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2191
 楼主| 发表于 2022-11-8 20:28:28 | 只看该作者
群公告
直播即将开始~
今晚8点(2022年11月8日),相约燕赵中医书院直播间,继续听《曹东义带你一起学内经》第156《灵枢》五色第四十九。


今日内容为相面必备知识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燕赵中医书院执行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创会副会长、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出版著作40余部,发表论文180余篇,文字累计500余万。代表著作《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中医群英战SARS》《回归中医》《捍卫中医》《关注中医》《中医近现代史话》《永远的大道国医》《中医大智慧》等。善于治疗呼吸道疾病、风湿病,调理亚健康。
今日讲座内容
《灵枢》五色第四十九
    雷公问于黄帝曰: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谓也。黄帝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
  雷公曰:五言之辨,奈何?黄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
  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闻乎?黄帝曰:五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于病矣。其色部乘袭者,虽病甚,不死矣。
  雷公曰:官五色奈何?黄帝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
  雷公曰:病之益甚,与其方衰,如何?黄帝曰:外内皆在焉。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病之在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病在府,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
  雷公曰:以色言食之间甚,奈何?黄帝曰:其色麤以明,沉夭者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五色各有脏部,有外部有内部也。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走外者,其病从内走外。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其脉滑大,以代而长者,病从外来,目有所见,志有所恶,此阳气之并也,可变而已。
  雷公曰:小子闻风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湿之起也,别之奈何?黄帝曰:常候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在地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黄帝曰: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矣。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黄帝曰:赤色出两颧,大如拇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
  雷公再拜曰:善哉!其死有期乎?黄帝曰:察色以言其时。雷公曰:善乎!愿卒闻之。黄帝曰: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眦上者,膺乳也;挟绳而上者,背也;循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有部分,用阴和阳,用阳和阴,当明部分,万举万当。能别左右,是谓大道;男女异位,故曰阴阳。审察泽夭,谓之良工。
  沉浊为内,浮泽为外。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黄而膏润为脓,赤甚者为血痛,甚为挛,寒甚为皮不仁。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搏,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积神于心,以知往今。故相气不微,不知是非,属意勿去,乃知新故。色明不麤,沉天为甚,不明不泽,其病不甚。其色散,驹驹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气痛,聚未成也。
  肾乘心,心先病,肾为应,色皆如是。
  男子色在于面王,为小腹痛;下为卵痛;其圜直为茎痛,高为本,下为首,狐疝(疒贵)阴之属也。女子在于面王,为膀胱子处之病,散为痛,搏为聚,方员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随而下至胝,为淫,有润如膏状,为暴食不洁。
  左为左,右为右。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色者,青黑赤白黄,皆端满有别乡。别乡赤者,其色赤,大如榆荚,在面王为不日。其色上锐,首空上向,下锐下向,在左右如法。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也。

2192
 楼主| 发表于 2022-11-8 21:49:59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2年11月8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海涛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常用虫药卷》,主要学习朱老对海螵蛸、凤凰衣、鸡内金的用药心得。
   今天晚上的讲座提前至7点半开始,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
     祝贺河北中医张海涛主任在任丘市中医院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常用虫药卷》朱老对海螵蛸、凤凰衣、鸡内金的用药心得。
     朱良春先生对于虫类药有很深的研究,也有丰富的临床运用经验。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和效仿。
     海螵蛸,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的干燥内壳。分布于浙江、福建、山东等沿海地区。具有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之功效。常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湿疹湿疮,溃疡不敛。
     凤凰衣是雉科动物家鸡卵孵鸡后蛋壳内的卵膜。具有养阴清肺,敛疮,消翳,接骨之功效。用于久咳气喘,咽痛失音,淋巴结核,溃疡不敛,目生翳障,头目眩晕,创伤骨折。
     鸡内金是指家鸡的砂囊内壁,系消化器官,用于研磨食物,该品为传统中药之一,用于消化不良、遗精盗汗等症,效果极佳,故而以“金”命名。
    感谢张海涛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193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6 15:56:15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22年11月9日)的空中课堂我们继续来学习张晓彤先生的著作《中医沉思录》的内容,题目是:邓铁涛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信。邓老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医学受到轻视、歧视和排斥,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学又处于从属地位,自从198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以后,中医药从属地位才开始得到改变,中医事业全面开展和发展,医、教、研取得不少成绩,但可惜的是,原来由外部加给我们的从属地位,却悄悄的变成了自我从属,所谓自我从属主要表现在中医医院的临床治疗上,在病房的中医药治疗率不是逐渐提高,而是逐步下降了,是中医药无用?不会用?还是不想用?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也是一个危机,这个现象如果不能扭转,势必每况愈下,中医药最后会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中医药便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中医教育也无存在之必要了。要改变这一局面,教材应该怎么办?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自我从属的根源,就是对中医理论不信任,这是一种最大的危机,世界各国都有传统医学,但都灭亡了,唯有中医学一枝独秀,其原因就是中医学有一套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
        祝贺河北中医刘敬章主任在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张晓彤先生的著作《中医沉思录》:邓铁涛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信。

