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wangmengy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总报告-22 韩启德副委员长视察讲话(2009-07-30 17:25:17)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9-2 00:59:2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总报告-22 韩启德副委员长视察讲话(2009-07-30 17:25:17)

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导致腐败风气盛行————拍马溜须之辈趁机大捞特捞好处,请看贾谦先生的报告序言节录——“。。。。。。几千年来,中国是官本位。官本位的一个特点是极易产生官僚;另一个特点是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不调查、不了解下情,搞文牍主义,当大学霸;第三个特点是对下面的反映、建议、要求、困难、问题,不予理睬不解决,这一点是其最大的本事,老百姓对之无可奈何,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这些,在本分报告集的调研报告中,多少都有所反映。其实,就是我们课题组这些年的研究报告,别说是分报告集,就是总报告,有几个管理与执法人员念过一遍?即使不同意我们的观点,找我们讨论、批评也好,没有!管理与执法人员常常被请去参加各种论坛、研讨会以给会议装面子。台上坐坐,说两句套话,拿上“劳务费”和礼品回家,或游山玩水,或探亲访友,有谁从头到尾听过会?认真进行过讨论?或者,有谁吸收、采纳过会议的观点和建议?这些同志绝大多数都是好同志,希望他们能改进工作,真正地到下面走走,看看,了解、体谅下情,特别是对于自己不了解、不同意的观点和想法,多找人讨论讨论,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别固执己见,不要怕承认错误。毛主席尚且犯错误,我们谁的水平超过老人家了?!  。。。。。。”!
22
发表于 2009-9-3 14:53:0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总报告-22 韩启德副委员长视察讲话(2009-07-30 17:25:17)

让如下的事实来说话!——————————————————

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jsp?id=70051617
标题:一次心痛、心酸、心冷的求医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纸飞机102004101 于 2009-09-03 12:49:31.0 发表  发送短消息

上个月我的孩子感冒了,刚开始只是有点流鼻涕,后来嗓子有点哑了,因为小宝宝历来感冒没有过嗓子哑的情况,所以,和孩爸就很着急,赶紧带去我们所在区的医院门诊,经过一番检查,医生很肯定的说:你家孩子是咽喉炎,并且很重,必须马上住院,说实话,孩子一生病,我就有点乱了方寸,孩爸说,那就赶紧住院吧,紧接着医生就给病房的医生打电话:又给你们收了个病人,咽炎的。当时我听到医生的电话,就有点不爽,怎么感觉这医生有点像在邀功,更像在“报喜”呢。不过,没有想到的是,不爽的还在后边呢!
我们在门诊看病就已经是在下午6点了,办了住院手续,到病房就六点多了,我们看到病房人比较少,有相当一部分病房是空着的,到护班室,添了表,把我们安排到一个6张床的大病房,我就和护士说:大夫(巴结着点吧),能不能给我们安排个人少点的病房呢,天气热,怕孩子烦躁,不配合治疗。可人家护士说了:没有病房了,要不你住抢救室吧,就是贵点。我想那和她说不通,我再换个人,我就找医生去了,我说:您看那床位少的好几个病房都没人,能不能帮我们调一下呢。医生到底素质“高”点,态度也说得过去,人说:不行,你家孩子的病重,我得让他离我们近点,你们住的病房我们这近。我一听,算了,甭再说了,没用!不过我也明白了个道理,合着住的病房离医生或护士远了,那就容易出事,就会“照顾不了”,那反过来也就是说,那些住院的不管是什么科的,只要你住院时出事了得,肯定都是离护士和医生远的,你想想如果你住的病房离护班室或医办室有10米远了,那你有点什么急事需要人家过来看看,那人家怎么来的急过来呢!好,医生说得太对了,我们一定要听医生的,这样,我坚定了信心:人医护人员都是为我们患者着想的。
可往后的事情却又颠覆了我的这种信心。
住进病房后,医生让家长到医办室,给分析了病情,说:孩子的病很严重,如果不按她的治疗方案,就容易怎样怎样,把孩爸给吓的大气不敢出了。当天给输了几瓶液,到第二天一早,护士来了,要抽静脉血,扎的脚腕,扎了3、4针才找着血管,可却怎么也抽不到她们说得那满满一注射器得血,就见那护士在那使劲抽,我们孩子哭的都快没气了,(说实话,我是个狠心的妈妈,历来孩子打针、输液我没着过急,我总说,孩子哭是正常的,没大事)可这次,我的心实在是痛的要碎了,你说那护士抽了个10多分钟还说不行,还要重扎,说办管血不够化验的,我急了,我说不抽了,我们不抽血了,就这点血,够就够,不够就算了,我们也不化验了!听我这么一说,护士不给抽了,拿着半管血走了。紧接着又来了一个护士,要输液了,是扎的脚,小孩子的血管细,不好找,我们孩子被刚才的给扎怕了,是怎么也不配合,两个大人使劲攥着胳膊腿的让护士扎,可这个护士把针扎进去了却怎么都找不到血管,就拿着针头在我们孩子的肉里搅来搅去得,疼的我们孩子哭声都快没了,我这心哪,真的是痛的要死了,可这个“儿科”护士还在说着更雷人的话:别哭了,再哭,我给你扎两针。这话要搁平时听了,我肯定要骂人了,可现在不敢呀,我一声没敢吭,哪敢哪,如果人家护士生气了,别说两针,20针都有可能的。可就是这样,人家说要扎两针,最后还真就扎了两针。护士走了,孩子还在哭,我们就抱着哄,说很快就好了,再也不会扎针了,可刚说了没几分钟,就发现不走液,赶紧找护士,这次来了两个人,倒真是态度非常好,一直在轻声细语的在哄孩子,可两个人轮番给扎,扎了有三、四针,还是不走液,又换了个年级大的,虽然态度不好吧,但总算给扎准了,开始走液了。孩子也哭的快没劲了。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9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纸飞机102004101 于 2009-09-03 12:56:32.0 发表  发送短消息

住了三天,我们孩子没见好转,问医生,医生说:早着呢,得住够7-10天呢,可我看看我们孩子的小手和小脚,都扎满了针眼了,实在没地方下针了,并且我看每次输液让我们孩子哭成那样,反倒更加重病情了(咽炎)。我就和孩爸说,要不我们出院吧,去儿研所或儿童医院瞧吧,我是说什么也不让孩子在这了,哪怕就是到北京去还是输液我们也不在这了,我就和孩爸说了。他就去找医生了,先只是想咨询下医生,毕竟是“医生”啊,“权威”啊,就说:我们孩子住了三天了,怎么嗓子还是不见好呢,医生说了:你家孩子病重啊,不只不可能现在见好,还有可能转肺炎呢,我们孩爸脾气够好的,轻易不和人急,可那天听医生一说我们孩有可能转肺炎,真急了:就这个小病,我们住了三天的院,非但不好转,还要转肺炎,那要这样,那我们干嘛要住院,要你们医生干嘛呀!嗬,这可不得了了,医生发飙了,人家那科的主任说得彻底,有话别和我们这说,该找谁找谁去!听听,这就是我们的医生。后来我们想算了,不能在这耽误时间了,得赶紧出院,去市区吧,赶紧去办出院手续吧,我们就把那没验尿和粪便,但却收了费用的事情给医生说了,医生说你们先去补费用(因为医院账单显示我们还欠几十块钱费用)吧,补了再说,我们想不是费用多少的问题,但太气人了,如果补了钱,谁还管我们这事呢,就想先紧着去看病,回来再细细理论,可人家医生毕竟见多识广,找个借口把我们病例本给要过去了,然后如果我们不补费用就不给病例本,其实,说实话,我并不怕她不给病历本,到了市区人家医生说不定都不会理她的记录,可我们不想再因为这事生气,就给补上了费用,办了出院手续,但没结账。但俺长了个“心眼”,临离开医办室,问了下医生,那我们如果补了费用,到结账的时候,多扣了我们的费用(所谓的验尿和粪便)能给退吗,那谁能给我们作证我们就是没验呢。医生信誓旦旦的说:到结账时就会给你退得,有我写的病例本做证。我觉得,那怎么说人家是个堂堂“医生”啊,治病救人的,哪能说假话匡人呢。所以,我们就放心的补了费用,然后拿出病历本去了市区的儿研所。
花了7块钱挂了个专家号,检查完了医生说:没大事,吃点药就行了,家里还有什么药呢,我说:有原来医院给开的XXX(就不说药名了,因为一说药名就知道说得是哪家医院,俺怕遭报复)医生说:那两种药你就吃一种就行了,没必要都吃。我想了想说:还是您给开些吧,家里的我们不吃了(因为都太苦了,孩子根本不吃)。医生就给开了两种共3盒药,一共花了80多块钱,可原来医院给我们开的光两盒消炎的就90多,吃了还没见效,最可气的是听别人说那家医院不管你是大人孩子,只要你是感冒,就狂给你开那种口服液,因为它贵呀,并且最主要的是,许多人吃了并没效果。
我感觉这个心酸哪,如果早来这看,我们孩子也不用受那么多罪,并且病也可能早见好了,还能省不少钱呢。都是我们这做父母的太没主见,也太容易相信那些唬人的鬼话了!
吃了儿研所的药,到第2天下午孩子就又活泼的蹦跳着玩去了,脸色也不想在原来医院输液时蜡黄的。我们提着的心也都放下了。
这个事情似乎结束了,我也不愿再去想那个让人闹心的医院了,后来还是孩爸提醒:医院的帐还没结呢,应该还得退给我们钱呢,并且那莫须有的验尿和粪便的费用得退给我们呀。虽然很不想去,但磨蹭了两天还是去了,住院处费用单打出来,我留意看了下,那验尿和粪便的费用还赫然在列呢,根本没给除去,我拿着单子犹豫了下,到底要不要去找那个信誓旦旦向我们保证的医生呢,后来决定不去找了,理由有二:第一,那些医生的唬人和推脱的功夫我已经领教过了,去了不可能给我好脸色。第二,我们坚持出院,让她们少挣了不少钱,本来就够不高兴的了,再去找人家“晦气”,那些医生说不定都是有背景的(要不人家态度咋那样强硬,说话那样有底气呢),把人家惹急了,我们不是要遭殃吗。这些年就因为老百姓随意说了句什么话,就被拘留,被打杀的事情又不少见。所以,慎重起见,还是忍气吞声的好,到现在也没和孩爸说,免得他烦恼。事情虽然完结了,可心里却冷的就像小品里范伟说得:哇凉哇凉的呀!
这些年了我们老百姓都在说看病难,看病贵,可似乎没人理我们,并且还时不时的有什么专家出来“辟谣”:我们中国百姓看病不是最贵的,是啊,我们看病不是最贵的,可我们老百姓也不是最富的呀,并且连富裕的水平都不到呢。像我们看次普通感冒就花1000多块钱,难道还不算很贵吗,难道非要因为一个小小的感冒就让我们倾家荡产才是最贵吗。并且不断的有各种各样的专家在提醒大众:看病没必要非要去大医院,找专家。要就近去看,社区医院就可以看呢,并且也很便宜,我想说,我们普通百姓并不是非要找大医院,我们也想就近看,找便宜的看,可就近看的结果却是,花不少钱受不少罪不说,还没效果,最后还得受一肚子气,可去大医院呢,人家医术高,态度好,花钱也不一定比就近看的就多了(虽然去大医院要等的时间很长,可值得),所以我们这的好多人,尤其是孩子病了,就直接去市区,根本不在这的医院看,太没谱。
国家一直在积极的进行医改,改革的初衷是好的,是为我们所有的民众着想,我们感谢政府。可改革真的并不是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拍拍脑袋,闷一晚上不睡觉,就能给想出办法来解决的,而要多听听我们大众的意见,听听我们的心声,不要动不动就呵斥我们:群众不明真相。用现在最流行的话说,不是我们不明真相,是有些部门(或人)不想让我们明白真相。原因就一个字:利。是把中央的号召“以人为本”给扭曲成了“以少部分特殊人的利益为本”。
23
发表于 2009-9-5 19:21:0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总报告-22 韩启德副委员长视察讲话(2009-07-30 17:25:17)

上面22楼的帖子转自新华网论坛,基层医院-卫生院的医疗弊端已经暴露无遗——就是一个目的-如何向患者身上“圈钱-刮钱”————宰你没商量!————难道就这样让“医改”的目标“泡汤”————办法还是有的————请看贾谦先生的主张:
————
中医将造福世界人民(2009-07-25 11:20:03)标签:贾谦 中医药 张惠云 文化   分类:贾谦研究员:中医战略散论
中医将造福世界人民
贾  谦   张惠云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近百年来日趋式微。我们研究中医药发展战略17年,深深认识到,中医,只有中医才能保障13亿国人的健康,也必将造福世界人民。
我们曾与不少中西医名家讨论,哪些病西医能治而中医治不了?结论是,几乎没有西医能治而中医治不了的病,反倒是许多中医能治的病西医治不了。
以SARS为例:全球平均病死率11%;因中医的介入,中国内地SARS病死率为7%;广州中医介入最早最深,死亡率仅3.4%。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以中医为主治疗48例SARS病人,始终未用呼吸机,创造了四个“零”的奇迹:零死亡,零转院,医护人员零感染,患者零后遗症。
我们中国人应该挺起胸脯说,中医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她是成熟的、系统的、完整的理论医学,运用其理论,可以防治各种疾病,包括现代医学认为是新出现的疾病,可以使我们健康长寿,无疾而终;中医不仅不逊于世界任何医学体系,而且代表了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清末民初,我国3亿多人,80万中医。1950年,5亿人,50万中医。今天,13亿人,仅23.4万中医,且其大多数只能称为西医的辅助人员。真正能用中医思想看病的中医不过三两万人。不是中医看不了病,而是能看病的中医太少。
中医所以沦落,在于鸦片战争后不少同胞失去了民族自信心,产生了民族虚无主义。先是感到器物上不如人,购买洋枪洋炮洋军舰;甲午一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又感到制度上不如人,遂有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又认为文化上落后,要打倒孔家店,打倒一切“旧”文化,中医药自然首当其冲。
新中国成立后,卫生部贺诚、王斌说中医是封建医,应该随着封建社会一起被打倒。他们不许中医进医院;要进医院,必须学习西医知识和解剖学。当时办了多所中医进修学校,却不是提高中医水平,而是让中医学习西医知识。若非毛泽东发现得早,撤了他们的职,中医早被他们消灭光了。
尽管党和政府一直很支持中医,但因有关医药政策法规都是在崇拜西方文明的背景下制定的,严重阻碍了中医药发展:《执业医师法》要求文凭,不可能拿到执业医师证的许多优秀祖传中医流落海外谋生;《药品法》按西药标准要求中药,不少疗效好的中药只能成为“假药”。昆明市西山区康复医院陈欣先生数十年亲身试药,26次中毒抢救,研究出治癌中药,治疗近2000例大医院推出不治的患者,无一例无效,近200例痊愈;尤其是,一般人服用,无病健身,半月内出现疼痛等症状说明有癌症(早期诊断),加量服用,则可早期治疗。没想到,昆明市药监局在21个月内对之查抄三次,罚款50多万,导致《患者齐聚药监局,口口声声要假药》(云南信息报),该康复医院已经起诉昆明市药监局执法不当。
1835年以来,我国共用过7000多种西药,目前只有1000余种尚在使用,其他6000多种虽然都经过了现代科学的严格检验、双盲试验,还是被淘汰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西药是短命药(因其方法论有缺陷),西药的审评标准就是对西药来说也并不一定可靠;更不能用西药标准审评中药了。中药应用了几千年,除被药监局错误淘汰的关木通之外,没有因毒副作用或因导致耐药性而被淘汰者。中药是万岁药!
中医教育问题最大:32所中医高等教育院校培养不出纯正中医,全是“中西医结合”人才——中医药事业的掘墓人。我们课题组早已论证过,中西医结合是丧失民族自信心的表现,是埋葬中医之路,这两种不同理论体系无法结合,硬搞结合,犹如牛与西红柿杂交一样可笑、可悲、可叹,那是在异化自己而非同化外来文化。
中医教育应当按中医自身发展规律,以师承、家传、自学为主,院校教育为辅,如此才可培养大量的临床中医,且是纯正的中医。按清末民初人口与中医数目之比,我们今天至少应该有300万中医,才能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如果我们在三二十年内能培养出1500—2000万纯正中医,将可在各国建立中医药连锁店,每个店有医有药,不仅给患者诊病给药,不仅施以各种非药物疗法,更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教给“患者”如何自行养生保健、如何运动,那将不再是简单的治疗,而是新型的医学模式,不仅使人人享有健康,而且不会增加医疗保健费用。届时,中医药将造福世界人民健康。
                                (2009年4月)
24
发表于 2009-9-7 16:39:2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总报告-22 韩启德副委员长视察讲话(2009-07-30 17:25:17)

http://tieba.baidu.com/f?kz=422981928
二、模模糊糊的临床诊断
既然目前医学界对绝大多数疾病的发病机理还不完全清楚,医生的诊断就必然带有相当的盲目性。这一节本来也就没有必要多说了。但是偏偏有一个不知道是搞哪个行当的中科院的何大院士一口咬定,“西医比中医高明的是,有了病、是什么病,西医能够说得清清楚楚。”
既然我的说法与大院士相佐,那就有必要把这问题说清楚了。
我们每一个医药工作者都知道,就目前医学科学发展的水平而言,我们真的无法把人类疾病的诊断搞得清清楚楚。说得简单一点:诊断总得有一个诊断标准吧,什么是正常的,什么是病态的,可今天的西医对大部分疾病都还拿不出一个统一的诊断标准!  
大家可以用“诊断标准不一”在百度上搜一搜。
可见:
各国诊断性心理障碍的标准不一样
全球对SARS的诊断和处理尚未有统一的标准
对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不一
由于不同的医生对儿童神经衰弱的诊断标准掌握不一
至今尚无一个公认的区分酒精性肝病和NAFLD的饮酒阈值
肺栓塞诊断标准不一
由于诊断标准不一,各国对多动症发病率的统计结果也差异较大
羊水栓塞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不一
肥胖症发病率由于诊断标准不一而变异较大
目前世界上关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也不一
西方的肥胖标准和东方就不一样,高血压、脂肪肝的诊断标准也略有差别
血小板增多症国内外诊断标准不一
相同类型的肿瘤在不同的部位良恶性诊断标准不一
小儿鼻窦炎的X线诊断标准不一
胃轻瘫的诊断标准不一
早泄的定义,国内外的诊断标准不一,
关於精神分裂症的终身盛行率会由於各研究采用的诊断标准不一而异
小儿肺结核属常见病,常用诊断标准不一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不一致
病毒性心肌炎猝死的诊断标准不一,缺乏客观而且特异性诊断指标
小儿多动症在中国的现状由于诊断标准不一,各国对小儿多动症的统计结果也差异较大。
……
等等等等,太多了!
他何大院士是站着说话不腰痛,他是给咱们西医套了紧箍咒啊。按他说的:咱西医高明,咱西医什么都能够说得清清楚楚!如果谁个在诊断上有一点点说不清楚的,那就只能是医生的责任!今后咱们看病时迟早也会碰上个张小旭、李小旭的,那就铁定是咱西医给害死的了!  
最高兴的人只有那些“职业医闹”了。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质问西医医生,连中科院的院士都说你们西医应该能够把是什么病说得清清楚楚,如果说得有一点不清楚,那就是你们的责任!
何大院士,你是在葆西医,还是在毁西医啊?
  
