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2441
 楼主| 发表于 2023-6-9 08:26:24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3年6月3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
         中医学是既浅显易懂,人人可学,人人能用的大众医学,也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现代科学仍然无法完全揭密的科学医学。
        这本小册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的历史概况,基础理论构成,诊法治病特色,养生保健方法。
        第一章: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第八节:明清温病新说蜂起。
       第二章:中医巧妙认识生态人体。
        第一节:天地之间人何以生。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编著的《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 第一章: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第八节:明清温病新说蜂起。
       清代温病学家在前人有关认识的基础上,对仲景关于温病的定义进行了很大程度的修改,只在“伏气温病”项下,保留仲景关于温病的思想。
首先,关于温病的名称,清代温病学家认为除了冬季的伤寒之外,四时皆有热病,它们总称温病而不是总称伤寒或广义伤寒。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其上焦篇云:“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吴鞠通所说的这九种温病,几乎囊括了仲景时代的所有外感热病。所不同的是:仲景《伤寒例》用广义伤寒来概括这九种温热病,而吴鞠通则用广义温病来概括。
叶天士在《温热论》和《三时伏气外感篇》中,将春温、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等四时温热病,都归为广义温病之中,反映了叶天士的广义温病思想。
吴鞠通云:“此九条(温病),见于王叔和《伤寒例》中居多,叔和又牵引《难经》之文以神其说。按时(代)推病,实有是证,叔和治病时,亦实遇是证。但叔和不能别立治法,而叙于《伤寒例》中,实属蒙混,以《伤寒论》为外感之妙法,遂将一切外感,悉收入《伤寒例》中,而悉以治伤寒之法治之。”
吴鞠通承认仲景时代也有他说的几种温病,其区别只是他用温病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仲景、叔和却是用伤寒的方法进行治疗的。他的这一观点,与叶天士《温热论》所说如出一辙。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442
 楼主| 发表于 2023-6-9 08:27:32 | 只看该作者
         今周日晚上(2023年6月4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与大家一起学习《中医神志病学》一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医学模式的的转变,各类精神、心理、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中医神志病学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门重要的兼顾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的学科。今天继续学习第八章神志失常类疾病之痴呆,祥情我们一起期待!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硕士导师王红霞主任讲座成功!她与大家一起学习了《中医神志病学》第八章神志失常类疾病之痴呆。
         痴呆是指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临床上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人格改变,但没有意识障碍。因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故又称为慢性脑病综合征。
        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意识与五脏有关,《内经》说: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为五脏所主。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

  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
        感谢王红霞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443
 楼主| 发表于 2023-6-9 08:28:05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3年6月5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
该书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一、医经学派形成与发展
(三)外延发展期
4.史册无名张仲景,千古流芳《伤寒论》
张仲景身世让世人迷惑,是因为《后汉书》《三国志》没有他的传记,根据他自己所写的《伤寒杂病论》序言,他在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左右开始写作这部著作,因此,学术界推测他那时50多岁,因此,暂定他出生于公元150年的汉桓帝时期。张仲景所处的时代,战乱不断,疾病流行。他对医经的研究与继承,从现有的文献考察,可以从《伤寒论·伤寒例》入手。由于张仲景的著作早期失传,魏晋之际的太医令王叔和对仲景的著作加以整理,才使其得以流传到后世。

