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2331
 楼主| 发表于 2023-3-14 21:12:51 | 只看该作者
各位中医同道,中医爱好者:
        大家好!“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周五讲课组成员雷宝淳跟大家一起学习《医学三字经》,  作者是清代医家陈修园。
   以诗赞之:医学启蒙三字经,清源正本圣心明。升堂捷径修园指,理法得来可顺行。

    今天(2023年3月10日)分享的内容如下:
水肿第十一:
  水肿病,有阴阳,便清利,阴水殃,便短缩,阳水伤,五皮饮,元化方,阳水盛,加通防,阴水盛,加桂姜,知实肿,萝枳商,知虚肿,参术良,兼喘促,真武汤,从俗好,别低昂,五水辨,金匮详,补天手,十二方,肩斯道,物炎凉。

胀满蛊胀第十二:
  胀为病,辨实虚,气骤滞,七气疏,满拒按,七物怯,胀闭痛,三物锄,若虚胀,且踌躇,中央健,四旁如,参竺典,大地舆,单腹胀,实难除,山风卦,指南车,易中旨,费居诸。

暑症第十三:
  伤暑病,动静商,动而得,热为殃,六一散,白虎汤,静而得,起贪凉,恶寒象,热逾常,心烦辨,切莫忘,香薷饮,有专长,大顺散,从症方,生脉散,久服康,东垣法,防气伤,杂说起,道弗彰,若精蕴,祖仲师,太阳病,旨在兹,经脉辨,标本歧,临证辨,法外思,方两出,大神奇。

      期待雷宝淳分享,欢迎批评指正
           祝贺河北中医雷宝淳在医大讲座成功!他跟大家一起学习了《医学三字经》关于水肿,胀满,蛊胀以及暑证的有关内容。
  胀为病,辨实虚,要言不烦,值得参考。

暑症如今少见了,也不能说消失了。“阳证”伤暑少了,“阴证”受凉的暑证却很多,这多是空调病,冷饮病,是反季节病,夏天着凉,《三字经》的时代虽然与我们现在不同,但是现在的“时代病”,“文明病”仍然可以用“老药方”进行治疗,因此,它言简意赅的歌诀,也是历久弥新的格言。

  伤暑病,动静商,动而得,热为殃,六一散,白虎汤,静而得,起贪凉,恶寒象,热逾常,心烦辨,切莫忘,香薷饮,有专长,大顺散,从症方,生脉散,久服康,东垣法,防气伤,杂说起,道弗彰,若精蕴,祖仲师,太阳病,旨在兹,经脉辨,标本歧,临证辨,法外思,方两出,大神奇。

      感谢雷宝淳的讲述和分享!

2332
 楼主| 发表于 2023-3-14 21:13:40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3年3月11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永远的大道国医》这本书的内容。
         第四章:遥望中医未来复兴。
        中医学在近代,经历了艰难的坎坷与曲折,出现了学术被改造的异化与西化,很多从业人员信心动摇,乏人乏术的局面重复出现了多次。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历史进程中的必然。中医的复兴道路,必然是缓慢而漫长的,很可能会充满曲折与艰险。
        第十节:美国针灸热的世界意义。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永远的大道国医》第四章:遥望中医未来复兴之  第十节:美国针灸热的世界意义。
针灸依靠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学术原理,已经传承了几千年,也被很多国家所承认,引进当地,深受欢迎。
但是近年来,
美国用所谓“干针疗法”,侵占中医针灸的知识产权,出现了“去中医化”,“去中国化”的情况,应该引起警觉和积极应对。
中医药走出去,世界化,当地化,对于中医带来的新问题,值得大家认真对待。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333
 楼主| 发表于 2023-3-14 21:14:25 | 只看该作者
今周日晚上(2023年3月12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与大家一起学习《中医神志病学》一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医学模式的的转变,各类精神、心理、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中医神志病学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门重要的兼顾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的学科。今天继续学习第八章神志失常类疾病之癫病,祥情我们一起期待!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硕士导师王红霞主任讲座成功!她与大家一起学习了《中医神志病学》第八章神志失常类疾病之癫病。
      《内经》说:“五邪:邪入于阳,则为狂;邪入于阴,则为血瘅;邪入于阳,转则为癫疾;邪入于阴,转则为瘖;阳入于阴,病静;阴出之于阳,病喜怒。”
        又说:“帝曰:癫疾何如?岐伯曰:脉搏大滑久自己,脉小坚急,死不治。帝曰:癫疾之脉,虚实何如?岐伯曰:虚则可治,实则死。”
    “黄疸、暴痛、癫狂、厥狂、久逆之所生也。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头痛耳呜,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
“帝曰: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
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为止。