我见过许多医生会诊,对于同一个病人,医生们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大家也是只是在这些看法中权衡,很难说哪一种诊断就是绝对正确的。在这时,经验往往是最重要的,许多医生都会说出“根据我以往的经验……”这样的话。理论上天生不足时,经验就是最好的老师。
在重视经验这一点上,西医和中医是一样的。在掌握新技术,学习新知识方面,年轻人有明显的优势,但绝大部分病人还是愿意找年龄大的医生看病,唯一的理由就是——他们有经验。  
是经验,就不能保证百分之一百成功,所有有良心的医药工作者都不会向病人打百分之一百的包票的。
不过,近来有些人(包括一些不知何方来的“专家”、“教授”、“院士”)总是在网上宣传,“中医是经验,西医是科学”。说经验不可信,经验是在拿人做试验,说要废除用经验给人看病。在我看来。这些人如果不是对西医西药的无知,就是别有用心的小人。
西医有许许多多不够科学的地方,西医的诊断也是要靠经验的。请那些人不要用 “清清楚楚”的这类形容词来“神化”西医。请不要在已经麻烦百出的“医患纠纷”和“医闹”的场子上添乱了!  

  
作者:神农之后AZ2008-6-29 22:21 回复此发言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g2009年09月07日 04:50pm 时添加 -=-=-=-=-
http://bbs.news.163.com/bbs/tech06/143379669.html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g2009年09月07日 05:26pm 时添加 -=-=-=-=-
三、无法严谨的医学实验
科学研究,严谨是极为重要的。
先说明一下,我所说医学科学研究的不严谨,决不是在指责医学科学工作者的工作态度。我们要说明的是:由于医学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人道第一,研究第二基本原则就不能有丝毫的含糊。我们无法象其它学科那样去严谨地设计和完成自己的研究,我们尽力了,但我们必须明确的承认这一点:医学科学研究的严谨程度远没有其它学科高。
1.动物实验的问题:
科学研究应该是直接面对自己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但医学科学不行,大部分试验只能用动物来替代。不要说小白鼠、兔子,即使用猴子、猩猩,也与人体有相当的差异。这本身就不严谨。
最难的还是在动物身上造出我们人类的各种疾病,学医上叫“病理模型”。比如正常饲养的小白鼠是很难找到高血脂病的。为了造这样一个模型,只能每天用针管朝它胃里灌油,这就相当于人类每天喝一大杯猪油。我们知道,人类高血脂的发病因素可能有许多种,但决不是这样喝出来的。十分明显,这样的实验设计很不严谨,但现代医学目前还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由于动物和人的天然差异,几乎所有的动物“病理模型”设计都有这样的问题,有的根本就造不出来!
2.人体实验的问题: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还是要回应一个叫何祚庥的院士的胡言乱语:“在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以拿人做试验品”。我们只能十分遗憾地告诉何大院士,我们西医的每一个新药物,每一个新疗法,百分之一百的都必须经过人体实验这一阶段,如果何大院士要说我们西医有罪,我们也只能认了。
呵呵,又是那个站着说话不腰痛的何大院士。
人体实验,医学上一般又叫“临床实验”。现在一般是根据动物实验的结果,初步推算出一个对人类可能是安全有效的范围进行实验。
可是人和动物不一样,我们可以一次性提供一两百个“高血脂”的小白鼠,并且保证它们的出生日差异不超过一、两天,保证它们的体重在一定范围,保证它们的遗传品系的基本一致(通常是多组同一胎的小鼠),要雌、雄或雌雄各半都行。这在临床上根本不可能做到。
在临床上,选择病人样本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你只能“碰”,有时你碰到了很好的样本,但只要病人或病人家属不同意就是白搭。你做了一半,病人转院走了也还是白搭。有时你几年也“碰”不满能够基本满足实验要求的样本数,实验根本无法做到严谨。大部分罕见病只能用个案进行研究。记得有个叫方舟子的说“就药物、疗法的疗效而言,个案没有一点说服力”。
呵呵,那也是一个站着说话不腰痛的主。
方舟子还说“个案不能说明问题,大样本的调查统计和生物医学的实验结果才有价值。”我有一个同学就问过,像羊水栓塞这样凶险又罕见的疾病,方舟子能给出一个“大样本医学实验”的设计吗?
另外,还有被方舟子等人吹上天的“双盲法”和“安慰剂法”。是的,它们是一类好的方法,但是在人道第一的原则面前,用来有相当的难处,有时甚至就是不可能。
这一点,我在前文:《敬告方舟子等人,大多数西药也没有作过安慰剂试验,请不要胡说!》有过评说,不再重复了,大家可以点开看看。
医学研究有一个重要的实证性研究叫病理解剖,在动物身上,我们可以把它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体内变化切开来,一个一个地分析研究。但在人身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医学研究上,病体死亡后的尸检也是十分重要的,但这在人类身上就十分困难。否则,“献出遗体”也就不会被当成义举了。我们常常眼见着许许多多非常有研究价值的遗体,就因为家属的反对,随着“送葬”,而被“葬送”了。
医学研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样简单,我们也想把一切都搞得清清楚楚,我们也在努力。但我们还无法做到,实话实说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我在这里只想请那几个站着说话不腰痛的专家、教授和院士闭闭嘴,别在这儿添乱了!

四、含糊不清的临床治疗
说到西医在临床治疗上的含糊不清,从前三段文章看来,已是必然的了。
有一个医生给我说过这样两个病例,同样是胃癌,肿瘤的大小、生着部位、恶性程度相仿。病人的各方面情况也差不多;同样的手术,基本相同的治疗。一个病人已经活了十来年了,另一个一年不到就死了。为什么差距如此之大,他根本无法说清楚。大凡长期从事临床的医生都知道,以上这种案例比比皆是。这在医学界是一个公认的现象,中医西医都一样。
在医疗纠纷鉴定中,我就见过不少专家出据这样的一些评语:“就目前医学科学水平而言,该医院对病人的处置已经尽力了。”“就目前医学科学水平而言,对该病人死亡原因的解释只能如此。”“由于目前医学科学的水平,还不能解释病人在治疗中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由于目前医学科学的水平,医院无法保证病人在术后不会出现这一类后遗症状。”等等含糊不清的说法。一句话,目前现代医学水平就是如此,西医医生也只能努力到某种地步。实际上,绝大多数老百姓也不会强求医生把治疗的预后说的清清楚楚。也就是除了医院门口那几个不要脸的“专业医闹”加上那几个打着科学旗号的专家、教授、院士之外。
西医的诊断主要靠经验,西医的治疗更是要靠经验。这不是在否定现代医学理论作为基础的重要性,但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医生们更重视的是实践。
一个称职的医生决不会死守着一套治疗方案治病。根据病人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是一个基本的原则,调整药品的复方,调整用法用量,调整疗程等等。西医看病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个病种不同病人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同一个病人在不同时间和情况下也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案;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医生对同一个病种也可能出现不同的治疗方案。
那么你要问,难道西医治疗就没有规范?我们的回答是,有,有一个大概的规范。许多省市都会有卫生主管部门出面组编的“诊疗常规”。如安徽编的称《现代医院诊疗常规》。这是安徽各医院诊疗的参考标准。
其它很多如:
《现代临床疾病诊疗常规实用大全》
《新编诊疗常规》
说它是参考标准,大家可以参看一下,书中对治疗方案的要求相当宽泛。书目用“常规”一词,也就是说,在非常情况下,不按此书上进行治疗也是可行的。

我曾问过一个医生:你们每一次调整对病人的治疗方案的依据是什么?
回答:是经验。
又问:你的经验能确保你的每一次调整都是有效的?
回答:不敢说百分之百,我有经验,通常可以保证在百分之八九十。
再问:你的所有治疗方案都经过系统的、双盲对照的统计学实验吗?
医生瞪大了眼反问道:你说是我的每一次调整都要经过双盲?
我说:是的,你的每一次调整治疗方案,都是治疗方法的改变,都必须进行随机的、有对照的、双盲的临床试验。你至少要拿出这方面的文献证明你是有依据的。
医生说:就一种常见病调整后的治疗方案也不下上千个,每一次都要做?这可能吗?
我说:有人认为不这样就是对病人不负责任。就是在瞎治。
医生问:谁说的?
我告诉他:有何院士、方博士、张教授,都是这么说。不信你就把“要确定一种疗法的疗效,必须进行随机的、有对照的、双盲的临床试验”这句话百度一下。
这位医生最后的回答只有六个字:
放XXXX屁!

最后我也提醒一些对西医不太了解的支持中医人士,不要上了反中医的一伙的当。如一些支持中医的人提出来“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中医让人糊里糊涂地活”,这句话是有问题的。
我要说的是,病人如果是死在西医医院中,医生对其死因也只能说出个大概,稍稍深究一下也会是个不明不白。这通常不是医生本人的问题,而是现代医学也就是这个水平。
西医如果能把一个病的诊治搞得明明白白,也就很难会让病人因此病而明明白白地死。到今天,西医对绝大多数危害人类的疾病都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搞清楚,所以,我们只能说大凡西医临床死亡的病人,也都是死得糊里糊涂。同理,西医也能治好成千上万的病人,它也能让人“糊里糊涂地活”。在这一点上,西医和中医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我们一开始说,医学不如其它学科。其实,其它科学也好不可哪里去。关于科学,我也写过一篇,叫《科学的尴尬》。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看。

医学,是一个救死扶伤的伟大事业,从这一点上来说,她是神圣的。
医学,是一个很不完善的现代科学,从这一点上来说,她是尴尬的。

我想呼吁所有的医学同仁,对那几个不懂医学又总是胡说八道的博士、教授、院士。咱们全都不要给他们看病。咱们没有能耐把他几个的病因说得清清楚楚,没有耐把他几个的诊断搞得明明白白,咱不能保证咱们的治疗方案都经过双盲试验。
只怕是有一天他们中的谁个在咱医院里归了西,那个院士又会说谁谁谁又是给咱们害死的!
谁要是给他们看病那就是没事找事。
咱们不侍伺。

敬告几位开口科学、闭口科学的先生,您可千万别生病啊!能给您几位贵人看病的高明医生还没有出世。等着吧,也许是一万年以后哩!
25
发表于 2009-9-8 18:29:0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总报告-22 韩启德副委员长视察讲话(2009-07-30 17:25:17)

邓铁涛治疗多发性硬化症
发表时间:2009-5-23 14:24:26    评论次数: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第3092期
       徐某,女,45岁。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视力下降、眼痛,继之四肢麻木、疼痛、无力,活动障碍。CT、MRI扫描示:脑白质内见多个髓鞘破坏病灶,遂确诊为“多发性硬化”,诊见:四肢麻木,疼痛,抬举无力,视力下降,眼痛,焦虑,心烦不寐,大便难,舌胖淡红苔白、脉滑重按无力。先以祛痰安神为主,继以健脾益气养肝肾。
       方一:法半夏、白扁豆花、竹茹各10克,枳壳、橘红各6克,酸枣仁18克,甘草5克,茯苓、丹参各15克,大枣(去核)4枚。5剂,水煎服。
       方二:鸡血藤、太子参各24克,茯苓、白术、柴胡各12克,白芍15克,枳壳、炙甘草各6克,郁金、素馨花各10克,桑寄生30克,黄芪60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患者先后服上方20多剂,肢体麻木、疼痛症减,烦躁多虑明显减轻,睡眠好转,但仍肢软无力,口干痰黏,舌胖淡红,苔白,脉细。治以健脾益气、活血通络兼养肝肾。
       处方:威灵仙、宽筋藤、酸枣仁、丹参、太子参各18克,五爪龙、黄芪各60克,甘草5克,桑寄生30克,胆南星、郁金各10克,茯苓、菟丝子各12克。
       三诊:服上方近1年,睡眠佳,四肢麻木、疼痛明显改善,自觉体力恢复,精神舒畅,舌淡苔薄,脉细弱。治以健脾补肾、益气活血为主。
       处方:太子参、威灵仙、宽筋藤、丹参各18克,甘草6克,旱莲草、胆南星、女贞子、郁金各10g,桑寄生、夜交藤各30克,赤芍、茯苓各12克。调理善后。
       选自《临床中医家——邓铁涛》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g2009年09月08日 07:15pm 时添加 -=-=-=-=-
中医人才忧思录
发表时间:2008-2-24 15:01:38    评论次数:22
       来源:互联网
       龙的传人代代相承、繁衍生息了几千年,中医当然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近世纪,中医也曾以它辉煌的形象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但时至今日,中医却遭受到用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西医的围追堵截。中药在医院的药房里不再受宠,望闻问切多被一架架检查仪器所代替,病人也往往不再看好那飘着药香的瓦罐……今日中医何以就失势了呢?
       在不久前召开的“两会”期间,李连达、邢鹤林、李辅仁、李光荣等10余位代表、委员就中医药人才问题大声疾呼;在2002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开幕当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也一言中的,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什么?是疗效,疗效靠什么体现?靠人。中医药发展需要各种人才,需要管理人才、科研人才、对外交流人才,但最需要的是临床人才。中医药必须培养造就新一代名医。
       无疑,人才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枢纽”,带着“人才”的疑问,笔者走访了中医界一些“大哥大”,他们对中医的人才深感忧愁,他们认为,中医事业潜在危机严重,是到该“出奇兵、下猛药”的时候了,否则,他们就会成为中医事业的“完人”———完蛋的人了。
       1、中医可能被西医“消化”
       卫生部前部长崔月犁先生在写给中央领导同志的一封信中提到“不少老中医反映说:老一代中医去世后,中医即可能被西医‘消化’,而走上消亡。”
       一提到中医绝活,往往都是那些已辞世、身怀绝学的大师们,现代是没有名中医了。江西的伤寒学家陈瑞春教授不无感慨地说:“全国现在有熊猫300余只,而拿得出手的名老中医比熊猫还少。”湖北中医学院的陈国权教授伤感地指出:“再过10年左右,当中央首长及外国总统患重病,经西医治疗无效时,我们很难拿得出能独立于西医之外的像蒲辅周、叶心清、岳美中这样的名老中医了。”
       有资料表明,广西中医药界能用中药治病的中医仅200人。广西区卫生厅中医管理处处长吴胜华透露说,广西中医队伍现有120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的仅有 800余人,与西医相比,比例偏低。按中医人才的结构,现在真正在临床上用中药治病的中医,在中医药界公认的最多只有200人。
       中医院生存举步维艰。以地处西南的广西为例,大部分中医院是在 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的,建立后,条件简陋,生存和发展远没有西医院那样幸运,尤其是中医人才缺乏,有的县级中医院最多一个副高级医师,8-10名主治医师。由于业务量少,有的县干脆把它撤掉或合并到其他医院。
       中医发展缓慢的实质问题是对中西医不能一视同仁。安徽省利辛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是国家计委扶贫点之一。在“九五”期间,国家财政拿出300万元扶持县医院(西医),建起一座气势宏伟的门诊大楼。省财政也给了数量可观的扶持资金。而县中医院仅有门诊960平方米,病房不足340平方米。
       名老中医后继乏人,边远省份更显突出。全国第一批500名名老中医中广西只有8人,第二批557名名老中医中广西只有6人。目前,广西第一批全国名老中医只剩6人了,年龄都在80岁以上,且只有黄荣活在门诊部看病,第二批6名老中医年龄也都在60岁以上。
       真正喜爱中医的学生很少。笔者在一所中医学院投放的学生问卷调查看,这次调查了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医学检验、护理专业,从收回的147份问卷调查得知,自愿选择学中医的仅有14人,不足10%。学生们认为现行教育体制使得他们“中医没有学好,西医没有学到”。上述情况,是中医教育的普遍现状,应该说全国各地中医药校大抵如此。张达旭主任医师说:“某实习学生写处方时,把丹参写成月参,分不清麦冬和天冬。这些人简直要了我们中医的命,成了我们的‘掘墓人’”。
       全国知名的老中医焦树德教授80岁寿辰时,一位高层领导到中日友好医院给焦老祝寿,另外邀请了几位老中医来谈谈中医教育。邓铁涛、任继学、王永炎等,在这次会议上有一个共同的感叹:可以说几十年来,我们没有培养出多少真正的中医来,中医人才极度匮乏。
       2、中医门前冷落
       去年3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教育医药卫生界联组会上说:“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如今中医人才凋零,难道中医在这几十年就突然没有疗效了吗?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靳瑞教授20世纪80年代到法国公开表演“烧山火”、“透天凉”针灸手法,几星期就使已不能舞蹈的女演员重返舞台,让法国人看到了中医针灸的奇迹。可是我国现在的针灸师能掌握针下凉、针下热等手法者能有几个?考考有的中医毕业生,连10条名方都写不全。在世界上,美国许多州都已把针灸治疗纳入医疗保险,澳洲、加拿大、泰国等纷纷举办中医教育和中医临床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德国办的医院,求医者要排队等候数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灿告诉年轻的中医后辈说,他年轻时在农村行医,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让他看嗓子疼,他发现病人的嗓子没有红肿现象,于是便问病人是否还有其他病症,病人回答说小便淋漓已有数年,据中医理论诊断病人为肾虚,虚火上炎,导致嗓子疼痛。于是开出了治疗肾虚的方剂,病人服下几剂后不仅嗓子不疼了,小便淋漓也治好了。中医的高明之处就是以人为本,把人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中医脑病专家王永炎教授在谈到中医具有独特的疗效时举了一个例子,他说:“葛根芩连汤、桔梗芍药汤肯定比土霉素疗法强得多,不仅可以止住痢疾、腹泻,而且肚子不胀、舌苔不腻,消化好,最终结果非常好,而且形成慢性痢疾的机率很低。”
       中医治愈疑难证的病症不胜枚举。
       广西医科大学周沛然教授认为,中医在治疗很多疾病都比西医有优势,对慢性病、老年病、某些肿瘤,特别是功能性疾病效果更好,中医是辨证用药,负作用小,是全身调节,更接近人类身体。
       3、中医教育青黄不接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黄汉儒教授不无忧虑地说,现在的医生名义上是中医学院毕业的,实际是中不中、西不西,教材也一样,就连日本人都说,这套教材是培养不出中医名医的。湖北中医学院陈国权教授谈到中医学院教材时也说,编写于90年代初中期的全国中医学院第六版教材的中医门类受到广泛的指责,尤以经典为最,不伦不类,面目全非,老师难教,学生难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邓铁涛说:现在的中医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从中专、本科教育到临床教学医院、研究院,从学士到博士,从医士到主任医师,从助教到博导,西医有什么我们也都有。实际上,中医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很多,最要命是一些中医院校教学脱离临床实际,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在有些中医院校里占的课时越来越少,有的甚至成了选修课。有人甚至放言:怎么能拿1700年前的《伤寒论》当教材?殊不知,当今的美国西点军校正在研究《孙子兵法》。四大经典是中医的精华所在,纵观历史,所有名医都是在熟读经典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科技发展,才有所发明创造的。
       原安徽中医学院副院长兼附属医院院长徐宝圻教授说:“中医就像京剧一样,基本功很重要,我们当年学中医时,老先生们要求每人起码要看三部中医古典名著,但现在大部分中医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只停留在教材上,不看名著。我最近到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把教师的借书卡调出来看, 85%的教师没借过一本中医名著。”
       按照有关规定,一个中医学院毕业生最少要背120个方子,1965年毕业生90%以上达到这个水平,1983年毕业生70%能达到100个方子,1997年就只有40%的毕业生能写出60个方了。
       此外,中医姓“西”,中医院西化,中医师“西化”、“背叛母校”等事例屡见不鲜。许名中医专业人士、行政管理人士在谈到此问题时,也忧心忡忡。目前有些中医院正在日趋西化,西药的用量远远高于中药用量。这有经济利益问题,也有医院领导指导思想问题,也有一些中医对自己没有信心的问题,还受周围西医院的影响等等。
       说穿了,因为中医学术找不到钱,维持不了医院运转,所以必须改弦更张。某些中医师背叛了母校。这是为何?因为他仅靠母校教给他的知识技术,可能找不到饭吃。
       在采访中,一些专业人士告诉笔者,当今的中医院校附属医院和中医院,西医医生、西医设备、西医诊断、西医治疗、西医医院管理模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中医院的急症差不多全西医化了,中医急症用药几乎全是西医急症用药了,中医真正的东西已经很少看到。
       一次调查显示,75%的学生认为,中医的理论基础是传统文化,需要有一定的古文知识,应招收一些文科学生。一位老中医认为:现在教育部划定医学属于理科,而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医却很难说清楚它是文科还是理科,而且中医要是没有古文基础,是很难学好的。现在让理科生来学中医,理科生的文科基础相对较差,他们看不懂古代的医书。而且数理化培养出来的逻辑化、概念化的思维方式也与学习中医所需要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老中医张达旭也认为,中医在30岁以前基本上是打基础的阶段。成名难,加上毕业后成家立业,养家糊口,要到很晚才成才。很显然,中医院的医师必须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刚毕业的见习医师,没有病人来看病,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这些医生的收入很低,他只好改行当西医。
       据有关人员介绍,在中医的医技收费项目中,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在4000余项收费项目中,西医收费项目占很大部分,中医只占75项,占1.9%。又如针灸,收费标准只有14项,还包括了现代的电针、仪器针。但仅针法,2000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有9种针具、26种针法。西医同一操作,却视各部位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
       一些专家认为,中医价格太低,也是制约中医发展的因素,特别是与西医某些项目的收入比较,中医显得太廉价了。
       4、何处是归途?
       历史的经验证明,中医带徒是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的重要途径。在旧时代,中医带徒是培养中医人才的主要形式,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地道的中医特色,带徒出身而且学有成就者,从理论方药各个方面都师承名老中医的医德医风和流派特长。
       广西中医学院黄瑾明教授总结出了当好现代中医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一是要有扎实的中医辨证论治的本领。二是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验方和经典用药,才能得心应手,没有相当数量用之有效的方药,表明这个医生没有功底。三是必须掌握一定水平的科学知识包括西医知识。
       从周秦到明清,都有治疗急难病的文献可考,历代均涌现出不少治疗急难病的医学专家,并有许多高深理论,所载方法简练、疗效卓著的急难病诊疗专著流传至今。年轻人要学到中医精髓,必须真正钻进去熟读经典,又要能够跳出来,将其灵活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才可望成为名医。
       崔月犁先生认为,中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中医人才单靠学校正规教育培养远远不够。必须提倡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兴办中医教育。其中一个办法,作为高中等中医教育的补充,就是继续实行中医带徒,让具有真才实学、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中医或中年中医带徒。
       目前,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中有459名老中医药专家被聘为学术继承工作导师,配备学术继承人随师学徒,共有627名学术继承人结业出师。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有557名老中医学专家被聘为学术继承工作导师,学术继承人845名已出师,成为中医事业的骨干力量。
       从3月召开的全国中医药人才培养座谈会上传来喜讯: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近期将部署第三批,在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同时,继承人对导师的临床经验应加以研究,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体现终身教育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加强中医药人员的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临床辨证施治的能力,切实解决中医教育与临床脱节、忽视临床实践的问题;要做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才能造就一批有影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26
发表于 2009-9-9 22:29:5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总报告-22 韩启德副委员长视察讲话(2009-07-30 17:25:17)

