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201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4 21:44:5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12月24日),曹传龙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他和大家一起讨论甲骨文与中医。中医几千年的发展,根深叶茂,甲骨文之中就有很多医药知识,在“碎片化的记录”中,有关中医药的内容,却表现出体系化的内容,这既说明了中医历史的古老,也说明医学就是人学,一切文化都离不开人的活动。http://www.ynjkcy.com/ddgy
          祝贺曹传龙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甲骨文时代的中医药成就。女娲、伏羲、炎帝、黄帝时代的医学知识,经过历代口碑相传,逐渐形成了可以流传后人的经验,因此,甲骨文的内容有很多是医学知识。关于病因,外伤,气候异常占有很大比重,“杞侯热,弗其祸风有疾?”这样的占卜,虽然出于巫师之手,但却是医学知识积累的结晶。国王,帝后也免不了产生疾病,预后如何?除了医学的判断,还有很多难以预料的事情,所以占问天帝鬼神,也是很常见的卜辞。很多疾病的名称,治疗方法,预后判断,也是甲骨文的内容。有些药物,比如酒,也记载于甲骨文之中。可以看出,甲骨文时代,中医学已经积累丰富的经验。
20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21:56:19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12月25日),霍力轩讲述《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他和大家一起讨论内丘有关扁鹊的墓庙碑刻。扁鹊庙前的九棵“弟子柏”,站立在岩石上面几千年,脚下虽然没有了泥土,但是依然苍翠挺拔,生机盎然。内丘扁鹊庙里的历代碑刻,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我们一起期待霍力轩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bqwh
        祝贺霍力轩讲述《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成功!他上次讲了“天下大庙数鄚州”,这一次又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内丘扁鹊庙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物。我去过多次内丘,最令我印象深刻,震撼灵魂的是内丘扁鹊庙前的扁鹊弟子柏。庙倒了,可以另建;碑刻没了,可以重刻。但是,树不能死,一旦根枯树烂,就难以补上了。因此,可以说内丘扁鹊庙前的弟子柏,是用比尔盖茨所有的钱种不成、买不走的“神树”,是可以申报“世界人文与自然遗产”的珍贵文物,是春秋柏,是“中医根”。当然,内丘扁鹊庙里的碑刻,也是天下最丰富多彩的,价值连城,任何医学家的纪念物,都没有内丘扁鹊庙里多。不信?你看了就相信了,我这句话绝非夸大之词。
203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6 22:09:57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12月26日),张海涛讲述《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他和大家一起讨论温病四大家之一吴鞠通的学术成就。吴鞠通在吸收前人的医学思想基础之上,完善并发展了温病学说的医学理论和思辨方法,首创“三焦辨证”拓展了温病学说的内容。那么,吴鞠通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发展了温病学说呢?对温病学说的完善和发展有哪些贡献呢?敬请各位同仁关注今晚的讲述内容。http://www.ynjkcy.com/zywg
         祝贺张海涛讲述《中医外感热病学史》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温病学家吴鞠通的学术成就。《温病条辨》成就很高,是温病学集大成的代表作,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的父亲就非常推崇这部著作,认为熟读《温病条辨》就可以成为一个好医生。那个时候,传染病很多见,吴鞠通的条辨,“自为经注”,他怕别人误解自己,不让别人注解自己的著作,自己撰述了“经文”,然后就对此进行“解经”,唯恐别人误解了他的原意,这一点历来很少见。但是他的著作,并非完美无缺,我们后边会有评论。
20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7 22:02:39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12月27日),张相鹏讲述《中医群英战SARS》,他和大家一起讨论2003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以及中医出师香港的重要意义。毫无疑问,查清楚非典疾病流行过程,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在扑灭非典流行的过程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比使用大量激素、上呼吸机是完全不一样的西医措施,是没有争议的现代措施。西医在香港,尽管有玛丽医院、威尔士亲王医院高水平的西医在那里战斗,但是,仍然解决不了非典的救治问题。香港医管局,通过卫生部,请求广东省中医院派遣中医专家到香港支援他们。这说明了什么?我们一起期待张相鹏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zyqy
         祝贺张相鹏讲述《中医群英战SARS》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2003年流行学调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摸清了非典的传播途径,但是治疗却遇到了困难。2003年4月30日《中国中医药报》转引新华社记者王燕萍、白冰的报道,中医药医疗价值,引起香港医学界重视。借鉴内地抗非典经验,香港医院管理局已经开始全面向医护人员提供中药冲剂,以减低医务人员在一线工作时的感染。与此同时,香港医院管理局正通过特区政府,请求中央政府委派内地中医中药专家到港,协助香港研究如何结合中医药防治非典型肺炎。时任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说:“香港医管局高永文先生带着一批专家来我院交流防治的经验。不久,他又与我通电话,要求派两位医生到香港,为有需要的患者治疗。接到这个邀请,我犹豫了许久。邀请中医药进入公立医院诊病,这在香港医疗史上可是开了先河,但这既是机遇也是风险。在国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即使中医药的效果差一些,也没有人去说。而在香港等于把你所有的东西都向全世界展示出来,有疗效了,那么就让世界认识了中医药,让中医药有机会走向世界;疗效不佳,就会给中医药抹黑,会给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责任重大啊!这时,一些对中医药缺乏信心的人,甚至给我打来电话,说这是香港某些人的阴谋,他们是想向全世界证明中医药无效。然而,回顾两个多月的实践,我相信中医药的临床疗效,相信我们队伍业务素质的水平。我欣然应允了香港医管局的要求。”中医在香港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中医药不可替代的作用。
