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1991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20:59:41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2年5月28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永远的大道国医》这本书的内容。
       温长路序:大道国医   辉煌无限。
         打开书稿,书名《永远的大道国医》首先吸住了我的眼球,一种中医人的自尊、自豪、自信感觉和亲近、亲和、亲切意识,一下子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书的副标题也颇具吸引力:“和普通朋友说中医简史,与业内人士谈中西医方法差异。”看来,曹教授目标不小,他是把此书定位在中医圈内圈外这样一个广泛的读者群之上的。
       《永远的大道国医》提出的基本观点是:“关注中医,不能仅仅看到中医在近代的坎坷和曲折,也不能只看目前的困难,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医。既要看过去的历史辉煌,也应该看到近代的曲折,更应该重视中医的现实作用,以及未来的伟大复兴。”
      曹东义教授的这本新作,有不同于别人的新认识、新见解,在不少问题上表现得是深刻的,值得业:内外关心中医的人士阅读。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编著的《永远的大道国医》这本书温长路先生所做的序言部分。
温先生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学术顾问,热情鼓励后学,他的序言题目是《大道国医   辉煌无限》。
       笔者《关注中医》一书于2007年出版之后,先后得到邓铁涛先生、朱良春先生、路志正先生等中医前辈的鼓励与肯定,也得到了河北医科大学李恩教授、副校长段惠军教授等中西医结合、西医专家的肯定。段教授还鼓励说,他已经向多位西医专家推荐,让他们读读这本书,以便了解中医在近代走过的艰难道路和取得的成就。
2010年在《关注中医》的基础上,我出版了《中医近现代史话》和《永远的大道国医》,把一个很长的话题,一分为二之后,更深入阐发了有关中医发展变化的有关问题。
《中医近现代史话》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这本来是要献给建国60年,但是审阅的过程比较长,书中很多大人物或者健在,或者他们的后人很有影响力,不易评价,出版社比较慎重。
我在“引言”之中,论述中医从衰落到复兴的过程,说中医学有过辉煌的几千年历史,也有过近代长达百年的衰落。衰落的原因,主要是在外部还原论的科学观、机械论的技术观、新旧取代价值观的挤压下,中医界内部发生自我改造而逐渐形成的。
2010年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永远的大道国医》,分四章“回看中医历史辉煌”、“冷眼再看中医初遇西医时”、“正视中医现实作用”、“遥望中医未来复兴”。我在“透过现象看纵深”的《引言》之中,表达了这部书的主旨,就是历史辉煌、近代坎坷、现实作用与未来价值。

     感谢王群才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1992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21:00:56 | 只看该作者
今周日晚上(2022年5月29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与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学原理探究》一书,本书是关于中医学基本原理及其复兴的学术专著,本作者是祝世讷先生。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第十一章复兴为人类新医学的主旋律,第三节开创中医第六个辉煌千年,祥情我们一起期待!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硕士导师王红霞主任讲座成功!她与大家一起学习了祝世讷先生的《中医学原理探究》第十一章复兴为人类新医学的主旋律,第三节开创中医第六个辉煌千年的有关内容。
       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也是未来发展的梦想。
靠什么再次复兴千年不倒?
祝世讷先生说靠中医的系统科学、以人为本、超解剖原理、辨证论治、生态中医药,生态调理技术。
这很好,他甚至说了阴阳与西方还原论的区别。
我认为,中西医的根本区别是生成论与构成论的区别,在哲学上是有无相生,中医“以无为本”,西医、西方“以有为本”。
无不是什么也没有,而是包含了暗物质、暗能量的,但是看到不到、摸不着。
构成论从有出发,只从有结构的名物质,研究它的功能。这种局限于结构、名物质的哲学,显然是视野太狭隘的学术,必然会被中医学所包容或取代。
不能被新版本所兼容的旧版本,只好被淘汰。当然,生成论是“肯定之肯定”,构成论属于“否定之否定”,也是不一样的。
中医可以包容西医,而西医难以包容中医。

感谢王红霞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1993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21:01:23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2年5月30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中医师向各位同道继续分享《邓铁涛著作全集》。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斑秃的治疗

斑秃一证,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头发成片脱落,可发生于久病、重病、体弱未复的患者,亦可在夜间“无缘无故”突然一片脱落,脱落处全无头发而平滑,边缘部有断发存在,秃发处皮肤正常。如病势继续发展时,脱发斑会相继出现数处,而且秃斑向四周扩大,甚至和其他秃斑融合,形成全秃。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尚未明了,有人认为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或内分泌等有关。邓老认为,本病主要与气血肝肾的充足与否有关。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明代张景岳注曰:“女至七岁,肾气稍盛,肾主骨,齿者骨之余,故齿更;肾为精血之藏,发者血之余,故发长。”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亦谓:“夫失精家,发落,脉极虚,芤迟。”足见头发与血和肾的密切关系。此外,对于头发的脱落,元代,张子和有“血热发落”之说;清代,王清任有血瘀脱发之说。故脱发之辨证,还有热证、实证之分,不可偏执。但邓老所治之斑秃病,多属虚证。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中医师在隆尧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继续分享了《邓铁涛著作全集》斑秃治疗的有关内容。

