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仁海中西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看太白侠先生是如何“依然本着追求真理、健康发展中医之目的进行探讨”的?

[复制链接]
271
发表于 2015-9-19 21:18:11 | 只看该作者
        正常脉象是正常人的一呼一吸,脉管搏动四至五次,低于这个范围就是脉搏慢,也就是心率慢,经常四次叫缓脉,三次就叫迟脉。迟脉,一般指热量不够,或是因为体内缺乏动力如阳气虚(即有凉),无力剌激心脏的正常搏动,或由于一些病因导致心脏的搏动功能受到抑制,
  ================================================
    回复:
       这一段话,中西医概念混搭,不伦不类。没有根据的胡诌。
       【迟脉,一般指热量不够】,有什么根据?!热量是西医概念,可以用卡路里表示。迟脉的卡路里低到多少?有什么实验证据?如果回答不出来,这个论据就是错误的!
       【因为体内缺乏动力如阳气虚(即有凉),无力剌激心脏的正常搏动,】请出示这段话的出处!心脏的正常搏动是西医概念,阳气虚为什么能够引起【无力刺激心脏正常搏动】?有什么实验证据?!如果拿不出证据,这个论据又是错误的。

点评

您赢不了  发表于 2015-9-19 22:28
272
发表于 2015-9-20 06:48:38 | 只看该作者
             有关脉诊的实质现分述如下

       一、现在先根据“不上不下”来分析:
       脉的搏动以倾向于内外而分为浮沉。轻按于肌肉之上脉搏清析、重按于肌肉之下即变得小或无力、甚至触不到,这就是浮脉;反之,就是沉脉。出现浮脉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外感时,病人调动有生力量到边防前线抵御外侮,故脉浮;身体因病虚弱,阴虚不能敛阳,阳气外浮,故脉浮。沉脉,则是气血虚少、或肥胖压迫脉管、或水湿停留、精神萎糜等导致脉管变细。脉但浮不沉,则气机过升、过上;脉但沉不浮,则气机过降、过下。无论过升、过上,还是过降、过下的情况,均是病理反应。

       二、根据“不快不慢”来分析:
       正常脉象是正常人的一呼一吸,脉管搏动四至五次,低于这个范围就是脉搏慢,也就是心率慢,经常四次叫缓脉,三次就叫迟脉。迟脉,一般指热量不够,或是因为体内缺乏动力如阳气虚(即有凉),无力剌激心脏的正常搏动,或由于一些病因导致心脏的搏动功能受到抑制,这时往往伴有畏寒,肢冷,口淡不渴或腹泻等症。反之,一呼一吸,脉管搏动六次,就叫数脉。或因为体内热量过剩、或外有病邪、或阴虚已极阳气相对偏盛时,均可引起心率和脉搏的加快。并伴有阳盛的口渴、头痛、牙痛、便秘、溲黄、脉数而有力等证,或伴有阴虚的口干而不欲饮、目涩、耳鸣、五心烦热、便秘、脉数而无力等证。

       三、根据“不大不小”来比较:
       脉搏过大,分两种情况:大而有力为实证,或身体强壮、营养过剩,致使体内壅塞不能;或体质强壮而与病邪剧烈抗争,因而出现脉搏亢进的情况,可伴有头痛、胸腹胀满、便秘等证。大而无力为虚证,为外强中干之象,大多为身体虚衰,阴虚无以敛阳,而出现的阳气浮越的情况,可伴有面红如醉、头晕目眩、口干不渴、心慌气短等证。脉搏过小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气血不足以充盈脉管而致,一种由于病因造成脉管受压迫而成,前者多为虚证,后者则多为实证。
       至于脉搏大小的标准,则以不受外界环境、体力活动、饮食及情绪等因素影响下,健康未婚的男、女青年各十人所表现出来的,脉搏大小的大约平均数值为标准。

       四、根据“往来和缓而有力”来对比:
        “往来”是指脉搏的前后时间,“和缓有力”是指脉搏柔和、不急不躁而又不虚弱。也就是脉搏节律一致、柔和而不软弱、有力而无倔犟之意。
====================================
      
      回复:
       
         【有关脉诊的实质现分述如下
       一、现在先根据“不上不下”来分析:
       二、根据“不快不慢”来分析:
       三、根据“不大不小”来比较:
       四、根据“往来和缓而有力”来对比:】
       脉诊的实质是什么?请先生把概念交代清楚!
       用这四条来分析脉诊的实质!出之哪部经典著作、哪部中医教材,请先生说明!
       是不是自己胡诌的?!
       先生出示的论据,是错误的,没有根据的!是自己的误读,或者胡诌!