邓老多次上书中央领导,对于推动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防止抓大放小取消中医院校独立建制、中医药参与非典防治、设立973中医药科研,把中医药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为中医药发展架设高速路,推动中医药立法等,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大家敬仰和学习。
上医医国,大师风范。

感谢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

2194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6 15:57:47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
        今晚(2022年11月10日)我们将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来共同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神农本草经》。今天要分享的是《神农本草经》中的“紫参”“水萍”“防己”三味药。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分享的是《神农本草经》中的“紫参”“水萍”“防己”三味药。
      中药紫参性寒,一般具有凉血作用。通常可以用于治疗因血热导致的衄血、呕血、咯血、吐血以及尿血、便血、崩漏等症状。紫参还具有清热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热毒泻痢、湿热泻痢、里急后重、发热、腹痛等症状,可与黄莲、黄芩、金银花等一起配伍使用。紫参还可用于治疗高热、神昏谵语、惊厥、抽搐、痉挛等症状。
水萍是一种生长在水面的浮生植物,有药用价值。
「释名」水花《本经》、水白《别录》、水苏《别录》、水廉《吴普》。
【主治】:据《本草纲目》记载为:
暴热身痒,下水气,胜酒,长须发,止消渴。久服轻身(《本经》)
下气。以沐浴,生毛发(《别录》)
治热毒、风热、热狂、汤火伤、风疹。(《大明》)
防己解离(《本经》)、石解。
时珍曰∶按∶东垣李杲云∶防己如险健之人,幸灾乐祸,能首为乱阶,若善用之,亦可 御敌。其名或取此义。解离,因其纹解也。
防己固为去下焦血分湿热之要药,然其性悍,其气猛,能走窜决防,大苦大寒,能伤胃气。凡胃虚、阴虚、自汗、盗汗、口苦、舌干,肾虚小水不利,及胎前产后血虚,虽有下焦湿热,慎毋用之。犯之为害非细。

感谢张慧康硕士讲述和分享!

2195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6 15:58:30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五晚上(2022年11月11日)的空中课堂我们继续来学习张晓彤先生的著作《中医沉思录》的内容,题目是邓铁涛先生论述中医学之前途。邓老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学从奄奄一息中苏醒过来,但是残弱之躯未能迅速恢复,全国第五届人大通过的新宪法明文规定,要发展我国传统医学,从法律上保护了祖国医学这个国宝,中医事业看见了曙光,中医学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过,中医事业的前进方向如何呢?中医药学往哪里发展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大家公认《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黄帝内经》为确立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牢固的基石,历代名医无不取法经典,深研《黄帝内经》,可见《黄帝内经》蕴藏着强劲的生命力,经过了2000多年而不衰减其学术光辉,这种生命力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朴素的辩证法与医学的结晶。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
       祝贺河北中医刘敬章主任在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讲座成功!他与大家一起学习了张晓彤先生的著作《中医沉思录》的内容“邓铁涛先生论述中医学之前途”。

邓老说:“我读鲁迅的《呐喊》,你们(学生)读鲁迅的《彷徨》”,现在看来,这仍然是中医界的现状。
呐喊的少,彷徨的多。
而且呐喊的不一定能喊醒彷徨的人。
邓老给自己的挽联:
“生是中医人,死是中医魂”
横批“铁杆中医”。
你想,他写这个给自己的挽联的时候,他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吧?
邓老一直说中医是“和氏璧”,他自己就是“和氏”。
我们觉得他很成功,值得多数人仰慕。
但是,他自己怎样看自己?
邓老的心情,与屈原的心情,有某些相似之处。
“虽九死而心未灰”,这种求索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感谢刘敬章主任的分享和讲述。

219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6 15:59:37 | 只看该作者
群公告
今晚(2022年11月11日周四)8点,燕赵中医书院直播间,继续听曹东义教授《漫谈中医五千年》第51讲,《中藏经》劳伤论、传尸论、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论肝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中医五千年,都在故事中,有道、有术、有文化!
今日讲座内容
《中藏经》劳伤论第十九
    劳者,劳于神气也;伤者,伤于形容也。饥饱无度则伤脾,思虑过度则伤心,色欲过度则伤肾,起居过常则伤肝,喜怒悲愁过度则伤肺。
    又,风寒暑湿则伤于外,饥饱劳役则败于内;昼感之则病荣,夜感之则病卫。荣卫经行,内外交运,而各从其昼夜也。
    劳于一,一起为二,二传于三,三通于四,四干于五,五复犯一。一至于五,邪乃深藏,真气自失,使人肌肉消,神气弱,饮食减,行步艰难,及其如此,虽司命亦不能生也。
故调神气论曰:调神气,慎酒色,节起居,省思虑,薄滋味者,长生之大端也。
    诊其脉,甚数、甚急、甚细、甚弱、甚微、甚涩、甚滑、甚短、甚长、甚浮、甚沉、甚紧、甚弦、甚洪、甚实、皆生于劳伤。

