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2481
 楼主| 发表于 2023-7-13 23:33:34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
        今晚(2023年7月13日)我们将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来共同温习临床中药学的知识内容。
        今天分享总论第四讲“中药学的发展”,内容为明清至今的发展历史。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来共同温习了总论第四讲“中药学的发展”,内容为明清至今的发展历史。
        明代中药学达到了空前的成就,就是李时珍《本草纲目》的出版,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1]早二百年。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其有关资料曾被达尔文所引。
       感谢张慧康硕士讲述和分享!

2482
 楼主| 发表于 2023-7-20 23:26:56 | 只看该作者
各位中医同道,中医爱好者:
        大家好!“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周五讲课组成员雷宝淳跟大家一起学习《医学三字经》,  作者是清代医家陈修园。
   以诗赞之:医学启蒙三字经,清源正本圣心明。升堂捷径修园指,理法得来可顺行。

    今天(2023年7月14日)分享的内容如下:
妇人经产杂病第二十三:
  妇人病,四物良,月信准,体自康,渐早至,药宜凉,渐迟至,重桂姜,错杂至,气血伤
归脾法,主二阳,兼郁结,逍遥长,种玉者,即此详,经闭塞,禁地黄,孕三月,六君尝,

安胎法,寒热商,难产者,保生方,开交骨,归芎乡,血大下,补血汤,脚小指,艾火炀,胎衣阻,失笑匡,产后病,生化将,合诸说,俱平常,资顾问,亦勿忘,精而密,长沙室,

妊娠篇,丸散七,桂枝汤,列第一,附半姜,功超轶,内十方,皆法律,气后篇,有神术,小柴胡,首特笔,竹叶汤,风痉疾,阳旦汤,功与匹,腹痛条,须详悉,羊肉汤,污痛諡,痛满烦,求枳实,着脐痛,下瘀吉,痛而烦,里热窒,攻凉施,毋固必,杂病门,还熟读,二十方,效俱速,随证详,难悉录,惟温经,带下服,甘麦汤,脏燥服,药到咽,效可卜。

      期待雷宝淳分享,欢迎批评指正
           祝贺河北中医雷宝淳在河北医大讲座成功!他跟大家一起学习了《医学三字经》妇人经产杂病第二十三:安胎法;妊娠篇的有关内容。
      妇科杂病,需要细心调理,俗话说“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说明当年治疗妇科病不容易,望闻问切都受封建礼教的限制,因此辨证论治很重要,经带胎产都各有特点,经方有示范。
     孕后安胎,也是中医重要的方法;安胎从怀孕之后就开始有针对性的帮助孕妇,生产之后仍然需要中医帮助恢复健康,这样的传统可以学习《金匮要略》,陈修园用很简短的文字,介绍了很丰富的内容,每一句话都需要反复琢磨才能领悟其中的深刻道理。
      言简意赅三字经,写来需要有深厚的功底。
      感谢雷宝淳的讲述和分享