20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8 21:25:4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12月28日),马建辉讲述《回归中医》,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中医的优秀特质,在中医理论的源头活水上,吸收了气,阴阳,五行的思想。《易经》八卦对中医的影响在哪里?医易同源与五行学说的关系如何?我们一起期待马建辉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hgzy
         祝贺马建辉讲述《回归中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八卦与五行的关系,五行不仅简化了八卦的“基本单元”,而且去掉了借助道具复杂运算的神秘外衣;使金木水火土之间的联系更加广泛、普遍、严密,去掉了八卦的偶然性,形成了经常存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五行学说还解决了阴阳学说的某些不足,让世界上复杂万物之间的联系除了对立统一之外,还有了生克制化、因果乘侮等复杂的联系形式。比如,男女是阴阳对立的,但是母亲与儿子之间除了阴与阳的不同属性之外,还有相生、相养的人伦关系;水火寒热除了阴阳的属性对立统一之外,还有不同地域、季节的差异;相同的水火过剩或者不足,在不同的季节、地域,引起的结果将会截然有别。这种复杂的关系用五行学说处理起来,远比阴阳学说更加得体。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五行是改良的八卦”,《内经》之中,有大量的五行学说内容,却很少见到八卦(《易经》的卦辞、爻辞)的词语。
20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9 21:48:3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12月29日),刘云双讲述《捍卫中医》,她和大家一起讨论2006年,党和人民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是支持中医,发展传统医药的措施,反中医思潮遇到当头棒喝。人民的中医,人民爱,人民依赖,政府肩负着发展中医的历史责任。我们一起期待刘云双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hwzy
      祝贺刘云双讲述《捍卫中医》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2006年党和政府对于中医的态度和政策。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重要战略,这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指导方针,为中医药的健康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我们看到的是中共中央在促进中医事业发展,而张功耀、王澄在不遗余力地“促退”中医事业。
2007年1月11日9时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健步走进2007年全国中医工作会议的会场,她在热烈的掌声中开始了精彩的报告: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次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的召开是及时的、必要的。2004年,我曾参加过中医药工作会议,就中医的地位、作用、发展讲了一些意见。我分管的十个部门,年会我是不出席的,但这次参加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是我主动请缨的,也邀请了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事部等十多个相关部门的领导一起参加,目的有两个,一是社会上群众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认为中医药在缓解这一问题上是大有作为的;二是近来有个别针对中医药的极端言论,引起社会的关注。今天我来开会,就是要表明我坚定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态度。话音刚落,全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个鲜明的态度,别人也许觉得理所应该,而我的心头的感慨,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
207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0 21:45:1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12月30日),张俊青讲述《中医近现代史话》,他继续和大家一起讨论几十年的中医研究。事业的发展,需要学术引领,如果路线和方向出现了偏失,就容易迷失方向,“左陷大泽而不知”,中医西化、异化、畸形化,都是按照西医的标准进行改造而出现的。中医与现代技术,未来科学的结合,前提都应该是为了中医自身的强大和发展,否则,用足球的标准衡量篮球,就会造成中医事业的衰落。这样的用西医标准改造中医的事情,如今仍然没有停止,这是中医研究的巨大失误。我们一起期待张俊青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zyjxdsh
        祝贺张俊青讲述《中医近现代史话》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中医研究院成立之后几十年的坎坷道路。当年希望把全国的名医聚在一起,很快就可以解开中医的千古之谜。但是,人们对中医,对科学的认识并不深刻。 科学不是具体的某个事物,而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及其工具。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发现真理的方法和工具,不是世界和真理本身。
       因此,科学有古今之别,有广狭义之分,科学是发展的,是开放的。
       因此,不能把科学只归属于西方,不是西方文艺复兴的囊中之物,而是西方文艺复兴时代人们探索世界的方法多了起来,走出了神学之后,解放了人性,释放了能力。不能说文艺复兴之前没有科学。
世界是一个整体生成的世界,关于世界的认识和知识,也应该是一个整体(通学),或者是互通的整体,由于人的认识有局限,因此,就从不同角度认识世界,分成了很多不同学科。
科学也就是分科之学。
      “通学”可以包容分科的“科学”。
         中医不是化学、物理学、数学等这样的狭义的“小科学”,而是全体“通学”之中的“中医科学”。