肾炎
  名医马骥采用系列复方进行治疗,介绍如下:
方剂1: 六五地黄汤
组成: 干地黄25克,牡丹皮10~20克,炒山药20克,山萸肉15克,白茯苓15~25克,桑椹子25克,枸杞子20克,盐泽泻10~20克,女贞子20克,车前子15~25克,地肤子15~25克。  
功能: 滋补肝肾,淡渗利水。
主治: 肾病型肾炎,发病日久,肝肾阴伤者。症见颧面潮红或暗红,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两目干涩,口燥咽干,夜热盗汗,或轻度肿胀,便秘溲赤,舌质稍红或暗红,苔薄黄或薄白,脉细数或沉滑数。
用法: 上药用冷水浸泡后煎,文火煎煮二次,每次约30分钟,总量为300毫升,分两次服用。
方剂说明: 本方以六味地黄汤加枸杞、女贞、桑椹、车前、地肤五子,故名六五地黄汤。
典型病例: 孙某,男,29岁,农民。1986年3月17日初诊。 该患者一年前出现浮肿,曾在县医院住院,经抗炎、利尿治疗,浮肿消退。俟回家后,稍劳即肿,尿蛋白(+++),自服利尿剂,而病未能愈。经门诊介绍,住院治疗。当时症见;两颧潮红、头晕、腰膝酸软、口燥咽干、食少、五心烦热、便秘溲赤。下肢凹陷水肿。舌质暗红、苔白少津,脉沉细数。尿常规:蛋白(+++),颗粒管型2~6个,红、白细胞少量,尿 FDP 1.25微克/毫升,血浆白蛋白 1.4克%,球蛋白2.l克%,BUN 18.8毫克%,血红蛋白10克%,诊为慢性肾炎肾病型。综合以上脉症乃肾阴虚耗所致。立滋阴补肾、淡渗利水之法。方用六五地黄汤加白术15克、怀牛膝20克。服药30余剂,浮肿全消,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皆除,精神转佳,胃纳复常。尿常规(士~-),尿FDP(-),血浆白蛋白3.5克%,球蛋白2.0克%,BUN 12.5毫克%,血红蛋白 14克%,遂以临床治愈而出院。  
   
方剂2: 离明肾气汤
组成: 干地黄25克,制附子1O~25克,炒白术15克,嫩桂枝10~20克,山萸肉15克,炒山药15~25克,盐泽泻20克,茯苓25~50克,巴戟天20克,车前子25~50克,生黄芪25~50克。
功能: 温补脾肾,利水消肿
主治: 慢性肾炎有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见证者。症见面白肢冷,腰酸乏力,全身浮肿,下肢尤甚,或伴胸水、腹水,食少乏味,腹胀便溏,舌质淡体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或微弱。
用法: 上药用冷水浸泡后煎,文火煎煮二次,每次约30分钟,总量为300毫升,分两次服用。
典型病例: 王某,男,28岁,工人。患肾炎四年余。曾多次在省级医院住院,以中西药治疗,水肿消退,但尿蛋白始终是(+++~++++),出院后在家服六味地黄九,偶见轻微浮肿。近十天浮肿加重,1985年8月9日经门诊介绍入院治疗。当时症见:双下肢浮肿,按之没指,眼睑微肿,脘闷腹胀,纳减便溏,肢冷神疲,小便短少(500毫升/日),腰酸痛重,舌质淡,苔白滑,脉沉弱而滑。尿常规:蛋白(+++),WBC 5~7个,RBC O~l个,尿FDP 5微克/毫升,血浆白蛋白1.75克%,球蛋白2 .25%,血胆固醇625毫克%,BUN 27.5毫克%。综合以上脉证,实为脾肾阳虚,水湿不化所致。立温补牌肾,利水消肿之法。方用离明肾气汤加泽兰 3克、大腹皮30克、淫羊藿30克、丹参20克,水煎服。上方服用一月余,手足转温,浮肿渐消。仍以上方出入,继服近两月,精神转旺,浮肿全消,腰部酸痛痊愈、体力逐渐复常。尿常规连续两次化验均阴性,尿 FDP(-),血浆白蛋白4.0克%,球蛋白1.O克%,血胆固醇141毫克%,BUN 16.3毫克%。遂以临床治愈而出院。
   
方剂3: 复元固本汤
组成: 干地黄15~20克,山萸肉15克,炒山药15~25克,白茯苓20~50克,人参 10~15克,黄芪15~50克,牡丹皮15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15克,五味子10克,制附子5克,嫩桂枝10克。
功能: 补肾固本,健脾益气。
主治: 肾病型肾炎证属肾气虚者,浮肿减轻或消退后,多见脾肾气虚证候者。症见面色萎黄或暗滞,少气乏力,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食少腹胀或便溏,或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舌质淡或紫,苔白或腻,脉弱或沉滑无力,尺部尤甚。
用法: 上药用冷水浸泡后煎,文火煎煮二次,每次约30分钟,总量为300毫升,分两次服用。
典型病例: 刘某,女,30岁,工人。患慢性肾炎七年余,曾先后三次住院,经用抗生素及激素病情缓解,但每因外感、过劳则浮肿加重。近日因过劳而复发,经介绍求治于马老。诊视中见:颜面萎黄,面及四肢浮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病者述:腰膝酸软,少气乏力,眩晕耳鸣,食少纳呆,小便不利,大便经常溏泻。查尿常规:蛋白(+++),WBC 2~5个,RBC 10~15个,颗粒管型1~3个。马老认为,该病人患病日久而致脾肾气虚,当以补肾固本,健脾益气之法治之。方用复元固本汤加车前子20克、寄生15克、川断15克、白术15克,水煎服。上方服用二十剂,浮肿减轻,腰膝酸软好转,体力渐增,小便量渐多,大便次数减少。又以上方出入,继服月余,该患者面色转红润,浮肿消退,腰膝酸软,眩晕耳鸣悉除,胃纳大增,舌质淡红,脉象和缓。数年后马老偶遇此人,告之其病自5年前经马老治愈后,从未复发。

27
发表于 2009-9-12 18:59:4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总报告-22 韩启德副委员长视察讲话(2009-07-30 17:25:17)

http://www.wfas.com.cn/tcmtools/base/fangji/756.html
绿色中药保健康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626 【字体:小 大】



    绿色中药材是指无污染、安全、优质的中药材。而中药材中农药残留、重金属和微生物含量超标是影响中药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制约中国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美国加州1999年公布260种中成药检测结果,有123种不符合输美中成药FDA要求,国内(不含香港)占93种之多,其中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是主要因素之一,如我国某厂生产的定心丸含铅、汞量分别超过FDA或美国药典标准26倍和580倍,可见中药污染问题的严重性。
    国际中成药市场的规模大约为60亿美元,我国仅占10%左右,重金属及农残含量等超标因素是造成中药出口不畅的重要原因。FAO和WHO均制定了类似食品、蔬菜及茶叶等产品的重金属允许摄入量和农残限量。而美国、欧盟及我国传统中药出口的东南亚地区均对中药提出了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物限量的指标。我国中药及其他产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断有因重金属、农残超标等被查扣的事件报道,对中药的国际声誉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例如曾在德国风靡一时的普洱减肥茶现已完全退出了德国市场。西藏的某藏药在国内有较好的销量,但是因重金属超标,广交会上几乎没有出口成交。
    近年来国际贸易中绿色认证制度日趋盛行,“环保标签”在许多情况下变成贸易壁垒加以利用。据欧盟环保机构的一项调查,仅1998年,欧盟国家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价值达300亿美元。因此,绿色中药标准对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数量和价格必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中药资源是取自大自然的生物资源,人们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必须保护大自然,使自然资源能够再生。药用植物的引种栽培是中药资源扩大、再生的最基本,也是目前生产上最主要的方法。但在药用植物引种栽培及中药材的贮存运输过程中,往往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危害,直接影响其产量和质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药材生长过程中喷施各种杀虫、杀菌、除草或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农药残留污染的重要途径。农药的使用,对作物的稳产、高产、优质有着重大的意义,但长期广泛地使用农药也带来了作物产品上的农药残留问题,中药材作为一种特殊食品为患者及体弱者所服用,服用时间长,更易造成蓄积中毒。农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神经毒性。中药及其制剂中的农药残留主要原因是农药施用时机和季节不合理,而有机氯农药虽然早已被禁用,但由于该农药以前长期广泛使用,又不易分解,在土壤中长期残留,也对中药材造成污染。再者中药材在仓储过程中为了防虫蛀而喷洒农药也是主要的污染途径。
    中药材中重金属的含量主要来源于栽培地的土壤、空气和水,其中工业“三废”的污染及地质有害元素背景又是最重要的因素。中药制剂中重金属的存在主要来源于中药材、辅料、提取溶媒、工艺设备、接触器皿等。另外,中药的矿物药中有一些药物含有这些元素,例如铅粉、铅丹、密陀僧等含有铅、朱砂中含有汞、雄黄中含有砷,入药后易引起重金属含量超标。重金属元素的毒性作用主要是由于它们进入体内并与体内酶蛋白上的 SH和 S S 键牢固结合,从而使蛋白质变性、酶失去活性、组织细胞出现结构和功能上的损害。例如铅主要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血管和消化系统;汞主要损害肾脏,造成肾衰竭;砷主要是扩张毛细血管,麻痹血管舒缩中枢,使腹腔脏器严重充血,引起肝、肾、心等实质器官的损害。
    因此,加强中药材病虫综合治理,防止药材农残和重金属污染,既是生产高效、优质、无污染中药材,实现中药现代化,中药走向国际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护中成药的国际声誉、维护广大群众身体健康的客观需要。

[1]



绿色中药保健康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627 【字体:小 大】




    在中国,绿色概念也已深入人心,消费者对于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危害的认识日益深刻。中国已经界定了绿色中药的含义,通过分析绿色中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建立了绿色中药开发管理体系,成立了绿色中药服务和检测机构,并对绿色中药标识进行严格管理。绿色中药标准很可能过渡为全行业标准,中药生产企业应及早制定政策,达不到绿色标准的中药产品,将得不到消费者的信赖及国内外市场的准入,被迫退出市场。因此,中药产品获得绿色标准达标认证已是大势所趋。

表3    中药栽培禁用的农药及禁用原因

种类

农药名称

禁用原因

有机氯

杀虫剂滴滴涕、六六六、林丹、艾氏剂、狄氏剂

高残毒

有机磷杀虫剂

甲拦磷、乙拦磷、久效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甲基异柳磷、治螟磷、氧化乐果、磷胺、地虫硫磷、灭克磷(益收宝)、水胺硫磷、氯唑磷、硫线磷、杀扑磷、特丁硫磷、克线丹、苯线磷、甲基硫环磷

剧毒、高毒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涕灭威、克百威、灭多威、丁硫克百威、丙硫克百威

高毒、剧毒或代谢物高毒

卤代烷类熏蒸杀虫剂

二溴乙烷、环氧乙烷、二溴氯丙烷、溴甲烷

致癌、致畸、高毒

阿维菌素



高毒

无机砷杀虫剂

砷酸钙、砷酸铅

高毒

有机砷杀虫剂

甲基砷酸锌(稻脚青)、甲基砷酸钙(稻宁)、甲基砷酸铁铵(田安)、福美甲砷、福美砷

高残毒

有机汞杀菌剂

氯化乙基汞(西力生)、醋酸苯汞(赛力散)

剧毒、高残毒

氟制剂

氟化钙、氟化钠、氟乙酸钠、氟铝酸胺、氟硅酸钠

剧毒、高毒、易产生药害

有机氯杀螨剂

三氯杀螨醇

我国产品中含滴滴涕

有机磷杀菌剂

稻瘟净、异嗅米

高毒

取代苯类杀菌剂

五氯硝基苯、稻瘟醇(五氯苯甲醇)致癌、高残留








伊尹汤液创方剂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397 【字体:小 大】



    相传在我国商代,有一位非同凡响的厨师,他就是商汤王的御厨,名叫伊尹。伊尹遇事喜欢动脑筋,又勤于动手实践,烧制的菜肴味美可口。由于他技艺超群且为人忠厚,深得汤王赏识,闲暇之时,二人常在一起说古谈今。伊尹讲得最多的当然是烹饪,除此之外,他还懂得不少医药知识,与汤王有时也探讨一些医学上的问题。


