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握玉成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脉诊学习心得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6-8-23 06:51:5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脉诊学习心得

下面引用由独活寄生汤2006/08/21 07:02pm 发表的内容:
三是不易学,需要天才人物才能学好
是不是非要天才人物才可以学好中医值得商榷,但中医不易学的确是客观存在的。
22
发表于 2006-8-23 07:05:3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脉诊学习心得

由于中医在诊治过程中对客观条件依赖少(历史原因所致),故不得不更多的调动挖掘医者主体的主观思维能动性,以弥补前者的不足,使临床诊治过程尽可能得以进行完成。
23
 楼主| 发表于 2006-8-23 12:07:0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脉诊学习心得

号脉时有"总按"和"分按",可我看各版教材说得都不明确.还有就是取"独"
大家怎么理解的啊?请不吝赐教
24
发表于 2006-8-23 14:25:2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脉诊学习心得

一、
下面引用由一枝杏2006/08/23 01:28am 发表的内容:
...(陈先生所指应为此)在学习掌握脉诊的过程中,此两方面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缺一不可。
我从医近20年,一直重视脉诊,深感脉诊易学难精,理论易学,技能难精。
我感觉主要原因有四:
1、患者的个体差异性之大相对于相似脉间的差异性之小。
2、望、闻、问三诊资料对脉诊判断的诱导性的干扰。
3、脉学理论的繁杂增加了临床医者脉象体会的难度。
4、寒、热、虚、实错杂或痰、湿、淤等多病理因素并存患者的高难度脉象。
复:真乃知音!与先生同感。

二、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6/08/23 06:51am 发表的内容:
是不是非要天才人物才可以学好中医值得商榷,但中医不易学的确是客观存在的。
复:在“握玉成金”《脉诊学习心得》的族题中提到“是不是非要天才人物才可以学好中医”,使我感到“陈斌”是把《脉诊》等同于中医来认识的表达。
如果真是这样,则我要告诉各位:不能把《脉诊》等同于中医来进行认识!《脉诊》仅是合成中医的众多分子中的一分子,而且不是决定是否中医的标志性因素。
决定是否中医的标志性因素,是“以经络为研究对象、以整体观察为研究方法和以调整气血与功能的平衡为治疗方法”的三要素。不论你是用哪一种诊断方法,只要是在这三要素的基础上进行,就都属于中医范畴。
而《脉诊》仅是众多诊断方法中的一种。即便你用的是《脉诊》诊断方法,但如果你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的用激素、抗生素进行局部控制------你也不能算是中医!




25
发表于 2006-8-23 20:03:5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脉诊学习心得

决定是否中医的标志性因素,是“以经络为研究对象、以整体观察为研究方法和以调整气血与功能的平衡为治疗方法”的三要素。

与陈先生商榷:
我理解决定是否中医的标志性因素也是有三条:
第一,必须以中医基础理论来分析、研究人体和疾病。
第二,主要以理、法、方、药为形式的辨证论治的治疗体系。
第三,以传统中药和针灸推拿为主要治疗手段。
26
 楼主| 发表于 2006-8-24 10:36:1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脉诊学习心得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6/08/24 11:26am 第 1 次编辑]


我认为思考方法是决定性因素.只要是辨证论治,即便使用抗生素等等的西药,都应是中医.因为中药西药都是药物而已,在辨证论治指导下的西药就已经纳入了中医学的范畴,成为中药的一部分.而且大家不要停留得看待药物,很多今天的中药(像犀牛角)本身就是别国传入而进入中药体系的.中药的成分被分析,进而结合新技术而脱离今天的古扑面貌是必然的事情,所以即便青蒿成了青蒿素,藿香成了正气水,他们也还是中药,因为他们是要辨证论治.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握玉成医2006年08月24日 10:39am 时添加 -=-=-=-=-
请大家看看在下的这篇文章:
http://cntcmorg.w37.leoboard.com/cgi-bin/topic.cgi?forum=27&topic=819&show=0
27
发表于 2006-8-24 19:05:3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脉诊学习心得

