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jyds1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咨询一个小小的问题

[复制链接]
261
发表于 2016-6-7 18:24:2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62
发表于 2016-6-8 07:20:18 | 只看该作者
形体不同的经络是指形体不同的部位。红血球有神经吗,为什么人服了黄芪药物能改变红血球的形状。
263
发表于 2016-6-8 07:30: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6-6-8 07:36 编辑

从形体来说,先有整体,而后有部位,经脉是整体之部位之从属。不同药物归经来看,中医之经脉就不是西医的脉管
264
发表于 2016-6-14 18:13:53 | 只看该作者
Tikitaka 发表于 2016-5-29 20:28
请问论坛的针灸高手们,你们有谁治愈过颈椎、腰椎截瘫的病人??!!

大家能不能思考一下:脊神经损伤了 ...

很有力的质疑。确实值得重视。
265
发表于 2016-6-14 18:17:35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5-30 12:36
一、经络的本意是血管,见赵洪钧先生的《经络的本意和现代研究者的困惑》。

二、经络的本意是血管,并不 ...

这个结论   还是比较客观而正确的。
266
发表于 2016-6-14 18:43:08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6-4 22:17
“十二经脉是古人虚构的是不存在的”,这句话,不严谨,应该重新表述。

一吐先生引出来的经文:《脉度 ...

一吐先生引用了【《脉度第十七》指出:“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并因此来质疑,【 脉是虚构的吗?脉不存在吗?有位,有度,先生为何指鹿为马,散布谣言。诋毁中医呢?这已不是学术问题,而是有无品德做人,为儿孙留下什么印记】?
其实,一吐对这段话的认识,其实是错误的。

请看这句【“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难道说,手的六阳经都是一样长度的吗???
其实,这就是古人先设定了手之六阳经的存在和走向,来人为的定义的。
如果古人说 ,哪吒有三头六臂   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你也拿这个为根据来说事和做依据吗?
267
发表于 2016-6-14 20:36:00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6-6-14 18:43
一吐先生引用了【《脉度第十七》指出:“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 ...

关于经络。杨先生可以看中西医那个栏目,陈斌先生的文章。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5183&page=5#lastpost
268
发表于 2016-6-14 21:18:49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6-14 20:36
关于经络。杨先生可以看中西医那个栏目,陈斌先生的文章。

谢谢
269
发表于 2016-6-15 08:20:1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70
发表于 2016-6-15 15:32: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6-6-15 15:37 编辑

伤寒论辨脉法: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也?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此以脉之部位现象能体现阴阳寒热证状。是中医之脉不同于西医之脉管。又如平脉法。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这以脉的来去迟疾动态能诊断内外虚实,亦别于西医脉管所俱功能。所以中医之脉不同于西医之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17 13:55 , Processed in 0.08461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