图24

    传统煎煮器具及药材伊尹时常考虑能否把自己喜爱的烹饪与医药结合起来,当时医生给病人用的都是单味药,由于单味药作用范围和力量有限,难以控制复杂和危重的病证。职业习惯使他自然联想到做汤的方法,他试着把功能相同或相近的药物放在一起煎煮,由此诞生了中药复方,即方剂。煮出的汤液的疗效优于单味药,因此古有“伊尹制汤液而始有方剂”一说。伊尹其人现无可考据,但可以肯定,方剂是我国古人在与疾病长期斗争中发明的。1979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出土文物中有一本名为《五十二病方》的书,列方约300首并附理论阐述。从字体和内容看,著于公元前三世纪末,说明至少在距今2200年前已经开始了方剂整理和理论研究工作。
    方剂的出现,使多味药配合在一起相互协同作用,治疗效果大有提高,同时还促进了药性理论、基础理论的研究,可谓源远流长,意义重大。今天,中药方剂在防病治病中仍占据重要地位。首先,其组成药物取自天然,经过合理炮制和配伍之后,无毒或低毒;其次,方剂中发挥作用的成分是复合成分,人体一般不会产生耐药性;再次,中药价格相对低廉,易于被广大患者接受。更为重要的是,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经过不断改良与淘汰,前人给我们留下了一大批疗效突出的有效方剂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方剂以安全、高效、经济的优势,一直延续使用到今天,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药科技工作者的关注。



以证立法方药出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259 【字体:小 大】





    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两个同患感冒的病人到一个中医大夫那里去看病,拿到的处方却并不一定相同。即使是同一个病人,两次感冒的处方也不一定相同。那么,中医看病开方到底以什么为准绳呢?答案是治法。例如,治法为“汗法”,开出的方子就是发汗解表方;治法为“清法”,开出的方子就是清热泻火方。而治法与病人的病证息息相关。证是中医体系独具特色的部分,是医生对病人的病史、症状、体征等全面分析后得出的结论,也就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作出的诊断。如前面的例子,两个人同患感冒,甲恶寒发热无汗,属风寒表实证;乙恶风发热有汗,属风寒表虚证。证不同则治法亦当有别:甲应峻汗解表,而乙则宜调和营卫。这就是根据症状,确定证候,并设立出相应治法的过程;有了治法,就可以确立所用方剂了,甲可用麻黄汤,乙则用桂枝汤。此即“法随证立,方随法出”。
    中医诊病划分的证候多至无以胜数的程度,但都离不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纲。同样,中医治法也千变万化,但并不是无章可循,归纳起来有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每一种治法都有代表性方剂。
    汗法:是使病人汗出的治法,目的是开腠理,透毛窍,调营卫,使表邪随汗出而解。适用于外感表邪或麻疹、疮疡、疟疾等病初起兼表证者。代表方如麻黄汤、桂枝汤。
    吐法:是使病人呕吐的治法,目的是使食物积滞及误服的毒物、痰涎吐出。适用于食积、药食中毒、痰涎壅盛的神昏等病。代表方如瓜蒂散。但吐法容易损伤胃气,身体虚弱的人应慎用。
    下法:是使病人泄泻的治法,目的是通过荡涤肠胃,除却胃肠积滞(包括久积粪便、瘀血、停水等)。适用于各型便秘、停痰积饮等病。代表方如大承气汤、十枣汤。
    和法:是通过和解、调和来治病的一类方法。和解专指和解少阳,用于邪在少阳,往来寒热者,代表方如小柴胡汤;调和指的是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治法,代表方如半夏泻心汤。
    温法:指通过温里散寒、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手段来治疗里寒证的方法。适用于寒滞脏腑、寒凝经脉、亡阳欲脱证。代表方如温脾汤、温经汤、四逆汤。
    清法:指通过清热来治疗里热证的方法,与温法相对立。根据热证所在部位和兼证,清法又分为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营凉血、清热燥湿、清退虚热等,分别适用于气分热盛、脏腑实热、热毒壅盛、营血分热、湿热合邪、阴虚内热等证。代表方如白虎汤、泻白散、普济消毒饮、易黄汤、青蒿鳖甲汤等。
    消法:指体内有形之结消散的治法。适用于气滞、血瘀、痰凝、食积、水聚、虫积等证。代表方如越鞠丸、厚朴三物汤、苓桂术甘汤等。
    补法:指通过补益而治疗虚损证的方法,分为补气、养血、助阳、滋阴等,分别适用于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证。代表方如四君子汤、四物汤、右归饮、六味地黄丸。此外,补法中还有专补脏腑者,如养心、健脾、滋肾等,代表方如归脾汤、肾气丸等。
    上述每一大法中包括了许多小法,如补法有补气、养血、助阳、滋阴、补脏腑等。小法之间互有联系,如气血双亏者宜气血双补。大法之间也互有配合,如气虚而滞者应补气行滞,综合了补法和消法 ;热结便秘需清热泻火通便,综合了清法和下法。如此,八法就演绎出了无穷无尽的治法,方剂也就得以充分的发挥。



圆机活法话变化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256 【字体:小 大】





    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成方佳品,但根据“法随证立,方从法出”的原则,这些成方并不一定对病人都十分合适,因为个人体质有差异,没有两个人的病证是完全相同的,更何况今人与古人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有较大甚至很大的不同,这些都会导致同一种病证之间的差异。如同为风寒外感,因今人多食肥甘厚味,痰火内盛,故往往表现为外有风寒、内有痰热的寒热错杂证,治疗上需在解表的同时清泄里热,单纯用麻黄汤就不行了,这时要对麻黄汤加以变化,加上清肺化痰的药物。再如今人思虑多而劳作少,腠理疏松,不耐峻汗攻伐,用麻黄汤时麻黄、桂枝发汗药物的剂量亦应适当减少。此外,有时还要减药味或加药量以适应病情,可见对古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对药味和药量的增减,具体怎样增减还要依据辨证论治的原则,用辨证指导立法,以立法指导方药。
    其实,对成方进行加减变化古已有之,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一个麻黄汤就派生出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麻黄加术汤等麻黄汤系列方,后世又有三拗汤、华盖散等方剂,他们都是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以治疗各种麻黄汤变证。研究古方变化,也包括了药味与药量的加减,具体说明如下:
    加药味以适应新的兼证。如平日痰多者,遇感风寒,往往在恶寒发热无汗的同时,有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背部怕冷的兼证、辨证为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治法宜发汗解表,温肺化饮;用麻黄汤为底方,发散风寒表邪,再加温肺化饮的细辛、干姜、半夏,敛肺止咳的五味子,养血敛阴的白芍,组成了小青龙汤。
    减药味以更具针对性。如外感风寒较轻之证,见恶寒身重、鼻塞清涕、胸满气短、咳嗽有痰等症状,在这里风寒表邪主要影响了肺气宣降;治疗应重在散表邪,畅肺气;选用麻黄汤,去除温经散寒、透营达卫的桂枝,以麻黄发表散寒,配合杏仁宣降肺气,甘草和药性,再加生姜就组成了新方三拗汤。
    变化药量以改变主要功效。在一方中,加大某一药或数药的量,以强调这一(数)味药的功效,从而改变了整个方剂的功用。如桂枝加桂汤,即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变桂枝9克到15克,原方以桂枝、白芍调和营卫,治疗风寒表虚证,恶风自汗,加大桂枝用量后,可引导本方突出发挥桂枝的疗效,温经散寒,平冲降逆,治疗下焦寒盛,阴寒之气从少腹上冲于心,病人冷汗自出,腹痛,咽喉发紧,心慌,时而发热,时而怕冷。这一症状中医叫奔豚,西医称胃肠神经官能症。
    可见,在成方变化中,增减药味是为了调整方剂治病的精确性,减药不能减君药,增药也不会影响君药的地位,调整后方剂配伍关系有所改变,但因君药不变,所以主治病证也不变。增减药量不同可以影响到整个方剂的配伍关系,改变方剂的主要功效和主治病证,甚至改变君药的地位,从而使方剂的重心发生改变。

用药如兵讲剂量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323 【字体:小 大】





    众所周知,用药如用兵。楚汉相争时,名将韩信的用兵原则是“多多益善”,那么用药剂量也是如此吗?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主要是指每味药的成人每日量,其次指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图24

    药橱中药的重量单位有市制:即斤、两、钱、分、厘;公制:即千克、克、毫克;数量如生姜3片、大枣5枚、蜈蚣2条、葱白2寸等。自明清以来,我国普遍采用16进位制的“市制”计量方法,即1市斤=16两=160钱。自1979年起,我国对中药生产剂量统一采用公制,即1公斤=1000克=1000000毫克。为了处方和调剂计算方便,按规定以如下的近似值进行换算:1市两(10进位制)=30克;1钱=3克;1分=0?3克;1厘=0?03克。
    许多人认为中药绝大多数来源于自然界,是天然药物,安全量幅度较大,用量不像化学药品那样严格,量小量大无所谓。其实不然,中药的用量得当与否是直接关系到临床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药量过小,起不到治疗作用而贻误病情;药量过大,戕伤正气,也可引起不良后果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中药多是复方应用,其中主要药物的剂量变化可以影响到整个处方的功效和治疗病证的改变。因此,对于中药剂量的使用应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一般来讲,确定中药的剂量,应考虑如下因素。
    首先,是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剧毒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开始时用量宜轻,逐渐加量,一旦病情好转后,应当立即减量或停服,防止过量或蓄积中毒。此外,花、叶、皮、枝等量轻质松及性味浓厚、作用较强的药物用量宜小;矿物、介壳等质量沉坠及性味淡薄、作用温和的药物用量宜大;鲜品药材含水分较多,用量宜大;干品药材用量当小;过于苦寒的药物也不要口服过量,免伤脾胃;再如羚羊角、麝香、牛黄、猴枣、鹿茸等贵重药材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用量。
    其次,是剂型、配伍与用量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的用量要大些;单味药使用比复方中应用剂量要大些。在配伍使用时,主要药物比辅助药物用量要大些。
    再次,是患者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由于病人年龄、体质的不同而对药物耐受程度不同,药物用量也就有了差别。一般老年人、小儿、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者,都要减少用量,成人及体质较强的患者用量宜重。一般5岁以下的小儿用成人药量的1/4,5岁以上的儿童按成人用量减半服用。病情轻重、病势缓急、病程长短与药物剂量也有密切关系。一般病情轻、病势缓、病程长者用量宜小;病情重、病势急、病程短者用量宜大。
    另外,还要考虑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夏季发汗解表药及辛温大热药不宜多用,冬季则可多用;夏季苦寒降火药用量宜重,冬季用量宜轻。



七情合和谈配伍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257 【字体:小 大】





    中药的配伍是按照不同的病情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药物配合应用,相互之间必然产生一定的作用,所以,掌握中药的配伍规律对指导临床用药意义重大。中药的配伍大体有以下七种:   
    单行,是用某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如柴胡针剂发汗解热、丹参片剂治疗胸痹心痛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须,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如麻黄配桂枝,能大大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
    相使,是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辅药可增进主药某方面的功效。如黄连配木香治疗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以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止痢为主,木香调中宣滞、行气止痛,可增强黄连治疗湿热泻痢的效果。
    相畏,是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相杀,是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其实,相畏、相杀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说法。
    相恶,是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为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相反,是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海藻、大戟、芫花、甘遂等与甘草同用,可能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
    上述七情配伍除单行外,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能提高药效,是临床常用的配伍方法;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以保证安全用药,是使用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的配伍方法,也可用于有毒中药的炮制及中毒解救;相恶、相反则是配伍用药的禁忌。
    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的剂型,即是方剂。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更为高级的形式。



雷公妙典论炮制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335 【字体:小 大】



    火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从茹毛饮血演变到炮生食熟。随着火的利用和医药知识的积累,一些制备熟食的方法被应用于处理药物,使一些药物也有了生、熟之分。这样,洗涤、劈破、打碎等简单加工,再加上用火处理药物的方法,便产生了中药炮制。
    中药材在临床应用和制成丸散膏丹等各种剂型之前,根据医疗调剂、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加工的过程,成为炮制。这是我国在长期防病治病用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独特的制药技术。


图23    传统炮制用具   

    中药经炮制后,可以把附着的泥土、夹带的沙石及非药用部分和其他异物除去,使药材纯净,如茯苓去泥土、防风去芦头、枳壳去瓤等;可以切制成一定规格的药材,便于调剂制剂;可以干燥药材以利于贮藏;可以矫味、矫臭,使中药便于服用,如酒制乌梢蛇、醋炒五灵脂等;可以降低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如巴豆榨油去霜、姜矾水制半夏及南星;可以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如延胡索醋制后增强活血止痛功效;可以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还可以引经入药,便于定向用药,如知母、黄柏盐炒后,增强入肾经的作用。
    炮制方法是经过历代实践逐步发展和充实起来的,一般来讲可分为五类。第一是修治,为进一步加工、贮存、调剂、制剂和临床用药作准备;第二是水制,是用水或其他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清洁药物、除去杂质、软化药物,以便于切制、降低毒性、调整药性等;第三是火制,是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方法;第四是水火共制,既要用水,又要用火,有些药物还必须加入其他辅料进行炮制;第五是其他制法如制霜、发酵、精制、药拌等。   
    中药通过水浸、加热等方法及各种辅料的处理,药性即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毒性等发生了变化。如生大黄苦寒,气味重浊,泻下峻猛,适用于实热便秘;经酒制后可缓其苦寒之性,使泻下作用减弱,并借酒的升提之性,清上焦实热;熟大黄苦寒之性更缓,以活血通经为主;大黄炒炭则收涩之性增强,以收敛止血为主。中药经炮制后,可以改变中药毒性成分的结构、降低其毒性成分的含量,或利用某些辅料的解毒作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
    现代药理、药化研究也表明,中药经炮制后,理化性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有的成分被水解或转化成新的成分,如乌头含的毒性成分为乌头碱,经蒸煮炮制后,大部分被水解成毒性较小甚至无毒的苯甲酰乌头胺或乌头胺,从而大大减低了毒性;有的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经炮制后变成易溶于水,如延胡索的有效成分为难溶于水的生物碱,经醋制后,生成生物碱盐溶于水,大大提高了其止痛效力。
    总之,炮制后的中药,其药性、药理和化学成分都有所变化,从而直接影响了中药的临床效果。单味药物炮制适当,则方剂的疗效可以提高,适应证可以扩大或改变。方剂中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以被消除,汤剂有效成分的煎出率也可大大提高。



更新:2006-11-11

桐君采药有门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275 【字体:小 大】



    相传很早以前,在秀丽怡人的富春江畔,一位采药行医的老翁结庐栖身于桐庐东山的一株桐树下,人皆尊称其为桐君,桐君山也由此得名。桐君乃是受黄帝之命采药求道于桐庐东山,识草木金石性味,定三品药物。自桐君之后,中药的采集仍为众多医药学家所重视,大量医药文献也指出,依不同季节采集的药品,其质量必然不同。
    现代药物化学研究证实,在不同季节,药物的有效成分及有毒成分含量有很大变化。如用于止咳平喘的杜鹃花科植物照山白,3月采集的枝叶有效成分总黄酮含量可达2?75%,而有毒成分梫木毒素为0?03%;到8月份采集的总黄酮含量降至1?72%,而梫木毒素则上升为0?60%。人参有效成分皂苷8月份含量最高,动物药鹿茸则以3~6年健壮的梅花鹿于清明前后锯的头茬茸质量最高。可见,每种药材因其药用部位或生长活动季节的不同,都有一定的采收时节和方法,现简单介绍采收原则如下。
    全草类药材,多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花初开时采收。有的割取植物的地上部分,如益母草、紫苏等;有的则以带根全草入药,如车前草、蒲公英等;有的需要在花未开前采割,如薄荷、青蒿等;有的则需在嫩苗时采收,如茵陈等。



图11 蒲公英



图12 薄荷

[NextPage]
    叶类药材通常在花蕾将放或盛开的时候采集。此时正当植物生长茂盛的阶段,叶片茂盛,性味完壮,药力雄厚,最宜采收,如荷叶、枇杷叶等;而有些特定的药物如桑叶则需在秋季经霜后才能采收。


图13荷叶



图14桑叶  

[NextPage]    花类药材一般在含苞未放时采摘花蕾,如金银花、辛夷等;有的花半开时采摘为好,如月季花等;有的需在花正开时采摘,如旋覆花、菊花。采花最好在晴天早晨,以保持花朵完整,便于晾晒,不易霉烂。



图15菊花  



图16金银花

[NextPage]
    果实类药物大多要在成熟时采摘,如瓜蒌、马兜铃等;而有些则要在果实未成熟时采收,如枳实、青皮等;以种子入药的,通常在完全成熟后采集,如莲子、银杏等;有些种子成熟时易脱落,或果壳易开裂使种子散失,应在果实开始成熟尚未裂开时收取,如茴香、牵牛子等;容易变质的浆果,如枸杞子、山茱萸等,在略熟时晴天清晨采收为好,以便于晾晒干燥。


图17瓜蒌图



18枸杞子

[NextPage]    根及根茎类药材以秋末春初时采收为佳,此时植物的养分多贮存在根或根茎内,所含有效成分高,因而药材的质量好,产量多,如天麻、苍术等。但半夏、延胡索等则要在夏天地上苗将枯萎时采收。



图19天麻



图20半夏

[NextPage]
    树皮、根皮类药材通常在春夏时节植物生长旺盛,植物体内浆液充沛时采集,此时药性较强、疗效较高并容易剥离,如黄柏、杜仲等。也有些植物根皮则以秋后采收为宜,如牡丹皮、地骨皮等。


