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2601
 楼主| 发表于 2023-11-8 08:17:38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3年11月4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外求内养找健康》这本书的内容。
        国医大师李士懋的 序言:健康长寿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也是古人不懈的追求,中医几千年以来,对此积累了深厚的理论,探索出丰富的经验。
        引言:养生保健是中医的一个理念,也是古人千百年来不懈的追求,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探索的道路曲曲折折,逐渐寻找出来一些正确的方法和理论,值得人们珍惜和借鉴,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随意创造,也不能推倒重来。
        第一章:自古向外求仙药,探索可贵难可靠。
        第一节:《山海经》的宝物令人向往。
       4   东山很奇特,食鱼防疫疾。
       5    中山奇物多,服食美颜色。
        6    海内有奇人,海外新事多。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外求内养找健康》国医大师李士懋所做的序言和 第一章:自古向外求仙药,探索可贵难可靠。 第一节:《山海经》的宝物令人向往。 4   东山很奇特,食鱼防疫疾。 5    中山奇物多,服食美颜色。 6    海内有奇人,海外新事多。
        李士懋大师晚年与我接触比较多,他对于中医事业复兴的很多做法令我感动。《山海经》关于海内外、山内外、大荒之外很多神奇的描述。令人向往,秦皇汉武也希望达到神仙的境界,健康长寿,永驻人间。
但是,生命不能创造,只能保养;生命只是一个过程,做得再好,也不过是拓展一下宽度,拉长一点长度,这都需要符合养生之道,具有中医的大智慧。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602
 楼主| 发表于 2023-11-8 08:18:25 | 只看该作者
今周日晚上(2023年11月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姬领会与大家一起继续学习《临证本草》一书。全面准确的把握中药效用,并能灵活应用,这对于一名中医临床医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临证本草》一书把每味中药谈的比较透彻和全面,特别是一些经验,拿来就能用。今晚,我们一起学习!
              祝贺山东淄博名医姬领会院长讲座成功!他与大家一起继续学习了《临证本草》中升麻的有关内容。
        升麻,又被称为周麻。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其叶似麻,其性上升,故名。按∶张揖《广雅》及《吴普本草》 并云∶升麻,一名周升麻。则周或指周地,如今人呼川升麻之义。今《别录》作周麻, 非省文,即脱误也。”
        【性味归经】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内服:煎汤,用于升阳,3-6克,宜蜜炙、酒炒;用于清热解毒,可用至15克,宜生用;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汤含漱;或淋洗。
      中药的作用原理,不是化学分析所可以完全解释的,比如有研究说,升麻根茎含升麻碱(Cimicifu- gine)、水杨酸(Salicylic acid)、鞣质(Tannin)、树脂(Resin)、咖啡酸(Caffe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异阿魏酸(Isoferulic acid)、升麻甙(Cimi- cifugoside)、升麻醇木糖甙(Cimigenol xyloside)等.兴安升麻根茎含升麻素(Cimitin)、生物碱(Alkaloid)、糖类、树脂、甙、异阿魏酸、阿魏酸和咖啡酸, 尚离析得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升麻醇(Cimigenol)、升麻醇木糖甙、兴安醇(Dahurinol,C30H48O5,熔点237~237.5℃).大三叶升麻含生物碱、升麻素、升麻甙、升麻醇木糖甙、异阿魏酸等.
        中医用中药,组成方剂,是几味药得到组合效应,不是西药的单一靶点对抗,于此可见一斑。
感谢姬领会院长的讲述和分享。
2603
 楼主| 发表于 2023-11-8 08:19:0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3年11月6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
该书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第三章  医经学派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
二、建立针灸循经虚实补泻体系
针灸治疗疾病,以其简便廉验和安全有效,逐渐受到世人的重视,目前已传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的学术原理不能简单地用神经调节进行概括,而是有独特的认识。
(一)针刺不同于神农尝百草
(二)九针不同各有所用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中医师在隆尧县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第三章  医经学派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之(二)建立针灸循经虚实补泻体系
针灸治疗疾病,以其简便廉验和安全有效,起源很早,但是形成体系比较晚。
十一脉灸经的时代,只有“脉”,无经无络无腧穴,各脉之间不联系、与脏腑之间不络属,不循环,那个时代不可能“建立针灸循经虚实补泻体系”,只有到了三部九侯属脏络腑、属腑络脏的时代,才能确立“针灸循经虚实补泻体系”。
这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渐深入的认识过程,它的形成“集大成于扁鹊”,而成熟于《素问》《灵枢》《难经》成书的汉代。
