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哲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复制链接]
251
发表于 2008-9-25 11:02:09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轉貼"
伤寒论》关于脉诊的原文共有146条,约占全文的1/3强。古本《伤寒论》中尚有“辨脉法”  (34条)*和“平脉法”(42条)两篇脉法的专论,可见仲景对脉诊十分重视。再检阅《伤寒论》每篇的命题来看,又均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为篇名,说明其诊疾论病乃是以脉、证、治三者相结合的。由此可知,《伤寒论》诊察疾病的方法,是以“四诊合参”进行凭脉辨证,因证择方。这个有机联系的全过程,自然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综观全论的脉诊原文,约可概括为辨别证候、阐发病机、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四个方面的临床意义。兹分述于后:
一、辨别证侯
   论中以脉诊来辨别证候的,有辨六经主证,有辨病名,有辨病性,有辨病位,虽然其所辨不同,但都是以脉诊来规定其特定意义则是完全一致的。
(一)辨主证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伤寒三日,阳明脉大。(191) “伤寒脉弦而细,头痛发热,属少阳。”(266)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278)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281)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腹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338)
   凡上述六经主证的脉法,是辨别主证的关键所在。比如,太阳病具有头项强痛而恶寒的表证,则必须有“脉浮”的表脉。相反如具上述表证而没有脉浮的表脉,那就不能成为太阳表证。再如,少阴病的“脉微细”,一般地说,微为气虚,细乃血少,微细之脉并见,反映少阴病是气血虚弱的全身性功能低下的病症,故病者精神不支而欲寐。可见,六经的主证和主脉有其内在的联系,两者必然是(当然也有脉证不符的情况)以一定的病机所决定的。有是证必有是脉,六经脉法皆然,余者以此类推.
(二)辨病名
《伤寒论》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
如上所述的“缓”、“紧”、“浮”三种脉象,是如何在辨别病名上起决定性作用的?因为如果太阳中风表虚证,具有发热汗出恶风的主症,若其脉不缓而数,那疾病的本质就变成了风热表实证。又如伤寒脉浮,因为风寒束表,卫阳郁遏,正气抗邪有力,脉象应当是浮紧有力。假如具有伤寒表实之证,其脉不紧而缓或弱,无疑就是表兼里虚证,这显然又不能诊断为伤寒表实证。所以,脉象在“脉证合参”的前提下,它对病名是有定性的作用的。至于风温脉阴阳俱浮,而在临床上应当是脉浮数,即吴鞠通所说的“不缓不紧而动数”的意思。再结合原文116条“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 愈”的精神,前后印证,风温脉阴阳俱浮的浮数脉就一目了然了。
(三)辨病性
   《伤寒论》说:“脉浮者,病在表…”(51)“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者,沉为里。”(223)“伤寒脉迟。。。脉迟为寒。”(333)“病人脉数,数为热……”(126)“尺中脉微此里虚……”(49)“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之……”(219)
   如上所述,浮脉主表,沉脉主里;迟脉主寒,数脉主热;微细属虚,滑疾属实。这是论中以脉诊辨病性的基本规律。若再从全论的脉法和临床实际来推论,虽然以浮沉分表里,迟数辨寒热,但又当视其脉象相兼而定。例如浮紧为表寒,浮数为表热:沉数属里热,沉紧属里寒等,这样把两种脉象结合起来,才更切合临床实际。
(四)辨病位
   《伤寒论·辨脉法》说:“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此即以浮沉迟数来测定病变的部位。程知说:“躯壳之外,荣卫为表,躯壳之内,脏腑为里,故以浮沉别之。”《难经‘九难》说:“何以别知脏腑之病?然数者腑也,迟者脏也,数则为热,迟则为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以别知脏腑之病也。”以上所论,就一般而言,以脉之浮沉迟数,配合表里脏腑,是言其常,而不是言其变。不过,浮沉定表里似无可
非议,而迟数定脏腑则多有疑义,如程知说:“伤寒中之传变,亦有数而入脏,迟而腑。”程氏之见,似乎是常中之变,表面看来是相矛盾,而实质上是一致的。因此不论脏腑表里,都可出现浮沉迟数的现象,这应当是属于变法的范畴,那就不能从文字表面拘执。所以,读仲景书既要知常也要达变,只有知常达变,方可了然于胸中,运用于临床。
二、阐述病机
   论中以脉法来提示病机,这一精神贯穿于《伤寒论》的全部脉法之中,它启示医者通过脉象来揣测病机,而不是孤立地就脉论脉,那就会失却仲景脉法的原旨。
   《伤寒论》说:“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12)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249)