点评

只是一个书呆子  发表于 2015-9-20 06:52
273
发表于 2015-9-20 06:51:30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您赢不了  发表于 8 小时前 IP:113.124.159.3
================================
      回复:
    输赢事小,学点知识是目的!不知道仁海先生是不是达到了目的!

点评

比较而言,还是您向俺学得多  发表于 2015-9-20 06:53
274
发表于 2015-9-21 07:39:40 | 只看该作者
              【  事实上,春天阳气上升,万物俱荣,人体也同样具有勃勃生机,因而出现柔中略带刚劲的“弦脉”,并非与肝脏的功能相关;夏季阳气盛极、天气炎热,人体为了有利于散热,外周血管扩张,因而出现浮而大的“洪脉”,心脏的功能亦非如此;秋季阳气渐衰,阴气渐长,天气逐渐转凉,人体为了减少散热,外周血管渐渐收缩,因而出现浮而弱的“毛”脉,如此并不能与肺脏的功能相提并论;冬季阳气极衰,阴气极盛,天气寒冷,人体为了有利于保温,外周血管极度收缩,因而出现下潜的“沉”脉,这同样与肾脏的功能不能相比拟。这说明四季脉搏的不同变化,只是人体适应自然界阴阳相互消长过程中的不同反应,而与五行学说没有必然联系。】
========================================
       回复:仁海先生的论据是他不懂中医的误读!
      1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本意是:
     由于自然界的季节气候有更替,阴阳盛衰有变化,所以,反映在人体的脉象上,也就出现了“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特点。这是说:一般情况下正常脉象的变化,“春弦”是全身功能的综合表现,与“肝脏功能”并没有太多关系;按照“天人合一”的理论,春季对应的是中医的肝,这是中医的说法!“夏洪”是指在全身各脏腑均正常的情况下,在夏季出现洪脉是正常现象!按照“天人合一”的理论,夏季对应的的是中医的心,与心脏功能没有太大的关系。余类推。
        
     2   用血管的收缩与舒张解释脉象,没有科学根据。
     【夏季……外周血管扩张,因而出现浮而大的“洪脉”,】
     【秋季阳气渐衰,……外周血管渐渐收缩,因而出现浮而弱的“毛”脉】
     【冬季阳气极衰,……外周血管极度收缩,因而出现下潜的“沉”脉,】  
     阳气的盛衰与外周血管的收缩与舒展是什么关系?西医的血管收缩与舒张与脉象是什么关系?请仁海先生拿出科学实验证据!
    或者拿出相关实验的出处也可以!

275
发表于 2015-9-21 08:1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5-9-21 00:13 编辑

     不就是总而爱拿古人的东东来抬高自己吗?上、中、下分配寸口法是出自《难经》,来反驳吧:
《难经,十八难》:脉有三部九侯,各何主之?
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侯者,浮、中、沉也。
上部法天,主胸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鬲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审而刺之者也。
=====================================================
    回复:
  先生引用难经,只能说明难经规定了三部九侯的定义,并没有【找出五行演绎了寸口脉分配脏腑的意思来。】
     先生知道这段话的意思吗?说说看!
276
发表于 2015-9-21 10:19:27 | 只看该作者
            论点:脉诊无需五行学说而应该以上、中、下分配寸口法取代脏腑分配寸口法
论据:
第一、寸口脉根据五行分配脏腑的错误
 寸口脉脏腑分配法是根据五行分配脏腑、东西南北中方位配属五行等理论衍生出来的。
       ……
上述证据足以说明,传统中医理论中所谓的左寸主心、右寸主肺、左关主肝、右关主脾、两尺主肾等情况,既与临床实际不符,也缺乏理论根据的。故寸口脉应该以寸脉主上,关部主中,尺脉主下,浮主表、沉主里为宜。
结论:脉诊无需五行学说而应该以上、中、下分配寸口法取代脏腑分配寸口法
      《难经,十八难》:脉有三部九侯,各何主之?
      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侯者,浮、中、沉也。
      上部法天,主胸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鬲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审而刺之者也。

