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发言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十期——张效霞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3-4 04:41:21 | 只看该作者

第十期——张效霞

[这个贴子最后由wangmengyin在 2009/03/04 04:52am 第 1 次编辑]

以张博士的学术背景,笔者建议你写一部(中医急症临床学术史)——这是当前中医临床医师最需要的学术著作,笔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指望张博士了——希望5年之内能拿出初稿——笔者认为这是推动中医学术进步、提高临床疗效的一项重要桥梁工程——临床中医师的重要临床学术后盾!最好能有3~5人的研究小组来搞这项“工程”——先发表阶段性的一篇篇论文,然后再形成系统的学术专著。不知张博士意下如何?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9年03月04日 05:25am 时添加 -=-=-=-=-
中医大学创办已经50多年,至今仍然只有一本“中国医学史”教材,没有各分科的学术史(韦以宗撰有(中医骨科史)是一个例外)教材,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急需改进!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9年03月04日 05:36am 时添加 -=-=-=-=-
中医有(中医妇科学)教材,却没有(中医男科学)教材(尽管清代就有(傅青主男科)专著),男科疾病全包在中医大内科之内,这也是现实存在的一个重大中医学术问题!临床男科病人其实极多,大多把他当成心理问题一推了之,这是很不正常的医疗现象。如有(中医男科学术史)的学术专著指导临床中医师,就不会出现上述现象。
22
发表于 2009-3-4 07:45:53 | 只看该作者

第十期——张效霞

关于中医专史,去年购得一本《中国药业史》唐廷猷著 中国医药科技版。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3月04日 07:48am 时添加 -=-=-=-=-
楼上w君意见,有同感!
23
发表于 2009-3-4 09:16:21 | 只看该作者

第十期——张效霞

下面引用由yuanqilun2009/03/04 04:24am 发表的内容:
“中医与自然科学、西医具有不可通约性,中医与西医可以融合,形成新的医学体系,即必须建立新的原基概念,创立新的参考系。”
支持5楼的上述见解。本人认为,中西医结合或融合后,所形成新的医学体系必须是高 ...
痴人而梦!
本来,不可通约的认识是该肯定的。既不可通约,又何来融合?如果都还不弄清中医是何者也,又何以能中西医融合?融合是1+1,不是弃1而只取一!
24
发表于 2009-3-4 09:30:14 | 只看该作者

第十期——张效霞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9/03/04 09:16am 发表的内容:
痴人而梦!
本来,不可通约的认识是该肯定的。既不可通约,又何来融合?如果都还不弄清中医是何者也,又何以能中西医融合?融合是1+1,不是弃1而只取一!
回复先生:
    融合是:1+1=3!
    请看: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统一论
    要实现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必须克服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具有不可通约性这个障碍,对不可通约性有一个正确的、辨证的认识。
(一)“不可通约性”的渊源
    不可通约性来源于数学中的“不可通约量”。 大约公元前5世纪(欧洲奴隶社会末期,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期),古代希腊数学流派毕达哥拉斯学派重视自然及社会中不变因素的研究,把几何、算术、天文、音乐称为“四艺”,在其中追求宇宙的和谐规律性(相当于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他们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可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一项重大贡献是证明了勾股定理,但由此也发现了一些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能表示成整数或整数之比(不可通约)的情形,如直角边长均为1的直角三角形就是如此,即正方形的边长与对角线的比为(2的平方根 )是不可公度的比(不可通约),这时数学出现了第一次危机, 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即无理数。无理数,顾名思义,与有理数相对,但是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数。那么它就是不能表示为整数或两整数之比的实数,如果不作数学计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不会碰到这些数的,无论是度量长度,重量,还是计时。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弟子希帕索斯,在研究1和2的比例中项时(若1:X=X:2,那么X叫做1和2的比例中项),怎么也想不出这个比例中项值。后来,他画一边长为1的正方形,设对角线为X,于是,他想,X代表对角线长,那么X必定是确定的数。无论是比例中项的研究还是正方形对角线与边长的比,都得出X2=2。毕达哥拉斯学派用归谬法证明了,这个数不是有理数,它就是无理数。无理数的发现与毕氏学派“万物皆为数”(指有理数)的哲理大相径庭,对以整数为基础的毕氏哲学,是一次致命的打击,以至于有一段时间,他们费了很大的精力,将此事保密,不准外传,并且将希帕索斯本人也扔到大海中淹死了。但是,人们很快发现了更多的无理数,随着时间的推移,无理数的存在已成为人们所共知的事实。
    不可通约的本质是什么?长期以来众说纷坛,得不到正确的解释,两个不可通约的比值也一直被认为是不可理喻的数。15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称之为“无理的数”,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称之为“不可名状”的数。这时候已经到了文艺复兴时代,即欧洲的资本主义社会萌芽时期。
    1874年康托证明了无理数比有理数多得多、非代数数比代数数多得多!这也意味着,无形的、不是根式的无理数竟比直观的、根式的无理数多得多!数轴上代表有理数的点虽然是稠密的,任何两个有理数点之间恒有无数多有理数点,但是除有理数点外的“空隙”更多。“空隙”一旦填满,稠密概念发展成了连续的概念,数轴上点及其“空隙”与实数完全对应,无理数问题画上了永远的句号。数学家心安理得的是建立了无懈可击的实数体系,在坚实的基础上,任何闲言碎语都是不足道的。无理数所体现的完美无缺、一丝不苟的纯粹理性与无孔不入、尽人皆知的世俗应用,可谓占尽天上人间风光,正是数学的魅力之所在。
    从数学发展史看,人类对无理数的发蒙始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2-497)学派,但二千四百年后才产生包括无理数在内的实数严格定义,这时无理数问题才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数”发展过程如下图:
   