      《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载了这个过程,好像是由一个人完成的,其实属于“托名”而已:“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通过《医经学派》的研究,就是要揭示历史的本来面目,找到中医药学术发展的真实脉络,然后在坚实的基础上,传承创新,不断发展。

    感谢霍立轩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604
 楼主| 发表于 2023-11-8 08:23:3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2023年11月7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曹东义讲述,主要讨论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医书《天回医简》与扁鹊脉学的关系,以及后代传承。
请大家批评指正。
       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土门社区卫生站东侧,当地俗称“老官山”,2012年7月,考古人员在成都地铁三号线施工时发现了4座汉代墓葬。
首先带来惊喜的,是一号墓出土的大约50枚木牍。这些黝黑的木牌记载了官府文书、求子巫术等内容。简牍文物在四川,以往都因环境条件的关系而难以保存。
考古工作者更加没有料到,木牍的发现还只是个开始,三号墓出土的大约 950支医书等竹简,填补了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重要空白。这些简牍包括五部医书以及一本治疗马病的兽医书,所列病症涉及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五官科、伤科等等。
     一部记载有“敝昔曰”的竹简。质地虽已如面条一般绵软,却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重视。经考证,“敝昔”即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扁鹊对于中国古代经脉医学具有开创之功,《史记》曾言“自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如今,扁鹊所著医书已经失传,而考古工作者在老官山汉墓中抢救出的这部医书,则如神助般为今人提供了复现扁鹊学派医学经典的希望。
     ·敝(扁)昔(鵲)曰:人有九徼(竅)五臧(藏)十二節,皆朝于气。一
之次。故曰:脈再至曰平,参至曰離經,二
,再員(損)離亶,参員(損)曰争(静),静者奪血。三
不至,死。一曰少氣。右方百字,耑期 四
【注釋】
扁鹊曰:脉一出一入,曰平。
一日一夜,行于十二辰,气
行尽,则周遍于身,与天道相合,故曰平。平者无病也。一阴一阳是也。
脉再动为一至,再至而紧,即夺气。一刻百三十五息,十刻千三百五十
息,百刻万三千五百息,二刻为一度,一度气行一周身,昼夜五十度。
       三至而紧,则夺血。脉四至,则夺精。一呼而脉四动,气行六寸。人一
息脉九动,气行尺二寸。人十,脉九十动,气行一丈二尺。一备之气,脉百
八十动,气行二丈四尺。一周于身,气过三百六十度,再遍于身,不及五节,
一时之气而重至。诸脉浮涩者,五脏无精,难治。一阴三阳是也。四至而紧,
则夺形。
脉五至者,死。
     ·敝(扁)昔(鵲)曰:心病之正,亟(極)微(微)、亟(極)精,以觀死生,可十全也。5
府精五者,五色之出入,华精相襲,6
·心甬(通)天為夏。7
·肺甬(通)天為秋。8
·肝甬(通)天為。9
·腎甬(通)天為冬。10
·脾甬(通)天為中州。11
·金之甬(通)天氣為天府。12
·臂之大会(陰)為脈口。13
【注釋】
    ·青色之用(通)天
·黄
·白色之甫(通)天為  九貳
·黑色之通天  一0
·客色爲
·色與脈不口,不应口口口一三贰
    敝(同)昔(鹊)曰:脈句(鈎)至者曰病出心心,心曰善悲,得之憂,上口一四
肺。毛至曰病出於肺。志曰耑(喘),上見血,下見器音,得之口一五
肝。弦至曰病出于肝,血塞不类,宜善畏,見好女則誘然口一六
腎。臂(辟辟)如單(彈)石者,病出於腎,骨(滑)(湍湍)流,六口一七
四枝(肢),汗風具(俱),希(晞)於身,得在睾会(陰),不亟口一八
脾。至如鳥之豆(噣),如水之深,病出於脾,内圆五臧(藏),骨肉不相箸  一九
口未已而使内,汗幾筋脈,女口得之備口。
       敝(扁)昔(鵲)曰:所胃(謂)五色者,脈之青白相乘者,脈乱甚即脈口□7二一
節色主為乘。凡脈與五色變,内乘外者死,外乘内者可以每(毒)二二
始生,甚微(微)且精,其在蒿膚之時,幾於色變,不亟□ 二三
即入舍於脈。在脈之時,悗易(惕)善驚。不亟寫(瀉)即入舍□二四
即人舍於骨。在骨之時,二五
【注釋】
  ·敝(扁)昔(鵲)曰:白乘白,病自已,所胃(謂)白乘白者 二六
·白黑相乘者,傷肺矣,以夏死。二七壹
·倉(蒼)乘倉(蒼),可治而久。二八壹
·倉(蒼)白相乘者,不治,以秋死。二九壹
·赤乘赤,不死,且驚,後乃折。三O壹
·赤乘黑,不治,以冬死。三一壹
·口,以夏死。三二壹
     ·赤乘倉(蒼),曰涓(消)渴也,可治。三三壹
·黑乘黄,是内單(瘅)也,以冬死。三四壹
·黑乘黑,曰奪血,不雨(痛),發為水,童(腫)以足始口 三五壹
【注釋】
   ·黄乘倉(蒼)是口 二九貳
·敝昔曰:口
·脣反人盈,肉已死,甲及乙口己,三一貳
·汗出如贯朱(珠),搏(摶)不流,氣已死,朝則夕死,夕  三二貳
·面黑紫汇口  三三贰
·舌巷(卷)寒口  三四贰
【注 釋】
    舍於目,是氣蹶而上善咎,下不能久立D三六
氣之汁也,宜善悲,不亟趣(渎),必路三七
工十中六。所胃(謂)相目之陰陽者,非相平人也,皆病之直五氣之见 三八
故審知五色五脈之青白,與五色五氣之下上,所谓口口区 三九
【注釋】
    五色甬(通)天。脈之出人,與五色相應也,献(猶)鄉(響)之應聲也,猶京(影)象刑(形)也,四十。
声也,氣之精也。京(影)之象刑(形),会(陰)易(陽)之 四一
知死生之期,謹精莞脈,毋與众口。其人口四二
委之福,五色不坐,脈應周利,是箴(鍼)應也,工者取盈脈睢肝脈口四三
【注釋】
    散簡
口園清,名曰脈团 四四
五,所胃(謂)精者,雜 四五
届口财图日巫男题  四六
面黑,此治病入舍園 四七
口无爲而勞且 四八
2口在蒿之時也口 四九
口在目,故毛圈(腠)口  五O
五三
五四[四]
【注釋】
脈書·上經


2605
发表于 2023-11-8 16:57:3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是全世界传统医学中比较落后的一种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7631
