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余晓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求资助出版书稿

[复制链接]
221
发表于 2014-3-2 10:47:05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吧,余晓辉的《分析中医》可取之处在于两点新:一点新是从血液循环入手,另一点新是引入了西医的数理分析。至于他分析的对与不对,还需要具体分析。
222
发表于 2014-3-2 11:00:12 | 只看该作者
多找几家出版社,说不定就有哪家出版社决定出版。
223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14:09:19 | 只看该作者
姬领会 发表于 2014-3-2 10:06
本来想继续写我的书稿,可是看到这到这个标题,就进来爬楼,没想到很是热闹。本来,我还想有必要的话看能否 ...

有不同看法是很正常的。但若要以《中药药理学》这书来论证我的看法是错误的,似乎是很不妥的。

先生若有闲暇,可以每天服用六十克黄芪,连续二十天,每天定时测量血压,然后再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对于那个病案,先生以为有何不妥,可以多谈谈,交流一下总是有好处的。
224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14:11:21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4-3-2 11:00
多找几家出版社,说不定就有哪家出版社决定出版。

期待老兄做出版社社长。
225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14:47:02 | 只看该作者
很多编辑都觉得中医学得比我牛,这事让我也颇为不解。

编辑的责任在于发现作品的可取之处,而不是要跟我比较水平。
226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15:36:23 | 只看该作者
摘自中医诊断学

关于补气中药的使用,有以下几点说明。

a)   补气中药有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b)   一般情况下,血压严重偏低的病人,不论脉象如何,基本上都可以使用补气中药。而血压严重偏高的病人,不论脉象怎样,都不宜使用补气中药,但脉压差显著偏大而舒张压明显偏低的病人,可以酌情使用补气中药。

c)   在大量使用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解表药,利水药,泻下药等时,都可以考虑反佐补气中药,因为在这些情况中都有可能出现血容量不足的情况。

d)   如果仅仅有中焦偏下的病症时,都可以酌情使用补气中药。而如果有中焦或上焦病症时,都不宜使用补气中药。


e)   大量使用补气中药,容易助热,助痰,助湿。

227
发表于 2014-3-2 16:09:01 | 只看该作者
余晓辉 发表于 2014-3-2 15:36
摘自中医诊断学

关于补气中药的使用,有以下几点说明。

也给余兄的大作提一小点建议:

“关于补气中药的使用,有以下几点说明。

b)   一般情况下......但脉压差显著偏大而舒张压明显偏低的病人,可以酌情使用补气中药。”

其中的“脉压差”建议改为“脉压”,这样应该是更规范。
228
发表于 2014-3-2 16:12:09 | 只看该作者
余晓辉 发表于 2014-3-2 14:47
很多编辑都觉得中医学得比我牛,这事让我也颇为不解。

编辑的责任在于发现作品的可取之处,而不是要跟 ...

嘿嘿,文人相倾,何况人家是高高在上的大文人?可以理解的。

不过,他们忘记了“编辑的责任在于发现作品的可取之处”,这是没搞清自己是干什么的,应该加以提醒
229
发表于 2014-3-2 16:58:57 | 只看该作者
说真的,我对先生的情况不了解,不知道您临床如何?不过,看书,能了解一些。临床上,我经常用黄芪,重者一剂药就是300克,轻者,10克也有。有是证,用是药,这是原则,如果谈到长时间用黄芪,说是能降压,呵呵,看看经常服用黄芪粥的人的情况就能说明问题。
还有,高血压的人,有人就用大量补气药治愈了,百度一下,就能搜出来,包括杂志。
呵呵,高血压,西医都分了好多型,对中医而言,这不是中医的病名,故而,就没有必要谈高血压,只谈表象,比如头晕,中医就按照头晕进行辩证,然后论治。气虚导致的“高血压”临床上真不少。
你的“补气药有补充血容量的作用”,呵呵,有根据吗?没有出处,有推理也成啊。
编辑,一个不成,不可能全部都不成,其实,出书,是不花钱的,相反,出版社还要给你钱。虽然也许出版社也考虑到销售的问题,但是,他们更多的是考虑到书的“质”量。
230
发表于 2014-3-2 17:12:46 | 只看该作者
在大量使用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解表药,利水药,泻下药等时,都可以考虑反佐补气中药,因为在这些情况中都有可能出现血容量不足的情况。————————风寒感冒初期,不宜使用补气药,特别是生黄芪,因为其有固表的作用,而风寒感冒的治疗是发散,是祛邪。


d)   如果仅仅有中焦偏下的病症时,都可以酌情使用补气中药。而如果有中焦或上焦病症时,都不宜使用补气中药。————————呵呵,补气药的应用不该这样吧。比如脾气虚,肺气虚,脾在中焦吧,肺在上焦吧,难道这些病症都不能用补气药?如果你说这个是五脏的三焦之分,与你说的不一样,那么西医的鼻炎病症,出现中医的鼻塞、鼻痒、鼻流清涕,全身困乏无力,舌淡苔白脉虚等表象时,也需用补气药,鼻子在人体的上部,属于上焦吧。虚寒型的“肩周炎”也要用补气药,这个也属于上焦吧,气虚气郁型的“乳腺增生”也要用补气药,这个也属于上焦吧。

呵呵,先生,中药,应该讲中药的功效,中药的应用,中药的药理,如果你违背了这些,想让别人接受,很难。
从临床出发,有根据、有“推理”的来谈中医,这样才能谈好中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5 06:40 , Processed in 0.18883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