     
(二)“不可通约性”概念
    “不可通约性”概念是库恩晚年科学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库恩主要将科学变化的途径与两种变迁方式进行比较。一是与语汇的变化相比较,另一是与一定形式的进化理论比较。在他的“科学发展与语汇变化”一文中,库恩认为科学发展与语汇变化的模式非常相似。古希腊有由亚里士多德“物理学”所体现的自然语汇,另一方面,近代早期的欧洲人有另外一种以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理论基础的语汇。两种语汇当然都有“运动”这一平常的概念,但是“运动”在亚里士多德的语汇里与在牛顿语汇里却大不相同。确切地说,每一种语汇里的“运动”都有无法翻译为另一种语汇的因素。因此,在这一比较中,“不可通约性”即意味着“不可翻译性”。这里说的是“无法翻译为另一种语汇的因素”而不是说根本不能翻译。例如藏象与器官,中医的肝与西医的肝具有不可通约性,就是说不能等同,不能直接翻译,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可通约性并不意味着中医的肝与西医的肝毫不相干,肝的大小、重量、位置以及部分功能中西医的认识是一致的。中医认为肝主怒,怒伤肝,肝属木,肝与春季、青色、东方相对应,而西医不用这样的方法研究肝脏,因而得不出这样的结论。这一部分对于中、西医来说是“不可通约”的,它们的“比”是一个无理数,即相互比较是没有道理的、无理的。但是现代医学已经证实如同愤怒这样激昂、剧烈的精神刺激可以引起肝脏的损伤;肝硬化长期黄疸的病人面色呈现青色;某些肝病容易发生在春季等,都说明中医对肝的认识是有道理的,有正确的方面。随着现代科学与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必定会得到更多的证实。把两大理论体系中“不可通约”的部分找出来,就为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找到了突破口,这才是库恩“不可通约性”的伟大贡献。当把中医的无数个不确定性、模糊性、可延展性概念充填到西医的准确性、实证性、机械性点状空隙时,就像有理数与无理数融合为实数那样,现代医学的范式就成熟了。实数概念的建立,是因为数学家始终对无理数认识不清,迷惑不解,数学家从不同的方面不断的研究无理数,经过2400多年的努力,当将要把无理数研究清楚的时候,实数的概念也成熟了。换句话说,把中医的理论研究透彻了,现代医学的范式就成熟了。用现代科学、现代哲学、现代医学的方法、观点研究中医理论体系中与西医“不可通约”的部分,是现代医学的任务,这个任务完成了,现代医学的范式就成熟了。现代科学、现代哲学、现代医学不等于近代的、西方的科学与医学,前面已经说过经典力学与相对论具有不可通约性,近代西医与现代医学同样具有不可通约性,例如传统西医的神经系统与现代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具有不可通约性;肠道细菌毒素移位引起ARDS、MODS与传统西医的肠道解剖、功能具有不可通约性。现代医学中的许多概念、语汇、术语都与近代西医的概念、语汇、术语“具有不可通约性”,例如休克,近代西医认为休克的机制是血压降低,现代医学对于休克机制的认识可以达到分子水平,如此等等。中医与现代医学同样具有不可通约性,阴阳五行学说与唯物辩证法具有不可通约性,运气学说与系统论具有不可通约性,“天人合一”与“社会-心理-生物模式”同样具有不可通约性。同时也具有可融合性,这是辩证法。
    “范式”的概念是托马斯•库恩首先使用的,它的基本含义如库恩所说:“我所谓的‘范式’,指的是公认的科学成就,在某一段时期内,它们为科学家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综合而言,所谓“范式”,可以从两种意义上理解:一方面,它代表一特定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所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表示这个整体之中的一种元素,能够代替明显的规则,以作为常规科学对其它谜题解答的基础。库恩认为,“范式”的建立,标志着该门学科的发展已经成熟。库恩还认为,两种“范式”或两种常规科学传统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所谓“不可通约性”是说,两种“范式”或两种常规科学传统所使用的理论“语言”不可能以确定真值所需要的精确性翻译为另一种理论的语言。但两者仍然是可以比较的。
    把“不可通约性”理解为毫不相干,没有任何联系,根本不能比较,不承认革命前后两个学科之间的继承性,不是库恩的原意。“运动”在亚里士多德的语汇里与在牛顿语汇里大不相同,它们具有不可通约性的完整含义是:“运动”在亚里士多德的语汇里与在牛顿语汇里是相联系的,而特别应当强调的是“运动”这个概念在两种语汇中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进行非常精确的翻译。比如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的“阴阳”与现代哲学中的“矛盾”,“阴阳”与“矛盾”是密切联系的概念,当古代的阴阳学说发生科学革命向辨证唯物哲学转变时,必须看到“阴阳”与“矛盾”这两个概念具有不可通约性。生物医学模式中疾病的概念与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中疾病的概念具有不可通约性。当发现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或者传统科学与新的科学具有不可通约性时,说明科学革命已经到来。提出“中西医具有不可通约性”就说明新的现代医学革命就要到来,新的医学范式(模式)已趋成熟。
    “形上学”与“形下学”,宏观与微观,分析与综合,局部与全面,还原论与系统论,特殊性与共同性,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偶然与必然,相对与绝对,阴与阳,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都是处于统一体中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矛中有盾,盾中有矛,矛与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矛盾双方在统一体中是不平衡的。在某一时段矛盾的一方占主导地位,在另一时段矛盾的另方占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的矛盾方面决定着该时段事物的性质;矛盾着的双方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这是对矛盾在空间层面上的认识。矛盾双方相互斗争在时间层面的运动是进化。系统的进化是扬弃、包容与涵盖,矛盾双方的每一次转化,都是系统的一次进步。系统的每一次进步都把矛盾双方的优点吸收进来,把可能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因素包容与涵盖起来,把那些不利于自己发展的因素扬弃掉。这样矛盾运动进化由量变到质变,直至新的系统代替旧系统。当新系统代替旧系统时,新、旧系统之间就具有了不可通约性。我们用这样的观点看待中、西医与现代医学的关系,现代医学是有别于近代西医与中医的新系统,如果西医是有理数的话,那么中医就是无理数,现代医学就是实数。正是无理数这种非点状的特性充填了点状有理数之间的无数空隙,实数数轴才成为完美无缺、流畅连续的直线,实现了数学家追求和谐、完美世界的梦想。只有中医的“形上性”才能弥补西医的“形下性”,他们既具有不可通约性,同时也具有可融合性。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是现代医学的一部分。有人把阴阳学说与辩证唯物主义,把五行学说与现代的系统论,把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的社会-心理-生物模式不加分析的等同看待,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两种理论的不可通约性。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是任何事物、系统内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正因为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才能把各子系统区分开来;也正是因为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可融合性,才能处于统一体中。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是相辅相成的。
    必须在全面理解库恩范式的本意与具体背景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准确地把握所谓的“不可通约”的实质。库恩是从科学史的角度赋予了范式以科学革命的中介地位,“不可通约”客观地阐明了范式的历史性特点,它意味着不同的历史时期,科学信念的内涵、“科学成就”及解题方式,不仅具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具有时代的“合理性”。因而,如果泛泛地、机械地理解范式的“不可通约性”,必然会陷入相对主义的误区。
    任何科学理论都会有缺陷。自从库恩著的《科学革命的结构》问世以来,不断受到各个方面的严厉批评。其缺点在于范式一旦被科学共同体所采纳,就可以毫不理会经验事实的冲击,成为凝固的僵化的模式。作为观念体系的范式,本意在给科学革命的研究中提供一个赖以依据的尺度,以及说明科学革命本身的整体性质。“但不幸我把这个词的用法扩展得太大,竟包括集团所有和共同规定”(库恩著《必要的张力》第319页)以致于包括了科学中的一切,这就难免给人以用科学传统本身说明科学的同义反复、循环论证的印象。最激进的不可通约论者,否认科学进步,他们声称每一个科学革命都涉及参考系的改变,而不是沿着某条共同路径上的参考系前进。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科学革命的传承性,过分地强调了革命后科学对革命前科学的批判与扬弃,使人们感觉到革命前的科学与迷信、错误很难区别。按照不可通约性的理论,西医把中医看作迷信、不科学、完全错误,没有把中医看作是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只看到西医可以发展为现代医学,认为中医与科学、西医、现代医学是完全断裂的,没有沟通的方法,也没有中介及桥梁,只有在中国自生自灭,不可能进入现代医学的范畴内。所以,不可通约性必须与连续性、可融合性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理论。
    库恩的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后来被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得等人继承、修正和发展。
    关于不可通约性,从1962年发表已经40多年了,到现在还在争论。到底相对论跟牛顿经典力学可不可以通约,科学革命前和科学革命后的科学能不能通约,到现在还在争论,总之这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不管争论结果如何,经典力学发展到相对论是不可阻挡的,“不可通约性”也不可能阻挡科学的发展。但是,“不可通约性”可以发现新的科学范式的出现,这是它的伟大贡献。
(三)物理学中的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和性的统一
    早前,人们认为电流与磁场是根本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可通约性),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对磁场的作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感应电流,1834年又发现了自感现象,并创造了“场”与“力线”的概念,奠定了电磁学的概念基础。苏格兰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理论方程,提出了“电磁场”的概念,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出版了“电磁通论”,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统一了电学与磁学(实现了电学与磁学的融合)。麦克斯韦通过计算得到电磁波的速度与光速一致,认为光就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在理论上统一了光学与电磁学(实现了电磁学与光学的融合)。光属于电磁波又是离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实物与场在传统的观念中被认为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物质形态,没有共同特征,不能进行类比(具有不可通约性)。后来德布洛意从相对论想到,实物有质量与能量,光又有质量与能量,质量与能量是实物与场的共同特征(共同参考系),从而显示了两种根本不同的物质形态也能进行类比,从光的波粒二象性,推知实物粒子也有波粒二象性,提出了一切实物粒子都联系着物质波的假设,为建立量子力学跨出了决定性的一步。量子理论揭示了微观世界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波粒二象性,实物粒子与场得到了辨证统一(实现了融合)。光、电、磁、实物粒子这些根本不同的物质形态之间也有统一性,光、电、磁的本质统一于电磁场(电磁理论),电磁场与实物粒子统一于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可以从量子力学的建立中得到启发,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融合后应当成为现代医学的一部分。


