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经的实质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08:24:08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现代解读》

12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方一。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右五味,呋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浙浙)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词解
    阳浮而阴弱:具有双重意思,一是指脉象浮缓;二是指病机卫强营弱。
    啬啬:即瑟瑟,本意为寒秋之风吹动树叶和枯枝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太阳中风病人恶寒畏缩的状态,就像秋天的凉风吹到人身上一样。
    淅淅恶风:淅淅,风雨声,形容病人恶风寒的程度,就像寒风冷雨侵入肌肤的感觉。啬啬恶寒,淅淅恶风都是形容恶风寒的程度比较轻,就像秋天的风雨一样,而不像冬天那样严寒。
    翕翕发热:形容发热轻浅,就像鸟把羽毛合起来的样子。
13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方二。用前第一方。

    解读   太阳病中风的临床表现是: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这是主症。柯韵伯曰:“此条是桂枝汤本证,辨证为主,合此证便用此汤,不必问其为伤寒、中风、杂病也。”12条所述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都是对恶寒、恶风、发热的形容,鼻鸣干呕、脉浮缓是副症。
  桂枝汤的适应症还是有一定的范围的,它不适宜用于急性传染病的前驱期,它也不能代替麻黄汤。桂枝汤的现代临床应用非常广泛,远远超出了外感热病的范围,这是现代中医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也是对现代医学的贡献。由于临床实践的发展,推动了对桂枝汤的现代药理研究,在西医界也有类似的情况,如阿司匹林是解热镇痛药,后来发现有减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灭滴灵原来是治疗阴道滴虫的药物,后来发现对厌氧菌有效,但是用阿司匹林治疗感冒时仍然起解热阵痛作用。
  桂枝汤的现代药理研究非常多,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对体温、汗腺分泌、心率、血压、肠道蠕动功能、免疫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双向调节作用的前提是建立在特定的病机基础上,而且与一定的病理状态相联系。双向调节作用的基础是桂枝芍药、桂枝甘草、芍药甘草这些药对的配伍,双向调节作用的实质还待进一步研究;(2)抗炎作用;(3)镇痛、镇静作用;(4)抑菌、抗病毒作用;(5)对呼吸系统具有止咳、怯痰、保护呼吸道黏膜的作用,还有平喘作用;(6)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血液循环;(7)抗过敏。
     桂枝汤服用方法与注意要点,完全符合现代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1)服药后少停片刻,再喝热粥一碗多,帮助出汗。此法非常重要,如果不吃热粥,则效果不好或者无效。徐灵胎说:“桂枝本不能发汗,故须助以热粥。”(2)要盖上被子,而且不要盖得太厚,以免出汗太多,以达到遍身微汗,皮肤湿润为佳。不可出汗太多,如果像大汗淋漓那样,病反而不会好。(3)一剂药分三次服,如果服第一次后,即得微汗而病情解除,,其余的两次药以后再服,不要再接着把药服完。(4)如果服药后没有出汗,病情没有变化,应当按照以前的方法再服。假如还不出汗,少少休息一会,在半天或稍微长一点的时间内把三次药服完。假如病情严重,严密观察一昼夜,只要病情没有变化,服完一剂可以再服至两、三剂。(5)服药期间应禁止食用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现代医学认为,感冒发热时,机体会丢失水和盐,如果发汗太多,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伤寒论》中,对因为误用汗法引起的变证和坏病,作了大量的记述,其中主要的就是水电解质紊乱。(参看浅论水电解质紊乱与中医外感热病学中相应证的融合)所以,在服用桂枝汤后,吃一大碗热粥,补充水电解质、营养物质和热量,并且一再强调出微汗,得汗便止,不要大汗流离,都是非常科学的观察和无数成功与失败经验的科学总结。温病学说也一再强调时时保护阴液(防止水电解质紊乱),也是继承了《伤寒论》的学术思想。

点评

重复发帖  发表于 2018-11-23 12:29
22
发表于 2013-10-30 10:12:00 | 只看该作者
所要牢记的是,每种分类,都依据不同的前堤条件而来的。所以,它们间,不能成立得了相题并论
23
发表于 2013-12-10 11:30:33 | 只看该作者
gonmai 发表于 2013-7-28 01:46
伤寒六经分类疾病的本义是以经呼吸道与消化道途径感染的疾病以区分,三阳病经呼吸道;三阴病经消化道。伤寒 ...

麦先生这一观点很新颖,值得研究,以往研究伤寒者没有达到此水平,所以对第七条各说各话。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3-12-11 09:12:01 | 只看该作者
罗鸿声 发表于 2013-12-10 03:30
麦先生这一观点很新颖,值得研究,以往研究伤寒者没有达到此水平,所以对第七条各说各话。

谢谢罗先生能欣赏到。能智知之此者,确是一、二者也。古人医事于实。三阴三阳所谓“六经阴阳分类”也是之于实。
25
发表于 2018-9-26 07:19:33 |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值得复读和回味。尽管还没有解读到六经的实质。

必须指出,脉与证的关系,是客观必然性,而不是由主观操控所建立。但,能认识到脉与证的关联性,确是跨上了进入中医文明殿堂的门坎,但却还没有进入到里。


主题的作者在其后搞了什么证、病融合,什么中西融合,却是与他的脉与证关联性的认识背道而驰。
伤寒六经,其实是伤寒六位。其经上的即为病,其病下,即证。此即为其经内有多证的义。

实质上,四诊是产生、形成中医理论的基石。然而,现时,在面对中医时,却忘却了此中医的原点。如是,尚能进入得了中医的殿堂乎?

点评

重复发帖  发表于 2018-11-23 12:29
26
发表于 2018-11-21 17:13:39 | 只看该作者
gonmai 发表于 2018-9-26 07:19
此主题值得复读和回味。尽管还没有解读到六经的实质。

必须指出,脉与证的关系,是客观必然性,而不是由 ...

十年前的帖,弹指一挥间。
27
发表于 2018-11-23 11:45:31 |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8-11-23 18:58:51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11-21 17:13
十年前的帖,弹指一挥间。

人生有几个十年呀?

向那些一直为中医学默默耕耘,矢志不渝的中医学人们致敬,也为我自己鼓掌,我在这个论坛上,也以坚持了十年以上了。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29
发表于 2018-12-14 16:20:00 | 只看该作者
安济堂 发表于 2013-10-28 12:29
把中医拉向哲学就是中医的死路,

正确!
30
发表于 2019-6-27 16:10:39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不仅揭示了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动态变化规律,而且继承了《神农本草》和《伊一汤液》的成果与之构成了直接的渊源关系,把证与方、药融合为统一的整体,形成了六经辨病,辨证施治的系统诊疗体系,可以说张仲景融合了汉以前的所有医、药成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伤寒论》诊疗体系,不仅为临床中医学奠定了基础,而且为中医方剂学奠定了基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2:59 , Processed in 0.05252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