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周现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拯救中医学

[复制链接]
221
 楼主| 发表于 2020-3-25 12:10: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周现强 于 2020-3-25 12:11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0-3-25 10:36
先生能不能把“道物协同”与阶级斗争协同,融为一体,让他们不对立,不矛盾,先生认为行不行?

       自然、社会、人体常态,以常态性的天公度与标度律【中态公约度】的遥控器,用来调上、调下、调左、调右、调外、调内于“正态”,使之不要越界而防之,越界走偏致邪的以纠之。
       自然、社会、人体失态,以致失常的以妄、作凶,予以囚之、困之,用遥控器给以熄之【关掉电源】,以救其复正【手机重启】。
222
 楼主| 发表于 2020-3-25 14:03:4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0-3-25 10:34
如此类推,伤寒与温病都在人体这个系统太极层次整体体制之内的协同互补把握,二者从上见到也决 ...

       伤寒与温病的病机多维层次转化,都有寒极转热、热极转寒【寒厥或热厥】,都有其天地自然周期守度之道物互转运之规,有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之矩,从这见之没有什么的对立、矛盾、斗争、平衡说,仅是人体气血津液、代谢在环境内外协同互补交易回馈性的升降出入、盈亏涨落得度的杜故纳新活动,也是垂体轴-丘脑-肾上腺数对生命因子自发启动循环调控于正态性的正负杠杆的回馈运动。从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之矩的阴阳轮值规则见之,在转化过程中不是独断的外感热病学与感染病学的偏门之说。

点评

答非所问,顾左右而言他。外感热病学与感染病学的偏门之说能不能协同、融合为一?融合为一体就不是偏门之说了!!  发表于 2020-3-25 16:22
223
发表于 2020-3-25 16:30:27 | 只看该作者
           答非所问,顾左右而言他。外感热病学与感染病学的偏门之说能不能协同、融合为一?融合为一体就不是偏门之说了!!
           不要背你的书,回答一个问题。
            道物协同与阶级斗争能不能协同?如果不能协同,你的道物协同、大同理论就不能成立。外感热病学与感染病学不能协同融合,你的道物协同就没有用处。

点评

楼上说的非常了明,应答己答,你仅是困在平面思维中难抽出,无法进入循环回馈思路。对于伤寒与温病,有化寒化热、化浊化厥的不同阶段,不独唯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6 05:12
224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05:12:4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0-3-25 16:30
答非所问,顾左右而言他。外感热病学与感染病学的偏门之说能不能协同、融合为一?融合为一体就 ...

        楼上说的非常了明,应答己答,你仅是困在平面思维中难抽出,无法进入循环回馈思路。对于伤寒与温病,有化寒化热、化浊化厥的不同阶段,不独唯热。

点评

谢谢先生赐教,我没有看明白。  发表于 2020-3-26 06:35
225
发表于 2020-3-26 06:42:59 | 只看该作者
周现强 发表于 2020-3-25 21:12
楼上说的非常了明,应答己答,你仅是困在平面思维中难抽出,无法进入循环回馈思路。对于伤寒与温 ...

         请先生用循环回馈思路,说明一下伤寒与温病能不能协同融合?,在化寒化热、化浊化厥的不同阶段,能不能协同融合?如果先生把不同阶段协同融合在一起,就能够证明:不独唯热。这不是顺理成章的好事情,充分证明先生的协同论的无比正确。

点评

流性出血热这个病,我在三十多年前的区级基层医院,一年要治疗百余例,开始用西医疗法,治愈率不到50%,后来推广在发热期使用免疫位点调节药:环磷酸胺合左旋咪唑,抑制过亢的免疫反应对人体的战场损伤,予以保护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7 09:20
226
 楼主| 发表于 2020-3-27 09:2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周现强 于 2020-3-27 10:19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0-3-26 06:42
请先生用循环回馈思路,说明一下伤寒与温病能不能协同融合?,在化寒化热、化浊化厥的不同阶段 ...