    相对论大大地改变了经典力学的时空观及结论,是否经典力学就错了,就不再适用了?完全不是这样。相对论在高速运动下才表现的明显,在低速运动下,狭义相对论回到了经典力学。这就是说相对论只不过限制了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经典力学是低速下相对论力学的极限。之所以具有不可通约性,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的参考系,具有不可通约性的理论体系有其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
    量子论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是科学上的一场深刻的革命,而且在哲学上提出了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无论在认识论方面还是在方法论方面,都促进着哲学的变革。量子论的新见识之一是微观客体的波粒二象性。在原子范围内真正的实在既不是粒子也不是波,真正的实在是量子态。无疑量子态有一个难以捉摸的特征,它有潜在能力,依据与其相互作用的仪器的类型,或者呈现波动性或者呈现粒子性。只有当它不被观察所破坏时才显现其真貌。量子论的新见识之二是弱型因果律。力学因果律是指在不同时间客体状态的关系。在古典力学中状态的定义不包含几率的概念,因此古典力学的因果律是决定论的因果律。在量子论中状态的定义包含几率的概念,因此量子力学的因果律是非决定论的,相对古典力学的强型因果律,它是弱型因果律。量子论的新见识之三是关于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关系的。因为观察仪器不可逆地改变客体的状态,并且观察结果依赖于仪器类型的选择,所以我们所观测的不是自然本身,而是由我们用来探索问题的方法(采用不同的参考系)所揭示的自然。
    现代神经心理学已经揭示了外部物质系统在运动中以各种释放出的物质能量刺激人的感官而形成感知觉的机制,并且指出了这种感知觉的不可还原性即在物质系统中没有与之相符合的原型,这就证实了一切对象都只是感觉到的存在物,是与人的感官——大脑功能相关的显现物——现象。不通过感觉,我们不能认识任何物及其运动形式,而一旦通过感觉,物的运动形式就会不可避免地打上感觉之主观烙印(采用不同的参考系,对运动描述的相对性)。实践活动也不例外,因为我们在运用理论(参考系)指导改造对象的活动之前,早已认识了对象,对象已经是我们的感觉的对象性存在。用马克思的话讲,就是属人化的了。这样,由于在认识、实践和认识对象这三项中都渗透着主观性(当然这种主观性的程度是不同的,实践和认识对象还固有着自己的与这种主观性相关联的客观性),那种认为认识的结果可以达到对世界本来面目完全把握的可知论只是一种理想。人的生命存在的既定形式和人与对象的特定关系,决定了在认识范围内的世界只是一个被我们自己认识的世界,从而也决定了我们认识的程度和可知的性质。这就是认识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与观察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接受的教育,人生经历,信仰,科学知识……人生观(一系列参考系)等有关。
    对于疾病的认识也是如此,中医、西医、现代医学采用不同的方法探索疾病,采用不同的参考系认识疾病以及认识的主观性,三者所认识到的疾病都不是疾病的“全部实在”,而是由三者用来探索问题的方法(采用不同的参考系)所揭示的疾病,只是一个被我们自己(中医、西医、现代医学)认识的疾病。
    因为观察仪器不可逆地改变客体的状态,并且观察结果依赖于仪器类型的选择,所以我们所观测的不是自然本身,而是由我们用来探索问题的方法所揭示的自然。西医使用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把统一的机体进行解剖,或者切取部分组织在显微镜下研究,得到的结果不是自然人体的本身,即使用影象学的方法研究人体,虽然没有改变人体的状态,但是得到的结果仍然不是自然人体的本身,而是由我们用来探索人体的方法所揭示的人体。这种研究是必须的,因为它具有强因果性,这种符合经典力学的强因果律在日常医疗实际中是必须遵守的。尽管相对论、混沌理论比经典力学先进,二者具有不可通约性,但是经典力学不是错误,不是迷信,更不是谬误。经典力学的规律无时无刻地指导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反而,相对论、量子论、混沌理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相距甚远,他们不能代替经典力学,否则,这个世界就不复存在。经典力学与相对论各自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这就是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统一论,这就是系统的进化是包容,是涵盖,是扬弃,而不是简单的否定、抛弃。中医的脏象学说的形成,是以观察的方法以象测脏的方法建立起来的,没有使用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得到了与量子态相类似的“象态”概念,所以,脏象学说具有弱因果性(即具有或然性而不具备必然性),即初始状态的微小差别和过程进行中的微小扰动将导致完全不同的行为,所谓“差之分毫,失之千里”;而西医的强因果关系不是这样,细微的扰动不会改变已经确定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这种强因果性在医疗实践中是必须具备的。“证态”、“藏象”、“象态”将成为现代医学的原概念。
(四)哲学的融合
    前已述及,中国古代儒、释、道三教合一形成程朱理学,奠定了东方文化的基础。西方地中海沿岸古埃及、巴比伦、古罗马、雅典文化的融合,经过文艺复兴扬弃之后形成了西方文化的基础。所以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的进行可以是潜移默化的,渐进的,和平的,也可以是明显的,突变的,对抗的,不管进行的形式任何,融合是必然的。(参考上篇)
    关于中西哲学的融合,薛广洲著《毛泽东与中西哲学融合》已经出版,书中说“毛泽东哲学的直接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如同我们前面所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中西文化交汇中传入中国的,它是一种西方文化。”我们从历史中可以看到,中西医的汇通、结合、融合进程与中西哲学、文化的交汇、融合是同步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欧洲、西方产生的,这是地域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具有时代的内涵,它是现代社会的基础理论,因为马克思主义造就了现代社会的标志——十月革命,从此世界进入了现代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并存的社会。存在决定认识,生产力决定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并存的情况下,有了辩证唯物主义才可能有相对论、系统论、信息论等现代科学理论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生,才会产生现代医学模式。通常所说的西方文化、科学、医学、哲学是指欧洲、近代所产生的,它们代表着资本主义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现代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批判地继承并融合了欧洲古代封建社会、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哲学。尽管他的一般原理涵盖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但是,由于地域及时代的关系,马克思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及其哲学了解甚少。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后,以此为参考系对中国古代哲学进行批判地继承,总结了在中国进行的中西哲学斗争、融合的经验与成果,形成了毛泽东哲学。所以毛泽东哲学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融合,如同中西医结合、融合指的是中国古代医学与欧洲近代医学的关系,而不是中医与现代医学的关系。马克思哲学、毛泽东哲学、列宁主义、相对论、系统论、系统哲学、现代医学模式、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等等都属于现代理论,属于世界文化,是对欧洲资本主义文化的超越,已经不属于哪个国家、民族、地域,他们属于全世界。可以说毛泽东哲学是运用马克思哲学扬弃、包容、涵盖、批判地继承中国哲学的典范,所以毛泽东哲学对于中西医融合具有指导意义,并能促进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马克思哲学现代还需要发展,还需要从中国及其他国家、民族、地域的古代、现代文明中吸取营养,建立起全世界共享的统一的哲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古代文明及哲学包括中医理论是大有作为的。如同近代西医与现代医学具有不可通约性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欧洲近代哲学(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同样具有不可通约性,马克思主义来源于西方文化但是已经超越了西方文化(西方文化指的是欧洲资本主义文化),属于现代社会的哲学而不是一种西方文化。
     以上论述说明:数学、物理学、哲学、宗教、文化中具有不可通约性的理论、派别都能够融合,而后形成新的理论。
   (五)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统一论