  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阳明、太阳。左强者,攻其右;右强者,攻其左,血变为止。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阳,血变为止。
等等,还有很多论述。
可见《内经》时代,癫疾的诊治内容非常丰富。
感谢王红霞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334
 楼主| 发表于 2023-3-14 21:15:01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3年3月13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中医师向各位同道继续分享《邓铁涛著作全集》。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关于学习中医的一些意见

学习中医的方法很多,可以零星地学,也可以系统地学;可以自修、跟师或正规的脱产学习.也可以在工作余暇有计划地学习;可以从针灸入手,也可以从方药入手。总之,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学习。这里着重谈谈在职如何学习的问题。
所谓零星地学,就是对某一种病,学习中医用某方某药治疗,这种学习方法是西医同志最喜欢的,因为最简便。过去许多人就是这样进行学习的,其中也有些已取得一些成绩。这个办法未可厚非,学总比不学好,但光这样学是不够的,因为这是一条最远的途径。
邓老认为学习中医,特别是在职学习中医,可以采取两条腿走路,就是系统地学习与零星学习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不管怎样学,最重要的就是断不能只学治疗经验验方,而不重视理论的学习。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中医师在隆尧县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继续分享了《邓铁涛著作全集》关于学习中医的一些意见。
      邓老系统介绍了中医的代表性医学著作,并且对于“难学与易学”的不同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些人认为,中医非常容易学,从上述所举的内容来看,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亦有些人认为,中医非常难学,首先那些文言文就不好懂,这也是不对的。
这两种看法,容易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中医不必学。
中国的古文还是中国的,它不比外文难学。既有了现代医学基础,和古文的基础知识,加上马列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学习中医是不会太困难的。说它难学难记,其实它并不比解剖学的组织名字难。不论学习哪一门科学都要强调记,千万不要认为要记的就是没有理论。扫除这种思想障碍,问题就解决了一半了。
感谢霍立轩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335
 楼主| 发表于 2023-3-14 21:16:07 | 只看该作者
群公告
今晚(2023年3月14日周二)8点,相约燕赵中医书院直播间,《曹东义带你一起学内经》第172讲。
欢迎各位群友转发链接,邀请更多朋友参与讲座!
直播期间,请勿发布无关链接,专心听讲座,谢谢配合!
     今日讲座内容:
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卫,奈何?岐伯曰:固有五卫,一曰振埃,二曰发蒙,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黄帝曰:夫子言五卫,余未知其意。岐伯曰:振埃者,刺外经去阳病也;发蒙者,刺腑俞,去腑病也;去爪者,刺关节肢络也;彻衣者,尽刺诸阳之奇俞也;解惑者,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
  黄帝曰:刺卫言振埃,夫子乃言刺外经,去阳病,余不知其所谓也。愿卒闻之。岐伯曰:振埃者,阳气大逆,上满于胸中,愤瞋肩息,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病恶埃烟,饲不得息,请言振埃,尚疾于振埃。黄帝曰:善。取之何如?岐伯曰:取之天容。黄帝曰:其咳上气穷拙胸痛者,取之奈何?岐伯曰:取之廉泉。黄帝曰:取之有数乎?岐伯曰:取天容者,无过一里,取廉泉者,血变而止。帝曰:善哉。