(出处: 导航中医药)
2606
发表于 2023-11-10 10:00:50 | 只看该作者
需要明确的是,上百年来中医黑们的呼声从来都是亘古不变的那四个字,“废医验药”,即废其玄学理论体系,对药物用现代科学方法检验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从来都不是全盘否定。
2607
发表于 2023-11-10 10:14:3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是现存巫术的活化石。复兴中医是反科学行为,是载入史册的复古倒退之举动。

点评

勾股定律现在还在学,这家伙认知辨别科学的能力非常低  发表于 2023-11-12 20:07
你不会医疗技能,别人会怎么成了反科学行为?  发表于 2023-11-12 20:04
2608
发表于 2023-11-14 07:31:5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体系愚昧落后荒诞不经,这些主观臆想的糟粕理论阻碍了中国科学进步。
260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9 07:36:05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23年11月8日)的空中课堂由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刘敬章主任讲座,我们继续来学习《中医沉思录》的内容,题目是:孤独的百年中医。近100多年以来,中医在科学化与现代化的浪涛中一再面临严峻的挑战。并不断的在时代的潮流中寻找自身的归宿。然而中医能否自立于世界未来科学之林,其关键不在于能否被验证、被解释、被改造,而在于能否正确的认识自己和发展自己。中医教育几十年以来没有培养出真正的中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从而走向了用与自己不相容的西方医学规范来改造自己的艰难历程。不在沉思中奋发,就在沉思中消亡。中医还有药可医吗?历史的车轮在等待着有力的手臂,时代的风雨在呼唤着坚强的翅膀。现代自然科学正在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变革,振兴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医科学哲学思想将带来整整一代未来科学和未来文明。
              祝贺河北中医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刘敬章主任讲座成功!他与大家继续学习了《中医沉思录》的内容,题目是:孤独的百年中医。
     2023、2、24日,我在燕赵中医网刊登了一篇文章《中医头上三座山,禁锢国手二百年,可以超越难推翻》,这是我发在《中国中医药报》上的一篇文章《专家观点丨曹东义:中西医应从“求同存异”转为“求异存同”》改编补充之后的稿件,我还发了一首小诗:
复兴中医,必须深入认识历史成就、脚下道路、未来目标,有道是:
复兴中医战略
中医头上三座山,禁锢国手二百年。
解剖吓到王清任,病名蒙蔽上工眼。
化药泛滥成灾难,医者融合亮宝剑。
理论自信出疗效,五医传承是关键。
中医与西医属于不同的学术体系,必须“求异存同”(尊重差异为第一义),才能做到中西医并重,并逐步走向复兴。过去强调“求同存异”(追求一致为第一义),造成了中医学术内涵的不断萎缩,比如在西医病名之下辨证治疗,中医就处于发现不了目标,也评价不了结果的尴尬地位,就不能“卓然自立”。
  毫无疑问,西医的学术体系,对于中医来说,有强大的技术壁垒,比如解剖生理、疾病名称、化学制药,中医药如果不能在学术原理上突破这三大壁垒,就难以找到学术自信的基础,也难以获得发展的广阔空间。
  结构决定功能具有局限性
       中医的疾病观强调暂时性和可转化
    “非药物疗法”是一个歧视性称谓
    “中医之道”有不同层次的表述。
感谢刘敬章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61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9 07:36:53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
        今晚(2023年11月9日)我们将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来共同温习临床中药学的知识内容。
        今天分享各论部分第二十讲“发散风寒药:紫苏叶、生姜、香薷、荆芥”,内容为紫苏叶、生姜、香薷、荆芥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注意。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共同温习了临床中药学第二十讲“发散风寒药”紫苏叶、生姜、香薷、荆芥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注意。
        紫苏叶性味:辛,微温,无毒;归经: 脾经、肺经二经。
1、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
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本品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常与半夏、厚朴同用。
3.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
4.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香薷,性味:辛,微温。归经:入肺、胃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荆芥,味辛;微苦;性微温。入肺、肝经。
      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        
感谢张慧康的讲述和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9:58 , Processed in 0.05679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