   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是统一的,不可通约性说的是革命前科学与革命后科学必须区分开来,不能混为一谈,他们之间的语汇、术语、概念不可能完全一致、对等、等同,不能够直接、精确翻译,不能对号入座。近代医学与现代医学具有不可通约性,如前述。可融合性说的是革命前科学与革命后科学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融合就是找发生在两个系统、两个层次或多个系统、多个层次之间的关联,关联就是相互之间的作用,就是共同参考系。古代西方医学、近代西方医学、现代医学;中国古代医学、中西医结合、现代医学,都是医学发展过程中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不同类型,正因为它们具有不可通约性,这些不同的医学类型才有其特殊性,才能把它们区别开来;也正是因为它们之间有联系、有关联,它们才同处于医学这个大系统之中,才具有可融合性。在一个系统内,子系统之间、不同层次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是系统存在的必备条件,同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个性与共性,绝对与相对,对立与统一等概念一样,是事物本质的反映。医学发展的过程及融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事实上时时刻刻都处于融合的过程之中,最困难的是找到融合的方法更快的实现融合。
   医学与哲学的融合是中医学的特点,系统哲学有利于沟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对立,有利于沟通“两种文化”的对立(中西医的对立)。系统哲学认为,低级系统进化为高级系统,高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决不是各低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加之和,也不是大于此相加之和,而是在大于相加之和以外还出现了许多低级系统根本没有的功能。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也不是各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加之和,也不是大于此相加之和,而是在大于相加之和以外,还出现了许多各子系统根本没有的结构与功能。这样高级系统与低级系统之间,系统与各子系统之间才具有不可通约性,才会有质的不同。
    古典科学在它的各门学科中,不管是化学、生物学、生理学,还是社会科学,总是企图把观察对象的种种元素——化合物和酶、细胞、初级感觉、自由竞争的个体,等等,一一孤立起来,然后,希望通过概念或实验把它们重新放在一起以产生整体或系统——细胞、心灵、社会——并成为可以理解的东西。现在,我们懂得,对于理解整体或系统来说,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理解其元素,还需要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说,细胞中酶的相互作用,许多意识或无意识的精神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动力的相互作用,等等。这需要根据它们自身的方法和特点来对我们的观察对象进行考察。此外,事实证明,在“系统”的某些一般方面存在着对应性和同型性(中医称之为:取象比类),这就是一般系统论的领域。的确,这种类似性或同型性——有时令人吃惊地——出现于其他一些完全不同的“系统”中。因而,一般系统论的任务是科学地探究“整体”和“整体性”,而“整体”和“整体性”不久前还被认为是超越于科学范围的形而上学的概念。等级结构、稳定性、目的论、分化、稳态的逼近和维持、目标导向——这些是几个具有一般系统性质的概念;人们发展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数学领域来处理它们:如动态系统理论,自动化理论,利用集合、网络和图论进行系统分析、以及其它一些理论。与此同时,这种试图阐述一般“系统”的原则和模型的跨学科的努力还提供了一条通向科学一体化的可能途径。中医的“取象比类”方法与五行学说具备了一般系统论的整体性观点。
     社会已经变得纷繁复杂,传统的方法和手段再也不能胜任,因此人们必须引进某种本质上是“整体的”(或“系统的”)和通用的方法。工业、商业、政治等方面的无数问题呼唤在自动化、计算机化等方面的“系统方法”以处理具有复杂性的、相互作用的各种系统,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是“系统”问题,即大量“变量”间相互关联的问题。系统、系统过程、状态、变量、状态变量、动态系统、稳态……,这些一般系统论中的概念是适用于工业、商业、交通、邮电、医学、政治、军事、经济等行业,成为这些行业及其理论体系的共同概念,当把这些概念引入医学疾病领域时,就会产生现代医学的原基概念,如疾病(自稳态失衡),病理过程,病理状态、证态、证态的变量,证态的状态变量等,并由这些概念遵循一般系统论的理论、规则构建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实现医学与哲学、社会学的再统一。
    T.库恩在他的光辉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说,“系统”慨念构成新的“范式”。这种新“范式”是“把世界当作一个巨大组织”的有机世界观。说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好像就是这个整体自然观,然而,这是笼统的认识。更准确的认识应该是:自然界是由不同层次的与同层次的不同的整体所组成的。宇观世界(宇观世界的一部分在以前也被当成了宏观世界)是由某些整体性的卫星、行星、行星系、恒星、恒星系、宇宙中的各种星系所组成;宏观生命世界由DNA、细胞、生命个体与群体、人类社会所组成;微观世界由分子、原子、某些整体性的基本粒子所组成。由于这三个世界的整体不同,其属性也有所不同,所以,这三个世界的分界线应该是:微观在分子空间尺度之内;宏观在分子空间与近似月球的空间尺度之间;宇观在近似月球空间尺度以上。这些整体有其内部的有序结构,性质与功能,有其起源与演化过程。这三个世界有其演化的同步性,也就是说具有可融合性。
中医学是中国哲学与医学的统一,在中医学里有许多哲学概念;而现代的系统哲学正是要沟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与哲学的沟通。近代自然科学与哲学的沟通、融合就发展为现代科学,同样,近代西医与哲学的沟通、融合就是现代医学,因此可以看出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沟通与融合,即哲学、社会科学与医学的融合必然是现代医学。以现代医学为参考系就能够融合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
    除了哲学的中西融合外,音乐、戏剧、歌舞、绘画、建筑、美术等等一切文化艺术领域都在进行东西方大融合,已经成为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文化运动是社会进步、科学发展的先驱,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封建宗教势力的束缚,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大发展,开创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争鸣,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国的“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中国现代文化中的戏剧改革,东西方音乐的交融,绘画、美术的交融,包括中西医结合等,都是东西方文化大融合的过程。中国的戏剧种类繁多,与中医学一样博大精深,现代戏剧舞台上出现了不同剧种交融同台演出的现象,令人耳目一新,尽管不尽人意,但是代表了我国戏剧发展的方向。用西方的乐器演奏中国的歌曲、戏剧,用中国的乐器演奏交响乐,中国大量的民歌、舞蹈,芭蕾舞剧、现代京剧,无不进行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在这种相互否定与斗争中对于欧洲资本主义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与文化同时进行“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者同时进行解构与重建,最终形成和谐一致的社会结构与价值观。世界各民族、地域、宗教信仰的大融合,这是当今世界与今后世界的主要潮流,中西医不可能不融合,只是融合的方法没有解决而已。
    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具有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应当注意以下问题:①中医属于古代医学,西医属于近代医学,西医不属于现代医学。现代医学的元基概念及理论构架还没有产生,如疾病、病理过程、病理状态、疾病诊断术语、疾病诊断术语分类等,现代医学还没有作出定义及规范,以上构成了现代医学的概念体系与理论框架,现代医学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②系统的进化是新系统对旧系统的包容、涵盖与扬弃,现代医学理论体系与近代医学理论体系是完全不同的,具有不可通约性;它们具有比较近的亲缘关系,现代医学包容、涵盖了近代医学,扬弃了近代医学的不足。中医与近代西医的关系是:具有不可通约性,而同时具有可融合性。原因如前所述,西医没有包容、涵盖中国古代中医,形成了对峙的局面。③中西医结合、融合,具有不可通约性、可融合性,指的是中国古代医学与近代西医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融合。中医与现代医学的关系是:现代医学对中医的包容、涵盖与扬弃。中、西医的融合不是以某一方为参考系并吞、改造、解构重组另一方,而是寻求一个共同参考系,形成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把中医与西医统一于新的理论体系之中,实现中、西医的融合。中医与西医只是描述理论的不同,而不是认识对象的不同,描述理论的不同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的参考系,只要找到二者的共同参考系,用共同参考系认识同一对象时,就能得出统一的结论,实现描述理论的统一。实际上中、西医融合后的理论体系就是现代医学理论体系。
    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二者之间关系的讨论不仅仅涉及中西医融合以及其他科学之间的关系,而且涉及到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哲学、法律、戏剧、艺术等等诸多方面,涉及到世界的一体化与多样化之间的辨证统一问题。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无疑是一个关键性的突破口。   
25
发表于 2009-3-4 09:51:24 | 只看该作者

