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哲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复制链接]
281
发表于 2008-9-27 06:19:19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又,逸某有时叫屈,其实是他自己招惹的。大家清楚,在发言中认人唯亲,互相吹捧,好者连名字都好(如哲某),不正之风也!他举荐的台湾神经专家也在臆造十二谐波关联十二经脉(脉诊仪并不见得比手诊脉好,就是这些专家未过关),另一方面又说他的朋友在上海找不着好老师(是主观或客观原因?上海的王卜雄教授和张仁所长可是国内外名家!),还是练他的气功好云云。这些脱离学术讨论的雕虫小技真是让人反感!论坛能让这种风气盛行?谦虚地自省吧!
282
发表于 2008-9-27 06:40:07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请看刘力红的水平:
刘力红先生在《思考中医》中论阳明时有两个论,一个是“由川到海”论,另一个是“髓海-谷海”相通论。
第一、“由川到海”论  
刘先生在书中说他从《素问》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 的经文中发现了中医下法为什么能治百病秘诀,就是六经与肠胃的百川与大海的关系,百病可以“由川到海”一泻了之。其实是刘先生把“六经为川,肠胃为海”机械的理解为六经与肠胃的关系,因而六经与肠胃是百川与大海的关系。“六经为川,肠胃为海”出自内经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这里是用援物类比的方法来比喻人体的结构功能,六经为川说人体六经中气血的运行如川流不息,比喻为人体之川;而肠胃是受纳水谷的,喻为人体之海。内经并没有说“六经为川,肠胃为海”是六 经与肠胃的关系,因为一为气血之川,一为水谷之海,此川海能相通吗?若相通的话,按刘力红先生的思维海纳百川,岂不是六经中的气血通通要流入水谷之海了, 这种情况只有消化道(上或下消化道出血)出血才可见到。内经作者不会愚蠢到把气血与水谷相混吧!因此,刘力红先生的理解是错误的。由于误解经文,这样又导 致了下列一连串连锁的错误:   
1 刘力红先生认为"六经的病变,其他藏府的病变之所以都能聚于肠胃,然后通过攻下来解决,是因为由川到海的原因,这也是下法治百病的原理。"  
所 谓百病泛指多种疾病,若下法能治百病,则其余七法该废矣!中医八法各有适应之病证,这是基础知识,因刘力红先生受川海论所误,故对下法有此“妙解”。当 然,某些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出现 “胃家实”等类似阳明证的表现,可加重原有疾病的病情,此时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运用下法对阻止病情的恶化,打断恶性循环是有帮助的,这是“急则治标”也, 只是解决了引起该病恶化的一个因素,疾病的本质没改变,下法只有用于阳明病,才是治本,有严格的适应证。所以,刘力红先生认为下法可治百病的原理是由于川 海关系百病都能聚于肠胃,然后通过攻下来解决的观点是错误的。  
2 刘力红先生认为可以把六经的病变或其他藏府的病变引到肠胃,形成阳明格局,然后“一泻了之”。对于把六经的病变或其他藏府的病变引到肠胃,形成阳明格局,然后“一泻了之”的做法是否合理,我们 从《伤寒论》所知,引起阳明病的病因之一是由太阳病来,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致病条件,就是肠胃的内容物积滞,若无积滞, 太阳病通常不传阳明,故《伤寒论》说:“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这个积滞易导致肠道的屏障功能(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化学屏障和免疫屏 障)障碍而引起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是引起阳明病的机理之一。内毒素血症可引起高热,又可使胃肠功能紊乱,肌张力下 降,肠蠕动减弱,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炎性物质渗出,肠道细菌透过肠壁粘膜而发生移位,出现更为严重的胀满和疼痛症状,使病情加重。那么要形成阳明格 局必须具备上述原因及条件,我们大家想想,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再额外的创造和增加一个恶化因素,结果会是怎样?前面已经说过,在某些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 类似阳明病证候者,我们还要急则治标,消除导致病情恶化的阳明病证,而刘力红先生却要在原有疾病上还要故意的形成阳明格局,不知是治病还是致病?  
