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杨金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的脏腑和西医的脏腑有什么不同??

[复制链接]
211
发表于 2013-11-13 06:17: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3-11-12 22:18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3-11-12 03:34
脏象学说:中医的脏象概念,源于解剖,而又高于解剖。是生理的、功能结构的单位,而不是解剖的、形态结构的 ...

同意中医是脏象学说,而不是脏腑学说。中医所论述的脏腑,更注重其功能而不是脏腑结构。这是中医的长处,同时也是中医的短处。
212
发表于 2013-11-13 08:46:19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3-11-13 05:35
llyyjj先生,您好。您热爱中医、踊跃参与论坛活动以及追求真知的精神,十分令人感动和钦佩。但是论坛(不论 ...


千总,少不得又一条一条回应了,虽然您反感这种方式,可是话头多了,不这样就说乱了。


1,又有谁“攻击”你,说你“反中医”了?---------------------我说了吗?我说过这个论坛吗?
2,动辄就下判语,出结论。----------------------请举例。


3,哪个观点“正确”与否,不应该是由您一个人说了算,由您一个人当裁判。---------------------这段话真有意思。


我提出观点,当然是我认为正确才提出的,难道我把自己明知的错误的观点提出来?这不成故意捣乱了吗?我提出来我认为正确的,等着大家批评、批判,怎么成了论坛独裁者,怎么强加给别人了?您能举出具体内容来说说吗?


这个论坛有个好处,发了帖不能修改。帖子都在这里,欢迎大家批评。
213
发表于 2013-11-13 08:49:16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13-11-13 08:10
我很赞同你的讨论态度,最起码你得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比如你说的肾阳虚,首先你得有基本知识文字本义文言 ...

老董。从你当“武当弟子算起。咱哥们算起来五、六年交情了。你老是光提问题不解答,不够哥们。
就肾阳虚吧,不管文言文、白话文,你总得讲讲吧。
214
发表于 2013-11-13 09:37: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3-11-13 01:39 编辑

       中医的脾就是西医的脾脏,即使脾主运化与脾脏的功能不符合,作为中医理论的脾主运化也不能改。余类推,心主神明不能改为脑主神明,肝主疏泄,肺主气都不能改,因为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精气神已经是一个完整地理论体系,脏与脏之间、赃与腑之间、脏腑与气血津液之间、精气神与脏腑经络之间已经具备了既定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改动一个,整个理论体系就崩溃了。中医理论不改动,并不妨碍任何人的行为与看法,任何个人都可以不承认他,不使用他,抛弃他,改造他,发展它,这是个人的的事,甚至于教科书改造中医理论,影响了一大批人,但是作为中医理论他已经是历史了,已经没有办法改变了。
     不按照中医理论使用中药治疗疾病,很容易出医疗事故,而且不能够处理自己经验以外的疾病,更不可能像蒲辅周那样治疗疑难大病。
     无论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只要使用中药方剂,不管你承认或是不承认你已经直接或者间接的按照中医理论行事了,因为任何中药方剂都是按照中医理论调配出来的。
   

点评

您这条讲的中医理论不能改动的那些内容,我基本赞同。改动了这些内容,就没有中医理论了。 可是你开头的一句话,和后面的内容是冲突的: 中医的脾就是西医的脾脏,即使脾主运化与脾脏的功能不符合,作为中医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13 18:26
215
发表于 2013-11-13 10:02: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3-11-14 00:07 编辑

.   四君子汤:
     该方证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气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荣于面,而见面色萎白;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皆为气虚之象。正如《医方考》所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治宜补益脾胃之气,以复其运化受纳之功。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臣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不管你是中医、西医,只要使用四君子汤治病,你已经使用了脾主运化的理论,我们也不能把“脾”改为胰腺,把“健脾”改为“健胰腺”,不信,请把上述文字中的“脾”用“胰腺”代替是什么效果?!这样的结果中、西医都不可能接受。这就是当代中西医结合学派的尴尬之处,他们的实验研究结果,中、西医都不认可,在临床上没有使用的价值。

      以胰腺代替脾,上文如下:
      该方证由(胰腺)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胰腺)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胰腺)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故大便溏薄;(胰腺)主肌肉,(胰腺)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气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荣于面,而见面色萎白;(胰腺)为肺之母,(胰腺)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皆为气虚之象。正如《医方考》所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治宜补益(胰腺)胃之气,以复其运化受纳之功。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胰腺)养胃。臣以苦温之白术,健(胰腺)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胰腺)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胰腺)祛湿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胰腺)之功。

     这样的改动哪个医生看得懂?能够接受吗?