第十期——张效霞

以上内容来源于2006年出版的《中西医融合观》一书。
26
发表于 2009-3-5 01:38:35 | 只看该作者

第十期——张效霞

下面引用由却波渔翁2009/03/04 07:45am 发表的内容:
关于中医专史,去年购得一本《中国药业史》唐廷猷著 中国医药科技版。-=-=-=-=-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9年03月04日 07:48am 时添加 -=-=-=-=-
楼上w君意见,有同感!
中国药业史-(第2版)

作者: 唐廷猷
ISBN: 9787506736183
页数: 515
定价: 32.0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7-4-1

简介 · · · · · ·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首次全面、系统地论述厂中国药业的特色地位、形成发展、商品来源、对外贸易、经营技巧、行会组织.庙会药市、假药防治、开发利用、基本名词探源和著名百年老店等11个方面的内容。重点是药业的古代史和近代史。形式上采用通史与专论相结合。叙述上史沦结合、观点明确、资料性强、可读性强。为作者历时20年之开创性、奠基性力著,填补厂系统研究中国药业史的空白。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和现实的借鉴作用。
   本书以医药行业的主管部门、医药企业的管理者和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及医药院校师生为主要对象,亦可供从事医学吏、药学史、经济史、商业史的研究人员和其他爱好者参考。
作者简介 · · · · · ·
  唐廷猷,男,汉族,1940年11月生,重庆合川人。1963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曾任四川省中药学校教务副校长、高级讲师、主任中药师、执业中药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发表论文和科普文章35篇。参编专著《中国药膳学》、《当代中国的医药事业》、《中国商品大词典中药材分册》,主编全国医药中专规划教材《中药炮制学》。《中国药业史》为其20年力著。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9年03月05日 02:00am 时添加 -=-=-=-=-
严世芸编著的《中医学术史》一书,与(中医各家学说)教材并无大的差异,没有什么新的创新,所以笔者希望有更好的学术专著出版。
中医学术史》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83.0.3
课程名称:中医学术史
History of Academic TCM
开课(二级)学院:基础医学院
课程性质: 限选课  
学分:2学分
学时:28学时
前期课程: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方剂
授课对象:基(七)  医(七) 医药(七)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占80%,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共占20%。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教学分总论和各论,总论部分按各学术派别介绍了中医学历史上出现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学派,各论则按照时间顺序,从晋唐开始,直至清代。详细介绍了这期间,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著名医家,按照:生平著作、学术理论、医论选读、学术评议的板块介绍。阐明历代医家的学术特点,指明他们的学说、见解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This course consists of the two sections of the general and the specific introductions.  The former section introduces some typical schools that appeared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TCM. The latter section introduces famous TCM doctors ranging from the Dynasties of Jin and Tang to the Qing Dynasty, focusing on the aspects such as the works, academic theories, selected medical readings, and academic reviews.
本课程以线性方式,将历史朝代与当时的医家及其学术思想贯穿起来,使中医历史的纵向与各家学术特点的横向加以结合,有益于融会贯通的理解中医发展的源流和学术思想。它的主要内容是叙述自先秦迄于晚清的我国医学发展概况、医学重要成就和特点、著名医家的学术贡献等,使大家能系统地了解中医学衍革的源、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中医学形成的大体始末。
This course relates in a chronological order the ancient Chinese dynasti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dicinal scholars along with their academic ideas. By combining the history of TCM with the academic features of various schools, the teaching program is sure to be beneficial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 and origin of TCM, its history of evolution, and its academic thoughts.
大纲内容:
一、前言
【课程目的】
中医学术史是专题研究中医学术发展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的掌握与了解中医学沿革的源与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中医学形成的大体始末。
