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仁海一方输定了

[复制链接]
24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08:54:58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1-6 00:08
胆汁淤积必定伴随肝气郁结,再说我说的治法并不是疏肝解郁法,而是清利肝胆法。你看清明白了吗?

      回复先生,我看清楚了。谈谈我的看法,请批评指正。
    先生的清利肝胆法中的肝胆是中医理论中的肝胆。大柴胡汤、茵陈蒿汤等等可以治疗阻塞性肝硬化中的某些类型。但是,这两个方剂不是治疗肝气郁结的主要方剂,疏肝理气是治疗肝气郁结的法则。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
    肝气郁结是一大类疾病,包括中医的许多证以及许多疾病,他与西医的胆汁淤积(只表现在胆管内)相去甚远,两个疾病的发展方向完全不同。这是我的看法。
    我们之间并没有矛盾,只是表述的重点不同。
24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08:59:42 | 只看该作者
      有必要把肝气郁结再发表一次,请谅解。

        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简称肝郁、肝气郁,是肝脏病理中最常见的病理变化。精神刺激,情志抑郁不畅,或病久不愈而因病致郁,或他脏之病理影响于肝等,均可使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形成肝气郁结之候,其轻者称为肝气不舒或肝气郁滞。肝气郁结之病理特点是肝之疏泄功能受到抑制,气机不得条达舒畅,其滞或在形躯,或在脏腑。因此,临床上以情绪抑郁、悒悒不乐,以及胁肋胀痛等气机郁滞之候为特征,且每当太息、嗳气之后略觉舒缓。
          肝气郁结的病理发展趋势为:
其一,气滞血瘀。气有一息之不行,则血有一息之不行。肝气郁结,气机阻滞,则血行不畅,必然导致血瘀,表现为胁肋刺痛、症积肿块、舌青紫或瘀点瘀斑等。影响冲任二脉,则冲任失调,可见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或经血有块等。
其二,痰气郁结。气郁生痰,痰与气结,阻于咽喉,则为梅核气;积聚于颈部则为瘿瘤等。
其三,气郁化火。气有余便是火,肝气郁结,久而化火,形成气火逆于上的肝火上炎之候。
其四,犯脾克胃。肝气郁而不达,或气滞转化为横逆,均可影响脾胃之纳运,形成兼有呕吐、嗳气、脘胁胀痛等肝气犯胃和兼有腹胀肠鸣、腹痛泄泻、大便不爽等肝气犯脾之候。
       肝气郁结与肝气横逆,虽同是肝气为病,且皆为实证,但二者的病理性质也并不完全相同。肝气郁结为肝之疏泄不及,肝气抑郁;而肝气横逆则为疏泄太过,肝气过旺。所以,精神情志失调,前者为情志抑郁、多疑喜愁、闷闷欲哭,后者为性急易怒。
    总之,肝气郁结的基本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精神抑郁和气机失调两个方面。
      肝火上炎:肝火上炎又名肝火、肝经实火,是肝脏阳热亢盛,气火上冲的一种病理变化。多因肝郁气滞,郁而化火,而致肝火上冲,或因暴怒伤肝,肝气暴张,引发肝火上升,或因情志所伤,五志过极化火,心火亢盛,引动肝火所致。
      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三者,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可致肝火上炎,久之肝火内耗肝阴,阴虚阳亢,又可形成肝阳上亢。但肝气郁结系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以情志异常和气机失调为主要临床特征;肝火上炎系气郁化火,气火上逆,以头面部热象显著或气火上冲为特征;肝阳上亢则是阴不制阳,肝阳升动太过,阴虚阳亢。
     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三者,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容易引起肝风内动:肝风内动属于内风范畴,多是肝脏阴阳气血失调,发展至极期的病理变化。临床上以眩晕、震颤、抽搐等动摇不定的症状为主要特征
243
发表于 2015-11-6 09:04:34 | 只看该作者
我看你们的看法要有的放矢,比如崩漏证有乳胀,这个乳胀肯定是与肝胃有关,首先确定这个乳胀是不是肝郁,如果是肝郁,是否就有胆汁淤积?即乳胀是否就有胆汁淤积?
24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09:21:05 | 只看该作者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6 01:04
我看你们的看法要有的放矢,比如崩漏证有乳胀,这个乳胀肯定是与肝胃有关,首先确定这个乳胀是不是肝郁,如 ...