图21杜仲



图22牡丹皮


    动物昆虫类药材也须根据其生长活动季节捕捉采集,矿物类药材全年皆可采收,只要注意方法,择优选采即可。



一方水土一方药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291 【字体:小 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之处,往往是蕴育优秀人才的摇篮,同样也培育出了优秀的中药材——道地药材。
    中药资源比其他生物资源有更强的地域性,尤其是“道地药材”。道地药材指的是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质优良、疗效突出的药材。中医用药历来十分重视药材产地,强调只有选择道地药材才能保证药效,是临床选药治病的重要依据。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温带、亚热带、热带及高寒地区等不同气候带,地貌复杂,平原沃土、高山丘陵、江河湖海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为多种药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上在漫长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栽培技术和采集方法,以及药物品种经过不断地择优选择,使许多优秀名贵药材的生产,无论从品种、产量、质量上都有一定的区域性,最终形成了不少带有产地气候及土壤特征的道地药材。如素有“东北三宝”美称的人参、鹿茸、熊胆;享誉天下的河南怀庆府的四大怀药:地黄、山药、牛膝、菊花;内蒙古的甘草、黄芪;安徽的滁白菊;广东的陈皮;云南的三七、茯苓;广西的蛤蚧;四川的大黄、黄连、川芎;河北的枣仁等。这些道地药材自古沿用至今,形成了杏林药苑中的一株株瑰丽的奇葩。


图10

    道地药材区域分布图道地药材的生产均需要特定的地理范围和生态环境,在一些地方虽然也能生长发育,有时外貌生长也良好,但由于对生存环境不适应,其有效成分就有变化,质量也就相差很多,临床疗效也会大减。现代研究证明,不同产地的土壤、水质、气候、雨量、湿度、温度、光照、污染、肥料等自然条件,都直接地影响药用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等一系列生态过程,特别是土壤成分更能影响中药的内在化学成分的质和量,使药效产生差异。

如下表(表2)的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大黄所含的致泻成分蒽醌总量相差很大:

表2    不同地区及品种的大黄蒽醌总量表

掌叶大黄

唐古特大黄

药用大黄

藏边大黄

河套大黄

天山大黄

华北大黄

5.19%

4.36%

3.37%

2.94%

2.90%

2.10%

0.70%


    其泻下作用也以掌叶大黄最好,药用大黄次之,其他地区、品种的大黄就相差更远了。

    但是,道地药材在其形成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产地有时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随着用药经验的积累,对不同地区生产的药材认识上发生不断变化。一些新的优质药材不断被认识发掘;一些道地药材引种成功,产地扩展;也有一些道地药材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产地发生变化。总之,道地药材的主产区并非固定不变,其产量也毕竟有限,因此,在不影响药效的前提下,不必过分拘泥于药材生产的地域限制。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g2009年09月12日 07:03pm 时添加 -=-=-=-=-

物质基础知多少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285 【字体:小 大】





    所谓药物作用机理,应指能不能用相应医药学理论来解释其作用或指导其使用。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中药作用机理很清楚。而西药作用机理清楚,亦是指在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内,若将其放到中医药学理论来衡量,其作用机理则不清。
    但是为了使中医药能进一步为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从而为更多的人解除疾苦,我们也需要从现代医药学的角度来客观地阐释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药效作用和作用机理。
    目前对200种左右的常用中药材品种,从化学、药理、含量测定、质量标准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鉴定。对升麻、天麻、灵芝、沉香、淫羊藿、黄芪等传统中药进行过化学成分的分析,发现了部分中药的有效成分。国家药品和生物制品检定所已建立中药标准成分对照品100余种。
    借鉴西药研究经验对单味中药的有效部位及单体进行研究,业已出现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几十种新中药单体达到较高临床治疗水平,如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的雷公藤皂甙、治疗炎症的小檗碱、抗胆碱药山莨菪碱、治疗青光眼药丁公藤碱Ⅱ、驱绦虫药鹤草酚、抗血栓药毛冬青素、肌肉松弛药氯甲左箭毒、胆碱能神经阻滞药樟柳碱。
     单味药药理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如研究发现黄芪对自然衰老大鼠脑皮质、海马、纹状体3个脑区降低的M胆碱受体和M1亚型受体密度有显著的上调作用,并可调节老年大鼠血浆环核苷酸含量;衰老大鼠心肌 β受体密度及T3、T4、皮质醇含量均降低,而用黄芪、人参、枸杞子可使其升高;对肝硬化大鼠存在的下丘脑血管加压素系统异常有改善作用;可以明显提高肾病综合征大鼠血浆白蛋白水平,改善肾小球滤过率和尿钠排泄;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细胞毒活性有显著增强作用,并可能通过调控巨噬细胞C1q的分泌功能来增强免疫和抗肿瘤作用;黄芪煎剂及含黄芪小鼠血清均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及IL-2的产生有促进作用。冬虫夏草水提液能降低正常心肌细胞内Ca2+的浓度,减轻缺氧再给氧时细胞内Ca2+超载现象,并明显减轻缺氧再给氧时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红参在预防高血压性视网膜动脉硬化起重要作用,能使内皮细胞膜的光整性、细胞器的结构及内皮细胞分泌各种血管舒缩物质保持正常,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生,还有扩张血管、减少外周阻力及调节血压的作用。生地黄可明显抑制皮质酮致“阴虚”模型小鼠巨噬细胞Ia抗原的高水平表达,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丹参注射液可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脑水肿,减少脑皮质及海马组织丙二醛含量,提高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三磷酸腺苷的含量。
    在中药药效作用研究上,除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阐述中药传统功效以外,近年来,针对当前的难治性疾病以及现代医药迫切需要解决的病证,开展了中药功能作用的研究,如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发现了大黄和大黄素等的活性;对中药抗排异作用的研究,发现补骨脂等具有实验性抗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在作用机理上,中药对细胞信号转导和基因调控的作用正在受到重视。
    同时,多年来围绕着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在植物界的分布规律及中药 - 物质基础 - 药效的计算机处理分析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先后收集了4万多份中草药疗效的信息,并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了规律性的分析,初步建立了中药疗效数据库和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数据库。对毛茛科、小檗科、木通科、大血藤科植物以及大黄属、麦角属、莨菪属、紫草属、人参属、贝母属、五味子属等植物系统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临床药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更新:2006

水能载舟亦覆舟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768 【字体:小 大】



    近年来,伴随绿色革命和回归大自然的浪潮、中药在治疗慢性病和疑难杂病中的特殊疗效,以及西药的毒副作用强且开发周期长的不足,使中药在现代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禁用黄连以及日本小柴胡汤事件,比利时防已减肥事件,美国禁售、禁用麻黄、龙胆泻肝丸等事件的发生,一度使中药中毒病例的报道直线上升。人们在选择中医药疗法时已显得犹豫徘徊,所以理性认识中药的毒性已经十分必要。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中药也不例外。如果应用得当则可以祛病延年;反之,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会危害机体,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这一点,我们的祖先在发现中药的同时,就已经观察到了,所以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就有“凡药三分毒”的说法。在古代,毒与药不可分,混称为毒药,认为毒是药物的气味偏胜之性,此为广义之毒性。魏晋以后,毒的含义逐渐变为专指那些药性强烈、服后易出现毒副作用,甚至致人死命者。近代对毒药的认识比较明确,将既有药理作用能治病疗疾,又有毒副作用可致中毒甚至死亡的中药归之为“毒药”,如斑蝥、巴豆、川乌、草乌、砒石、马前子等,化学研究也证实这些药物含有毒成分,如临床使用不当可致中毒,故属“毒药”。此为狭义之毒性。



图5 斑蝥



图6砒霜[NextPage]



图7川乌


    毒性是中药的一种性能,与其他性能一样,具有普遍性,因而广义的毒性,与实际情况更能相符。现代的《普通毒理学导论》也明确指出:“药物的任何作用,对健康人和非适应证的人都是具有毒副作用的;在这种情况下,药物具有毒物的性质。”
    中药什么情况下就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引起中毒了呢?总的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剂量过大中药毒性反应的发生和危害的轻重,主要取决于用量的大小。医者处方过量;或患者不遵医嘱,恨病吃药,欲求速效,擅自加大药量;或长期服用具有蓄积毒性的中药等均可发生中毒。
    2?药不对证中药是用于纠偏治病的,对于正常人体或药不对证,违背治疗原则,很容易导致新的病理偏向,对人体造成伤害,从而表现出毒性。
    3?药材品种混用中药的来源可能只涉及一个品种,也可能包括多个品种。不同品种的药材,其毒性强弱是存在差异的。如传统用的木通,有木通、川木通、关木通等不同品种,其中关木通对肾功能有损伤。为保证临床安全用药,必须注意一味药所含不同品种之间的毒性差异。



图8关木通



图9川木通[NextPage]


    4?药材质量低劣同种药材因产地、采集、贮存不同,或使药物中有毒成分含量增加,或产生新的有毒成分,或混入有毒药物,而存在质量差异,因而毒性强弱也有不同。环境污染和农药滥用,可使药材中重金属和毒物的含量增加,影响用药的安全。
    5?炮制方法不当合理的炮制可以降低药物的毒性,而不合理的炮制又可能导致药物的毒性增加。炮制目的主要是减毒,若炮制的火候不够,或所用辅料不合要求,则其炮制品容易造成中毒反应。
    6?给药途径不当机体的不同组织对药物的吸收、反应、分布与排泄可能存在差异,不同的给药途径,不仅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也会影响药物的毒性。一般来说,同样毒物按照毒性反应出现的早晚,其排列次序为:静脉注射、呼吸吸入、腹腔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和直肠灌注。
    7?剂型与制剂工艺不当在剂量相同的前提下,同一药物在不同剂型中毒性强弱可能存在差异,如作为注射剂,特别是静脉注射剂,其毒性往往比口服剂大。其次一般中药都含多种成分,各种成分之间还可能存在相互拮抗或相互协同的关系,而各种成分的理化特性不同,也可能使药物在汤、丸、散、酒等剂型中所显示的总体毒性存在差异。此外,同一药物在不同剂型中,可能因制剂工艺不同,其毒性存在差异。   
    8?配伍不当中药通过合理配伍,可以使原有毒性减轻或消除。而如果配伍不当,则会使毒性增强,甚至产生新的毒性。另外,中药与西药配伍,也有类似情况。   
    9?患者个体差异人体对毒物的反应往往因个体差异而有极大的不同。某些药物的处方剂量虽然在安全范围之内,但因个体差异如幼儿、年老体弱或过敏体质者可出现中毒。一般有过敏史或过敏性疾患,如哮喘、荨麻疹等,也易产生中药过敏,用时宜慎重。
    中药是由天然的、具有能够治病也能够致命作用的动物、植物和矿物组成的。首先,天然不等于无毒。天然与无毒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中药是天然的,但它是因为具有能够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而被确定为药品的,是具有特殊属性的天然物质,这种属性当然包含毒性。在现代人回归大自然的思潮影响下,中药这一天然药品受到人们青睐是必然的,商家为了迎合人们的口味,打出了“纯中药制剂,来自绿色,来自天然”的广告,放大了人们认为中药无毒的错觉。在这种错觉下,有的人生了病就到药店随便买些中药来吃,有的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中药,还有的人没病也要服中药或用中药材做的保健品来防病。他们都以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就是吃错了药也不会有事,以至产生了过敏反应、蓄积性中毒、药物性依赖等问题。 其次,毒性不等于毒药。毒性是中药的一种基本属性,但是毒性不等于毒药。既然中药有毒性,服用时就必然有一个剂量、疗程、服用禁忌的问题。超量、超疗程、违反禁忌证服用必然会产生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这是一个用药常识问题,而不是服用中药才会出现的问题。     
    再次,药品不等于食品。“是药三分毒”是古人经过千百年用药实践对中药的认识,也是对今人用药的劝诫。可见毒性是药物的共性。但是有些厂家打着“药食同源”的旗号,大肆开发治疗用的“保健食品”。在产品说明中,鼓吹天然中药无毒害,却不知“药食虽然同源,却未必同性”。甲醇和乙醇虽然只在碳链中有些小差异就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乙醇可以饮用,甲醇却可致命。人参大补,但使用不当,亦可致病;全蝎熟食无毒,因毒素经加热可以分解。但饮全蝎酒过量却可致命,因毒素在酒中溶出充分且不被破坏。这些都不乏报道。所以食品或许可以随便吃,药品则不能随便吃。
    近年来围绕中药的毒性和毒理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已有的研究表明,有毒中药的毒性与其所含有毒生物碱(如乌头、雷公藤、曼陀罗等)、有毒甙类(如万年青、八角枫、芫花、半夏、鸦胆子等)、有毒植物蛋白(如苍耳子、火麻仁等)、有毒动物蛋白及毒素(如毒蛇、蟾蜍等)有关。自1993年起,马兜铃酸所致的中草药肾病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马兜铃酸又名木通甲素,可来源于马兜铃、关木通、广防己、厚朴、细辛等中草药。马兜铃酸所致中草药肾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贫血和高血压。马兜铃酸致肾病的机制目前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诱导肾小管细胞凋亡;促进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或活性增高;引起肾小血管壁缺血。
    中药中毒后,可出现临床症状较轻的过敏反应,也可能会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症状,以及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发生中药中毒后,一般过敏反应临床症状较轻者,停药或经抗过敏反应对症处理,症状可逐渐消失。因过敏致死者少见。而中毒反应一旦确诊后,必须迅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抢救,首先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及时清除未被吸收的毒物,接着输液、利尿甚至换血、透析等以增强解毒功能,加速毒物排出,之后对证采取各种办法进行治疗。
    看到这里,读者也许要说了:“中药中毒也这么可怕呀,那我们可不敢吃了!”其实,中药的毒性是早在几千年前,就通过用药实践肯定了的客观事实。从总体而言,中药的毒性明显小于化学药物,但对其存在的毒性,也应高度重视。我们应当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借助现代的临床研究和毒理学研究,对中药的毒性加深认识或再次评价。
    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与所有药品一样,只是有个合理使用的问题。
    首先,中药应用时是非常讲究剂量的。无论是单服药的剂量过大,还是服用的时间过长,发生毒副作用的可能性都会增强。如果能严格掌握好剂量和疗程,就可以避免和减少毒副作用。在临床使用中药时,必须以保证安全并且取得预期疗效为原则。应防止两种片面性:一是使用所谓无毒药时,盲目加大用量,忽视安全,以至引起中毒反应;二是使用所谓有毒药时,为了确保用药安全而过分小心,以至忽视疗效,随意将用量降低到有效剂量之下。几千年来,我们祖先克服了实验检验加工条件落后的困难,通过运用浸煮、蒸、晒、炒、炮、炙等简单工艺,研究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克服中药毒性的方法,经现代技术测试,确有减轻毒性,增强药效的作用,有些外用药用升华方法提取竟达到与先进设备提取一样的纯度。甘草解百毒,姜汁浸半夏、乌头、附子减其毒性,以及药物药性方面的相佐、相克、相须的运用,有效地提高了药品的疗效,达到了只取其效、不受其害的目的。
    其次,在对待中药毒性、中药使用及中药毒性研究等方面,既不能忽视中药的毒性,也不能谈毒色变,有毒就予以否定,而是要研究怎样克服毒性,或利用毒性达到治疗作用。同时,还要认识到一些毒性较明显的药物具有较强或较特殊的医疗作用。古今医家利用有毒药治疗恶疮肿毒、疥癣、癌肿及某些疑难证、急重证等,积累了不少经验,获得了肯定疗效,证明有毒药有其可以利用的一面。由此可见,对有毒中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罢而不用,只要加强管理,在临床实践基础上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就能使之成为某些疾病的克星,从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药达病所说归经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364 【字体:小 大】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既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也表明了药效所在。
    归经学说是中药药性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而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经络可以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一旦机体发生病变,那么体表病变就可以影响到内在脏腑、内在脏腑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上来。如心经病变可见心悸、失眠,用朱砂、远志能愈之,说明此二药归心经。
    归经理论也是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东汉张仲景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临床上便出现了六经用药的归经方法;温病学派创立了卫气营血以及三焦辨证体系,又使卫气营血、三焦用药的归经方法应运而生。但不管采用何种归经方法,均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归经的基础。
    掌握归经理论对指导临床用药有很重要的意义。归经理论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方便。如热证有肺热、胃火、肝火之异,选药治疗各当有别:肺热咳喘当用入肺经之桑白皮、贝母以泻肺平喘;胃火牙痛则以归胃经的石膏、黄连以清泻胃火;肝热目赤肿痛,用归肝经的夏枯草、决明子以清肝明目。归经理论还有助于疗效相似药物的鉴别应用。如同治头痛,羌活善治太阳经后头项疼痛,葛根善治阳明经前额头痛;柴胡善治少阳经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经巅顶痛。
    运用归经理论指导临床用药时,还当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用药。对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选择性分布是归经的重要依据,而归经却不完全取决于分布量的多少。部分学者认为中药的归经理论与现代药理学的受体概念有内在联系,归经的物质基础就是受体的存在,取决于受体分布于哪些脏腑、经络相关的位置及所能起的作用。
    总之,归经理论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我们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多学科知识作更深入地研究,使其更加完善,更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



药海泛舟谈浮沉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272 【字体:小 大】





    泛舟游弋于药海,随波起伏之际不禁令人想到了药性理论的又一重要内容——药物的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的不同趋向,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势相对而言。
    人体脏腑气机或升或降,密切联系,不断地进行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若脏腑气机升降失司,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疾病在病势上有向上(如呕吐、呃逆)、向下(如脱肛、泄泻)、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未解入里);在病位上有在表(如外感表证)、在里(如里实便秘)、在上(如目赤肿痛)、在下(如遗尿尿频)等不同。因而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而言就分别具有了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
    升浮与沉降是两种对立的作用倾向。一般来讲,人们将向上、向外的作用称升浮,升浮药有升阳举陷、解散表邪、透发麻疹、托毒排脓、涌吐、开窍、散寒等作用,治疗病位在表、病势下陷的病证。向下、向里的作用称沉降,沉降药有泻下通便、清热泻火、利水消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止呃、平喘、收敛固涩等作用,治疗病位在里、病势上逆的病证。
    药物的升降浮沉作用可受四气五味、质地轻重、炮制方法、配伍用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味辛甘、性温热之品多为升浮药,味酸苦咸、性寒凉之品多为沉降药;花、叶、枝、皮等质轻的药物多升浮,种子、果实、介壳、矿物等质重之品多沉降。炮制后的药物升降浮沉也会改变,如酒制提升、盐制下行、姜炒则散、醋炒则敛。
    药物的升降浮沉又可通过配伍发生转化,少量升浮药配大量沉降药也随之下降,少量沉降药与大量升浮药同用也随之上升。还有部分药物本身即具有双向性,如川芎上行头目,下走血海。
    药物的升降浮沉既有一般的共性,每味药又各有特性,并且其升降浮沉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对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必须做到多方面的综合分析,才能正确而恰当地运用。