传尸论第二十
    传尸者,非一门相染而成也。人之血气衰弱,脏腑虚羸,中于鬼气,因感其邪,遂成其疾也。其候或咳嗽不巳,或胸膈妨闷,或肢体疼痛,或肌肤消瘦,或饮食不入,或吐利不定,或吐脓血,或嗜水浆,或好歌咏,或爱悲愁,或癫风[一作狂]发歇,或便溺艰难。或因酒食而遇,或因风雨而来,或问病吊丧而得,或朝走暮游而逢,或因气聚,或因血行,或露卧于田野,或偶会于园林,钟此病死之气,染而为疾,故曰传尸也。治疗之方,备于篇末。

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第二十一
    夫人有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皆见于形证,脉气若非诊察,无由识也。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此乃良医之大法也。其于脉证,具如篇末。

论肝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二
    肝者,与胆为表里,足厥阴少阳是其经也,王于春。
    春乃万物之始生,其气嫩而软,虚而宽,故其脉弦软,不可发汗;弱则不可下。
    弦长曰平,反此曰病,脉虚而弦,是谓太过。病在外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
    实而微,是谓不及。病在内不及,则令人胸痛,引两胁胀满。
    大凡肝实,则引两胁下痛,引小腹令人[一本无此五字]喜怒;虚则如人将捕之;其气逆则头痛耳聋颊赤[一作肿]。
    其脉沉之而急,浮之亦然,主胁肋[一作支]满,小便难,头痛目眩;其脉急,甚恶言;微急,气在胸胁下;缓甚,呕逆;微缓,水痹;大急,内痈,吐血;微大,筋痹;小甚,多饮;微大[一本作小],消瘅[一本作痹];滑甚,颓疝;微滑,遗溺;涩甚,流饮;微涩,疭挛变也[一本无此二字]。
    又,肝之积气在胁,久不发为咳逆,或为痎疟也。虚则梦花草茸茸,实则梦山林茂盛。
肝之病旦喜[一作慧],晚甚,夜静。肝病则头痛胁痛[一本无此二字],目眩肢满,囊缩,小便不通[一作利],十日死。
    又,身热恶寒,四肢不举,其脉当弦长而急,反短而涩,乃金克木也,十死不治。
    又,肝中寒,则两臂痛不能举,舌本燥,多太息,胸中痛,不能转侧,其脉左关上迟而涩者是也;肝中热,则喘满而多怒,目疼,腹胀满,不嗜食,所作不定,睡中惊悸,眼赤视不明,其脉左关阴实者是也;肝虚冷,则胁下坚痛,目盲臂痛,发寒热如疟状,不欲食。妇人则月水不来而气急,其脉左关上沉而弱者是也。

2197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6 16:00:24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2年11月12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我们接着学习曹东义教授编著的《永远的大道国医》的内容:
        第三章第四节:治乙脑中医疗效惊世界。
        郭可明先生治疗乙脑的成功经验对中医学来说意义是非常巨大的!给了毛泽东、共产党的中医政策一个有力的事实支撑。
        第五节:推广中医技术不是简单重复。
       卫生部推广石家庄中医治疗乙脑的经验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因时因地辨证论治进行治疗,突出中医独特诊治特点而不是生搬硬套的使用。
       届时衡水中医师王群才和各位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与大家一起学习了曹东义《永远的大道国医》 第三章第四节:治乙脑中医疗效惊世界,推广中医技术不是简单重复。
     六十多年前,郭可明先生治乙脑意义重大,薛和昉司长、路志正先生坚守中医能行一起为毛泽东的中医政策,提供了科学证明,也为中医自信带来了实证的例子,鼓舞了很多西医自觉自愿学习中医知识,开辟了一个中西医互相尊重的新时代 。
很多人没注意到,推广这个经验的时候,必须按照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像用西药消炎药一样只追求“千篇一律”的“可重复”使用,结果出现了“石家庄经验失灵了”的观点。
其实,不是“石家庄经验失灵了”而是他们背离了中医药的特色,这个“历史错误”,至今仍然方兴未艾。
“西眼看中医”,上下左右看不懂。
      感谢王群才医师讲座与分享。