   ==============================================
     回复:
     以上都是仁海先生的原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被太白侠驳的体无完肤,欲哭无泪!从鼻子里出来就是辛酸泪。
    先生要用《难经》的上中下替代脏腑分配吗!?你能看懂《难经 , 十八难》吗?!         



  

点评

俺发现,越来越没法与先生交流了。您的层次太高了呀  发表于 2015-9-21 17:42
277
 楼主| 发表于 2015-9-21 17:51: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5-9-21 13:54 编辑

大光明云先生的文章引来,这是我见到的最理性的挺五行的文章,给那些挺五行又缺乏理论功底者上一堂课——中医学术争鸣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中医,而不是为了其它:



                                   左心肝肾,右肺脾命脉的由来
                                                              ——大光明云  先生



       为什么左手寸脉代表心,右手寸脉代表肺 为什么左手寸脉代表心,右手寸脉代表肺

       它又涉及五行的问题, 一日时间段的东方为日升--木,南方为宣通火,西方为日降金肺,北方为封闭水 天人相应的关系在于, 把肝作为升泄的春木; 心为宣通的夏火,肺为肃降的秋金,肾为封藏的冬水。

       人面对南方时 才能与一日时间的春夏秋冬相应 太阳从东方升起,你的左侧就是生发的位置, 到达顶端时,按太阳的循行方向前面就是你的正南方,而下午是到你的右肩后下行为肺金 到晚上,日降西北,为你的背部所朝向的位置,为封藏--指的是气,热,湿走向地下的意思。

       水---不是指流动的意思,是封藏的意思, 为何水为北方,北方冷闭藏的原因的原因,就是指这个时间段的,气热降下的意思。

       这种人站立的方位,与自然的地日运转的对应(取类比象)的就是,左侧肝主升,右侧肺主降,上面心主宣通,下面肾主闭藏 反映在人的脉上就是,左侧,肾在下,肝为中,心为上,正好是生发的次序; 右侧呢,肺为上,脾为中,肾为下,正好是肃降的次序 这种升降的循环正是对应了大系统的循环而来的,因此说人是天地的产物。 脉象类比于此。

       当然有人还会抬杠:为什么这个人面对南方,而不是面对西方,北方,东方, 这种话,也可以反过来问他,为什么不能面对南方呢? 对南方,建立的就是这种中医的框架体系 对西方,就没有左升右降, 脉诊就无的放矢, 没有了脉,没有了脏腑的气机升降,那还是中医了吗??? 我们中医就是这种特质

       为何面南----古人的智慧者,就是这样观察出,人是天地的产物,是与这种对应相关联的, 且可以证明按这种方式去治疗,就有效。

       对了,还有人说,如果在南半球,怎么办?
       简单啊,面对北方就是了 简单啊,面对北方就是了 北方为热 为宣通 ,太阳的运行路线为东--北--西--南; 南北对调,所表达的意思相反,南为水,为寒,为封藏。

       河图你就会知道了 也是这种原理 。

       问,肝不是在右侧吗,答:肝脏在于右(器官),肝气行于左。

       右脉的关脉比较特殊,就是这个脾 在五行对于季节的描述中,它被放到长夏这个位置 长夏这个位置,它仍然有些升的余势,在这个称之为暑的季节 它的气,温度,湿度仍然达到极大比较旺盛。
       从五行的次序讲,肝--心--脾--肺---肾是这个走向次序,伴随着升降。

       脾是在肺之前的 所以,右手关脉要升; 可肺脉在寸.脾在关.为什么?