  黄帝曰:刺卫言发蒙,余不得其意。夫发蒙者,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夫子乃言刺腑俞,去腑病,何输使然,愿闻其故。岐伯曰:妙乎哉问也。此刺之大约,针之极也,神明之类也,口说书卷,犹不能及也,请言发蒙耳,尚疾于发蒙也。黄帝曰:善。愿卒闻之。岐伯曰:刺此者,必于日中,刺其听宫,中其眸子,声闻于耳,此其输也。黄帝曰:善。何谓声闻于耳?岐伯曰:刺邪以手坚按其两鼻窍,而疾偃其声,必应于针也。黄帝曰:善。此所谓弗见为之,而无目视,见而取之,神明相得者也。
  黄帝曰:刺卫言去爪,夫子乃言刺关节肢络,愿卒闻之。岐伯曰: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肢胫者,人之管以趋翔也;茎垂者,身中之机,阴精之候,津液之道也。故饮食不节,喜怒不时,津液内溢,乃下留于睪,血道不通,日大不休,俛仰不便,趋翔不能。此病荣然有水,不上不下,铍石所取,形不可匿,常不得蔽,故命曰去爪。帝曰:善。
  黄帝曰:刺卫言彻衣,夫子乃言尽刺诸阳之奇俞,未有常处也。愿卒闻之。岐伯曰:是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内热相搏,热于怀炭,外畏绵帛近,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腠理闭塞,则汗不出,舌焦唇槁,腊干益燥,饮食不让美恶。黄帝曰:善。取之奈何?岐伯曰:取之于其天府大杼三痕,又刺中膂,以去其热,补足手太阴,以去其汗,热去汗稀,疾于彻衣。黄帝曰:善。
  黄帝曰:刺卫言解惑,夫子乃言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惑何以解之?岐伯曰: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余,轻重不得,倾侧宛伏,不知东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复,颠倒无常,甚于迷惑。黄帝曰:善。取之奈何?岐伯曰: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用针若此,疾于解惑。黄帝曰:善。请藏之灵兰之室,不敢妄出也。
  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邪,何谓五邪?岐伯曰:病有持痈者,有容大者,有狭小者,有热者,有寒者,是谓五邪。黄帝曰:刺五邪奈何?岐伯曰:凡刺五邪之方,不过五章,瘅热消灭,肿聚散亡,寒痹益温,小者益阳;大者必去,请道其方。
  凡刺痈邪,无迎陇,易俗移性。不得脓,脆道更行,去其乡,不安处所乃散亡,诸阴阳过痈者,取之其输泻之。
  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夺其有余,乃益虚。剽其通,针其邪,肌肉亲视之,毋有反其真,刺诸阳分肉间。
  凡刺小邪,日以大,补其不足,乃无害。视其所在,迎之界,远近尽至,其不得外侵而行之,乃自费,刺分肉间。
  凡刺热邪,越而苍,出游不归,乃无病。为开通,辟门户,使邪得出,病乃已。
  凡刺寒邪,日以温,徐往徐来,致其神。门户已闭,气不分,虚实得调,其气存也。
  黄帝曰:官针奈何?岐伯曰:刺痈者,用铍针;刺大者,用锋针;刺小者,用员利针;刺热者,用纔针;刺寒者,用毫针也。
  请言解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故可为解。下有渐洳,上生苇蒲,此所以知形气之多少也。阴阳者,寒暑也,热则滋雨而在上,根茎少汁,人气在外,皮肤缓,腠理开,血气减,汗大泄,皮淖泽。寒则地冻水冰,人气在中,皮肤致,腠理闭,汗不出,血气强,肉坚涩。当是之时,善行水者,不能往冰,善穿地者,不能击冻,善用针者,亦不能取四厥,血脉凝结,坚搏不往来者,亦未可即柔。故行水者,必待天温,冰释冻解,而水可行,地可穿也。人脉犹是也。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掌与腋,肘与脚,项与脊以调之,火气已通,血脉乃行。然后视其病,脉淖泽者,刺而平之;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以解结者也。
  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气积于胃,以通营卫,各行其道。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故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六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谓之自已也。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
  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刺则熨项与肩胛,令热下合乃止,此所谓推而上之者也。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