五味辛甘酸苦咸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390 【字体:小 大】



    人们有时会因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而心情不畅,常说“心里像翻倒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什么味都有”。调料有五味,中药也有五味,称为辛、甘、酸、苦、咸。
    人类最初是从食物中得到了味觉的感受,而许多中药同时又是食物,人们就通过对食物的品尝、辨别,进而联想和推理,从而产生了对药物味的认识。然而和四气一样,更重要的是五味也是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在药效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来的。即五味不仅是药物滋味的反映,更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因而也就有了“药物实际可尝出的滋味种类远不止药味的五味”及“药味和可尝出的药的滋味,有相当一部分不一致”等客观事实。
    具有不同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不同的反应,也获得不同的疗效。辛味药主要含挥发油,甘味药大部分含有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糖类及其他活性物质,酸味药中绝大多数含酸性成分如鞣质,苦味药中苦寒药以生物碱和苷类成分为主,苦温药则多含挥发油,咸味药多含钠、钾、钙、镁、碘等无机盐及其他活性成分。






    另外,还有淡、涩味。淡有利小便的作用,涩味药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后世医家主张“淡附于甘”、“涩附于酸”,故仍只言五味。
    此外,有些药的气味芳香,而其作用难以用四气五味理论来解释,又有芳香药性之说。芳香药早期只是作为辟邪防病的调香品,后由于外来香药的不断输入,宋代以后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对其认识亦不断加深,形成芳香药性学说,是四气五味学说的补充和发展,也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寒热温凉话四气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455 【字体:小 大】



    临床用药必须明确药物之气(性),这点为历代医家所首肯。
    古人认为药物的“气”禀受于天,“气”的产生与天气有关。因所受有差异,故有四气的不同。而寒、热、温、凉,就是药性模拟四时气候而言的,所以称“气”。性,指药性。狭义的“性”即指药物的四气而言,广义的“性”则是泛指药物的气、味、毒性、功用、治疗、制剂所宜等。
    寒、热、温、凉四气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而概括出来的,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古人认为凡能治疗热证的药物,属寒性或凉性;能治疗寒证的药物,属热性或温性。寒凉与温热相对立,而寒与凉、温与热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另外,还有一种平性,因实际仍有微温或微凉之偏,故虽有平性之名而不独成一气,仍总称“四气”。
    药物治病是利用药物性气调整人身之气的偏盛偏衰,使之复归于平衡。性气的运用是针对证候的寒热而施。具体见下表(表1):

表1    寒热温凉作用表



功效

主治病证

治则

副作用

寒凉药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清退虚热清化热痰

泻热通便清热利尿

清心开窍滋阴潜阳

凉肝息风

实热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痰热喘咳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高热神昏热极生风

疗热以寒药,热者寒之

寒凉损中,伤阳伐气

温热药

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

温经通络引火归元

回阳救逆

中寒腹痛寒疝作痛

阳痿不举宫冷不孕

阴寒水肿风寒痹证

血寒经闭虚阳上越

亡阳虚脱

疗寒以热药,寒者热之

损津劫液,耗伤气血,动火生热



    总之,寒凉药治疗阳热证,温热药治疗阴寒证,这是临床必须遵循的用药原则,反之则必然导致病情的进 一步恶化,甚至引起死亡。
   由于寒与凉、温与热之间有程度上的差异,因而用药时要有一定的界限而不能混同。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则徒损其阳。至于寒热错杂病证,则当寒热之药并投,使寒热之证俱除。若遇真寒假热当用热药治疗;真热假寒证则当以寒药相投,不可真假混淆。中药药理的现代研究资料表明:许多寒凉药可抑制儿茶酚胺类合成,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并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代谢功能也有抑制作用。不少寒凉药多有镇静、抗惊厥等中枢抑制作用;而温热药对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与皮质功能、代谢功能等也有一定增强作用。有些药物如清热药、辛凉解表药等多属寒凉,除有不同程度地抗菌、抗病毒作用外,还分别具有抗毒素、抗炎等与感染有关的多种药理作用,特别是其中许多药物尚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或抗肿瘤、抗癌等作用。



名目繁多话中药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1061 【字体:小 大】



    从远古时代的神农尝百草开始,便有了中医中药。经过历代医家的艰辛求索与实践,如今它已茁壮成长为医苑中的一株奇葩,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用药方式和卓著的疗效,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大放异彩,倍受世人瞩目。作为中医药学人,有亢奋,也有喜悦。那么,什么是中药呢?
    中药一词的概念,屡经历史沿革,由“本草”到“草药”、“中药”、“中草药”、“民族药”、“天然药”等 ,名目繁多。中药的定义已有十余个,但目前尚无一个完整的公认的概念。传统的中药概念,或囿于封闭,或拘于保守,或过于宽泛。
    有人认为:中药是中医所用的药物,其中以植物药为最多,也包括动物药和矿物药。这似乎可以涵盖传统中药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民间草药、民族药、现代中药、洋中药、植物药,而中医所用的西药也被纳入其中。
    有人认为: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及康复保健等方面的物质。可以包括传统中药、民间草药、民族药、现代中药、洋中药、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甚至西药中用等。但是没有确切中医理论指导的民族药、民间草药、引自国外传统药物、植物药、洋生药,却难以包含其中。还有人认为: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这似乎可以总揽传统中药、民间草药、民族药,但是现代中药、保健食品、保健用品、洋中药、植物药却难以纳入。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一门传统学科,中医药学理论应充分吸收和借鉴包括生物医学在内的现代科技成果,中医药学的理论、方法和概念不能拘泥于传统,应与时俱进,内要符合中国国情,外能接轨国际惯例。因此,在新形势下,中药的概念和内涵应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并与时俱进。



图1 红参



图2 朱砂

名目繁多话中药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1062 【字体:小 大】





图3 荆芥



图4 蛤蚧

    因此有学者认为:目前广义的中药(Chinese Herbal Drugs)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疾病预防、治疗、诊断和康复的天然药物及其制品的总称。这里所说的“中医药理论”是指广义的中医药理论,既包括高度抽象的基本理论、丰富而具体的临床经验,也涵盖浩如烟海的现代相关研究资料。因此,传统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草药及其制品、民族药及其制品、中草药提取物、进口中药和植物药及其制品、中药和天然药物有效部位及其制品、有效成分结构修饰物及其制品、以天然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的合成和半合成药物等均可涵盖于广义的中药范畴之中。
    也就是说,广义的中药范畴既包括汉族药,也包括少数民族药;既包括已上市的中药和天然药物,也包括未上市的中药和天然药物;既包括国内传统药物,也有引自国外的传统药物;既有天然产物,也有人工合成产物;既有混合物,也有单体化合物。不论是洋人还是国人率先研发和使用的,也不论是西医药学人员还是中医药学人员率先研发和使用的,只要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都可以算是中药。从某种意义上讲,中药与天然药物、中药与“洋中药”之间的界限已被打破,传统的中药概念和范畴已悄然在变。
    所以,中药不应拒洋排外,可以采取“拿来主义”,如西洋参、玳瑁、乳香、丁香、豆蔻、沉香、槟榔、砂仁、龙脑、苏木、番泻叶、胖大海、藏红花、儿茶、血竭等早已被我们的老祖宗“洋为中用”了。而今为何要将复方甘草片、莪术油注射液、小檗碱类、青蒿素类、莨菪碱类、阿托品类、吗啡类、咖啡因类、水飞蓟素类、甘草酸类、斑蝥素类、七叶皂苷类、苦参素、秋水仙碱、三尖杉碱、喜树碱、鬼臼毒素、石松杉碱、延胡索乙素、芦丁、川芎嗪、穿心莲内酯、薏苡仁内酯、人参皂苷 Rg3、熊去氧胆酸、三氧化二砷(砒霜)等源于中草药的中药精华药物斥之为西药?
    所以,中药不应拘于传统,应该“与时俱进”,岩白菜素、丁香罗勒油、鸦胆子油、八角茴香油、薄荷脑、西瓜霜、青黛、冰片、枯矾、苏合香、枫香脂、颠茄叶及其制剂、水飞蓟、洋地黄、罗布麻叶、长春花、萝芙木、黄花夹竹桃、毛果芸香叶、当归流浸膏、甘草流浸膏、大黄流浸膏、绞股蓝、红景天、贯叶金丝桃、紫锥菊等已经纳入中药的管理。
   中药的概念和范畴不仅包括“粗、大、黑”的传统中药,也包括“半粗、半黑”的所谓现代中药(如中药有效部位制剂,也仅有50%的大类成分清楚,还有50%的大类成分不清楚。即使50%的大类成分清楚,但究竟含有哪些单体成分、它们之间组成关系如何、作用机理如何等问题都不清楚),更应包括“不粗、不黑”的基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化学药(既包括未经修饰中草药有效成分及其制剂,也包括经过修饰中草药有效成分及其制剂,甚至以中草药有效成分为先导化合物的合成和半合成药物也不应被拒之门外)。“不粗、不黑”的中药是中药创新与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一种新形式、新境界。正如基因、基因组学等新概念、新知识,传统西医学教科书中是没有的,现在很自然地被纳入现代医学(西医)范畴之中。同样,中医药学也不应拒绝新的东西,要及时吸纳新的东西,否则中医药学永远停留于传统,难有真正的出路。
   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中药的作用机理可以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释。

证候禁忌有说辞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272 【字体:小 大】





    前面我们讲了很多使用方药时应该怎样做,现在要强调的是不能怎样做,也就是用药禁忌的问题,主要谈谈证候禁忌。
    中医诊病治病的原则是辨证论治。证,是对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评定。如病人怕冷、发热、无汗、头疼、关节酸痛、咽痒流涕时,中医大夫认为是一个证——风寒表证,治疗时可选用成药九味羌活丸。反过来,发热这一个症状,会出现在多个证里,如风寒表证、风热表证、气分热证、温热证、血分热证、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暑热证、疳热证等等,只有把发热与其他症状、体征结合起来,才能得出相应的证,选择相应的药。也就是说,方与证是一一对应的,而证与症并不一一对应。
    每一个证都有一张对应的方,换句话说,方是因证而设,各个证之间,症状可能有交叉。而对大多数患者来说,症状是最直接表现的。如咳嗽,这只是一个症状,如果不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得不出证候,患者可能会在很多止咳药中无所适从。咳嗽有多种证候,若咳嗽兼怕冷、发热、头痛、无汗、全身酸痛,是表寒证,可用通宣理肺丸;兼头痛、发热、口渴、咽痛、舌边尖红,是表热证,用桑菊感冒片;兼痰多色白,胶粘难咯,是寒痰咳嗽,用苏子降气丸;兼痰黄粘稠,是痰热咳嗽,可用清气化痰丸;兼干咳少痰,低热口干,是肺燥咳嗽,可用二冬膏;兼气短乏力,语声低微,是肺虚咳嗽,可用人参保肺丸;兼腰膝酸软,面目浮肿,为肺肾双虚,用百果仙胶。上述这些成药都治疗咳嗽,但如果选择不当,咳嗽不但不会缓解,反而有可能加重。
    看到这里,读者朋友对成药应用的严格法则有了一定了解,随之可能会产生一个念头,认为中成药使用起来太麻烦,不好掌握。



合理用药保疗效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236 【字体:小 大】





    医生开了处方,药也拿到了患者手里,但这并不能保证药物发挥最好的疗效,因为如果使用方法不当,药方再好也是枉然。在使用方法上,我们要注意用药时间、用药频度、用药温度、用药方式、用药剂量和药后调护等问题。
    一般情况下,内服药物应在饭前半小时至1小时之间服用,但若是急救药,则越快越好。有些药物有特定的服用时间,如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滋补药、驱虫药宜晨起空腹服;安神药应在睡前服等。外用药使用时间不太严格。
    服药频度,内服药一般一天分二三次服用;病情严重者可一次顿服;治疗胃气虚弱的药物、止呕药,则需要少量频服。外用药的用药频度差异很大,有的一天数次,如点眼液、滴鼻液;有的数天换一次,如祛风止痛的膏剂、散剂;较常见的是一天用一次,如拔毒膏、黄水散等。
    内服药一般温服;解表剂、攻下剂、活血剂、通络剂、温里剂等需热服以助药力行散;若真热假寒证,也应寒药热服,以免拒药呕吐;有时需要冷服,如收涩剂、止血剂、清热剂及真寒假热证的热药冷服。外用药也很讲究用药温度,外洗剂一般温用;而狗皮膏类温经散寒的药应热用;清热解毒的金黄散、柏叶散则应以凉水调敷患处。
    用药方式也即给药途径,分为内服、外用、注射三种。内服又包括煎服、炖服、直接吞服、沸水冲泡、开水送服、药汁送服、调服、含化、鼻饲等方法;外用有撒敷、涂敷、贴敷、吹敷、点入、吸入等方法;注射分皮下、肌肉、静脉、穴位、局部几个层次,要求无菌操作。此外,还有栓剂的放置法,线剂的结扎法,钉剂、条剂的插入法等。
    处方上已标明用药剂量,药物说明书上也有用量标准,一般情况下,严格按说明掌握用量即可,但有时医生特别强调的用量与说明书上有出入,则要遵医嘱服药。尤其是婴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用量不同,如3~6岁用成人量的1/2,3岁以内用成人量的1/4。
    药后调护是指用药后要注意饮食起居的调护,以保证甚至可增强药剂的疗效,这是中医治病独具特色的部分。一般情况下,用药后应“避风寒,慎起居,节饮食”。
    可见药剂是否见效,既要看医生辨证论治的水平,又要看患者能否正确使用药物,掌握正确的用药知识对保证疗效非常重要。



中西结合细斟酌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229 【字体:小 大】



   

    在临床治疗中,医生多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以达到取长补短、提高疗效的目的。当然,临床也发现,中西药配伍不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副反应,下面就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中西药各有特点,充分利用它们的长处,相互配合应用,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很多中西药合用后能增强疗效,如利福平与灵芝合剂同用治疗肺结核,效果远远优于单独使用利福平或灵芝合剂。对脑血管意外的病人,往往用甘露醇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湿痰咳嗽,痰粘胶结难咯,服橘红丸祛痰止咳,配合西药痰咳净稀释痰液,使之便于排出,二药配合使用,有利于止咳化痰。
    有时中西药结合能够互不缺陷,同样取得好的临床效果。如一个病人患了流感,头痛流涕,又有咽痛红肿,扁桃体肿大,这是病毒合并细菌感染。西药青霉素治疗这种细菌感染十分便捷而且高效,但对付病毒感染就没有什么绝招了。此时,可显出中药的威力。许多清热解毒药都有抗病毒的作用,代表性的有板蓝根冲剂、清开灵注射液(口服液)、银黄口服液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合并病毒感染有极佳的疗效。
    有些西药对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选择合适的中成药可以减轻或消除这种反应。肿瘤病人一般采用中西医配伍用药法,因为西医化疗药有明显的杀死癌细胞的作用。但不可避免的是血细胞被抑制和杀伤,典型反应是白细胞减少,病人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表现出一派虚证,而很多中成药可以扶正固本、对证治疗,包括传统成药十全大补丸、参茸卫生丸等,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防病抗病能力,或有肯定的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众所周知,长期使用链霉素会出现耳鸣或眩晕,这是因为链霉素损害了听神经,若同时服用甘草剂,甘草酸与链霉素的碱性基团结合形成甘草酸链霉素,可大大降低链霉素的毒性而不影响其抗菌力。
    前面说了很多中西药配伍的优点,可是在某些情况下,中西药合用会出现相反的结果,降低疗效,甚至发生毒副作用。这就是中西药配伍禁忌。含大量鞣质成分的中成药,如四神丸、六味地黄丸、牛黄解毒片等,不宜与维生素B1、酶制剂、重金属盐、生物碱类、蛋白制剂合用。
    含黄酮成分的中成药,如橘红丸、龙胆泻肝丸、二陈丸等,不宜与氢氧化硅、三硅酸镁、碳酸钙合用。
    含金属离子,主要指含矿物质成分的中成药,如牛黄上清丸、乌贝散、朱砂安神丸等,不宜与四环素、异烟肼合用。
    含动物胆汁的中成药,如蛇胆川贝液、牛胆汁浸膏等,不宜与奎尼丁合用。
    含朱砂的中成药,如六神丸、朱砂安神丸、梅花点舌丹、仁丹、紫雪散、冠心苏合丸等,不宜与溴化钾、溴化钠、碘化钾、碘化钠、硫酸亚铁、亚硝酸盐合用。
    含雄黄的中成药,如六神丸、牛黄解毒丸、安宫牛黄丸等,不宜与硫酸亚铁、亚硝酸盐合用。
    含珍珠的中成药,如小儿化毒散、五粒回春丹等,不宜与小檗碱合用。
    含甘草、鹿茸的中成药,如麻杏石甘散、四君子丸、参茸片等,不宜与阿司匹林、优降糖、降糖灵合用。
    总之,如果使用得当,中西药可以一起发挥治疗作用,只有掌握用药知识,才可能兴利除弊,使中西药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反之,如果配伍不当,则会事与愿违,甚至发生危险,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中西结合细斟酌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230 【字体:小 大】



   