       四行一分为二,左升肝心,右降肺肾就可以了;  问题是,五脏,怎么被分成两个部分, 五无论如何去分,也比是左2,5,右也是2.5 ,没有2.5个脏的这种说法 正好肾有两个,这样就可以一边三个。 脾土---在中医里有两种说法, 一是长夏的暑期; 一是中央脾土说,即为每个季节后的18天,为脾土

       讲五行的生克制化,必须要用,长夏的说法, 强调脾胃的后天的气海之本源的能力,用中央脾土说

       在分类中,左侧,左肾--下焦;左肝--中焦;左--心上焦没有什么问题
右降呢,(生理上的左右肺)都在其上焦, 脾居中焦,右肾居下焦。 而五行的脾却在肺金之前 但从右降的角度看,降的特征却是从肺金开始的 肺金的降---连接到肾水的闭藏

       那么,五脏中的脾土放在什么位置。 它的生理位置在中焦, 故只能把它放在右寸之后的,关脉的位置;这样放行不行,合理不合理, 摸右侧的关位虚弱,是不是就是脾虚, 长期的临床证明,会有这样的对应,于是脾的位置在右关就被确定下来了 这种对应很有趣。

       比如说心脏手术的病人,它的左寸脉一定是虚弱的, 脾虚泄泻的病人,他的右关脉一定是弱的。

       而我们在学习中基时,说脾有什么特征 说,脾---运化,升清的作用; 因此尽管脾占据右脉的“关位”,它却不听从右脉的整体的肃降的模式。 反过来呢,又可以用补脾的方式,来补肺,五行中,是土生金,因此补脾的运化,升清,是为了助肺金的肃降。

附:黄帝内经关于寸关尺三脉五脏分布的说明

《脉要精微论篇》


原文: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软而散者,当消环自己。
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软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今不复散发也。
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
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耎而散者,当病食痹。
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耎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骨(骨行)肿,若水状也。
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软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今不复也。


       以此证明,脉不仅仅是分上焦脉,中焦脉,下焦脉;而且各脏腑之间都有具体的脉象所指,那么脉位所指呢,在内经中也指的非常清楚,请看下文。


原文: 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候。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这个段落说明的什么呢,说明的是

左脉: 寸脉-----------主心,膻中;
           关脉-----------主肝,膈;
           尺脉-----------主肾,腰下焦;

右脉:  寸脉----------主肺,胸中;
             关脉----------主脾,胃;
             尺脉----------主肾,腰膝等。

       这就是中医基础教材关于,左心肝肾,右肺脾命的脉的定位的由来。

       由此证明中医的脉位,脉象说,与五行的气机走向密切相关联!




278
发表于 2015-9-21 18:08:44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9-21 09:51
将大光明云先生的文章引来,这是我见到的最理性的挺五行的文章,给那些挺五行又缺乏理论功底者 ...

   你没有看出来,人家是反对废除五行的!
  谢谢先生复制过来!
  你以前为什么不说啊?!因为你不懂啊!所以,太白侠反反复复追问你,你回避啦!答不出来啊!
   先生看了这篇文章,支持大光明云的观点了!那不是抽拿自己的脸吗?!

点评

就你们那点水平儿,后着吧  发表于 2015-9-21 18:30
您的脸皮越来越厚了  发表于 2015-9-21 18:16
279
发表于 2015-9-22 09:12: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5-9-22 01:13 编辑

       1楼
    仁海先生的论点:脉诊无需五行学说而应该以上、中、下分配寸口法取代脏腑分配寸口法
论据:
第一、寸口脉根据五行分配脏腑的错误
    仁海先生原话  左手寸: 南方火(心);右手寸:西方金(肺)……是传统理论根据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
        
     2楼   太白侠原话  正方评价,这么武断地说,论据在哪呢,是《内经》说的,还是《中医诊断学》说的啊?不见任何论据与论证,足见反方做学问,全凭想当然。
            

    3楼仁海先生的原话  原来正方竟然还不知道寸口脉分配脏腑是怎么得来的,只是感情用事的挺五行,着实让人可怜。如此说来,这一条没必要解释了,自己领悟去吧。
        
    4楼 太白侠原话:麻烦反方自己在这段话中,找出五行演绎了寸口脉分配脏腑的意思来。

    6楼
   仁海先生的原话 脏腑分配寸口,这是一个学习中医脉诊的必修课。一个合格的中医老师在教授时一定会将其所以然传授给学生,同时,如果老师当时没讲明的活,随着学生中医知识的提高,也会自然而然地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您经过思考后,仍然弄不明白,自然还应该向您自己的老师请教。如果您的老师不能胜任的话,您再来与俺探讨如何?

