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草木沉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必须跟上时代,守正创新,服务于人民健康

[复制链接]
201
发表于 2021-5-20 00:04:38 | 只看该作者
证”是机体对致病因素的整体功能反应状态,这种反应状态是发生在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物质基础之上的,是对疾病某一发病阶段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及症状等内容的病理概括。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我们要汲取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探索证候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使中医证候的辨识定量化、标准化,有利于提高临床辨证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如冠心病血瘀证主要表现为疼痛固定、舌质暗紫、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结代。而此证亦与血小板聚集率升高、血液黏稠度增高、微循环障碍、冠状动脉狭窄等客观指标高度相关;而冠心病瘀热证除了血液黏稠度增高、微循环障碍外,还常伴有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等炎性因子水平的增高。因此临证辨证时应与一些实验室指标互参。
202
发表于 2021-5-20 00:09: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1-5-20 00:14 编辑

证”是机体对致病因素的整体功能反应状态,这种反应状态是发生在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物质基础之上的,是对疾病某一发病阶段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及症状等内容的病理概括。

首先症状或证并是人体整体反应,只是人体一些局部或局部生理系统的结构物质变化有关。
而这种变化也只是与生理性反应过强有关,并不是病理性的原因形成的。
203
发表于 2021-5-20 00:13: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1-5-20 00:15 编辑

而这种变化也只是与生理性反应过强有关,并不是病理性的原因形成的。

生理反应到病理反应的转变正是症状或证产生物质扩散的信号作用。
204
发表于 2021-5-20 00:20: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1-5-20 00:27 编辑

是对疾病某一发病阶段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及症状等内容的病理概括。

中药症状或证并不是疾病或病理过程部分,而是与疾病或疾病病理分属于不同的生理系统病理反应,中药症状或证是疾病的原因部分,现代病理学研究发现的病因并不是病因的全部,最开始最根本的病因正是中药症状或证生理系统形态结构变化及产生的物质扩散的信号作用。
205
发表于 2021-5-20 00:32:28 | 只看该作者
白介素-6等炎性因子水平的增高。

可以认为白介素-6等炎性因子水平的增高是疾病的原因部分或是病理信号部分,而它们水平的增高增加的原因却是中药症状瘀热证生理系统的结构物质变化及产生的物质扩散的信号作用。
206
发表于 2021-5-20 19:31:44 | 只看该作者
余治肿瘤始终坚持二个原则:一是坚持辨证论治。辨清寒热虚实,治以温清补泻,用准相应方剂,精选抗癌药物。二是坚持“养正积自除”的原则。虽用药较多,剂量较大,但始终以顾护正气为首务,特别是顾护胃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不能进谷,不能服药,谈何治疗?

中药治的每一个症状并不只是对相关生理功能的恢复,同时也都是在消除功能不正常产生的对于疾病的原因部分。
207
发表于 2021-5-20 19:48: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1-5-20 19:52 编辑

肾上腺素拮抗苯环上的基团是CH3 ,由于CH3与OH基团相比极性要小,CH3与β受体分子结合产生的氢键能量要小,β受体不能有构象变化的要求值,β受体没有生理构象形成,β受体就不能激活胞内生理化学反应及相应生理功能实现,β受体没有生理构象形成,β受体就不能激活胞内生理化学反应如对于心的功能就没有作用,也就减少了过强的心反应或肾上腺素拮抗就治疗了心动过速。
208
发表于 2021-5-21 18:37: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1-5-21 18:38 编辑

中药治的每一个症状并不只是对相关生理功能的恢复,同时也都是在消除功能不正常产生的对于疾病的原因部分。

我相信,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首先在基层临床实践中实现、完成。各种西方高精尖科学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实验,中医科学院、科学工程院、院士们、专家教授们,望尘莫及,望洋兴叹。      

只会说空话大话。
最多是中药及技术与现代药及技术治疗的结合。
完全没有什么理论体系的融合。

209
发表于 2021-5-21 18:40:26 | 只看该作者
科学技术、科学实验,中医科学院、科学工程院、院士们、专家教授们,望中药及技术莫及,望中药兴叹。      
210
发表于 2021-5-21 20:12: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1-5-21 20:14 编辑

随着病程较久、体质的下降,阴损过度,阴伤气耗,病及脾胃,也就是肺金伤及脾土,“子盗母气”,肺脾两虚,肺脾同病,出现咳嗽无力、全身乏力、白天夜间均出汗、食欲差、精神差、大便溏等,与就是在以前的结核病表现中又多出现了脾虚乏力的表现,这是传变之二,到了病程的中后期。

实际中药症状与症状间的联系应是,在某一疾病产生后,最先开始的症状产生的物质扩散如果没有用中药治愈,这种物质扩散会持续的进行,扩散物质不断增加在人体中各生理系信号系的物质密度,于是在有些症状生理系结构较弱的或受体蛋分子结构弱的就改变结构或构象产生一些新的症状了。
而这些新症状产生物质扩散又在新的病理疾病中有病理信号的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22:17 , Processed in 0.04828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