到,现在却真的做不到了。祛除疣痣可以预防每年若干万人的子宫颈癌,西医知道,却不会去做,不会提供免费的午餐。中医一旦知道,会见义勇为又能保持和西医和谐相处吗?
    不要将针刺麻醉上一点中医西医的结合点扩大化。那样如同日本人别有用心地企图利用犹太人统治中国东北一样,需要华夏儿女像犹太人那样,凭对中国的一颗感恩之心,决不为侵略者作伥的眼力,可是目前中医实力不及,脑力也实在高明不够。西医实在太精明了。
27
发表于 2006-11-25 21:29:1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结合可以休矣!

下面引用由杏林箫客2005/12/17 10:23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行王道,重在顺应自然.西医行霸道,改造重在自然,道不同不相为谋,何必相强?
好!
28
发表于 2007-1-31 16:38:15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结合可以休矣!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topic=2302&start=72&show=175&man=
论坛发言人   头衔: 总版主
      
  民意测试结果:医理探源的宗旨是主张中医而不是中西医结合。
  2006/08/02 01:31pm 
29
发表于 2007-1-31 17:52:4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结合可以休矣!

中医药核心(0,1)模型             印东杰
中医西医作为两种并存于世的医学,各有所长,以后的发展不是笼统地说谁比谁好,而是谁发展得更快一些,发展的过程是个互相吸收的过程,而未来医学则是中医西医发展的共同归宿。
有人说“中医理论是粗象、基于宏观、难于被理解”,宏观的东西要用宏观的方法,整体层次的表现很多在人的正常感觉范围以内就可以识别,这时就不要过分强求显微镜这些“科学”的东西,在显微镜底下,反而看不见整体的表现了。
周东浩指出:中医对宏观整体的观察还是很细致的,所谓“粗象”不过是某种歧义的结果,在整体层次上中医的观察并不粗,至于中医难于被理解,在我看来,主要原因一是没有选用合适的方法论,二是没有选择适当的层次,再一个就是中医自己的发展的失误,中医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忽视掉了它最重要的基础,那就是营卫学说,这样中医理论就浮起来了,成了类似于空中楼阁的半玄学的东西。
中医界的一些开明人士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改良主义思潮和变法维新思想影响下,以“吾人在古人之后,当竟古人未竟之业。若不能与古为新,俾吾中华医学大放光明于全球之上,是吾之罪也(张锡纯)的历史责任感,试图通过“损益乎古今”、“参酌乎中外”,“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唐容川),即以“通其可通,而并存其互异”(朱沛文)的方式获得社会认同,开始了以近代科学解释中医,用近代研究手段研究,力求“中西汇通”以发展中医的艰难探索。
黎鸣先生指出:中医药学的进步相当缓慢,甚或早就已经停滞,早已停滞固化于学完没了的类比、归纳、想象,混沌、整体的深沼之中,完全不能自拔。仍在崇拜古乃复古的酣梦中不得醒悟。这些人谈起“传统”来,永远是眉飞色舞,引经据典,顾盼自雄,实际上空空洞洞,不知所云。
中医药对疾病的诊治的量化方法,很多体现出综合性模糊处理的物点。如“素问•玉机真济脏论》讲了脉证太过、不及和证死脉的量度,以及《内经》根据证候表里、寒热、虚实所表达的病变深浅,机能状态,邪正盛衰和方制大小的量化方法,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已应用于诸多领域。从数学角度看,其非线性变量是非常复杂的,辩证论治中的证变治变,随证方法,据法组方遣楷与数学中的非线性观点是一致的。这一思维可能人为我们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孟庆刚等指:中国工把数学标识的易图(河图、洛书等视为宇宙原型,视为各种学术的起始点,甚至是终极真理。中医学也同样坚信“数”和易图的价值,这些理论,都是以一定的非线性的经验为依据,许多模型缺乏精确性和普遍性……
周鸿飞指出:天地人具有紧密的类属关联,天地有阴阳分界和归类,人体当然也有。“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人以天道为颖极依据,脏腑肢节与天地同构,人体机能当然也与天地的运行变化具有同样的机理,保持着同样的节奏。
周东浩指出,从系统论的角度讲:天人相应的原理很简单,无非是强调了人所处的环境这个上一级系统对人本身这个下一级系统的支配和调节作用,这种相应既非是一种结构的对应,也并非功能上的适应,而是一种状态上的感应,但这种感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一个待续不断的系统自主调整过程,从而表现出适应的某些特点,这和单纯被动动的感应又有所不同,还是直接叫做“相应”更准确一些。天人相应观为中医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模型。