     7楼太白侠原话再一次,请反方自己在自己提供论据的那段话中,找出五行演绎了寸口脉分配脏腑的意思来。

     9楼仁海先生原话 五行学说如何演绎了寸口脉分配脏腑的问题,是一个初学中医者就需明了的常识问题。如果一个自称学习中医三、四十年,又跟大师级中医老师学了十年者,竟不知五行如何演绎了寸口脉分配脏腑的意思来,那么,这是您在学习中医方面没有悟性呢,还是您的老师不胜任?如果您承认你们经常标榜的什么学习中医需要悟性了,而您自己又恰恰缺乏悟性,那么,您需要补课去。俺在这里没有义务教您,建议回您老师那里复读吧。

       10楼   太白侠原话鉴于,反方除了诡辩,丝毫谈不出任何有关学术的言论,建议监督小组锁帖,对该辩题辩论结果进行裁决。

     11楼   李老师原话  正方对五行演绎寸口脉分配脏腑,持怀疑态度,可见对五行学说并非全部肯定,进一步讲,正方对中医典籍也不是全盘接受,这个态度是正确的态度,我方对此表示欣慰,因为,擂台辩论最终目的是在一些问题上取得共识。

   12楼
    1.任何理论都有其适用范畴,阴阳五行也不例外,阴阳五行不负责演绎寸口脉分配脏腑很正常。反方一直在诡辩而不拿出五行演绎寸口脉分配脏腑的论据来,只能说明反方既不懂阴阳五行的内涵,也不懂寸口脉分配脏腑来自于什么理论,把经典中医理论搅和成一锅粥。寸口脉分配脏腑,不属于阴阳五行学说范畴,而属于形体学说范畴,即形体的自相似性,按着现在说法就是全息现象。

   13楼
    仁海先生原话  原来对方确实不知“寸口脉分配脏腑”的根据,只是在盲目地挺“五行”。——结果却不但有辱恩师威名,更是徒增笑耳。

16楼 李老师原话:关于“五行演绎寸口脉分配脏腑”的来源,没有明确提供,但现在不轮我方发言,如果对方不要求提供的话,可以按照对方要求停止讨论。
====================================
==========================================

回复:
      因为仁海先生说 :寸口脉分配脏腑是由传统中医五行演绎出来的!作为废除五行的证据说出来的,这个证据正确不正确?仁海先生应该面对问题直接回答。
          2楼   太白侠原话  正方评价,这么武断地说,论据在哪呢,是《内经》说的,还是《中医诊断学》说的啊?不见任何论据与论证,        
    4楼 太白侠原话:麻烦反方自己在这段话中,找出五行演绎了寸口脉分配脏腑的意思来。
      
     直至辩论结束,仁海先生、李老师都没有做出一次正面回答。而且没有一句学术语言,完全是诡辩。



点评

如果是、、、我曾经崇拜的老先生再不想以理服人的话,再也不想当老人的话,再也不想让我们后生尊重的话,那么,您、您、您完全可以胡搅蛮缠,您完全可以找一块东东遮挡上您的脸!  发表于 2015-9-22 21:38
280
发表于 2015-9-22 21:47:52 | 只看该作者
      这次可以比上次更明确一点。所有的范围内,阴阳、五行两个学说都不对立。
=========================================
      回复:
    2个小时解决问题!势如破竹,乘胜追击,直捣黄龙!
    不过,也要小心谨慎,不要骄傲!骄兵必败啊!

点评

天真——是傻的代名词  发表于 2015-9-22 21:4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6:17 , Processed in 0.05184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