2198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6 16:01:12 | 只看该作者
今周日晚上(2022年11月13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姬领会与大家一起学习《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一书。国医大师引路,成就真中医人才,中医知识的积累,有领悟更有学习,在传承的基础上才能创新,感谢中医先辈和前辈们给我们留下的瑰宝,今晚,我们一起学习!
        祝贺山东淄博名医姬领会院长讲座成功!他与大家一起学习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的有关内容。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不仅临床疗效突出,活人无数,而且善于论述,晚年集成十余册《全集》,内涵极为丰富,是一座内涵丰富的宝藏。
他既是“名师之徒”,又是“名师之师”。我曾经撰文发表在《中国中医药报》,认为可以用“朱良春现象”、“朱家军”、“章朱学派”三个关键词,纪念朱良春大师。
朱老倡导道术并重发展中医学术,值得大家学习和传承。
感谢姬领会院长的讲座和分享。

2199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6 16:01:5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2年11月14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中医师向各位同道继续分享《邓铁涛著作全集》。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理论评说


( 一)中医理论的核心

中医学作为一个医学理论体系,究竟有没有“核心”,过去很少提及。但是,根据历代医家所公认的,中医学有其独特的中心思想,这就是阴阳五行学说。中医的发展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不断和实践相结合而得到提高的。阴阳五行学说自从与医疗实践相结合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内容不但更为具体、丰富,而且逐步深化。故现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其内涵已不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哲学”上的阴阳五行了。它与医学结合之后,已成为医学上的阴阳五行。


( 二)中医五行学说的辩证法因素

中医的五行学说,主要落实于脏象学说。脏象学说是中医用以阐明人体和外界联系,人体内部整体联系的生理、病理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疗原则的基本理论之一。
脏腑配五行这一抽象概念,是经过无数医疗实践而提炼出来的。把人体的功能归纳为五大系统(五脏),内外环境都与这五大系统联系起来,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都可概括于五者之中,而在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
      敬請期待馬京雪醫師的講述。
        祝贺河北中医马京雪医师在宁晋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继续分享了《邓铁涛著作全集》关于中医理论的核心阴阳五行的观点。
邓老认为阴阳五行学说自从与医疗实践相结合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内容不但更为具体、丰富,而且逐步深化。故现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其内涵已不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哲学”上的阴阳五行了。它与医学结合之后,已成为医学上的阴阳五行。邓老主持了国家973项目“五脏相关”研究,用五行的思想指导阐明人体和外界联系,人体内部整体联系的生理、病理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疗,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启发后人思想。
我在邓老“五脏相关”思想指导下,提出中医是“内外相关”之道
中医的诊查手段,依据内外相关的整体性原则,可以通过人体色脉气味,反应人体健康状况,不需要深入人体的内部去进行检查,因此,“内病外诊”属于中医独门绝技。
西医认为,人体外在的表现,都是肤浅的,虽然可以预示某些病变,但是并不可靠,需要深入到体内,看到具体结构的异常,或者见到血液、体液的异常,才能断定人体有病。
《河洛回生圈疗新法》利用“内外相关,内病外治,外治内效”的学术原理,让很多疑难杂症患者得到帮助。
谢谢马京雪医师的讲座和分享。

2200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6 16:02:3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2年11月15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常用虫药卷》,主要学习朱老对蝼蛄和田蟋蟀的用药心得。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的讲述。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讲座成功!她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常用虫药卷》朱老对蝼蛄和田蟋蟀的用药心得。
        朱老善于运用虫类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蝼蛄,俗名耕狗、拉拉蛄、扒扒狗、土狗崽(西南地区)、蠹蚍(度比仔),东北称为地蝲蛄;亦称为剪柳仔(扒手的台语)。在四川被称为土狗子。为地下昆虫。蟪蛄(《本经》)、天蝼(《本经》)、 仙姑(《古今注》)、石鼠(《古今注》)、梧鼠 时珍曰∶《周礼注》云∶蝼,臭也。此虫气臭,故得蝼名。曰姑,曰婆,曰 虫之名。蟪蛄同蝉名,蝼蝈同蛙名,石鼠同硕鼠名,梧鼠同飞生名,皆名同物异也。
主治: 1、水肿病(腹满,喘急,不能安卧)。2、大腹水肿。3、鼻消水(头面乳肿较重)。4、石淋用痛。5、大小便不通。6、胞衣不下。7、牙齿疼痛。
田蟋蟀,别名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
【功能与主治】利尿,破血,利咽。用于水肿,小便不通,尿路结石,肝硬化腹水,咽喉肿痛。
感谢张培红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6 07:48 , Processed in 0.05655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