第二、“髓海-谷海”相通论   
刘力红先生把人的四海,与地球的海相联系,提出“髓海-谷海”相通论,但刘 力红先生只说了两海即“脑为髓海,阳明肠胃亦为海”其余的气海、血海没说,为什么单说脑 和肠胃呢?因为刘 力红先生要以洋人的 “神经元胃肠学科”为根据,来把中医“科技”一把,所以单说脑和肠胃,这脑和肠胃都是海,就象地球的海一样,故可相通。刘刘 力红先生的这一通,加上由川入海,可就糟糕了,这人的肠胃又有血,又有髓,还有食物,血糊糊一堆,不用你去创造,早已阳明格局了。其实,在这里刘力红先生又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他在这里说的 脑和肠胃是西医的知识,但刘力红先生又硬套上中医的“脑为髓海”。关于西医的“脑-肠轴”知识应属于中医经络-内脏以及肝脾之间的关系,因内容太多,此不 赘述,大家可以参看相关书籍。这刘力红先生中不中,西不西,乱扯一通,不伦不类,由于“海论”的错误,又导致一连串的连锁错误。 1由于“脑-肠”相通,故刘力红先生认为“在《伤寒论》中,凡是牵涉到精神异常的证几乎全都集中在阳明篇里,几乎都是用阳明的方法来治疗。”乖乖呀!又犯 中医常识错误了,西医的精神异常在中医来说与心和肝有关。阳明为热证,热入心包,热扰神明(心主神明),导致精神症状。这是传统中医理论,难道以回归经典 自许的中医“大家”“名家”连这点都不懂吗?   
2 刘力红先生认为阳明病神昏谵语是胃家津液往上走入髓海而形成湿。“湿”蒙清窍引起,不是热扰神明所致,所以连发两问“热盛怎么会神昏,热扰怎么会神昏?” 因《伤寒论》是论治外感病的,也就是现代医学中的感染性疾病。《伤寒论》的阳明证就是感染性疾病极期的全身病理反应状态,因此精神异常的证,肯定在阳明证,这与脑和阳明的关系是两回事。再者,按中医理论,精神异常的证应从心论治,应考虑心与阳明的关系。然刘力红先生却以“脑为髓海,属奇恒之府。”以髓海通谷海,故谷海中的“湿”上走入髓海,“湿”蒙清窍,而说明两者关系。更不伦不类的将现代医学知识胡乱的联系上去,这样的医师,不出事才怪。其实阳明之神昏谵语,乃腑热上冲,热扰神明所致。西医机理不讲了。  
综 上所述:我觉得中医太悲哀了,刘力红先生是中医博士,又由多位铁杆泰斗亲自调教,以回归经典自许,在书中笑别的博士不读经典,大言不惭的叫人读经,然而自 己却读不懂经,为《思考中医》写序的陈亦人亦属浪得虚名之辈。我拿《思考中医》来分析的目的并不是与刘力红先生过不去,主要是原则问题,因为,刘力红先生 既是一位临床医生,又是一位老师,他的职责一方面是治病救人,另一方面是教书育人,传道解惑,都是很崇高的,通常来说,从事崇高的事业,必须有崇高的品 德,高深的学识及过硬的技术,象刘力红先生这样既不懂中医,也不懂西医的博士,也敢以回归自许,拿经典来糟蹋,不知铁杆有何感想,似这类的纯中医、铁杆中 医能使中医发扬光大吗?我在为患者担忧,为学生担忧。我记得在伤寒论论坛有人提议让刘力红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与张、方辩论,大家想想,结果会是如何?只 有丢中医的丑,《思考中医》中有很多错误,已误导很多人,这种书,害人不浅。写医书一定要严谨,不能拿经典当儿戏,象写小说那样乱侃胡 吹。希望刘力红先生能再思考,努力学习经典,改正书中的错误,重新出版。期待刘博士的勇气。

附:《思考中医》相关内容:
第六章 阳明病纲要  
一、阳明释  
3.阳明府义
下 法为什么能治百病?《素问》云:“六经为川,肠胃为海。”六经与肠胃,百川与大海的这个关系,不但在《伤寒论》中很重要,在整个中医里也很重要。尤其对于 中医治法的研究,这就是一个关键处,这就是一个秘诀处。中医的下法为什么能治百病?六经的病变,其他藏府的病变,为什么都能聚于肠胃,然后通过攻下来解 决,理论上就要依靠上述这个关系。而这个由川到海的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降的特征。我感觉上述这个关键处,上述这个秘诀,要是能够很好地研究开来,解决开 来,中医在治法上,在治疗的技术手段上就会有一次飞跃。大家一道来攻关。 
 除了以上这些内容,阳明府的另外一层涵义亦值得我们关注,就是阳明与脑的关系。脑为髓海,属奇恒之府。在现代医学里,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所在地,它的功 能定位是很清楚的。我们利用这样一个功能定位来关照《伤寒论》就会发现,在《伤寒论》中,凡是牵涉到精神异常的证几乎全都集中在阳明篇里,几乎都是用阳明 的方法来治疗。这就使我们不得不联想到阳明与脑的特殊关系。