[ADMINOPE=南京陈斌|苍穹八尺|奖励积分 10|欢迎苍穹八尺同学,加10分以示鼓励支持。|1156420617]  我是一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学生 所学专业是中西医结合专业 现且不讨论两种医学体系是否有结合之处 就作为一名医生而言 治病救人是首要 "握玉成医"这位老师对于中医脉学的阐述确实有独到之处 令人耳目一新 我也正在攻读脉学 作为一名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较少的我来说 初期学习中医实在领我倍敢费解 但是随着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对中国哲学的认真学习 渐渐感到中医体系是不同于西医的 不能拿西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来评价中医 这样会狭隘 中医基于中国哲学的土壤而发展 包裹着中国哲学的外衣 要研究深入研究中医理论就必须对中国的哲学有一定的造诣 了解中医诞生的环境 自歧黄至今中国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变迁 从而能够站在客观的角度来探求两种医学体系各自的优劣 取长补短 虽然握老师的见解开我学院派之广见 但不应该将脉学的地位抬的过于超然 这必将引人非议 脉学是四诊之一 应当与三诊相配合才更显其风采 当然 求医者 辛苦难免 若不潜心苦修是难成大医的 大医精诚 是我们求医者的座右铭 这点很对
  对于陈老师的意见 学生不敢苟同 中医与西医本就跟于不同的理论基础 影像学作为西医的辅助诊断是不能与中医的诊断混为一谈的 作为医者 应有容人之量的胸怀 不能不加分析就随便给人扣上无知的帽子 我们在此只重在讨论知医求医行医之法 若有不同见解 提出应有实据 这样才能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若只因一方与己意见相悖就冷言相激 心胸是否有些狭窄 有道是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还希望陈老师有所改进
  本人乃一黄口小儿 若所言有忤还望见谅
28
 楼主| 发表于 2006-8-24 19:53:3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脉诊学习心得

让我背感亲切呀.
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看看在下写的<八纲脉体会>,是我自己实践所得,希望对各位有助

-=-=-=-=- 以下内容由 握玉成医2006年08月24日 08:10pm 时添加 -=-=-=-=-
最后对我和陈兄的发言总结一下.
当初写这篇文章时就是为了能真正表达我对脉诊的感受,希望能让大家重视对脉诊的学习,给大家提供方便.我不反对大家讨论脉诊,对我的观点赞成也罢不赞成也罢.
但大家仔细看看陈兄回我的第一贴,我实在对
   "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把脉》和《神眼》都是凭“主观感觉”来认知事物的方法,而人与人的“主观感觉”能力水平实在是千般不一的!
因而,我主张:中医四诊必须增进“现代科技产品(B超、CT为代表的)”的诊断方法内容!否则,就单凭诊断能力,中医也难逃《日益萎缩》之命运。"
这段论述很气愤,且不说陈兄到底怎么认识中西医诊断学,但我觉得起码他没有认真思考过脉诊的重要性和客观性,反而一句"道理很简单"引出一段空话.我觉得不论自己认识如何,不经过思考讨论就发表看法实在不是作学问的正确态度,还会误导更多的人.而我们中医的很多东西就是在"道理很简单""主观性强"这种没有丝毫学术严谨态度的论调中葬送的.因此我才说此段论述实是"无知"啊!!!但决不是就个人而言,这里表示歉意.不过我的立场是坚定的,不经过思考论证就轻易下结论,我一定会反驳到底.
29
发表于 2006-8-29 10:56:0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脉诊学习心得

很抱歉!由于前几天被一臭虫咬了一下,只顾了料理那臭虫遗害,因而没及时回复各位。望见谅。
30
发表于 2006-8-29 11:27:4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脉诊学习心得

[这个贴子最后由陈鑫剑在 2006/08/29 11:32am 第 3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握玉成医2006/08/24 07:53pm 发表的内容:
...最后对我和陈兄的发言总结一 ...
你不该对我的论述很气愤!因为我的论述中,并没有伤害你的成份。
我发此论述的时候,正是我才在本论坛发过《 让中医界感到羞愧的事——“把脉”》(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7361&show=50)后,恰逢看到你的这篇主题帖子------抱这“如何避免《 让中医界感到羞愧的事——“把脉”》再在以后发生”的心情,对你此主题发表一下观点。而这个观点的立足点,是“如何扎实可靠地发展中医学事业”。
我并没有说你研究脉学不该,也没有贬低你研究脉学成果不好。相反,我那时已看出、并很佩服你在脉学研究中,倾注了很难能可贵的心血,并得到了“你自个很实用‘的心得。但我不必把“对你的佩服”发在我《如何扎实可靠地发展中医学事业》的观点中吧?!
总之,你我之间根本没有“结成见”的基础。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7361&show=50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7361&show=5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6 06:50 , Processed in 0.04998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