5.叔和慧眼尊仲景,医典精华存《脉经》
王叔和名熙,汉未至西晋期间“高平”人,其里籍一说山东巨野,一说山西高平。皇甫谧《甲乙经·序》云:“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指事施用。”这就是人们认为王叔和整理过仲景《伤寒论》的依据。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中医师在隆尧县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曹东义主编的《医经学派》4.史册无名张仲景,千古流芳《伤寒论》;5.叔和慧眼尊仲景,医典精华存《脉经》的有关内容。
       张仲景在特殊的时代传承创新了前人的经验,由于他是长沙太守,不是专业的“方技”人士,也没有特殊的“政绩”,因此“史书无传”;
        “太医令”王叔和在《脉经》之中,充分吸收了张仲景的学术著作内容;同时整理了张仲景的著作,让张仲景的书籍得以流传后世,他具有独特的贡献。
       这些历史往事,在书写很不方便的“竹简医学时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感谢霍立轩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444
 楼主| 发表于 2023-6-9 08:28:49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3年6月6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医学硕士卢青玉主治医师为大家讲述《傅青主女科》产后篇的原文与评注。
产后少腹痛,产后气喘,产后恶寒身顫,产后恶心呕吐。
      请大家关注收听卢青玉的讲述。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医学硕士卢青玉主治医师讲座成功!她为大家讲述了《傅青主女科》产后少腹痛,产后气喘,产后恶寒身顫,产后恶心呕吐的有关内容。
       傅青主说,妇人产后少腹疼痛,甚则结成一块,按之愈疼,人以为儿枕之疼也,谁知是瘀血作祟乎!夫儿枕者,前人谓儿头枕之物也。儿枕之不疼,岂儿生不枕而反疼,是非儿枕可知矣。既非儿枕,何故作疼?乃是瘀血未散,结作成团而作疼耳。凡此等症,多是壮健之妇血有余,而非血不足也。似乎可用破血之药;然血活则瘀血自除,血结则瘀作祟;若不补血而反败血,虽瘀血可消,毕竟耗损难免,不若于补血之中,以行逐瘀之法,则气血不耗,而瘀亦尽消矣。方用散结定疼汤。
当归(一两,酒洗)   川芎(五钱,酒洗)
丹皮(二钱,炒)    益母草(三钱)
黑芥穗(二钱)     乳香(一钱,去油)
山楂(十粒,炒黑)   桃仁(七粒,泡去皮尖,炒,研)
水煎。服一剂而疼止而愈,不必再剂也。此方逐瘀于补血之中,消块於生血之内,妙在不专攻疼病而疼病止。彼世人一见儿枕之疼,动用元胡、苏木、蒲黄、灵脂之类以化块,又何足论哉!