    在临床治疗中,医生多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以达到取长补短、提高疗效的目的。当然,临床也发现,中西药配伍不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副反应,下面就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中西药各有特点,充分利用它们的长处,相互配合应用,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很多中西药合用后能增强疗效,如利福平与灵芝合剂同用治疗肺结核,效果远远优于单独使用利福平或灵芝合剂。对脑血管意外的病人,往往用甘露醇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湿痰咳嗽,痰粘胶结难咯,服橘红丸祛痰止咳,配合西药痰咳净稀释痰液,使之便于排出,二药配合使用,有利于止咳化痰。
    有时中西药结合能够互不缺陷,同样取得好的临床效果。如一个病人患了流感,头痛流涕,又有咽痛红肿,扁桃体肿大,这是病毒合并细菌感染。西药青霉素治疗这种细菌感染十分便捷而且高效,但对付病毒感染就没有什么绝招了。此时,可显出中药的威力。许多清热解毒药都有抗病毒的作用,代表性的有板蓝根冲剂、清开灵注射液(口服液)、银黄口服液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合并病毒感染有极佳的疗效。
    有些西药对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选择合适的中成药可以减轻或消除这种反应。肿瘤病人一般采用中西医配伍用药法,因为西医化疗药有明显的杀死癌细胞的作用。但不可避免的是血细胞被抑制和杀伤,典型反应是白细胞减少,病人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表现出一派虚证,而很多中成药可以扶正固本、对证治疗,包括传统成药十全大补丸、参茸卫生丸等,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防病抗病能力,或有肯定的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众所周知,长期使用链霉素会出现耳鸣或眩晕,这是因为链霉素损害了听神经,若同时服用甘草剂,甘草酸与链霉素的碱性基团结合形成甘草酸链霉素,可大大降低链霉素的毒性而不影响其抗菌力。
    前面说了很多中西药配伍的优点,可是在某些情况下,中西药合用会出现相反的结果,降低疗效,甚至发生毒副作用。这就是中西药配伍禁忌。含大量鞣质成分的中成药,如四神丸、六味地黄丸、牛黄解毒片等,不宜与维生素B1、酶制剂、重金属盐、生物碱类、蛋白制剂合用。
    含黄酮成分的中成药,如橘红丸、龙胆泻肝丸、二陈丸等,不宜与氢氧化硅、三硅酸镁、碳酸钙合用。
    含金属离子,主要指含矿物质成分的中成药,如牛黄上清丸、乌贝散、朱砂安神丸等,不宜与四环素、异烟肼合用。
    含动物胆汁的中成药,如蛇胆川贝液、牛胆汁浸膏等,不宜与奎尼丁合用。
    含朱砂的中成药,如六神丸、朱砂安神丸、梅花点舌丹、仁丹、紫雪散、冠心苏合丸等,不宜与溴化钾、溴化钠、碘化钾、碘化钠、硫酸亚铁、亚硝酸盐合用。
    含雄黄的中成药,如六神丸、牛黄解毒丸、安宫牛黄丸等,不宜与硫酸亚铁、亚硝酸盐合用。
    含珍珠的中成药,如小儿化毒散、五粒回春丹等,不宜与小檗碱合用。
    含甘草、鹿茸的中成药,如麻杏石甘散、四君子丸、参茸片等,不宜与阿司匹林、优降糖、降糖灵合用。
    总之,如果使用得当,中西药可以一起发挥治疗作用,只有掌握用药知识,才可能兴利除弊,使中西药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反之,如果配伍不当,则会事与愿违,甚至发生危险,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推陈出新新剂型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266 【字体:小 大】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方剂的剂型也在不断创新,主要目的是方便使用,提高药材的功效和利用率。这些新剂型中,有的是由传统剂型改革而成,有的则为全新剂型。
19.1改革剂型  〖*2〗   

19.1?1露剂、合剂、糖浆剂是汤剂的改进剂型。露剂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经蒸馏而得到的饱和或近饱和的透明水溶液;合剂是由汤剂浓缩而成;糖浆剂是将汤液浓缩后再加入一定比例糖浆的制剂。   
19.1.2酊剂酊剂是酒剂的发展,是直接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浸泡药材得到的含一定量有效成分的液体制剂。
19.1.3流浸膏流浸膏是用乙醇、水等浸出药材有效成分后,再调整浓度及含醇量而得的液体浸出剂型,一般1毫升流浸膏的有效成分相当于1克原药材。
19.1.4冲服剂、胶囊剂冲服剂是散剂的精华,是药材经提取、浓缩、干燥与制粒等工序制成的颗粒状散剂,比传统散剂节省药材,便于吸收。胶囊内的药物现代已由单纯的原材粉末发展到浸膏粉和提纯物,胶囊种类也因材料不同而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此外还有一种微胶囊,是由高分子物质或共聚物质包裹药物而成。
19.1.5滴丸滴丸是丸剂家族的新成员。将药材在熔点较低的脂肪性或水溶性基质中溶解、混悬、乳化后,滴入一种不相混溶、比重适宜的冷却液中,熔融的液滴骤凝成球形丸粒,即成滴丸。一般含挥发油而不耐高温的药物可制滴丸。
19.1.6橡皮膏剂橡皮膏是外用膏剂新剂型,是以生橡胶、松香、植物油、凡士林、氧化锌等混合成基质,再加入适量的中药浸膏粉及其他药物制成,属硬膏剂,比传统硬膏剂应用方便。
19.2新剂型
19.2.1注射剂将中药提取液精制、灭菌后,灌封于安瓿中的制剂为注射剂,用于皮下、肌肉、静脉注射。注射剂剂量准确,使用方便,起效迅速,适用于急救。
19.2.2口服安瓿剂将中药提取液精制后加入适量糖或蜜,经灭菌灌封于安瓿瓶中,专供口服的制剂称口服安瓿剂。这种制剂服用剂量小,吸收快,服用方便,味道易被接受。
19.2.3膜剂膜剂系将药物细末或有效成分均匀分散或溶解在成膜材料中制得的膜状固体制剂,可供粘膜或皮肤用药,起效迅速,作用部位明确,使用方便,药效成分破坏少。
19.2.4气雾剂借助抛射剂或雾化器使药物细粉或有效成分以雾状形式喷出的制剂称为气雾剂,有便捷卫生,药物分布均匀的优点。
19.2.5片剂片剂为药物细粉或提取物加适量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等,再经制粒、压片而成,外表不包糖衣的为素片,外包糖衣的为糖衣片。为避免某些药物刺激胃壁或被胃液破坏,要给这些药物外包肠溶衣,使其在肠道中分解。
    剂型的改进是人们认识水平与科技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它把方剂学的发展带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28
发表于 2009-9-15 03:14:1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总报告-22 韩启德副委员长视察讲话(2009-07-30 17:25:17)

“阴火”辨惑---叶显纯
阴火"辨惑---叶显纯         
    “阴火”一词,见于李东垣所撰《内外伤辨惑论》(1247年),尔后又在《脾胃论》(1249年)所制补中益气汤前再次述及。由于补中益气汤功能补气升阳.为后世医家奉为用治气虚发热、气虚下陷等病证之要方,又因方中诸药性属甘温.成为中医治疗法则“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剂.用之中的.莫不应手而愈,以故誉满医林,流传750余载。对于气虚发热之症状为何称之为“阴火”,李氏却无片言只语予以解释,对于气虚发热的机理虽有所阐述,却又语焉不详,使人莫测高深、难以理解,即使著作等身的清初医家张路玉在所著《张氏医通》卷二诸伤门专列劳倦一证中.对李东垣“阴火得以乘其土位”之说,亦提出“火乘上位.此不能无疑者也”的质难.及至晚近有关中医教科书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认为是“气郁生热”(《中医学基础》1978年版),或认为是“气血虚损而发热”(1978年审定的《方剂学》),甚至还有认为是“中阳外越”、“肾阴不足、虚火上炎”、“阳虚外感发热”等不同认识(均引自傅衍魁、尤荣辑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医方发挥》),难怪《医方发挥》对补中益气汤注说:“要正确理解‘气虚发热’的机制,首先必须解决什么是‘阴火”’的先决条件,并将自己的认识进行了阐述,洋洋千余言,不可谓之不详,然读后对若干问题仍未能豁然明了,相反还反而增加了一些疑问,因而萌生探讨之意,将一己肤浅之见著之于笔,以作抛砖引玉之举,若有讹误之处。虔恳不吝批评。
1  对《脾胃论》“阴火”之疑惑
    李东垣对“阴火”的阐述虽然在其另一著作《内外伤辨惑论》中亦有涉发,但基本内容均见于《脾胃论》中,故本文着重于《脾胃论》的阐述,以免重复;为便于提出个人有所不解的问题,现将原文分为数段逐一述之如下:
    《脾胃论》说:“(气虚发热)与外感风寒所得之证颇同而实异,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实实虚虚,如此死者,医杀之耳。”李氏认为气虚发热与外感风寒之症貌同实异,在治疗方法上迥然不同,若是虚者反泻、殃及患者.医者是不能辞其咎的,这一论述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脾胃论》说:“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所说饮食失节、喜怒忧恐,固均能耗伤脾胃,乃至元气不足,但元气不足何以会出现“心火独盛”呢?李氏未予解释,令人悬疑。况补中益气汤主治病证虽有“烦热”、“身热而烦”等症,然皆为或有之症,并非气虚发热必有之象,则责之心火独盛似尚留有进一步商榷之余地也。
    《脾胃论》:“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以上所述紧接“心火独盛”之后,分明有三重意义:①说明“心火”的属性,“心火者,阴火也”,可有两种解释:一为心火即是阴火,另一为心火属于阴火,揣测其意,当是指后者而言。②说明“心火”的来源,所说心火起于下焦,就是说起源于肾。盖肾阳又称元阳、真阳、命门之火.具有温煦周 身各组织、脏腑作用,尤与心阳关系密切.故称之“其系系于心”,允予认可、并无不当。③说明“心火”亦即“阴火”的病理变化,由于“心不主令”。以致“相火代之”,因为“相火”是元气之贼,遂而“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以上所说。貌似顺理成章,然而同样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所说“心不主令”,自是指心有病变、不能发挥正常功能,但引起“心不主令”的原因是什么?再有即使“心不主令、相火代之”,与脾胃气衰又有什么关系?多处启人疑窦。只有“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为后世医家普遍接受,奉为解释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
病证的至理名言。
    《脾胃论》还说:“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则不任风寒.乃生寒热,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上述之语自是对脾胃气虚因而产生发热的机理进行的解释,但脾胃既已气虚,何以气还能下流?而下流之气何以又会变生阴火?所发生的阴火何以又能“乘其土位”?“不任风寒、乃生寒热”,何以患者并不必具鼻流清涕、咳嗽不畅等症?可见或为臆测之语,或不符临床实际.留下不解之谜。
    此外,李氏还在《内外伤辨惑论》中说:“肾间脾胃下流之湿气闷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燥热。”又在补中益气汤人参、白术、黄芪三药之后注称:“以上三味,除湿热、烦热之圣药也。”更是令人为之惊诧,盖补中益气汤为甘温之剂.并不宜于用治湿盛于内、湿热蕴蒸以及燥热等症,若使身有发热、兼见口淡无味、舌苔厚腻,或苔见黄腻、小便赤涩,或舌干无津、口干口苦等症,咸需禁忌,苟遵循投用岂不南辕北辙、本欲救治而反遗夭殃?“尽信书,不如无书”此之谓也。总之,李东垣创制补中益气汤,在医学史上可以推许建立了不朽之勋,但在理性认识方面却又留下诸多难以理解之憾,有待进一步探讨。
2对《医方发挥》解释“阴火”之我见
    《医方发挥》是在《方剂学教学参考资料》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中医方剂学专籍(版本见前),该书内容具有很多优点,诸如内容丰富、项目清晰、不同见解兼收并蓄、开展学术讨论,对疑难问题给予释疑解惑,对错误论述进行更正等,不失为学习中医方剂学重要参考文献之一。书中列补中益气汤对李氏所述“阴火”的范围与发生机制也进行了阐述,有的地方还加以发挥、补充,现归纳于下,并将一己粗浅认识顺予提出,以供讨论。
2.1  关于什么是“阴火”问题书中认为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就是李东垣所说的“(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独亢于心的心火”(见P343);②就是“不能下交于肾,而反冲于上的离位相火”,因为(它)“不仅无温养生气作用,反而因脾胃气虚而乘土位,这个离位相火,亦是阴火”(见P343);③“下焦郁而发热的阴火”(见P343)。以上所说内容,虽然基本上仍只是根据李东垣论述而来,但对此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则有利于读者对李东垣所说“阴火”的认识;尤其是最后还点明:“(无论哪一种阴火)均因脾胃气虚而起”(p343),更是使人不致为“心火”、“相火”、“下焦郁而生热”等不同说法纠缠不清而迷失方向,若能由此而有所启迪,其功亦不可没也。
2.2关于发生“阴火”的机理问题归纳本书所述.大致有下述三个论点:①“李东垣所说的阴火……是因于劳倦伤脾,损耗脾胃元气,脾胃气虚则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水谷精微反下流成湿……闭塞下焦,抑遏下焦阳气,使之郁而生热上冲”。(见P343)虽然基本内容与李东垣所说的原因并无二致,但补充说明了下流于肾的是水谷精微、化而成湿的,既不是“脾胃之气下流”(《脾胃论》),也不是“脾胃下流之湿”(《内外伤辨惑论》),但是既然有湿,自当有湿的征兆,需知补中益气汤主治病症主要为气虚倦怠、身有发热,并无舌苔厚腻、身重、浮肿等湿的表现,于湿何尤,因此谓之“湿遏下焦”,乃是想所当然,难以令人信服。②“因于湿气下流闭塞于下焦.阻隔心火,使之不能下交于肾而成既济之体,反自下焦上冲”。(见P343)。按此处所说“心火不能下交于肾而成既济之体”,当是指“心肾不交”的病理变化而言,然而用“心肾不交”来解释气虚发热的机理,实在不敢苟同,因为两者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根据个人肤浅的中医学知识.只知道心、肾的生理关系在阴阳学说方面,分别属于“阴”、“阳”,在五行学说方面又分属于“水”、“火”,它们一主藏神(心)、一主藏精(肾),是人体生命活动至为重要的两脏,所以《证治准绳》说:“心肾是水火之脏,法天地、施化成之道,故藏精神,为五脏之宗主。”在正常情况下.心居上焦,心阳(即心火)必须下交于肾阴,而肾居下焦,肾阴(即肾水)也必须上济于心阳,从而使人体阴阳升降协调,维持
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千金要方》说:“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我们通常又称之为“心肾相交”或“水火既济”。如若两者失去正常的“相交”与“既济”.即能使阴阳协调关系遭到破坏,可能产生失眠、健忘、遗精、小便频数、消渴等病症,则宜以“交通心肾”法进行治疗。常用的代表方有黄连阿胶汤、交泰丸、茯菟丸、天王补心丹等。由上可知“心肾不交”有其特独的涵义,而“交通心肾”又是一种特殊疗法,有其一定的适应
症和适用方药,与气虚发热的病机、病症截然不同,怎能相为混淆!③“心火之所以独亢于上,乃是因于脾胃气虚下陷,化源不足,中焦取汁不足以化办生血,则心血不足以养心火而致亢。”(见P343)这里将“心火独亢”归咎于“中焦取汁不足以化赤生血,以致心血不足以养心火而致亢”,看来有乖常理,盖心血不足不能养心,并不致酿生“心火独亢”,只有“心阴不足、心失滋养则心火易亢”(参见方药中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P502,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虽然血亦属阴,但“心血不足”与“心阴不足”毕竟有所区别,不可等同视之,临床诊为心血不足者多见头目眩晕、面色萎黄、唇甲色淡等症;而心阴不足者则多见烦躁不安、手足心热、面色潮红、咽燥唇干等症(参考文献同上);李东垣认为气虚发热见有“心火独盛”,既已令人悬疑,乃又有倡言“心血不足”而心火独亢.岂非引人误入歧途,若不以临床症状为据,投用补血方药。其后果亦可想而知也。呜呼!立论之难,难于精确,未可轻率言之也。3分析明代医家对“阴火”的阐述
    “阴火”,虽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首创,但并未被此后医家普遍采纳和认同,如明代龚廷贤所撰的《寿世保元》(1616年)、张介宾所撰的《景岳全书》(1624年)均未见述及,清代医家张路玉所撰的《张氏医通》(1695年)虽引录了赵养葵对“阴火”的认识.自己却不提“阴火”二字,足见其在医界的影响尚有一定的局限性。
    赵养葵所撰《医贯》(1617年)一书,可说是其代表之作,现将《张氏医通》所录转述于下:“以火言之,有阳火、阴火……阳火者.天上太阳之火……阴火者。灯烛之火……此对待(言之)之火也。”又说:“阴虚火旺者,此肾水干枯而火偏盛,宜补水以配火……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正此谓也,如灯烛火亦阴火也,须以膏油养之。”此外,还说:“人身脾士中火,以甘温养其火而火自退……甘能除大热,温能除大热,此之谓也。”由上可见。赵养葵所说的“阴火”就是阴虚火旺之火,而“脾土之火”可以温养而退其火,却并未承认即是“阴火”,与李东垣所说的
明显不是同一概念。
    基于李、赵二氏所见分歧,那么究以何者为是呢?个人以为若要弄清“阴火”的涵义.必须先了解“阴火”和“阳火”的差异,赵养葵说:“(阴火、阳火)此对待之火也。”《医方发挥》也说:“阴火:以别于外来的阳热之火”(见P343)都给予我们以启示.只要将阴火、阳火区别清楚,古人所说的“阴火”涵义之谜,自然可以迎刃而解,为了便于区别阴火与阳火的不同,现将二者主要不同之处,列表如下,仅供参考:
       阴火                                                      阳火
   可见火象,其热不烈                                 火象明显,灼手可燔
   热势不扬(低热)                                    热势猛烈(高热)
  起病缓慢,缠绵不己,日久不退,劳累后加重             起病迅速,治之得当可迅速消退
一般正常或有微黄,舌尖红                    舌苔黄色、舌质正常或 见红绛(血热)或见厚腻(湿热)
    细软无力,或有小数                              脉数明显,或兼洪滑
小便清长,或见黄赤, 见心烦,多见倦怠乏力           小便黄赤,大便秘结,多伴口干舌  唇焦、渴欲引饮,                                            或 渴渴不 欲饮,烦躁不安,头痛、、身痛
    由上可见,所谓“阳火”指的就是“实热”.包括伤寒阳明经热,温病热在气分、营分、血分,以及湿热、热毒等病症;而所谓“阴火”指的就是“虚热”.包括赵养葵所说的阴虚发热、李东垣所说的气虚发热。虽然“阴虚发热”和“气虚发热”的病因、症状以及治法有所不同,而“热势不扬、缠绵日久”则是两者的共同特点.都属于“阴火”的范畴.只因后世医家常将二者称之为“虚热”,或分别称之为“阴虚发热”或“气虚发热”.并无沿用“阴火”一词者,以致反而对“阴火”视同陌路、对其涵义深不可测了。
    至于“阴火”的发病机理.由于人体的“阴分”和“气分”各有不同涵义,因而“阴虚发热”和“气虚发热”的病因病机自亦随之各异:如“阴虚发热”一般都认为是由阴虚不足、以致阳气偏亢,从而发生骨蒸潮热、面红升火、咽干口燥等虚热症状;在治疗上必须投以滋阴泻火为法,方如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辈进行治疗,古今同此。说,并无歧议。而对“气虚发热”的机理,则颇令人费解,虽然李东垣在所著《脾胃论》中指出:“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则不任风寒,乃生寒热。”得到后世医家赞同,如张秉成就进一步解释说:“人身真阳之气,虽藏于两肾之中。然自有生以来,莫不籍脾胃以为充长……若脾胃一虚,则卫气不固,则外邪易感。”(引自《成方便读》,补中益气汤方下注文),殊不知李氏尽管说过“不任风寒,乃生寒热”,但却又自我否定,认为“然而与外感风寒所得之证颇同而实异……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矣。”事实上李氏补中益气汤也决非为治疗外感风寒所创制.张氏不察,遂有萧规曹随之举,实所失当。由于“气虚发热”乃客观存在,因此李氏又说:“有所劳伤,皆损其气,气衰则火旺.火旺则乘其脾土,脾主四肢,故困热。”(引自《景岳全书•杂证•劳倦内伤》)虽然如此,但对气虚为何火旺仍未有所解释,令人悬念不已。为揭开个中奥秘。窃以为仍当以东垣所说:“无阳以护其营卫”作为探讨之切入点,始能达到昭示之目的,惜李氏浅尝辄止、言焉不详,遂使功亏一篑,余不敏试予进一步阐明,未稔能否拨开云雾。按人身之元气与生俱来.但又有赖于后天水谷精气之充盈,故《景岳全书》说:“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生者不小。”(引自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同时人体的卫气亦主要源自水谷精微,能运行于肌肤分肉之间,具有护卫肌表、温养肌肉及调节体温作用(参考文献同上)。以故脾胃虚弱不仅削弱元气、出现疲乏无力等症:而且还可导致卫气不足、丧失卫外之功,基于人体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值兹非常时期即予启动.将体内气刚充实于肌肉、拓之于卫表,促使气阳聚于肌表.遂而出现发热之象,此即气虚反见火热之由来。唯此发热因虚而发,故有身热不扬、缠绵不已之特点,与外感发热、邪侵实热病因迥然不同,在治疗上若误投解表、清热
之剂则将不唯无功、反见其害.只可投以补中益气汤之始克使气阳充沛而虚热随之消退。此外,李氏将气虚发热之因果关系,归之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此语深得医家赞许.然个人以为将“火”置于“元气”之前,尚有以火之盛衰作为主要因素之意,用于实热则可,因火盛则耗气,火衰则元气可渐复;现既述于补中益气汤下,用于气虚发热之症,则不若改将“元气”置之于句首,谓之“元气与火不两立,一负则一胜”,体现气虚发热因脾胃气虚而发,可用补中益气之剂达到消除发热目的,又突出“元气”盛衰为发热与否的主要因素,似更合理,未稔然甭?
29
发表于 2009-9-16 01:17:0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总报告-22 韩启德副委员长视察讲话(2009-07-30 17:25:17)