   上述两条,一者以脉表明太阳表虚之理,一者以脉解释脾约之机。前者以阳浮阴弱之脉说明卫强营弱而自发热,自汗出的病机;后者以浮涩之脉说明胃热津伤脾不能转输而约束的大便难证,又如症象阳旦的“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痉挛……”(30)等,都是只提脉象以概病机。论中此类条文,示人从脉象去领悟病机,而不能言脉不言病,不然则失去了实际意义。
三、指导治疗
   论中以脉法来指导治疗者,诸如可汗不可汗、可下不可下、可清不可清,以及可温、可补、可吐、可灸不可灸等多方面。
(一)可汗不可汗
   《伤寒论》说:“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者,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46)“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5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42)“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17)“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50)“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27)“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266)“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285)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286)
   概括言之,论中表实证可发汗者有浮紧浮数之脉,亦有表虚不可发汗的浮弱脉,前者风寒束表,正气有力抗邪,故脉浮紧(或浮数)有力,以麻黄汤峻汗攻邪;后者风寒在表,卫外不固,营阴外泄,故脉应浮缓而弱,以桂枝汤调和营卫。此两者表证与表脉俱备,治疗当可发汗。至于不可发汗,有表实不可用桂枝汤,表虚不可用麻黄汤之禁,以及阳气虚脉微弱,阴血虚尺中迟,乃至少阳、少阴之禁汗例,均可以从脉象中获得诊断的依据。
(二)可下不可下
   《伤寒论》说:“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242) “结胸症,其脉浮大者,不可下。”(136) “太阴为病,脉弱者,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280) “少阴病……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286)
   伤寒可下之症,因其热聚胃腑,脉必数实有力,故以攻下逐实法治,若虽热实,如结胸脉浮大,胃肠并无可攻之实,故不可下。少阴尺脉弱涩,为病在里,属气血亏虚之证,无疑是在禁下之列。
(三)可清不可清
   《伤寒论》说:“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350)“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6)“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175)
   论中可清之证,脉皆洪大滑疾,这是热邪鼓舞,正气盛邪亦猖獗。凡阳明热盛于外,脉洪大必与大热大汗大烦渴之症并存,但亦有热伏于里,所谓“里有热”的热厥证,此时脉可见沉伏或沉而滑疾。其治皆用白虎汤达热出表。若发热无汗表不解,脉虽浮亦不可以白虎之剽悍,此为论中先表后里的定法。
(四)可温与可补
《伤寒论》说:“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313)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301)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94)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171)“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102)
   伤寒以寒立论,论中有表寒有里寒,有经寒有脏寒。表证病在阳经而脉沉,应发表温经以散寒,里证病在脏而脉沉,应温脏(多指脾肾)的虚寒,但不论其属表属里,脉沉者是为阳虚可温之证。脉结代是脉搏间歇,属阴阳气血不足,故心悸不安,用炙甘草汤阴阳并补,气血两调。阳脉涩,阴脉弦,为土虚木旺,故小建中汤,扶土抑木,建中补虚。
   在《伤寒论》中,还有可灸可不灸。如“少阴病,吐利……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292)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炙之:”(349)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119)  凡此可炙者为阴寒之证,多属阳虚,脉不至是气血无力鼓动血脉,常见微细模糊之脉;脉促应为虚细而数,亦是阳虚之虞,故灸少阴经穴,温经以复脉。不可灸而脉微数,是为阴血不足,亦或为热郁伏而脉数,均应禁止温灸。由此推论,微数之脉,亦不可辛温助阳,免于火灼筋伤而成火逆。
   此外,尚有可吐之证,如“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171) 又“少阴病,饮食人口则吐……脉弦迟者,此胸中实……当吐之”.(324) 以及“病人手足厥 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354)