      感谢卢青玉硕士主治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445
 楼主| 发表于 2023-6-9 08:29:34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23年6月7日)的空中课堂我们继续来学习张晓彤先生的著作《中医沉思录》的内容,题目是路志正先生论述中医传统科研方法与中医学术发展之我见。
几千年以来,中医从来没有停止过科学研究,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充实进来。这是一条自身发展的成功之路,如今又多了现代科学手段的补充。更应该有更大更快的进步,但是如果完全抛弃,取代,背离了我们几千年的经验和道路,就不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而是难免“毁玉”了。
            祝贺河北中医刘敬章主任在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讲座成功!他与大家一起学习了张晓彤先生的著作《中医沉思录》关于路志正先生论述中医传统科研方法与中医学术发展之我见。
         路志正,字子端,号行健,1920年生于河北藁城。幼承家学,正步杏林。1934年入伯父路益修创办的河北中医学校学习,先后拜路益修、孟正己、王步举等名医为师,尽得真传。1939年医校毕业,步入杏林,悬壶乡里,越十年学验渐丰。1952年入卫生部中医司工作,参与“一司两院”(中医司、中研院、四所中医学院)创建,最早参与并主持对中医药治疗乙脑成效的认定,将中医治疗腹水的经验用于血吸虫病防治,支边期间成功抢救包钢大面积铁水烧伤工人,参加《中国针灸学概要》编写,为针灸走向世界奠定基础。他在卫生部工作20多年,1973年时婉拒领导安排的行政工作,到广安门医院,从事风湿病、心肺疾病、中医疑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成立全国最早以研究内科疑难病症痹证为主的内科研究室,担任第一届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主编第一部中医风湿病学专著,创建风湿病学科。通过建学科,兴特色,创学会,做科研,抓急症,育英才,为广安门医院建设发展和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感谢刘敬章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446
 楼主| 发表于 2023-6-9 08:30:23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
        今晚(2023年6月8日)我们将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来共同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神农本草经》。今天要分享的是《神农本草经》中的“陆英”“陆藿”“六畜毛蹄”“肤青”四味药。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分享了《神农本草经》中的“陆英”“陆藿”“六畜毛蹄”“肤青”四味药。
                陆英,别名:接骨草、臭草、走马风、七叶根、七叶麻、蒴藋、走马前、八棱麻、八里麻、臭草、苛草、七叶金、蒴藋、接骨草、排风藤、铁篱笆、臭草、苛草、英雄草、走马箭、排风草、八棱麻、大臭草、七叶麻、马鞭三七、落得打、珍珠连、秧心草、乌鸡腿、小接骨丹、水马桑、水椿皮、七爪阳姜、屎缸杖、掌落根、散血椒、梭草、七叶莲、七叶黄香。「主治」骨间诸痹,四肢拘挛疼酸,膝寒痛,阴痿,短气不足,脚肿 风毒,香港脚上冲,心烦闷绝,水气虚肿。风瘙皮肌恶痒,煎汤入少酒浴之,妙(甄权)。
       陆藿,鹿藿,味苦,平,无毒。主蛊毒,女子腰腹痛,不乐,肠痈,瘰 ,疡气。生汶山谷。
陶隐居云∶方药不复用。人亦罕识,葛根之苗,又一名鹿藿。唐本注云∶此草所在有之,苗∶山人谓之鹿豆,亦堪生啖。今所在有。五月、六月采苗,晒干之。尔雅云∶ ,鹿藿。其实。释曰∶ ,一名鹿藿。其实名 。郭云∶鹿豆也。叶似大豆,根黄而香,蔓延生。
       六畜毛蹄,味咸平。主鬼注蛊毒。寒热惊痫。狂走。骆驼毛尤良。六畜遂字。四体分施。附肤燎坠。剔腹益姿。圆歧蹄辨。攫裂甲披。明驼温缛。避暑毛吹。汉书传。六畜遂字。孟子。施于四体。燕书。贾坚弯弓射牛于百步之外。附肤落毛。柳文。覆坠之易如燎毛。
      肤青,味辛平。
主蛊毒,及蛇菜肉诸毒,恶创。生川谷。
《名医》曰:一名推青,一名推石,生益州。
案陶宏景云:俗方及仙经,并无用此者,亦相与不复识。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2447
 楼主| 发表于 2023-6-15 19:42:49 | 只看该作者
           各位师兄师姐各位中医同道,今天(2023年6月9日)由黄小平院长,在上海泰坤堂给大家讲述山东中医学报的《名老中医之路》万又生先生,题目是
“寝馈歧黄五十年”
万友生先生,江西建人,解放后历任红西省中医进修学校、江西中医专科学校和江江西中医学院教导处主任,中南区卫生部中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西中医药月刊接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精通伤寒和温病。
请曹老师和各位,敬请聆听,批评指正!
              祝贺黄小平院长,在上海泰坤堂中医院讲座成功!他给大家讲述了《名老中医之路》万又生先生“寝馈歧黄五十年”的有关内容。
        万友生(1917年—2003年 ),汉族,男,别号松涛,江西省新建县西山乡人,江西省全国著名的中医学术专家。万友生生前曾任省卫生厅中医科负责人、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江西中医学院教授 [1]  、中华中医学会第一、第二届常务理事等职,倾毕生精力提出寒温统一的外感热病理论体系,在全国中医学术界独树一帜。幼从饱学儒士习文十载,爱好书、画、诗、棋。长而奉父命继承祖业(曾祖父乃商而医者,祖父仅承其商业,常以未能继其医业为憾)学医,就读于江西国医专修院,三年(1934~1937年)有成,出而问世。适值八年抗战、十年内战,携家辗转行医于赣江两岸之城乡。医途虽苦,蔗境弥甘,学验渐丰,医名渐显。自1951年起,参加江西省人民政府卫生厅从事中医工作,先后任江西省中医进修学校、江西中医专科学校和江西中医学院教导副主任,内科和伤寒温病、热病教研室主任,江西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等职,并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江西省中医学会名誉会长,江西中医学院教授及主任医师。为我国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高级知识分子。
治学崇尚张仲景《伤寒论》和吴鞠通《温病条辨》,兼采上自《内经》、《难经》,下及历代寒温各家学说之长,极力倡导寒温统一。且善取西医及现代科学之长,为我所用。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有突出贡献。
       感谢黄小平院长的讲述和分享。