八)中医发展趋势(2009-01-19 12:02:39)标签:贾谦 中医战略 重振中华医魂 文化   分类:课题组:重振中华医魂
七、中医发展趋势
(一)中医是前沿科学
中医的优势来源于整体和综合把握事物的能力,在整体上是先进的,已经实现了宏观和微观的有机结合。中医对于微观的看法也是整体性的,这说明中医已经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实现了现代科学重构整体的愿望,并且解决了以构成为主的方法论在逻辑上存在的悖论。因此,与现代科学发展的前沿相比,中医自然是前沿科学。但是,由于研究问题的方法论落后,国内主流学术界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医的先进性,因此,加强 “先进性”教育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只有认识到了中医理论的先进性,才能自觉地在科研、医疗和临床工作中以中医的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才能够积极吸收和利用全球科技、经济和文化资源为我国的自主创新目标服务,支持我国的自主立国战略。可惜的是,“中医药在中国至今没有受到文化上的虔诚对待,没有为确定其科学传统地位而进行认识论的研究和合理的科学探讨,没有从对全人类福利出发给予人道主义的关注。所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这样做的不是外人,而是中国的医务人员。”德国著名汉学家和中医药研究专家M·波克特教授的上述评论应当发人深省,促人猛醒。
以中医药科学为指导的方法论科学将成为未来后现代科学的主导。谁掌握了中医药学的方法论,谁就将在未来的科学发展中占据领先地位。
(二)国外设立技术壁垒的最终目的是掌握中医药的主导权
欧美诸国历来以种种理由阻止中医药的合法进入和使用。例如,说中药应用了濒危野生动植物,中药里含有重金属(安宫牛黄丸不许进口,因含朱砂,朱砂含汞),养熊是虐待熊等。尤其是,比利时使用苗条丸(其中含有大量西药)致人肾中毒,有大夫发现是马兜铃酸所致,于是欧洲西药企业资助这位大夫发表文章,称马兜铃酸肾病;英国称之为中草药肾病;美国则干脆称为中药肾病,而且在没有任何不利于中药的情况下,FDA突然宣布70种含马兜铃酸或怀疑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不许进口;马来西亚尾随其后,不许龙胆泻肝丸在马上市。于是,我们药监局修改了处方,禁用关木通。
然而,欧美各国以及日本、韩国一直都在支持对中医药进行研究,并为此投入巨额资金。美国已设立数十个研究所研究中医药,日韩等在我国设立饮片厂盗窃炮制技术,有关跨国公司和制药公司也纷纷在我国设立办事处,购买中药处方,寻求商机。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我国对中医药的研究力度不够,支持力度不够,采用西医药方法论等,国外机构正是利用这一缺陷,一方面大肆渲染中医药的毒副作用,另一方面以合作研究为名,肆意掠夺中医药的秘密技术和知识产权。现在有关的合作研究几乎成为通例的是:中国的中医药专家不能成为研究项目的负责人,自然也难以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长此以往,我们自然将中医药发展的主导权拱手让给其他国家。现在,日本已经将“汉方医学”改名为“东洋医学”,以此在国际上与中医药竞争;韩国也不承认中医药的学历教育,必须有韩医学历才能执业。也许有一天,“美国中医学”和“欧盟中医学”也会浮出水面。怎样掌握未来中医药发展的主导权,这是应当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大问题!
30
发表于 2009-9-16 17:10:2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总报告-22 韩启德副委员长视察讲话(2009-07-30 17:25:17)

姜春华治疗慢性腹泻经验(2009-06-03 20:46:25)标签:健康 中医 治疗 腹泻 泄泻 慢性结肠炎 姜春华 益气止泻汤   分类:临床经验
慢性腹泻证治举要
一 宜燥湿不宜利湿
    泻多由于湿。《内经》云:“湿胜则濡泄”。因此利水渗湿,分清别浊历来是治疗泄泻的主要法则之一。如丹溪曾云:“泻多由于湿,惟分利为上策。”景岳说:“治泻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李中梓则以淡渗利水为治泻九法之首位。然而先生认为急性腹泻或慢性腹泻均宜燥湿而不宜利湿。盖因津液具有载气、化血、濡润全身之功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临床上常可见气随津脱,津竭气亡之现象,故仲景对汗、吐、下法的应用十分慎重,后世医家亦有“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缕生机”之说。小便乃由津液所化,慢性腹泻丧失津液已多,再利小便势必导致其津液愈枯而使病情更趋严重复杂。慢性泄泻之湿,乃是脾虚失运所致,唯有健脾燥湿才是治病之根源,利小便实有犯“虚虚”之误。《杂病源流犀烛》曰:“脾强无湿”,故先生主张运用川朴、苍术、白术、砂仁或黄连等健脾燥湿药,从根本上杜绝其生湿之源。从现代药理研究可知,此类药物均有控制肠道病菌的作用,故适用于慢性腹泻的治疗常取得较好的疗效。如一患者泄泻三个月,多则日行七八次,少则二三次,便有异味,口苦苔黄而腻,显系中焦湿热,先生运用黄芩、黄连苦寒燥湿,枳实、木香消导积滞,甘草、芍药甘酸化阴以缓急,药仅六味,连服用3剂,泄泻即缓,后用六君子之类调理而愈。
  二、温清酸涩寒热并用
  久治不愈的慢性腹泻,先生常温清酸涩并用,正气、邪气、病因、症状综合调节治理,以截断扭转病势,使病情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温,即用温阳益气药以扶正固本。先生认为,慢性腹泻久久不愈,并不是邪热之盛,而是正气不足所致。《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于。”正气充沛旺盛,即使感受病邪亦往往一药而愈而少有后患,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则病邪留滞,迁延缠绵,遂成慢性之疾。因此温阳、益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是驱逐病邪的先决条件。先生在临床上温阳多用附子、肉挂、干姜、补骨脂等,益气主用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其中黄芪、附子二味先生尤为推祟。黄芪补中益气,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别录》谓其主“藏风邪气……主腹痛泄痢”。故在临床上常重用黄芪以扶正驱邪,一般常用量为30克。附子能振奋机能之衰减,振奋全身细胞之活力。虞传云:“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人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温热药达下焦,以驱除在里之寒湿。”运用临床常有力起沉痼之功。
    清,即清热解毒以消除滞留肠道的湿热邪毒病邪。湿热邪毒常为慢性腹泻的致病原之一,湿性粘滞缠绵,与热相结,壅滞肠道,致肠道气机堵塞,传导失司,或伤及血络而致气血失调。因此消除湿热之邪是为治病求本之道,先生常用地锦草、蚂蚁草、鸡骨草、铁苋菜、秦皮等清热解毒药,临证取用,以清除湿热邪毒,达到清肠和络之功效。现代药理分析表明,此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抗大肠杆菌的作用,部分药物如白头翁、铁齿苋菜等还有抗痢疾杆菌的作用。故为治疗慢性腹泻不可缺少的一环。
酸敛收涩,历来医家往往视作畏途,因而用之颇慎,如丹溪所曰:“世俗利用涩药治泻……为祸不少。”李用粹则认为:“兜涩不可太早,恐留滞余邪。先生认为,酸敛收涩有截断病势发展之功,关键在于如何选药。慢性腹泻为正虚邪恋之证,正虚为邪恋之基础,正气愈虚,邪气愈恋,遂成恶性循环,久而久之,正气衰竭则危象生焉。因此,在扶正祛邪,治病求本的同时,适当加以酸敛收涩之药,不仅能收敛耗散之正气,亦能截断邪势之发展,更有利于扭转病情恶性循环之局面。先生常喜用乌梅、石榴皮、五味子等药,因这些药物具有收敛正气及驱除邪毒双重作用,如乌梅据现代药理分析对痢疾杆菌及肠致病菌都有抑制抗菌作用,诃子对4—5种痢疾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抗菌作用,但并不是所有收涩作用的药物均可选用,有些酸涩药如婴粟壳之类,先生认为不宜使用或多用。由于正确地把握住正气、邪毒、虚实之关系,施以温清酸涩等多头并进,各施其职,标本兼顾,因而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治一男性患者,23岁,由菌痢引起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五年迁延末愈,面色光白,形体赢瘦,畏寒肢冷,腹痛下利,一日数行,舌淡苔白润,脉来沉细无力,曾用消炎药末见效。先生用附子、肉蔻,振奋阳气,铁苋菜、鸡骨草、胡黄连清热解毒,诃子酸敛收涩,五剂药后,霍然而愈。
三、用药点滴经验
    先生在临床上见到慢性泄泻,以脾肾阳虚,肝横犯脾,脾胃虚弱为常见;亦有湿热滞留者,大便中带有脓血样分泌物。前人说:“暴泻属实,久泻属虚。”此语不切,因暴泻必有虚证,久泻也有夹实。应该说“暴泻多实,久泻多虚”。对脾胃虚弱者,常用益气健脾药如党参、黄芪、山药、白术、茯苓、陈皮、砂仁、肉豆蔻等,对脾肾阳虚和肾阳虚者,都用壮火温脾药如益智仁、补骨脂、诃子、附子、肉佳、干姜、良姜、砂仁、肉豆蔻、木香之类。婴粟壳,并不常用,因为用久了会成瘾。对于肝气横逆犯脾胃者,常用平肝和脾药,如白芍、金铃子、木瓜、山药、党参、茯苓、枳壳、柴胡等;有湿热的加入清热燥湿药。
    无论急性、慢性泄泻都不用利湿药,常用燥湿药。前人说湿多成五泻,所以后人一般沿用利湿,以为得湿可使小肠分清理油,大便得以干燥。先生认为泄泻丧失津液已多,不宜再用利尿,尤其是小儿。
    对慢性热性泄泻,先生也不主张纯用清热解毒药,而常用扶正药加入清热解毒药。因为慢性热性泄泻久久不愈是人体本身的正虚,不是病邪的势盛。扶正药可以增强病人的抗病能力。
    对于因食物、冷热及水土不服等所致的慢性泄泻,常用芍药甘草场,方中芍药可用24—30克,该方有调和营卫、纠正过敏、缓解泄泻、止痛之功。
    对大便带血的慢性泄泻,常用羊蹄草、黄柏,有较好的止血作用。
    古人认为酸涩药不宜早用,否则邪滞不去。但医者应注意,如病人泻下次数太多或太久,必要时当然可以用。如诃子、石榴皮、乌梅、金樱子之类,可酌情在各种类型的方药中加入。此外,部分酸涩药还有清热解毒作用,如地锦草、蚂蚁草之类。
  四、经验方
  益气止泻汤
  组成:黄芪15克,党参15克,制附子9克,乌梅10克,诃子10克,木香10克,川连3克,地锦草15克,马齿苋15克。
    功能:益气温肾,清热燥湿,扶正固涩。。
    主治:久泻腹痛,便形不实或抉粘冻(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
    方解:本方治疗脾肾阳虚、湿热逗留的久泻。方用党参、黄芪补中益气,《本草正义》说党参“力能补脾养胃……健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医学启源》说黄芪“善治脾胃虚弱”,《别录》说治“腹痛泄痢”,更有扶正祛邪的作用。《本草汇言》谓“驱风运毒”,对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所致的下利尤为相宜。叶天士说“久泻无有不伤”,《本草备要》谓附子“补肾命火”,虞传谓“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温热药达下焦,以驱散在里之寒湿”。先生认为能振奋机能之衰减,振奋全身细胞之活力,以推动脾胃局部的运化功能。刘完素说“黄连辛能发散,开通郁结,苦能燥湿,寒能胜热”,为“治痢之最”。《生草药性备要》云马齿苋:“治红痢症,清热毒”,孟洗谓“治府痢”。《本草汇言》谓地锦草“凉血散血,解毒止痢之药也”。《本草新编》云乌梅“止痢断疟,每有速效”,《本草求真》言:“酸涩而温……入肠则涩。”现代药理分析认为对霍乱弧菌等肠内致病菌有效。《日华子本草》言诃子“治肠风泻血”,《长沙药解》说“行结滞而收滑脱”。药理分析证明河子对4—5种痢疾杆菌都有效,两味既涩肠收敛止泻利,同时又具有抗菌消炎作用,一举两得。木香行气止痛。综合诸药温补脾肾以扶正,清热解毒而祛邪,收敛固摄能止泻,邪正兼顾、标本同治,故对正虚邪恋之久泻久痢具有良好的效果。
    辨证加减:阳虚不甚去附子用高良姜,本品为温脾胃之药。肾虚见症明显加补骨脂、益智仁。肾虚兼有湿热先生常用菟丝子,该药既可补肾固精,又能清利湿热,《药鉴》谓“利水治湿热”。腹痛加石菖蒲、乌药。药理分析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肠胃道发酵,并有缓解肠胃道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兼有夜血则加乳香,《要药分剂》言:“赤白痢腹痛不止者,乳香无不效。”胸腹胀满加苏梗、砂仁和胃化湿。寒湿腹胀加苍术、川朴苦温燥湿运脾。气滞腹胀加青皮、枳壳、大腹皮利气宽中。滑脱不禁加赤石脂、禹余粮,固摄收敛。中气下陷加升麻、柴胡升清举陷。兼有便秘交替或加望江南清热润肠,或加当归、肉苁蓉养血润肠。湿热重黄柏、黄芩、白头翁、秦皮、铁苋菜、鸡骨草酌选二味以苦化湿热。兼有出血加羊蹄根凉血止血。五、病案选录
    病案1
    贾某,男,47岁。
    泄泻二年余,日约二次,或多到七八次不等。肠鸣掂施,时有腹痛,形寒饮冷为甚。胃纳不香,口中苦,面包无华,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腻,脉软无力。其病始于呕吐下利,良由湿热留恋,脾运失司,病久入肾,遂致脾肾阳气虚衰,《内经》所谓“始传热中、末传寒中”,拟予益气补肾,清热化湿。方用黄芪15克,党参15克,附子9克,木香9克,黄连3克,砂仁3克,苏梗9克,乌梅9克,诃子9克,地锦草10克。7剂后,腹痛己除,大便日行2次,精神稍振。再守原方调理而愈。
    病案2
    李某,男,13岁。
    痢症初起,腹痛拒按,伴有恶寒发热之表证,解毒荡涤兼顾,用桂枝加大黄汤加减。
    桂枝9克,芍药18克,大黄9克(后下),槟榔9克,枳实9克,生姜3片,大枣4枚,炙甘草6克。3剂。
    药未尽剂,痢已痊愈。
    [按]痢疾用泻法,此“通因通用”之意。方中大黄、摈榔、帜实荡涤肠道积滞,清除大肠湿热。伴以桂枝汤解表,惮邪从皮毛出。表里双解,病焉不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9 10:38 , Processed in 0.06764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