2483
 楼主| 发表于 2023-7-20 23:28:10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3年7月1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
         中医学是既浅显易懂,人人可学,人人能用的大众医学,也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现代科学仍然无法完全揭密的科学医学。
        这本小册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的历史概况,基础理论构成,诊法治病特色,养生保健方法。
        第三章:疾病都是自身平衡紊乱。
        人体是否发病,关键是要看人体的正气是否健旺。因此,中医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见,正气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四节:久视长卧损伤气血。
         生命是运动的,变化的。运动变化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第五节:酒色过度身乃不固。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编著的《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第三章:疾病都是自身平衡紊乱。第四节:久视长卧损伤气血。第五节:酒色过度身乃不固。
                  中医的养生健身思想,始终贯彻着运动的精神。生命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有规律的运动,就是有限度的运动,过度的运动就是造成疾病的因素。《黄帝内经》说“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行伤筋,久立伤骨,久卧伤气。”就是说各种运动,都不要过分,否则就会伤害身体。
长期坚持运动锻炼,是人体维持健康、增强体质、永葆青春的秘决。《内经》中早就有了“导引术”的记载。我国一千八百多年前的著名外科学家华佗,就自创“五禽戏”作为健身运动,以致“年且九十,犹有壮容”。他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犹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也。”他的学生吴曾如法锻炼,坚持不懈,活到九十多岁,仍耳不聋、目不瞑,齿牙完坚。说明长期的运动使人体的肌肉、骨骼得到锻炼,使生理、心理得到调节,气血畅通,阴阳协调,就可起到却病延年的作用。
对于劳动者,尽力使他们不要过度劳累。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484
 楼主| 发表于 2023-7-20 23:28:50 | 只看该作者
今周日晚上(2023年7月16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与大家一起学习《中医神志病学》一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医学模式的的转变,各类精神、心理、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中医神志病学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门重要的兼顾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的学科。今天继续学习第八章神志失常类疾病之昏迷,祥情我们一起期待!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硕士导师王红霞主任讲座成功!她与大家一起学习了《中医神志病学》一书第八章神志失常类疾病之昏迷。
       昏迷主要表现为完全意识丧失,随意运动消失,对外界的刺激的反应迟钝或丧失,但患者还有呼吸和心跳。扁鹊诊治赵简子昏迷五天不省人事,以及治疗虢太子昏迷如死的“生死人”,都是两千五百年前的奇迹。
       医圣张仲景用承气汤等治疗热病昏迷的例子也很多。
         医学上还有一种醒状昏迷,亦称"瞪眼昏迷"或"去皮质状态"。患者主要表现为睁眼闭眼自如,眼球处在无目的的漫游状态,容易使人误解为患者的意识存在。但是患者的思维、判断、言语、记忆等以及对周围事物的反应能力完全丧失,不能理解任何问题,不能执行任何指令,对任何刺激做出主动反应。这种情况就是俗称的"植物人"。醒状昏迷的出现说明患者的脑干的功能存在而脑皮质功能丧失,绝大多数情况下因该功能难以恢复,故患者预后较差。
         感谢王红霞主任讲述与分享。
2485
 楼主| 发表于 2023-7-20 23:29:2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3年7月17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
该书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二、医经学派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文献整理与考据学的影响
1.孔夫子是最早的文献学家
2.河间献王承前启后功勋卓著
3.董仲舒独尊儒术,各种古籍始分经和传
4.西汉末年文献整理,李柱国校正定医经
5.《黄帝内经》因文献整理而幸存
6.造纸术、印刷术助力中医经典传承与传播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中医师在隆尧县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曹东义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二、医经学派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四)文献整理与考据学的影响;1.孔夫子是最早的文献学家;2.河间献王承前启后功勋卓著;3.董仲舒独尊儒术,各种古籍始分经和传;4.西汉末年文献整理,李柱国校正定医经;5.《黄帝内经》因文献整理而幸存;6.造纸术、印刷术助力中医经典传承与传播。
       中医学术的发展需要传承,医经学派也是这样,因为有了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政策,有了“五经博士”,古书就有了“经”与“传”的区别。中医才有了“经”、“医经”、“经方”都是“五经博士”的次生、衍生的产物。
        医经有经典,医经形成于扁鹊,因此《汉书艺文志》的“医经七家”就有扁鹊《内经》与《外径》;医经的传播,离不开文献记载和整理,印刷术的发明,为“医经传播”添上了翅膀。

感谢霍立轩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486
 楼主| 发表于 2023-7-20 23:30:01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3年7月18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医学硕士卢青玉主治医师为大家讲述《傅青主女科》产后篇7的原文与评注。
产后心痛,腹痛,小腹痛,遍身疼痛,虚劳。
      请大家关注收听卢青玉的讲述。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医学硕士卢青玉主治医师讲座成功!她为大家讲述《傅青主女科》产后篇7的原文与评注之产后心痛,腹痛,小腹痛,遍身疼痛,虚劳。
       傅青主说,心痛,此即胃脘痛。因胃脘在心之下,劳伤风寒,及食冷物而作痛,俗呼为心痛。心可痛乎!血不足,则怔仲惊悸不安耳。若真心痛,手足青黑色,旦夕死矣。治当散胃中之寒气,消胃中之冷物,必用生化汤,佐消寒食之药;无有不安。若绵绵而痛,可按止之,问无血块,则当论虚而加补也。产后心痛、腹痛,二症相似,因寒食与气上攻于心,则心痛;下攻于腹,则腹痛,均用生化汤加肉桂、吴萸等温散之药也。
◎加味生化汤:
川芎(一钱)      当归(三钱)
黑姜(五分)      肉桂(八分)
吴萸(八分)      砂仁(八分)
炙草(五分)
伤寒食,加肉桂、吴萸;伤面食,加神曲、麦芽;伤肉食,加山楂、砂仁;大便不通,加肉从蓉。

      感谢卢青玉主治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487
 楼主| 发表于 2023-7-20 23:30:42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23年7月19日)的空中课堂,由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刘敬章主任讲述。
我们继续来学习张晓彤先生的著作——《中医沉思录》的内容,题目是科学界重新发现中医。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我们是太自然而然的认为元气论,阴阳五行,整体恒动,藏象等等是中医学的所有,可以对此反而视若不见,听若不闻,而一味去追求那些与中医药学原本是格格不入的原子论代表的西方科学体系。听一听当今处在科学前沿的巨匠们是如何评价中医学的?想必会使我们重新振奋起来,并且潜下心来认真继承和研究中医药学的科学传统。
      祝贺河北中医刘敬章主任在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讲座成功!他讲述了张晓彤先生的著作——《中医沉思录》的内容,题目是科学界重新发现中医。
把脉中医现状,有四大弊病,积重难返,复兴中医任重道远。

理论不自信,
疗效不自强,
传承不自觉,
体系不自立。

仅仅只是“勉强并存,远非并重。距离人民需要,国家期望的目标,非常遥远。”

仍然是“废医存药”和“废医验药”的时代,是中医“末法时期”,复兴中医的时代,尚未正式开始。

病根没看清,没有共识,看不出未来的方向。大多数中医人不关心中医命运,只满足“衣食医”的水平,距离“传道医”非常遥远。

医随国运,复兴中医是必然的。这是因为西方医学“结构决定功能的构成论医学”,存在巨大弊端,看不到生命结构的“细胞核同质化”,以及结构不稳定的暂时性,“全身全部”靶点对抗的灾难性后果。
只看明物质之“有”,看不到天地万物有生于“无”。