208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1 21:37:5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2017年12月31日),王红霞主任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中医的四诊技术。医疗技术,可以划分为认识疾病、诊断疾病的技术与治疗疾病的技术两大类。诊断技术是为了解、认识疾病服务的。中医的技术主要靠医生的望闻问切,四诊一般不需要仪器、机器,这属于一种软技术,也是机器难于替代的高级技术。这个技术对应的是有思想、意识,会语言表达的人体,而不是无生命的自然物质,也不是一般的生命物体。中医的软技术,学起来很困难,也很抽象,需要积累,需要背诵,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不像机器检查一样,很快就会出结果。但是,中医的软技术,运用起来非常方便,随时随地存在于中医学家的身体里,不仅不会轻易丢失,而且还可以不断积累、提高,逐渐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我们一起期待王红霞主任的讲述。
王红霞,副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国家级二级心理咨询师, 河北省第四批名老中医师带徒继承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曹东义教授高徒,河北省名中医赵振兴教授师承弟子。从事临床工作以来共发表论文30篇,参编论著10余部。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来,尤其擅长运用心理疗法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及心身相关性疾病包括胃肠消化性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前病变、胃食管反流性、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肺系疾病包括各类咳嗽、哮喘、肺纤维化、肺心病等;失眠、高血压、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产后抑郁证等而达到“心身同调”的效果。http://www.ynjkcy.com/ddgy
        祝贺王红霞主任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与西医的仪器检查相比较,中医的诊断技术可以称之为“软技术”,西医的诊断方法属于“硬技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西医的诊断技术就是它的雷达,是为它的治疗服务的,不能指导中医诊疗,也不能用它作为评价标准!因为用西医的标准,中医就成了“既发现不了目标,也评价不了结果的聋瞽之学”,就降低为二级学科,不能自立了。这就不能与西医“并重”了。中医如何离不开西医的检查,就是“替代”“补充”医学了。很多人自愿,甘心做“二等”当“补充”,这是被西医同化的结果。必须纠正这种“中医没落意识”,努力做到自信、自立、自强。这就是“道术并重,走向复兴”,中医的未来,靠大家一起努力。
209
 楼主| 发表于 2018-1-1 21:52:3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2018年1月1日),霍立轩与大家一起讲解《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他和大家一起讨论分散于各地的扁鹊墓庙,除了扁鹊故乡任丘与安息地内丘的扁鹊墓庙之外,还有很多处散见于山东、陕西、山西、河南。《史记·扁鹊传》说:“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兒,即为小兒医:随俗为变。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名闻天下的扁鹊,造福天下百姓,纪念他的墓庙也格外多。http://www.ynjkcy.com/bqwh
       祝贺霍力轩讲述《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遍布几个省市的扁鹊墓庙,这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史记》所说的“扁鹊名闻天下”、开创临床各科“随俗为变”的美德。古人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读书人最高的追求,“平天下”就是“利天下”。扁鹊能在古代交通、通信极为困难的时候,足迹遍及中原大地,远远超越了宫廷御医,这和他的民间中医身份,以及技术高明有很大的关系。官医身体不自由,不能随意收徒弟,所以即使有很高明的技术,也不如行走江湖的民间医影响大;如果没有高明理论与独特技术,即使江湖再大也不能“名闻天下”。扁鹊这个称号,不是招牌,胜似招牌,现在的120仍然比不上扁鹊来得方便。“我想你,你就来,直接到我家院子里的树上枝头,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这就是大众对医学,对中医的渴望。纪念扁鹊,也是一个美好希望,甚至可以人为神化他的作用。
21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21:48:5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2018年1月2日),张海涛讲述《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他继续和大家一起讨论温病四大家之一吴鞠通的学术成就。吴鞠通集毕生之经验写成了著名的《温病条辨》一书,那么,该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吴鞠通所要阐发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对温病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请继续关注张海涛为大家带来的精彩讲述。
          张海涛   主治中医师、执业中药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会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温泉疗养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北省优秀青年中医骨干人才;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委员;河北省针灸学会理事;《中医药与亚健康》杂志编委。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河北中医药科学院曹东义教授。参加省部级科研课题一项,参编著作6部,发表论文十余篇。崇尚辨病、辨脉、辨证、辨体质相结合,善用经方。主要从事脾胃病、呼吸病和肿瘤的研究与治疗工作,对多种慢性病和亚健康人群的体质调护与康复积累了较多经验。http://www.ynjkcy.com/zywg
          祝贺张海涛讲述《中医外感热病学史》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吴鞠通《温病条辨》一书的学术成就。该书提出温热病三焦辨证的理论,认为外感热病“始上焦,终下焦”。阐述清热养阴等治疗方法,并拟订了许多治疗温病的方剂,多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为后世医家所喜用。其书以三焦为纲,以各种温病证候为目,逐条加以论述,自为经传,颇切实用,使温病学说更趋于系统和完整,对温病学的发展有很大贡献和影响。今天仍然有很多中医学家推崇吴鞠通的著作,学习他善于继承与创新的特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17 13:57 , Processed in 0.09889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