中医学术史的主要内容是论述自先秦至晚请我国医学发展的概况,医学的重要成就和特点,以及著名医家的学术贡献。虽然《中医学术史》属于医史范畴,但其内容以历史演绎为经,重点讨论了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医学内容,以学术成就为纬,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较之医史则增加了学术的深度与广度,较之各家学说更增加了学术发展的脉络与内在联系。
《中医学术史》的教学以课堂讲授及课堂讨论为主,应当结合自学,以加强学生对中医理论发展的系统性及规律性的认识。
【教学要求】
1.掌握历代中医学发展的关系和学术流派形成因素及特点。
2.熟悉各医学流派的形成、特点和代表医家。
3.了解学习中医医家学说及学术思想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内容】
1.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主要医学流派的形成和研究方向。
3.《中医各家学说》研究的范围、学习目的、要求和方法。
本课程总学时为28学时 ,其中课堂讲授28学时。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
第一章  先秦、两汉医学——中医学术思想的起源与学术理论体系的形成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学术理论的起源。
2.掌握中医与哲学、自然科学鉴的联系。
3.了解春秋时期诸家养生学的特点。
4.了解《内经》、《难经》学术理论特点。
5.掌握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确立临床辨证论治体系所作的贡献。
6.了解淳于意、华佗的有关情况。
7.掌握藏象学说学术内容。
8.掌握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确立临床辨证论治体系所作的贡献。
9.了解淳于意 华佗的有关情况。
10.掌握运气对气候的影响,及其在医学上的运用。
11.了解两汉律历成就与运气学说的关系;两汉及以前有关运气学说的概况;运气的推算。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医学术理论的起源
要求:
1.了解中医学术理论的起源。
2.掌握中医与哲学、自然科学鉴的联系。
内容:
1.哲学与医学的结合
(1)阴阳学说对医学的渗透。
(2)五行学说与医学相结合。
(3)气、精、神生命观的确立。
(4)形神论与中医基本理论。
2.自然科学技术对医学的影响
(1)先秦时期的天文、历法和物候学。
(2)天文、历法、物候学对医学的影响。
(3)冶金技术与“九针”之制。
第二节  养生学的形成
要求:了解春秋时期诸家养生学的特点。
内容:
1.养生术的起源与导引吐纳、养神服食。
2.春秋战国诸子的养生理论。
(1)老子“清净无为”说。
(2)庄子“养生”、“全形”说。
(3)子华子“贵生”说。
(4)孔子“安适自养”说。
(5)荀子“修身礼治”说。
(6)韩非子“啬神”、“少欲”说。
(7)管子“节欲存精”说。
(8)《吕氏春秋》集先秦养生学大成。
(9)《淮南子》中的养生思想。
(10)《黄帝内经》论养生。
第三节  医学基础理论的确立
要求:
1.了解《内经》、《难经》学术理论特点。
2.掌握藏象学说学术内容。
内容:
1.《内》、《难》医学理论——中医学基础理论确立的标志。
2.藏象学说的建立。
(1)解剖与度量。
(2)“司外揣内”的藏象学说。
3.经络学说的形成。
4.病因研究。
5.病证和病机理论
(1)病证记载概括。
(2)病机理论研究。
6.诊断学成就
(1)色诊。
(2)脉诊。
7.治法及治则的制定
第四节 《伤寒杂病论》——临床辨证论治体系的确立
要求:
1.掌握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确立临床辨证论治体系所作的贡献。
2.了解淳于意 华佗的有关情况。
内容:
1.《伤寒杂病论》的问世
2.伤寒外感辨证论治
(1)六经辨证论治。
(2)“辨证评脉”。
3.杂病辨证论治
第五节  中药理论的萌芽——第一部本草专著的问世
要求:
1.掌握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确立临床辨证论治体系所作的贡献。
2.了解淳于意 华佗的有关情况。
内容:
1.本草学的雏形。
2.《神农本草经》成书。
第六节  古代医学气象学——运气学说的产生
要求:
1.掌握运气对气候的影响,及其在医学上的运用。
2.了解两汉律历成就与运气学说的关系;两汉及以前有关运气学说的概况;运气的推算。
内容:
1.运气学说的发展概况。
(1)两汉律历与运气学说。
(2)运气学说的逐渐形成。
(3)运气推衍与气象规律。
2.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医学——医学理论的继承和临床方治的革新
【目的要求】
1.了解晋唐时期养生学发展概况。
2.了解葛洪、孙思邈等医家的养生经验。
3.了解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对医经的研究状况。
4.熟悉对《内经》、《伤寒论》、《针灸甲乙经》以及本草学的研究。
5.了解对病机学研究状况。
6.熟悉巢元方、王冰病机说。
7.了解经方与经验方各自发展的特点。
8.了解晋唐时期对本草学研究的状况。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晋唐时期养生学的发展
要求:
(1)了解晋唐时期养生学发展概况。
(2)了解葛洪、孙思邈等医家的养生经验。
内容:
1.葛洪与陶弘景的养生思想。
(1)葛洪的的养生思想
(2)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
2.《诸病源候论》养生宣导术。
(1)对养生导引法的阐述发挥。
(2)孕妇及小儿养生。
3.孙思邈集养生学说之精要。
(1)抑情节欲。
(2)“常欲小劳”和导引、按摩。
(3)依时摄养。
(4)内视、调气。
(5)食宜、食养和食疗。
(6)服食、服水。
(7)养老。
第二节  医学经典著作的整理和研究
要求:
1.了解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对医经的研究状况。
2.熟悉对《内经》、《伤寒论》、《针灸甲乙经》以及本草学的研究。
内容:
1.全元起与《内经训解》——注疏《素问》的开山。
2.王冰与《素问注》。
(1)整理编次。
(2)补遗七篇。
(3)注释阐发。
3.皇甫谧与《甲乙经》——针灸学专题研究之肇兴。
4.杨上善与《黄帝内经太素》。
5.王叔和注《脉经》和编次张仲景方论。
6.孙思邈对《伤寒论》研究。
第三节  病机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
要求:
1.了解对病机学研究状况。
2.熟悉巢元方、王冰病机说。
内容:
1.巢元方的病因病机学说。
2.脏腑病机学说的演进。
3.王冰阐发“气动”病机学说。
第四节  本草学的形成
要求:了解晋唐时期对本草学研究的状况。
内容:
1.陶弘景编撰《本草经集注》。
2.《新修本草》的颁行。
第五节  经方的衍变与经验方的兴起
要求:了解经方与经验方各自发展的特点。