2336
 楼主| 发表于 2023-3-14 21:30:01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3年3月14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杏林贤达》之<立言求是非同俗  论道持平有古风>——缅怀姜春华教授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的讲述。
         祝贺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讲座成功!她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杏林贤达》之<立言求是非同俗  论道持平有古风>——缅怀姜春华教授。
      姜春华(1908~1992年),字秋实,汉族,江苏南通县人,著名中医学家、中医脏象及治则现代科学奠基人。从医60余年,学验俱丰,临床疗效卓著。先生自幼从父青云公习医,18岁到沪悬壶,复从陆渊雷先生游。
1925年毕业于南通职业学校。
1926-1932年 在上海边行医边自学。
1932年 起从师陆渊雷学习中医。
1937-1948年 在上海中医专科学校、上海复兴中医专科学校、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任教。
1954-1992年 进入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内科医院(今华山医院)任中医科主任兼第一医学院中医教研室主任。
30年代即蜚声医林,曾执教于上海中医专科学校、上海复兴中医专科学校、新中国医学院等,还受聘为《华西医药》、《北京中医杂志》、《广东医药旬刊》、《国医砥柱》等杂志的特约编辑。60年代初即提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主张,治学勤奋,勇于探索,曾提出"截断扭转"独创性的临床治疗观点。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感谢张培红院长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337
 楼主| 发表于 2023-3-21 20:24:41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23年3月15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秀民给大家分享《伤寒论》,《伤寒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论》一书。敬请期待王秀民讲述《伤寒论》的辨太阴病脉正并治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秀民主任在石家庄市中医院讲座成功!她给大家分享了《伤寒论》辨太阴病脉正并治的内容。
   少阳与太阴病条文最少,太阴病相当于外感腹泻,或者外邪进入胃肠道。张仲景说: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去故也。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感谢王秀民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338
 楼主| 发表于 2023-3-21 20:27:14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
        今晚(2023年3月16日)我们将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来共同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神农本草经》。今天要分享的是《神农本草经》中的“青琅轩”“梅实”“水芹”三味药。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分享了《神农本草经》中的“青琅轩”“梅实”“水芹”三味药。
        青琅轩,这个名字被小说家用过之后,就很难查阅了。青琅玕,中药名。为鹿角珊瑚科动物鹿角珊瑚Acropora pulchra (Brook)群体的骨骼及其共肉(软体部分)。分布于我国西沙群岛及海南岛。具有祛风止痒,解毒,行瘀之功效。常用于皮肤瘙痒,白秃, 痈疡,产后瘀血内停,石淋。
        梅实,就是乌梅,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
       水芹,中药材名。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水芹的全草。9~10月采割地上部分,晒干。功能主治为:清热,利水。治暴热烦渴,黄疸,水肿,淋病,带下,瘰疬,痄腮。①《本经》:主女子赤沃。止血养精,保血脉,益气,令人肥健嗜食。②《千金食治》:益筋力,去伏热。治五种黄病,生捣绞汁冷服一升,日二。③崔禹锡《食经》:利小便,除水胀。④孟诜:食之养神益力,杀石药毒。⑤《本草拾遗》:茎叶捣绞取汁,去小儿暴热,大人酒后热毒、鼻塞、身热,利大小肠。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2339
 楼主| 发表于 2023-3-21 20:28:15 | 只看该作者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好,各位师兄师姐、中医同道,大家晚上好,世中联一技之长,空中课堂又和大家相会了!我是河北的刘云双,本周五晚上(2023年3月17日)和大家一起学习名中医之路:周凤梧老先生的杏林春暖忆旧迹里面的虚心受益多,实践出真知。敬请期待。
                祝贺河北中医刘云双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学习名中医之路:周凤梧老先生杏林春暖忆旧迹。
      周凤梧先生出身于三世医家。16岁高小毕业后,开始学医。1931年毕业于济南国画学校。1941年济南市中医考试及格,领取执照,在济南市永安堂药店坐堂开业。1952年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中医师证书。曾任济南市第一中西医联合诊所所长,济南市中医学会副主任,济南市政协第一、二、三届常委。
1956年6月调山东省中医研究班学习,毕业后,历任山东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兼附属医院内科主任、中药方剂教研室主任,中药、方剂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政协第五、六届常委,山东省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山东中医杂志》主编。曾任全国方剂学研究会顾问,北京光明中医学院副院长,山东东岳中西医进修学院院委会主委,齐鲁书画院画家,济水书画联谊会高级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等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感谢刘云双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340
 楼主| 发表于 2023-3-21 20:29:01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3年3月18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永远的大道国医》这本书的内容。
         第四章:遥望中医未来复兴。
        中医学在近代,经历了艰难的坎坷与曲折,出现了学术被改造的异化与西化,很多从业人员信心动摇,乏人乏术的局面重复出现了多次。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历史进程中的必然。中医的复兴道路,必然是缓慢而漫长的,很可能会充满曲折与艰险。
        第十一节:针灸原理研究逐步深入。
         曹东义教授认为:经络是机休整体涌现的生命现象,它与神经、血管、体液、大脑皮层等人体组织结构有关,又不是哪一个具体组织的功能表现,是局部没有而整体才有的生命现象,也是古人构建的一个理论模型。经络与古人对于脏腑的认识一样,不是具体的解剖结构,也不是一种具体结构的功能,是为整体联系而构建的理论模型。
       针灸治疗临床有效,这是客现存在的,它的作用机理各国学者的认识逐渐趋向一致。针灸的调整作用,是通过身体的三大平衡系统实现的,即神经系统,神经——体液系统,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曹东义《永远的大道国医》第四章:遥望中医未来复兴。 第十一节:针灸原理研究逐步深入。
       针刺人体穴位,有一些列的生理效应,大脑分泌类吗啡样物质20多种,不同手法所引起的分泌改变,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更多的影响是细胞因子网络的“巨涨落效应”。
       在远离病灶的肢体、体表进行针刺,可以治疗体内脏腑的疾病,这是中医特色,是整体观念,“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与脏腑气血阴阳紧密联系的针刺原理,绝对不是单纯的某个神经递质改变可以概括的。这样的研究,只能揭示一小部分原理,“窥见”一部分真相,这也是很有意义的探索。

感谢王群才医师的讲述与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5 12:36 , Processed in 0.09857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