点评

咱们稍详细点分析这个脾虚证 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胃有病了。 湿浊内生,故大便溏薄--------------肠有病了 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这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13 23:03
以胰腺代替脾,上文如下: ………… 这样的改动哪个医生看得懂?能够接受吗? ------------------------------------------------ 看惯了也就看得懂了,这不是主要问题,主要的是胰腺也不能代替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13 20:11
216
发表于 2013-11-13 11:05:5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肾,包含1 主要生理功能:(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 (2)主水, 气化蒸腾,输布排泄; (3)主纳气,吸气有根;(4)情志主惊;(5)液体主:唾;(6)在体主骨; (7)在窍为耳,(8)肾经起于涌泉,终于肾经第27号穴位俞府,为咽喉部。
由此可以看到中医的肾的范围; 如果同西医相比,西医的肾脏,当然是肾小球的滤血成尿功能, 但应该注意到,只说排水功能还不够,还有肾上腺素的功能没有包括进去,这肾上腺功能,当然与生长发育, 藏精,生殖有关系,而且也体现在它的主骨-造血的功能上。
217
发表于 2013-11-13 17:51:15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1-13 01:37
中医的脾就是西医的脾脏,即使脾主运化与脾脏的功能不符合,作为中医理论的脾主运化也不能改。余类 ...

“心主神明不能改为脑主神明,肝主疏泄,肺主气都不能改,因为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精气神已经是一个完整地理论体系,脏与脏之间、赃与腑之间、脏腑与气血津液之间、精气神与脏腑经络之间已经具备了既定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改动一个,整个理论体系就崩溃了。”
我同意这个观点,我认为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基本如此。

218
发表于 2013-11-13 18:26:25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1-13 09:37
中医的脾就是西医的脾脏,即使脾主运化与脾脏的功能不符合,作为中医理论的脾主运化也不能改。余类 ...

您这条讲的中医理论不能改动的那些内容,我基本赞同。改动了这些内容,就没有中医理论了。
可是你开头的一句话,和后面的内容是冲突的:

中医的脾就是西医的脾脏,即使脾主运化与脾脏的功能不符合,作为中医理论的脾主运化也不能改。


如果中医的脾,就是脾脏。您明明知道脾主运化与脾脏的功能不符合,为什么就要说脾是脾脏呢?
作为中医理论的脾主运化不能改,但楞把脾说成脾脏,还要坚持脾主运化,坚持的住吗?
219
发表于 2013-11-13 20:11:03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1-13 10:02
.   四君子汤:
     该方证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 ...

以胰腺代替脾,上文如下:
      …………
     这样的改动哪个医生看得懂?能够接受吗?
------------------------------------------------
看惯了也就看得懂了,这不是主要问题,主要的是胰腺也不能代替脾。

220
发表于 2013-11-13 23:03:4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1-13 10:02
.   四君子汤:
     该方证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 ...

咱们稍详细点分析这个脾虚证
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胃有病了。
湿浊内生,故大便溏薄--------------肠有病了
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这是轻的,重的肌肉瘦削,是重度营养不良,一部分也超过消化系统疾病的范围了,再重的肌肉萎缩。是神经系统病变。
气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荣于面,而见面色萎白----------------涉及到血液病了。
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皆为气虚之象。-----------涉及心肺疾病。


在一个病人身上,这些症状同时都出现的可能性不太大,也有。但各系统疾病出现这些症状的一部分,是临床常见的。我们想要把这些病和现代医学的疾病一一对应起来,当然能做到。但是要把这些疾病涉及的系统和器官,都和脾脏联系起来,肯定对不上号。


我的看法:脾虚,是中医脾的功能不足的一类病症。当中医有了脾虚概念的时候,中医学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完全脱离了具体的器官,不管是脾脏还是胰腺还是其他。


这是我的观点,我提出来是因为我认为是正确的。要是我认为是错误的还专门提出来,岂不是故意捣乱。我提出,目的是请大家讨论,批评或批判都欢迎。本来提出观点,就是请大家讨论的,但没有这个表态,千总又该说我”独裁“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8 19:43 , Processed in 0.05629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