东方医学“以无为本”,重视“有无相生”,研究明物质与暗物质,研究生成(包容构成),关系(包容结构),状态(包容形态),多元(包容单一),转化(包容对抗),稳态(包容极限),向内求(包容拯救),治疗手段崇尚自然“杂合以治”“心身同调”等优秀特质,需要“重新认识”,进行“中医先进性教育”,改变自己和社会的认识,才能拿到“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健康中国,造福世界,贡献力量。

只有认清形势和存在问题,有学术引领,技术支撑,各界给力,大众欢迎,才能逐渐走向复兴。否则,只是空谈而已。

感谢刘敬章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488
 楼主| 发表于 2023-7-20 23:31:34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
        今晚(2023年7月20日)我们将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来共同温习临床中药学的知识内容。
        今天分享总论第五讲“中药学的发展”,内容为中药学的学习方法。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分享了总论第五讲“中药学的发展”,内容为中药学的学习方法。
       历代中医学习中药,一是背诵有关知识,二是跟师拉抽屉抓药,或者亲自采药、用药,在实践之中学习中药。
      当然,现代教育的中医学习中药,就只好按着教科书,按功效学习,然后在见习、实习,逐渐掌握中药的性味,从“经方”、“时方”的古人用药经验之中,学习、揣摩中药应用中药的经验,必须经过自己的验证,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2489
 楼主| 发表于 2023-7-28 09:55:17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2023年7月21日)的空中课堂由刘敬章主任与大家继续来学习张晓彤先生的著作《中医沉思录》的内容,题目是论中医、西医的不可通约性。关于中西医结合的问题,已经讨论很久,争论很多了,其实,实践的检验是唯一的标尺,中西医学在医疗实践中互相补充,在各自的大道上共同发展,我们相信在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将来,一定可以实现在生命科学顶峰上的真正的结合。
         祝贺河北中医刘敬章主任在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讲座成功!他与大家一起学习了张晓彤先生主编的《中医沉思录》论中西医“不可通约”的问题。

这个话题是“中西医结合”的反调,是不同的观点。

这个问题很复杂,历史过程有很多曲折,一开始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中医求生存”,也是我们大家没有深刻认识中医药的本质造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医传承的困难,西医市场医学弊端的暴露,慢病高发难治,费用高昂难付,化学制药滥用成灾,以及中华民族复兴的到来,“中西医结合”这个求生存的词语,似乎有些落伍了。

毛泽东时代不存在这个问题,那时基本上都是学术交流,没有利益和地盘的问题。

现在,理论上西化中医进行不下去了,造成了实践之中基层中医药严重不足。
因此需要换一个思路,来发展中医,也就是“守正创新”的问题。
需要新的理论,新的口号,不能再用这个“中西医结合”来“引领潮流”了。

我提出来的“西医中国化,中医世界化”,我认为这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当然这个过程可能很长,不是马上就到了这个境界。
这样做靠的是“中医是生成论的医学,西医是构成论的医学。生成的生命有结构,生成可以包容构成。”
我认为,
“没有西医中国化,健康中国做不强”;
“没有中医世界化,中医事业做不大。”
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术引领,技术支撑,各界给力,大众欢迎。
感谢刘敬章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490
 楼主| 发表于 2023-7-28 09:57:00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3年7月22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
         中医学是既浅显易懂,人人可学,人人能用的大众医学,也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现代科学仍然无法完全揭密的科学医学。
        这本小册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的历史概况,基础理论构成,诊法治病特色,养生保健方法。
        第四章:治病只为帮助你自己恢复。
        中医治疗病病的指导思想,根源于中医对于人体疾病的认识,并由此决定了医生与病人的关系。那么,中医是如何看待人体疾病,又如何认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呢?
          第一节:依据证侯治疗未病。
         中医对于疾病的认识依靠四诊所见,尽管有望而所得、切而所得,主要是望而所得、闻而所得,依靠的主要是症状,古人称其为证侯。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编著的《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 第四章:治病只为帮助你自己恢复之 第一节:依据证侯治疗未病。
         中医认为,每一个人尽管阴阳气血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体质,但是都是自主生活,从出生之后的幼年,到肾气逐渐强盛的青壮年,再到肾气逐渐衰弱的老年,都是自我发展变化的过程。
医学是为这个过程服务的,只能帮助患者由不健康状态,自主转化为健康状态,而不是替患者更换固有的脏器。中医的所有治疗措施,都是建立在患者自我康复能力之上的辅助措施。因此,中医强调患者是本,医生为标,只有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才能顺利战胜疾病,恢复健康。
正因为中医重视患者的“主体性”,所以,中医在诊治疾病的时候,一直把患者的感觉作为诊治的主要依据,而不是轻易否定患者的“主观感觉”,不把症状视为表面现象,而是认为通过辨析证候就足以把握疾病的本质。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5 04:07 , Processed in 0.05243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