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却波渔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翁同龢与中医药-----《翁同龢日记》涉医文辑赏【原辑首发】

[复制链接]
211
 楼主| 发表于 2009-7-22 02:45:15 | 只看该作者

翁同龢与中医药-----《翁同龢日记》涉医文辑赏【原辑首发】

三月初七日(4.20)。。。。。齿上唇下正中起一瘰,不疼而坚硬,大如橄榄,殊可虑,用紫金锭凃之。
三月初八日(4.21)。。。。。。绍彭约八十九老人祁仲者闲谈,其人即善治外证者也,就访之,问以所患,曰:此胃火也,见于鼻两旁,勿用苦寒,以甘凉治之,以冰硼散清胃散敷之,淡盐水漱可愈.
三月十七日(4.30)……鼻端瘰疬不消,伟如云轻药可愈.
212
 楼主| 发表于 2009-7-22 17:01:25 | 只看该作者

翁同龢与中医药-----《翁同龢日记》涉医文辑赏【原辑首发】

三月十八日(5.1)……刘雅宾来谈,伊云十岁曾患牙疣,三年始愈,经百方也。余疾不退,意甚忧之。
四月初九日(5.21)访曹毓俊孝廉,(锦涛、行一)苏州三世之医,精外科,曰:此骨糟风也,病由肝肾虚热,荣虚袭风,法当散风消肿,热药助其力,凉药尤使坚硬,膏药则无可贴者,言甚透切,云必避风乃佳。
初十日(5.22)饮曹锦涛药,兼敷药。
213
 楼主| 发表于 2009-7-22 17:59:58 | 只看该作者

翁同龢与中医药-----《翁同龢日记》涉医文辑赏【原辑首发】

九月廿日(10.26)五更开船,从奔牛折而北,为趁江口之道。十二里铜锣湾,又廿四里石桥湾。。。。。十二里孟河城。入城南行入巷,即马培之医屋也,病者满室,告以病,诊脉曰:此痰病,非刺破则脓不出,久则肿如桃李,令其徒与子斟酌定方。(予敷药搽药,又药线数条。)。午正乘车返船。
脉来左关弦右关滑,尺寸俱细,心荣肾阴不足,木火有余,阳明太阴挟有痰湿,痰热上升,上右侧牙根结肿,鼻旁胀硬,痰瘤之疾为日已久,按之空软,酿脓之象,拟利荣化痰泄浊。
北沙参三钱 大贝母二钱 僵蚕一钱五 炒 归身五钱 灵芝二钱 川芎六分 法半夏一钱五 海蛤粉二钱 桔梗八分 生甘草四分
连翘一钱五 茡荠三枚 陈海蛰二钱,浸淡。
敷药紫金锭磨陈醋加末药调上。
常吃海带销坚可效,如十一月不消则以针刺之,针尖微向上迎,勿平刺也,刺后用竹筒中所装药条插入,俟化再入捻线以唾津蘸末药插之,每日两次,去脓尽方效,脓如鸡子青。又云:捻线非升降药,不疼。
214
 楼主| 发表于 2009-7-26 10:26:04 | 只看该作者

翁同龢与中医药-----《翁同龢日记》涉医文辑赏【原辑首发】

[这个贴子最后由却波渔翁在 2009/07/27 06:17pm 第 1 次编辑]

光绪四年戊寅(1878)
五月初九日(6.9)余欲卧,闻吕升至,筹儿明日可到,方喜甚,吕升云:在天津感冒,在杨村大寒大热,极委顿也。
五月初十日(6.10)冒雨入,巳而晴。。。。。筹儿已到,抱余而哭,语特多,舌绛身热,胸结痰多,似尚不剧也。住城外,筹儿一夜反侧。
五月十一日(6.11)许济川已来,欲用承气未果,用芩连瓜蒌辈,而病者语多傥恍,展转不安,病似进。乃请曾君来,用生地、豆豉等,服少许,又请齐宝田,用香薷饮服之.又请胡春芳吏部、王安斋者两方未服。黄昏大解,不甚躁,卧一时许稍安,而欲再解未解,间齿紧发厥,余卧不知也。五更起闻之,其脉弱极而数急甚,奈何?
215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18:18:16 | 只看该作者