2448
 楼主| 发表于 2023-6-15 19:43:31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3年6月10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
         中医学是既浅显易懂,人人可学,人人能用的大众医学,也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现代科学仍然无法完全揭密的科学医学。
        这本小册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的历史概况,基础理论构成,诊法治病特色,养生保健方法。
        第二章:中医巧妙认识生态人体。
       第二节:睁眼就可以看见阴阳。
        很多不了解中医的人,往往说阴阳是玄虚的,说那是算命先生的把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阴阳学说一点也不玄虚,它是古人对于自然界万事万物观察,总结之后提出来的普遍规律。
        第三节:没有人类五行不转。
       所谓五行,是古人总结的一套学说,主要用来说明万事万物的互相联系、互相资生、互相制约、达到生态平衡。是一个善于解决多因素平衡、和谐、共存的学问,是很可贵的理论方法。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主编的《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 第二章:中医巧妙认识生态人体。 第二节:睁眼就可以看见阴阳, 阴阳学说是古人对于自然界万事万物属性和变化规律的总概括,最常见的是物象,比如白天和夜间,水和火,男女; 第三节:没有人类五行不转,印度四大、希波克拉底四元素都没有金,作为工具代表的金,不是自然物,而是人类劳动的成果,金克木、金生水、火克金、土生金都与人类劳动有关系,是与时间和空间结合后的“哲学”概念。是闭环管理的互相联系、互相资生、互相制约、达到生态平衡。是一个善于解决多因素平衡、和谐、共存的学问,是很可贵的理论方法。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449
 楼主| 发表于 2023-6-15 19:44:09 | 只看该作者
今周日晚上(2023年6月11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与大家一起学习《中医神志病学》一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医学模式的的转变,各类精神、心理、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中医神志病学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门重要的兼顾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的学科。今天继续学习第八章神志失常类疾病之痴呆,祥情我们一起期待!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硕士导师王红霞主任讲座成功!她与大家一起学习了《中医神志病学》第八章神志失常类疾病之痴呆的有关内容。
          痴呆和阿尔兹海默症的区别
       痴呆这个词很不好听,是对于身体状态的判断,西医有一个类似的称谓叫,阿尔茨海默氏病,两者的概念不同而又有密切的联系。
        导致痴呆有非常多的原因,比如有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病痴呆,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等,这些变性疾病都可以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出现痴呆的临床症状。另外,有一些酒精中毒,脑血栓,脑出血,维生素B12缺乏也可以引起。
        阿尔茨海默病(AD),又译为阿兹海默病、具体病因不明,有很多相关的原因,常见于老人失智症、老年痴呆症、脑退化症,是一种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也是失智症中最普遍的成因,症状表现为逐渐严重的认知障碍(记忆障碍、学习障碍、注意障碍、空间认知机能、问题解决能力的障碍),逐渐不能适应社会。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11年的公布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有约3650万人患有痴呆症,每7秒就有一个人患上此病,平均生存期只有5.9年,是威胁老人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严重的情况下无法理解会话内容,无法解决如摄食、穿衣等简单的问题,最终瘫痪在床,病情恶化的途中有的患者会伴有被害妄想幻觉等现象出现。通常还能见到诸如行为语言粗暴、举止下流等周边症状,所以在护理上有很大的困难。阿兹海默老年痴呆症通常在老年期(60岁以上)发病。
       感谢王红霞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450
 楼主| 发表于 2023-6-15 19:44:38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3年6月12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
该书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一、医经学派形成与发展
(三)外延发展期

6.皇甫谧发奋著作《针灸甲乙经》
皇甫谧(215~282年),魏晋间医学家。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人。幼年过继于叔父,迁居新安(今河南渑池)。由于深得叔父叔母宠爱,故贪玩好游,无心向学。20岁那年,幸得叔母流泪苦劝,皇甫谧幡然醒悟,悔过自新,改弦更张,矢志苦学,终成为当时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医学家。

7.全元起《素问注》提供古代信息
南北朝时期梁代的全元起整理《黄帝内经素问》,他的分篇内容,不同于唐代的王冰《素问注》,可以为大家了解《内经》古代传本的线索。

8.唐代王冰系统整理《素问》影响远
王冰,号启玄子,又作启元子。约生于唐景云元年(710年),卒于贞元20年(805年),里居籍贯不详,唐宝应中(762~763年)为太仆令,故称为王太仆。

9.张景岳《类经》学术成就高
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1563~1640)编撰《类经》,他认为《内经》的文字“言言金石,字字珠玑,竟不知孰可摘而孰可遗”,因此,他把《内经》文字,以类相从,重新编排,著成《类经》。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中医师在隆尧县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曹东义主编的《医经学派》一、医经学派形成与发展(三)外延发展期
6.皇甫谧发奋著作《针灸甲乙经》7.全元起《素问注》提供古代信息8.唐代王冰系统整理《素问》影响远9.张景岳《类经》学术成就高。
        尽管张仲景、王叔和都引用过《素问》《灵枢》,但是并没有把这两本书当作《黄帝内经》。
       自从皇甫谧认定《素问》《灵枢》就是《黄帝内经》之后,更加引起大家的重视,对其进行校勘整理的学者越来越多,进行分类研究,或者对其中内容加以阐发,形成独特主张的学术见解者也时有所见。
      感谢霍立轩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5 07:02 , Processed in 0.07324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