        肝气郁结妇女可见如下症状:
     1.肝气郁结引起的压抑、忧虑往往导致女性头痛、烦躁、情绪波动易怒、胸胁胀痛、腹部胀满、内分泌紊乱。
      2.女子月经正常与否与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与否密切相关,肝气不疏可导致经期过短、月经量少、经间期出血、经行眩晕、经行不寐。
      3.肝经循行在两胁,肝经脉运行不畅还可能导致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甚至乳腺癌的发生。
      4.肝郁导致失眠,表现为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也多梦易惊。无法保证睡眠质量,使女子气血失荣、皮肤粗糙,脸色暗沉。其中肝郁化火型失眠多因恼怒伤肝。
      5.肝气郁结则气机不利,还会让人不思饮食,因为代谢缓慢,四肢乏力、懒惰少动,从而造成肥胖、便秘等问题。

      这些临床表现,哪一个能够用西医的胆汁淤积解释呢?!
      中医临床中的癫痫狂也可以由肝气郁结引起!他们与西医的胆管内胆汁淤积有什么关系?!

点评

只有有针对性的讨论仁海的“肝郁”引起“胆汁淤积”,才能问乳胀是不是肝郁,如果他说肝郁没有乳胀,那乳胀在这个病案中如何解释乳胀牵引胁肋?如果他承认乳胀是肝郁,那么之前他是说的“肝郁”引起“胆汁淤积”,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6 09:31
尚须继续修炼之  发表于 2015-11-6 09:28
245
发表于 2015-11-6 09:31: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鹏举 于 2015-11-6 09:33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6 09:21
肝气郁结妇女可见如下症状:
     1.肝气郁结引起的压抑、忧虑往往导致女性头痛、烦躁、情绪波 ...


只有有针对性的讨论仁海的“肝郁”引起“胆汁淤积”,才能问乳胀是不是肝郁,如果他说肝郁没有乳胀,那乳胀在这个病案中如何解释乳胀牵引胁肋?如果他承认乳胀是肝郁,那么之前他是说的“肝郁”引起“胆汁淤积”,现在有乳胀,是不是胆汁流到了乳房而乳胀?不难得出结论,乳胀是胆汁淤积引起的结论。
246
发表于 2015-11-6 09:37:01 | 只看该作者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此类病症临床并不鲜见。
——————————————————————————

      胆汁淤积,但尚未形成肝胆结石、肝硬化、肝占位、抑郁症、精神病等之前,患者更不少,亦须治疗。融合观小朋友尚须戒骄戒躁,努力学习,勇攀高峰。

点评

证据在哪里?你没有证据!  发表于 2015-11-8 08:12
247
发表于 2015-11-6 09:52:55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你刚才在辩论场上说,十二经不存在,需要拿出证据来否定,在辩论场上不拿证据的否定,等于是否定你自己的不存在,等于说承认经络的存在。

点评

在“12、“经络”本质及针灸作用机理表述无需五行学说”中进行辩论。  发表于 2015-11-6 10:06
248
发表于 2015-11-6 09:59: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5-11-6 02:01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6 00:54
回复先生,我看清楚了。谈谈我的看法,请批评指正。
    先生的清利肝胆法中的肝胆是中医理论中的 ...

谢谢先生的关注和回复。
先生说:“ 肝气郁结是一大类疾病,包括中医的许多证以及许多疾病,他与西医的胆汁淤积(只表现在胆管内)相去甚远,两个疾病的发展方向完全不同。”这个意见我基本赞同。
补充一点,仅供参考:1, 肝气郁结一般分为虚实两大类,治疗分为补泻两法,临床必须分清,不能一概而论。2,胆汁淤积表现在胆管内,这话不假,但是也有肝内肝外之分别,严重时可发生胆管破裂,胆汁流入肝内和血液。引起种种并发症。

点评

千版,请分析一下,经前乳胀,是不是属于“严重时可发生胆管破裂,胆汁流入肝内和血液。”引起乳胀并发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6 10:11
249
发表于 2015-11-6 10:11:23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1-6 09:59
谢谢先生的关注和回复。
先生说:“ 肝气郁结是一大类疾病,包括中医的许多证以及许多疾病,他与西医的 ...

千版,请分析一下,经前乳胀,是不是属于“严重时可发生胆管破裂,胆汁流入肝内和血液。”引起乳胀并发症?
250
发表于 2015-11-6 10:24:41 | 只看该作者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6 02:11
千版,请分析一下,经前乳胀,是不是属于“严重时可发生胆管破裂,胆汁流入肝内和血液。”引起乳胀并发症 ...

谢谢杨先生关注和回复。
经前乳胀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证,相当于西医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经前乳胀产生的原因可有:1、冲任不足;2、情志刺激;3、邪热感染。可因其中一个因素所致,也可三个因素先后影响、同时引起。一般与胆汁淤积无关。先生以为呢?

点评

同意先生的看法。  发表于 2015-11-6 10:51
我同意并支持千版的看法。现在按仁海肝郁的解释而推理,应该是胆汁流到了乳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6 10:3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8 06:14 , Processed in 0.05187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