内容:
1.经方的衍变。
2.经验方的兴起。
(1)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2)孙思邈的《千金要方》
(3)王焘的《外台秘要》
第六节  医家学术思想和医学实践
1.陈延之
2.孙思邈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四章  明代医学——金元医学的继续和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目的要求】
1.了解明代医家医学理论的研究概况。
2.了解寒温之争的原由与影响。
3.掌握先天水火不足论。
4.掌握“阳非有余,阴亦不足”论。
5.掌握薛己、李中梓的脾胃关系的观点。
6.掌握脾阴学说的发展及主要内容。
7.掌握命门学说的发展及明代医家的命门学说的内容及观点。
8.了解三焦形质论及奇经八脉的主要内容及乙癸同源的学术观点。
9.了解四诊内容的发展概况。
10.掌握望诊、问诊及切脉的主要成就。
11.了解明代诸家本草学著作。
12.掌握《本草纲目》及《神农本草经疏》的学术成就及在本草学发展中的地位。
13.了解明代医学与金元医家,如河间、丹溪、洁古、东垣等学术思想及师承、私淑联系。
14.掌握戴思恭、汪机、王纶、龚博等明代医家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明代前期医学思想
要求:
1.了解明代医学与金元医家,如河间、丹溪、洁古、车垣等学术思想及师承、私塾联系。
2.掌握戴思恭、汪机、王纶、龚博等明代医家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内容:
1.赵道震、赵良仁、戴思恭、刘纯私淑丹溪的学术影响。
2.汪机、王纶、龚博私淑丹溪、车垣的学术影响及学术内容。
第二节  寒温之辨
要求:
1.了解寒温之争的原由于影响。
2.掌握先天水火不足论。
3.掌握“阳非有余,阴亦不足”论。
内容:
1.寒温之辨。
2.先天水火不足论及对血证、痰证、消渴、小便不通、中风等证的论治。
3.“阳非有余,阴亦不足”论。
第三节  脏腑经络理论的深入探索
要求:
1.掌握薛己、李中梓的脾胃关系的观点。
2.掌握脾阴学说的发展及主要内容。
3.掌握命门学说的发展及明代医家的命门学说的内容及观点。
4.了解三焦形质论及奇经八脉的主要内容及乙癸同源的学术观点。
内容:
1.脾肾、肝肾和脾阴的研究。
(1)脾肾关系认识的日趋完善。
(2)阐述乙癸同源、肝肾同治。
(3)脾阴学说的确立。
2.命门学说的发展与完善。
(1)左肾右命门与肾间命门说。
(2)命门有形说。
(3)肾间动气说。
(4)命门君火说。
(5)命门为真阴之脏说。
3.三焦形质论的形成。
4.对奇经八脉的研究。
第四节  四诊及辩证纲领的逐步完善
要求:
1.了解四诊内容的发展概况。
2.掌握望诊、问诊及切脉的主要成就。
内容:
1.四诊内容的不断充实。
(1)对望诊的重视就研究。
(2)问诊内容的归纳与总结。
(3)脉学发展的新阶段。
2.辨证纲领的完善及确立
第五节  本草学的成熟时期
要求:
1.了解明代诸家本草学著作。
2.掌握《本草纲目》及《神农本草经疏》的学术成就及在本草学发展中的地位。
内容:
1.药物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2.疏义以致用的《神农本草经》。
3.诸家本草著作的相继出现。
第六节  医家学术思想与医学实践
要求:了解明代医家医学理论的研究概况。
内容:
1.薛己
2.李时珍以及《本草纲目》
3.周慎斋
4.缪希雍
5.张介宾
6.吴有性
7.喻昌
8.李中梓
9.绮石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五章  清代医学
【目的要求】
1.了解温补时弊产生及其批判。
2.掌握对温补时弊的批判的学术内容。
3.掌握对《伤寒论》的研究进展与内容。
4.掌握温病辨证论治体系的发展与内容。
5.了解瘟疫学说的发展及内容。
6.了解对《金匮要略》近代研究的概况。
7.掌握清代医家研究《金匮要略》的不同观点。
8.了解专病专科发展状况。
9.了解西医传入中国的历史。
10.掌握清代医家中西医会通思想发展特点。
11.了解清代医家主要学术思想。
12.熟悉清代学术研究对历代医家的总结以及汇通西医学的发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对温补时弊的批判
要求:
1.了解温补时弊产生及其批判。
2.掌握对温补时弊的批判的学术内容。
内容:
1.温补时弊的产生及其批判。
2.有关学术争议。
第二节  伤寒学的深入研究与温病辩证体系的确立
要求:
1.掌握对《伤寒论》的研究进展与内容。
2.掌握温病辨证论治体系的发展与内容。
3.了解瘟疫学说的发展及内容  
内容:
1.《伤寒论》的深入研究
(1)柯琴的六经地面说
(2)张志聪的六经气化为病论
(3)尤在泾的以法类证研究
(4)徐灵胎的以方类证研究
(5)俞根初详论四时感证
2.温病辨证论治体系的确立
(1)叶桂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2)吴瑭论三焦辨证
(3)薛雪对湿热病的辨证论治
(4)王士雄的《温热经纬》
3.温疫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1)戴天章发挥温疫辨治
(2)杨璿剖析伤寒、温病之异
(3)余师愚的治疫心得
(4)王士雄论霍乱
第三节 《金匮要略》杂病研究和专病专科论治的深入
要求:
(1)了解对《金匮要略》近代研究的概况
(2)掌握清代医家研究《金匮要略》的不同观点
(3)了解专病专科发展状况
内容:
1.《金匮要略》研究的深入
(1)徐彬的《金匮要略论注》
(2)尤怡的《金匮要略心典》
(3)吴谦的《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4)程林的《金匮要略直解》
(5)沈目南的《金匮要略编著》
(6)黄元御的《金匮悬解》
2.专病专科论治的进步
(1)吴澄的《不居集》
(2)姜礼的《风劳鼓膈四大证治》
(3)傅山的《傅青主女科》
(4)费伯雄的《医醇  义》
(5)王泰林的《肝病证治》
第四节  中西医学汇通思潮的产生和尝试
要求:
1.了解西医传入中国的历史
2.掌握清代医家中西医会通思想发展特点
内容:
1.西医传入中国的历史
2.中西医学汇通的探索
3.中医改进说与科学进化论
第五节  医家学术思想与医学实践
要求:
1.了解清代医家主要学术思想
2.熟悉清代学术研究对历代医家的总结以及汇通西医学的发展
内容:
1.张璐及其学术思想
2.叶桂及其温热病理论
3.徐大椿及其学术思想
4.吴瑭及其《温病条辨》
5.王清任及《医林改错》、瘀血理论
6.吴师机
7.石芾南
8.唐宗海及其血证论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三、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讲课时数实验内容实验时数
第一章  先秦、两汉医学
第二章 魏晋、隋唐、南北朝医学
第三章  宋金元医学
第四章  明代医学
第五章  清代医学
考试5
4
7
5
5
2