  “凡此可吐之证,其脉寸微浮,只是指病在胸膈的部位而言,而脉弦迟,及脉乍紧,均为胸膈间有痰水、宿食之故,因为有形之痰食,气机阻滞壅涩,使之脉流不畅。
四、判断预后
   论中推论判断预后的脉法,包括辨传变、辨病愈、辨生死等,这类反应各种不同转归的脉法,验之临床,颇有实用价值。
(一)辨传与变
   《伤寒论》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也;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外感热病,脉数急为病进欲传里;脉静是平和之意,为病不化燥入里之征,故不传。从脉候来推断疾病传变与否,是临床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辨病欲愈
   《伤寒论》说:“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271)“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274)“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287)  “少阴中风,脉阳徽阴浮者,为欲愈。”(290)
   伤寒三阳病不传而欲愈,脉象多由浮紧急数而转脉小,是病不内传欲已之征。三阴病欲愈,由阴转阳,脉紧去而暴微或脉长,是正气来复,脉象因之和缓充盈。
(三)辨生与死
   《伤寒论》说:“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216)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217)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 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315)
   论中以脉决生死者,一为治不如法,以致津伤脉短者多难治或死,脉自和为津液未伤可生;一为阳热之极,脉弦为正可胜邪者生,涩为热灼津竭者多难治或死;一为阴寒之极,脉暴出是正气骤脱,脉微数是正气尚存。总之,脉证相符可生,脉证不符多难治或死,久病正气不足脉应显虚,脉反实者多是病进。总的原则是脉证相符,有是证即有是脉,预后多良好;脉证不符,证与脉相反,预后多不良。
   前已述及,仲景脉诊的涵义是多方面的,内容极为广泛而深刻。要领悟其精神实质,应重在“脉证合参”,切不可胶柱鼓瑟。尤其是初学者,更应结合临床细心体会,使之更好地指导实践。
   本文旨在为初学者引路,亦就正于贤者,有教于我。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252
发表于 2008-9-25 11:03:50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言經絡不言氣
猶如隔靴搔癢
可這是西方生理學無法解釋的
253
发表于 2008-9-25 11:09:05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我們看看一位老中醫對共振諧波經絡學的看法
中國脈學超時代的進步   89歲老中醫 馬光亞   
    中醫脈學,是一門古老的學問,舊的社會多數人重視中醫,認為中醫看病,病人不必
開口講病,三指一按,便知道病在哪裡,提起筆來開方,可以藥到病除。其實,沒有這麼 
神祕,今日社會一切從新,醫學進步,更不會落後。中醫的脈學,將露出新的曙光。   
   我臨床五十年以上,沒有幾天不為人看病,看病第一要辨明病證,病證有陰陽虛實、
表裡、寒熱之不同,臨床觀色問證,得到患者病情之後,要以脈象來作最後的決斷。然後
才有把握為病人開方、故看脈確實極為重要,我當年學醫,最初讀李中梓醫宗必讀的『四
言脈訣』,後來讀李時珍的『瀕湖脈學』,還覺不夠,再去讀張石頑的『診宗三昧』及陳修
園醫書的脈訣,張石頑的『診宗三昧』,比較淺顯而深入,易讀易知,他以色脈合為最可靠
的診法,將色脈、脈位、脈象、經絡諸論,說得十分透徹,我認定『診宗三昧』,是一部研
究脈學的好書。
  最近,我得見一部研究脈學的新書,是研究物理學高深而大有成就的學者王唯工所著,
這一書出現,是中國脈學超時代的進步,他有很好的科學研究的素養,先精通了現代醫學的生理、病理。因發現中國醫學是最佳而能救人的學問,乃特意取中醫的脈學來著實研究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才寫成此一部書。
    我數十年臨床,雖對許多疑難病證,能取得一定的療效,但時代進步‧我不能以此為
足,要開步向前求進,才能有登蜂造極的一日,王唯工的表現,是值得我欽佩而取法的。
我要從他的新著中,求取脈學的進步。
    王著脈學是研究脈的原理,不是在脈的形象上多費功夫。古人言脈,大部是著形象的
考究,八脈、二十八胍、三十脈,不外是在形象上兜圈子,王研究脈的原理,認定「氣
是脈的原動力,李時珍、張石頑等雖曾說過脈是候五臟六腑之氣,但王唯工貝體說出「共
振」的道理,是更上一層樓了。氣為血帥,血液循環發生共振的現象,從現象可看出五臟
六腑之間相互關係及影響,而認識不同的脈。從古中醫用三個指頭把脈,王唯工發明了脈
診儀,只要用一個小片電極片碰觸脈搏,病人身上的十二經脈全部顯示在螢幕上,並可列
印診斷書,這是中國醫學在脈學上,進步登上最高的境界了。
    我對王唯工的脈學新著出版,證實中醫進步,表示祝賀之忱,持為之序。
    2002年8月15日
254
发表于 2008-9-25 15:37:25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8/09/25 11:09am 发表的内容:
我們看看一位老中醫對共振諧波經絡學的看法
中國脈學超時代的進步   89歲老中醫 馬光亞   
    中醫脈學,是一門古老的學問,舊的社會多數人重視中醫,認為中醫看病,病人不必
開口講病,三指一按,便知怠?..