      流性出血热这个病,我在三十多年前的区级基层医院,一年要治疗百余例,开始用西医疗法,治愈率不到50%,后来推广在发热期使用免疫位点调节药:环磷酸胺合左旋咪唑,抑制过亢的免疫反应对人体的战场损伤,予以保护微循环血管内膜。加之大量维生C口服+碳酸氢钠输注,防止血管酸中毒对微循环血管内膜进一步损伤,抗凝: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针,补充血容量疏通微循环。结合中医开展辨证是:在发热期为“卫分气分合并证”,用银召白虎汤+丹参、旱莲草、板兰根各30克,绝大多数患者都可越期,不见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的三高【血压、血钾、血钠】两肿【肺水肿、脑水肿】,仅见短暂的多尿期。有的患者在发热期未采取上述措施,延误到休克期入院,这时已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微循环衰竭的恶性循环,补充血容量越多、反而身体越肿,到少尿期三高两肿、四肢厥冷、舌淡胖苔白厚、心肺脑肾衰竭越严重——昏迷、抽搐!己肾亏水泛了。如是:由热己转寒逆寒厥之征。为此,在休克期依证用回阳救急汤;在少尿期用真武汤合重剂五苓饮,二者在疏通和保护微循环血管的药物都不可缺欠。此时有的医院见到昏迷、抽搐用犀角地黄汤和紫雪丹反而导致不救!因其是寒厥寒逆当着热逆热厥来治的不对证的错误做法,明显的是西化中医在误人性命。从流性出血热这个病来看,伤寒与温病是能协同融合的,是人体太极整体之内的合纵联横的统观大法,把二者分化切割对待,是利少弊多,给医治急重证带来难以逾越的困境。




补充内容 (2020-3-27 10:26):
伤寒与温病继续人为不到位认知的分化切割对待,就丢失了传统中医的整体观念,损失严重。
227
发表于 2020-3-27 15:52:04 | 只看该作者
      伤寒与温病是能协同融合的
======================================
     谢谢先生赐教。
       既然伤寒温病能够协同融合,中西医能不能?协同论与矛盾论能不能?
      

点评

传统中医学遵从天地自然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7 17:52
228
 楼主| 发表于 2020-3-27 17:52: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周现强 于 2020-3-27 18:26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0-3-27 15:52
伤寒与温病是能协同融合的
======================================
     谢谢先生赐教。

传统中医学遵从天地自然循环回馈之道,在于以道守度转化运物与化物,实施着有无中态[守正--有生于无,无成于有,从有化无,从无生有]互转.在这些方面现代医学在生命目标任务上的生理生化是相一致的,任其讲的在过程与状态那样繁杂,都逃不出我前述的范畴,一切医疗措施只要围绕这个范畴顺势而为才是正道.可当今的西医传染病[免疫学]和内科学的部分内容,严重脱离了道中运物和物中载道的立体网络程序系统全息图景的顺势而为!丢弃了道运,独取物的平面线性一隅,成为残疾文化,在把人体用对立矛盾当着战场来对待,见到的是两败俱伤.用这种残疾文化在指导医疗方法,虽然命保住了些,但留下了终身残疾.西医临床中的对立矛盾与中医的正态转化,显然的不在同一层次的不成体系,并且基础与临床严重脱节,并且背离,很难融合.
229
发表于 2020-3-28 16:44: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3-28 08:45 编辑

          传统中医学遵从天地自然循环回馈之道,在于以道守度转化运物与化物,实施着有无中态[守正--有生于无,无成于有,从有化无,从无生有]互转.在这些方面现代医学在生命目标任务上的生理生化是相一致的,任其讲的在过程与状态那样繁杂,都逃不出我前述的范畴,一切医疗措施只要围绕这个范畴顺势而为才是正道.可当今的西医传染病[免疫学]和内科学的部分内容,严重脱离了道中运物和物中载道的立体网络程序系统全息图景的顺势而为!丢弃了道运,独取物的平面线性一隅,成为残疾文化,
================================================
        
传统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在生命目标任务上的生理生化是相一致的,可当今的西医传染病[免疫学]和内科学的部分内容,成为残疾文化,

            现代医学与传染病学、内科学是什么关系?都是残疾文化?还是部分成为残疾文化?

点评

上已回复点明了部分残疾,何足再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9 10:49
230
发表于 2020-3-28 16:52:41 | 只看该作者
    先生否定、反对阶级斗争,提倡协同,但是你自己不能把你的协同论与阶级斗争相协同,你把阶级斗争排除于协同论之外,反对否定阶级斗争,必置于死地消灭掉!先生的协同论是不是有缺陷?
      请先生赐教。

点评

自然、社会、人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9 10:2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3:40 , Processed in 0.11179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