合计28
四、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针对中医、针灸方向本科生,七年制、专升本等专业应用。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在已经学过中医学各科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与掌握中医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理论、治疗经验,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其思维,使之深入认识中医学的丰富内容,为今后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中医医家学说及学术思想史》的教学,在讲授中既要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又要符合医家的原著精神,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1.本教材使用于研究生班及本科生选修课。研究生班授课学时可稍增加。
2.课堂授课选择主要内容,其他内容作自学。
五、主要参考书目
《中医医家学说及学术思想史》,严世芸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中医各家学说》,严世芸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历代医家原著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9年03月05日 02:19am 时添加 -=-=-=-=-
鲁兆麟在(黄帝内经研究大成)一书第二编著有( (黄帝内经)学术研究发展史),对中医理论研究的深化有巨大意义,但如何指导临床,还须化大力进行消化,才能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这对一般临床中医师来说难度很大,故而笔者一直期盼有资深中医学者多作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为临床中医师提供学术支持!
27
发表于 2009-3-5 22:35:53 | 只看该作者

第十期——张效霞

   诸位网友:
   您们好!
   看了你们的高论,不才真是浮想联翩,感慨万千。中医界真是太有能人了,中医的前途是“大有希望的”。
28
发表于 2009-3-5 22:45:04 | 只看该作者

第十期——张效霞

十分盼望能够早日看到你的关于营卫学说发展历程的论著,但是……
29
发表于 2009-3-6 18:11:44 | 只看该作者

第十期——张效霞

三联版 皮国立著《近代中医的身体观与思想转型》亦值得一读。
30
发表于 2009-3-6 18:30:35 | 只看该作者

第十期——张效霞

考是越考越多,椐是越弄越乱,中医真的要变成文海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5 19:11 , Processed in 0.20377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