   基因图完成的时候,各国领导人纷纷赞扬!这些政治家根本不懂生物学,甚至于不懂科学,人云亦云,为了捞取政治资本而已!名人作广告,捞钱!
   科学重视证据.谁说也没用!
255
发表于 2008-9-25 16:40:55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8/09/25 03:37pm 发表的内容:
   基因图完成的时候,各国领导人纷纷赞扬!这些政治家根本不懂生物学,甚至于不懂科学,人云亦云,为了捞取政治资本而已!名人作广告,捞钱!
   科学重视证据.谁说也没用!
先生認為王博士的證據不夠
是否可提出更證據充分的研究報告
256
发表于 2008-9-25 16:41:55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馬光亞醫師簡介
馬建中字光亞,湖南省湘潭人,生於1914年,其外祖父彭公文彩為湘中名醫,15歲即隨其習醫,盡得真傳。1951年入台,歷任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系教授、系主任及研究所所長。著有多本中醫論著,2001年北京衛生部主編「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收為百名中醫臨床家之一。
257
发表于 2008-9-25 16:44:41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這麼說吧
除了哲醫是從經典上研究經絡學
其他各位先生的說法
可有比王博士更多證據
事實上是沒有
比如說袁先生的說法
還只是"假說"是沒經實驗驗證的


-=-=-=-=- 以下内容由 逸湘2008年09月25日 04:45pm 时添加 -=-=-=-=-
既然是學術探討
該統一標準吧!
258
发表于 2008-9-25 16:47:17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我們看看王博士的背景資料
王唯工
台灣大學物理系學士、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1969年因為對中醫感到興趣,放棄了史丹福及耶魯而選擇了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的生物物理系,主攻神經科學。1973年獲博士學位。曾聘任中山大學物理系創系主任、陽明大學醫工所所長,並於台大電機系醫工組任職,在中醫學院中醫所授課五年。1988年首次製成脈診儀,在台大醫院、榮總、中醫學院等多處與西醫會診,並與多位中、西醫先進合作研究。在醫學工程領域多次獲國科會傑出獎,且因脈診之相關發明獲經濟部發明獎。其發明上的貢獻連續收錄於Marquis世界名人錄。現從事漢唐醫學之研究,及各種非侵入性醫療器材之開發。著有”氣的樂章”與”水的漫舞”等書。
259
发表于 2008-9-25 16:48:18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若論神經學
王博士該算是"專家"
260
发表于 2008-9-25 17:25:08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轉貼"以脈診儀協助中醫診斷之可行性研究
王唯工中央研究院物理所
本計劃共做了四十八個人,服用不同中藥後脈波之變化:發現靈芝可增加第三、第六及第九諧波之能量,人蔘會增加第三、四、五諧波之能量,西洋蔘會增加第四及第七諧波之能量,而川貝枇杷膏則較不明顯,但對第四及第七諧波似乎有增加及減少兩種情形。這些藥對第九諧波多有增加效果,此皆與本草備要之記述相符。  我們也做了許多純成份,如黃連中抽出之berberine Cl, berberine hemisulfate, coptisine, palmatine等對老鼠脈波之影響,皆未發現與黃連原始萃取液之相似效應。又如人蔘純成份中Rb1、Rc、Re分析其作用,亦未發現與人蔘原始萃取液之相似效應。  綜合去年及今年之研究結果,認為以諧波分析法之脈診,不僅可以做為中醫診斷之重要參考資料,亦可為中醫用藥之重要依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7 12:50 , Processed in 0.16602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