翁同龢与中医药-----《翁同龢日记》涉医文辑赏【原辑首发】

五月十二日(6.12)自定一人参白虎汤方,与君表、松侄酌之,以为可,已而许济川来,亦以为可,遂与服,服后竟爽,继称腹痛,稍安睡,午正后又烦躁且甚,而汗渐止,手足渐冷,脉渐微。余既疑白虎之无效矣,独予人参,二更许益剧,医陈金门来,定增液承气汤,急予之,然大汗出矣,随后泄三次秽垢,松侄力主用回阳汤、鹤峰、友兰赞之,余视情形急,遂手调以予,汗渐止,泻亦减,遂迭进,似少可矣,如是竟夜。
         
216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18:29:05 | 只看该作者

翁同龢与中医药-----《翁同龢日记》涉医文辑赏【原辑首发】

十三日(6.13)黎明请云南人王西村(举人)来诊,云只有回阳一法,分两稍重,午后又泄,从此直注。陈金门又来,亦改用回阳法迭进,竟如旧,自是渐衰渐败,脉起又伏矣,夜王君再来,用独参汤,挽起饮一口,目顿黑,不下咽,如此竟夕。
十四日(6.14)王君来曰:胃絶矣。
         
217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18:50:21 | 只看该作者

翁同龢与中医药-----《翁同龢日记》涉医文辑赏【原辑首发】

廿三日(6.23)晴,闻秀姑病喉,驰入城寓,脉之不甚重,许济川与松侄处方略同,服之良好,吹喉药亦妙。
廿四日(6.24)秀姑稍愈矣。
218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06:51:16 | 只看该作者

翁同龢与中医药-----《翁同龢日记》涉医文辑赏【原辑首发】

六月初五日(7.4)安官发热。
初六日(7.5)安官热止复作,意甚悬悬。
初七日(7.6)凌晨出城,看安官稍愈。
初八日(7.7)安官热退,今日请八十老人韩先生来诊,云心气太亏,热由阴迫,非外感也,药用芍甘柴陈等,似有理。
初九日(7.8)安孙服药云甚好,惟肝气作疼耳。
十一月廿九日(12.22)是夜三鼓安孙发热,吐血两口,举家不安,吾不知也。
晦日(12.23)安孙尚好,延王医来诊,云肝热肾虚,用生地一两,三七 钱、炮姜五分也。
十二月朔(12.24)访晤仲华,仲华腰疾,延洋人刀割,出血数盂,壮哉。遣人问安孙,服昨方平平,未曾再吐,从光缉甫乞得广东紫背天葵,云与猪肉炖食止血。
初七日(12.30)看安官,幸一切如常,惟面色青。
219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07:21:56 | 只看该作者

翁同龢与中医药-----《翁同龢日记》涉医文辑赏【原辑首发】

光绪五年己卯(1879年)
己卯元日(1.22)是日雪后大风,奇寒,天明后觉衣单如叶,又饮食不节,黄昏疾作,初分大偶一次,巳而大泄一次,甫上床而浊气由腹上冲,浸及胸,遍体麻木,两脉伏,大汗出矣。呼人以参少许纳口中,渐和缓。拈笔写数字与家人,余汗病至此五度也。
初二日(1.23)又呕两次,泄两次,惟两耳聋甚,午后尤甚,人语如隔山。渔翁曰:有精亏气脱象。松侄、安孙皆来,请老医韩先生来诊脉,定桂枝芍药汤。请孙燮臣来诊脉,松侄亦珍脉。惟孙侄云寒中藏,余以为然。服韩药尚好,夜酣眠。
220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22:28:36 | 只看该作者

翁同龢与中医药-----《翁同龢日记》涉医文辑赏【原辑首发】

初三日(1.24)晴,耳聋止,仍延韩君。
初四日(1.25)晴,耳复聋,他证皆已。隔年约祁子禾、吴清卿为之饯行,张香涛、张子腾、汪柳门、徐颂阁作陪,申刻集,,薄晚散。观《长江图》《娄寿碑》,客甚乐,而余病亦遂霍然盖心气于是一舒,两年来无此乐矣。初卧不静,多言伤气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8 12:50 , Processed in 0.07304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