阳 明与脑的这个关系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人有四海,脑为髓海,阳明肠胃亦为海,我们打开世界地图,看到这个自然界的四海是相通的。那么,脑和阳明的这个海 是否也相通?《参考消息》2000年 9月 27日登载了一篇题为“人有两个脑”的研究文章。文章作者系伦敦大学的戴维•温格特教授,戴维教授通过长期研究发现,成千上亿的神经元细胞除了主要聚集在 大脑,构成我们所熟知的中枢神经系统外,还大量地聚集在肠胃。于是他提出了一门“神经元胃肠学科”,认为胃肠有可能成为人体的第二大脑。戴维教授的这项研 究是否有助于我们对阳明与脑的关系的思考。
4.阳明的运气义
(5)阳明病之燥
   阳明病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讨论燥。但是,这个燥是本燥还是标燥却应该搞清楚。阳明的本燥我们前面已经论述过,它是凉燥。所以,《内经》又称为清气。当 然,太过了就成为清邪。这与阳阴主合,主收,主降的特性相符合。而阳明病呢?就是阳明这样一个主合,主收,主降的本性被破坏了,这就成了阳明病。而最容易 导致这个阳明的习性受损,最容易破坏阳明这个本性的,就是火热。因为火性炎上,火的这个性用就正好与阳明的性用相反,使阳明不能正常的收敛、沉降。所以, 阳明病的这个燥显然与本燥相违,它是标燥,也就是热燥(燥热)。我们治疗这样一个燥要用白虎汤,要用三承气。白虎和承气是干什么的呢?它们都是清剂、降 剂,都是泻火之剂。火热泻掉了,阳明的本性自然恢复。所以,阳明病主要讨论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是本性相违与本性恢复的问题。
   阳明病何以神昏谵语?阳明病是气分热盛,是肠胃热盛。阳明热盛,蒸耗胃家津液,致胃肠干燥而成胃家实之病。那么,接着上面这个思路,胃家的这个津液被蒸 耗到哪里去了呢?一部分从腠理排泄掉了,所以,阳明病有大汗,有手足濈然汗出。而另一部分呢?另一部分必往上走而形成湿。这个“湿”的产生过多,把清窍给 蒙蔽住了,就会产生神昏和谵语。过去我们都说热盛神昏,热扰神明神昏,热盛怎么会神昏,热扰怎么会神昏?这个道理总不容易思考清楚。如果我们从上面这个角 度去思考,是不是会清晰一些呢。
  二、阳明病提纲
1.总义
(2)对下法的现代思考;
   阳明这个通降的特性,使我们很容易的想到,毛病要是在阳明这个系统里,就可以通过清扫的方法,很容易地把它祛除掉。所谓清扫就是下法,就是三承气所包含 的治法。疾病只要在阳明这个系统里,都有可能用上面的方法来“一泻了之”。因此,下法的前提是它必须在阳明这个系统里,必须形成阳明的局面,必须有阳明病 的格局。如果没有这样的局面,没有形成这样的格局,你也使用这个治法,那就叫做“妄下”。“妄下”就会出问题。
   上面这个前提非常重要,如果疾病不在阳明这个系统里,在其他的地方,我们可不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把它引导到阳明这个系统里来?我们可不可以通过一定的方 法来帮助形成阳明这个格局?然后再一泻了之。我想从理论上应该完全可能。而且不少的古代医家,像张子和这样的医家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借助 这些探索,借助这些经验,上述这个引导过程的技术是可以形成和完善的。
283
发表于 2008-9-27 06:41:08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刘力红的病案
《思 考中医》:“前些天看一个病人,咽喉痛、声音嘶哑,要用笔来代口,浑身没力气,开什么方呢?光有这些还开不出方。你要是急着开什么山豆根、牛蒡子,你就成 下工了,因为你“对病欲愈,执方欲加”嘛。你还要“临证察机”,不要急着用山豆根。当时,我为病人摸脉,发现两尺浮紧,紧属寒,浮是表,浮紧就是表寒,一 个典型的太阳伤寒证。太阳伤寒用什么方?用麻黄汤。再看看舌象,舌苔白腻,苔腻是湿,所以病人浑身困倦乏力。于是我给她开了两剂麻黄汤加苍术。病人是晚上 来诊的,诊前已经输过几天抗生素,但丝毫未见效果。开药以后,当晚煎服。第二天上午给我电话,咽痛十去七八,声音已经无碍,两剂尽后,诸证释然。大家想一 想这个病例,明明是咽喉肿痛,用压舌板一看,咽部充血几个“ + ”,扁桃体肿大,应该清热,应该利咽,应该消肿,可你为什么偏偏不用这些,反而去“火上加油”呢?就是因为这个舌脉显示出病机是表寒,所以,要用温散表寒 的麻黄汤。温散药一下去,寒解了,咽喉果然就不痛。这就是“临证察机,使药要和”。临床诊病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古人讲“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就是这个 意思。”
评:
这一病案,我们只看其诊断是否正确? 至于疗效嘛! 因为是刘自说的,天知道,不予评说.