自然界各种矛盾运动形态是低级向高级发展转化的,它们都是在吸引和排斥的对立统一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们的基本过程都是接近和分离。另外,科学已经证明,质量和能量是两种性质相反的物质实体,质量的本质特征是吸引,质量越大吸引力越大,克制运动的能力栾越大,所以质量属于矛盾的制动方面;能量的本质特征是排斥,能量越大排斥力越大,促进运动的能力亦越大,所以能量属于矛盾的促动方面。
在还原论的视野里,天人相应是没办法研究的,因为这种状态的调整是整体的,是动态的,而不是只涉及某几个细胞或者分子。在整体论看来,天人相应则是不需要研究的,“阴阳”或者“气”早已把它说清楚了,天人相应只能永远保持笼统,模糊的形态,需要人高明的悟性才能隐约的理解。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成熟的框架来承载五行体系。五行体系的真实解存在于三维空间,它超出了平面之外,故而我们长期得不到其真实面目。魏红星“构造出模型,出于对理论的追求,如同对问题的求解一般,得不到解就永远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我们最得使用数学解决。构造了这样一个解,将三个侧面整合起来:无素为一维的环;生体系为二维的; 克体系为二维的面集;任意两个元素的关系介于一维与二维之间,整个体系处于三维空间,元素与元素间相互交错,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如木连通(生)火,被金包围(克)依次类推。
中国人的阴阳五行与西方人的(0,1)二元论形式逻辑的差异,事实上即构成了中医药学与西医的药学(也包括中国人与西方人)思维源头的差异……
我对中医药提出的理论是,既与古人接轨,又与洋人接轨,更与今人接轨,或简言之,三轨之道,其核心则在“阴阳三行”的逻辑规律,和“六爻轮回”的思维方法。《伤寒论》的辩证论治理论体系是以三阴三阳为基础进行构建的,而三阴三阳又是《周易》的“一阴一阳为之道”和“三极之道”相结合的产物。一分为二与一分为三是两个哲学命题,讨论的不是一个范畴的内容。一分为三是宇宙的生成论,研究的是事物的窨结构和时间秩序;一分为二是事物的属性论,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三阴三阳是中医的结构观和属性论,是《周易》的“六爻之动,三极之道”在中医领域的继承和发展。
与古人接轨,即与中国古代圣人的思维接轨,具体而言,即以“阴阳三行”取代“阴阳五行”,黎明先生计算过:一个“五行”的模型可简化为十个“三行”的模型,而一个“三行”的模型可以简化为三个“阴阳”模型,而“阴阳”模型即(0,1)模型,迄今为止,人类只能对(0,1)模型进行最精确的处理,这样一来,一个“阴阳五行”的模型将可以最后简化为三十个(0,1)模型,而对(0,1)模型,我们奖可以很方便地运用电子计算机来进行处理。提示的是世界上一般本质和规律,无疑具有最广泛的普遍性,贯穿于一切领域,它是世界上最复杂,最精微系统性最强的,最能体现唯物主义辩证法,把握其他事物的规律;李政道先生在《中国科学报》1997年9月3日提出:“在东方大地上,两千多年之前就已经存在着体系独特的科学形成。如时空统一的模型科学(太极符号模型),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中医药学)、二进位制数学(八卦)等等。”
中国古代数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算法为中心,以实用为目的,为归纳为主要方法,以问题集为主要模式的独特风格和体系。二进位制数学的0与1之数则与一般的数不同,它没有单位,没有大小可比性,也没有精确计算之性,更是只有整数没有小数,因而其义随意而宽阔,它更多地反映了客观世界本质的而非量的特征,主要并不是用来计算,而是“阴阳”象征,也就是中医药的核心(0,1)模型。
[注]
各界朋友:最近我在bbs.yidir.cn网发表了几篇有关中医药的文章,我坚信中西医一定能结合,其理论与临床完全可以结合,过去的几十年里的苦读;诸多学者的指导与教导,立立在目……
希望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前沿学科的带头人与我们中医携手共创未来医学
电话86-0311-88809112。邮箱yindongjie888@yahoo.com.cn
30
发表于 2007-1-31 18:03:0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结合可以休矣!

下面引用由觉行2007/01/31 04:38pm 发表的内容: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topic=2302&start=72&show=175&man=
论坛发言人   头衔: 总版主
      
  民意测试结果:医理探源的宗旨是主张中医而不是中西医结合。
...
呵呵,boxing先生以为医理探源的宗旨是主张中医而不是中西医结合,从此中西医结合就会消失与不存在了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5 15:45 , Processed in 0.07741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