《伤寒论》对太阳病之定义是:
①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③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通常指寸关尺三部皆浮紧),名曰伤寒。
④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该案诊断为典型的太阳伤寒证。应属第③条,该案病程不知道,从其病情看,咽喉痛、声音嘶哑,要用笔来代口,浑身没力气。用压舌板一看,咽部充血几个“ + ”,扁桃体肿大。(不知单侧还是双侧? 但此处的几个“ + ”, 至少是三个“ + ”以上才能称几个)两尺脉浮紧(寸关三部如何?不清楚),舌苔白腻.( 舌质如何? 不清楚. )刘说:“就是因为这个舌脉显示出病机是表寒,”.但该案无恶寒, 太阳伤寒证必恶寒, 这与典型的太阳伤寒证不符,所以诊断是错误的.
284
发表于 2008-9-27 07:50:00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前面談到很多神經系統
為方便沒讀過西醫生理學的朋友
我做個簡介以方便討論
神經系統基本上由
接受器 傳入神經 處理器(腦) 傳出神經  動作器  所組成
在傳入與傳出神經內是電位訊號
細胞與細胞之間是由所謂神經傳導物質(有詳細分工) 在傳遞
神經傳導物質還有產生回收或破壞系統
所謂疲勞經常是出在神經傳導物質
有部分是沒傳到腦只到脊髓就是所謂"反射動作"
比如說所謂老人痴呆症 就被認為是神經傳導物質缺乏的問題
經絡上常說的癢痠痛麻木就是不同的接受器經不同的傳入神經得到的不同感覺
穴道在神經系統中是屬動作器
但是其上也有接受器會將信號傳回大腦
因為一個自動控制系統是必須有回饋系統的
即發出一個動作訊號後必須偵測動作的反應將訊號傳回處理器
處理器再發出修正訊號
直到達到預定目標
285
发表于 2008-9-27 07:55:59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下面引用由yuanqilun2008/09/26 08:43pm 发表的内容:
逸某在说:如果先生認為我是在炫耀那真是遺憾
王博士是不懂針灸
可是學術研究的突破
本就是要跨領域的合作
...
先生真是狂人
我只見你對我的人身攻擊
對別人的不尊敬
不見你對內容的任何駁斥
你又以問代答
為何只能你要求我去駁斥你的論述
先生討論可有標準
論述引用他人論述本是學術討論之常態
先生竟然認為是"以勢壓人"
先生不知學術討論之基本規則嗎?
286
发表于 2008-9-27 07:57:03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建議陳總版主建立一下討論之基本規則
287
发表于 2008-9-27 08:00:19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劉力紅博士怎麼說都有一定學術地位
我引用他的話何錯之有?
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論點
但對人的基本尊敬該有
288
发表于 2008-9-27 08:03:05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下面引用由yuanqilun2008/09/26 10:19pm 发表的内容:
又,逸某有时叫屈,其实是他自己招惹的。大家清楚,在发言中认人唯亲,互相吹捧,好者连名字都好(如哲某),不正之风也!他举荐的台湾神经专家也在臆造十二谐波关联十二经脉(脉诊仪并不见得比手诊脉好,就是这 ...
甚麼叫認人唯親
哲醫在學術上的努力基本上是獲大多數人認同的
而且這是他的場子
對主人保持一點尊敬
也是做人的基本禮貌
289
发表于 2008-9-27 08:05:38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袁某如果對王博士的學說不同意
在學術上也是正常
但請在"理"上討論
不是一再的人身攻擊
290
发表于 2008-9-27 08:07:08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我問袁先生一個簡單的問題
靜脈是不會動的
您的血管神經說如何解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7-1 17:04 , Processed in 0.31609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