       邓老说,治疗宜用补血之中加以益气,补肾之中加以养肝之湯药治疗为主,配合外治法:

1.每天晨起用白兰地酒擦:全头发脚,脱发处多擦一些。

2.如脱发面积较大,则在脱发处配合运用毫针平压挑刺患部。其针法是:先用3.用3厘米毫针向后斜刺百会穴,并留针至结束;继而选用3.3厘米毫针3~5枚,并排摄在拇、食指间,然后平压在患部的皮肤上,再一齐平提起,此时患部的皮肤则被轻轻挑起,如此往返操作,把整个患部的皮肤平压挑刺一遍,每天或隔天一次。

邓铁涛先生   2013年5月13日给曹东义来信说:“报上不断出现:中医要科学,要打破‘神秘’的藩篱之类的要科学主义不要中医学的文章!我年事已高,无法去教育这些中医学院毕业的“中医掘墓人”!要打破藩篱的作者居然指头发可以止血吗的问题。他连头发与血余炭都分不开,到底这个藩篱是他自作的还是中医的呢?而报纸也不加按语原文刊登了!我希望你以批臭‘告别中医’者的精神,执笔战斗,我的学生中你最合适,你以为对吗?因写此信。”

这里谈到的头发与血余炭的区别,也有借鉴参考的意义。

坚持中医理论思维,才能发展中医学术。

感谢霍立轩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1994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21:04:46 | 只看该作者
群公告
今晚8点(2022年5月31日),相约燕赵中医书院直播间,继续听《曹东义带你一起学内经》第133讲《灵枢•骨度》第十四。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燕赵中医书院执行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创会副会长、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出版著作40余部,发表论文180余篇,文字累计500余万。代表著作《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中医群英战SARS》《回归中医》《捍卫中医》《关注中医》《中医近现代史话》《永远的大道国医》《中医大智慧》等。善于治疗呼吸道疾病、风湿病,调理亚健康。
今日讲座内容
《灵枢•骨度》第十四
黄帝问于伯高曰:脉度言经脉之长短,何以立之?伯高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
  黄帝曰:愿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伯高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腰围四尺二寸。发所覆者颅至项,尺二寸。发以下至颐,长一尺,君子终折。
  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缺盆以下至(骨曷)(骨亏),长九寸,过则肺大,不满则肺小。(骨曷)(骨亏)以下至天枢,长八寸,过则胃大,不及则胃小。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长,不满则狭短。横骨,长六寸半。横骨上廉以下至内辅之上廉,长一尺八寸。内辅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长三寸半。内辅下廉,下至内踝,长一尺三寸。内踝以下至地,长三寸。膝腘以下至附属,长一尺六寸。附属以下至地,长三寸。故骨围大则太过,小则不及。

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行腋中不见者,长四寸。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髀枢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长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长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长一寸。
  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耳前当耳门者,广一尺三寸。两颧之间,相去七寸。两乳之间,广九寸半。两髀之间,广六寸半。
  足长一尺二寸,广四寸半。肩至肘,长一尺七寸;肘至腕,长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本节至其末,长四寸半。
  项发以下至背骨,长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节至于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此众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经脉之长短也。是故视其经脉之
  在于身也,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多气也。


1995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22:13:03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2年5月31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海涛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常用虫药卷》的绪论部分,主要学习朱老对全蝎的用药心得(上)。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
     祝贺河北中医张海涛主任在任丘市中医院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常用虫药卷》朱老对全蝎的用药心得。
      朱良春先生善于运用虫类药,全蝎又叫“全虫”,其尾叫“蝎尾”。产于山东、河北、河南等省。味辛性平,有小毒,入肝经。
朱老认为,本品功用主要有:(1)祛风定惊:善治诸风掉眩及惊痫搐掣,常用于小儿高热抽搐,中风后口眼㖞斜、半身不遂,内风萌动而高血压偏高、肢体震颤,以及癫痫、破伤风等症。(2)窜筋透骨:善于走窜,逐湿除风,蠲痹通络,用治风湿痹痛,亦多奏效。(3)开瘀解毒:具有开气血凝滞,解毒医疮,内消僵肿之功,古人尝用于顽疮恶疽;近人用之治癌肿、结核、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均据此引申而出。

    感谢张海涛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1996
 楼主| 发表于 2022-6-7 20:39:34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2022年6月1日)的空中课堂我们继续来学习贾谦先生的著作《中医战略》的内容,题目是中医医疗的误区。
     医疗卫生的首要目的是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初级医疗保健,而不是想方设法的去解决极为罕见的所谓“高精尖”的疾病,毛主席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专门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然而,今天的广大农民缺医少药,“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顽疾,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我们的医疗已经走入了误区,一些错误的认识更是将中医医疗引入了误区。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
            祝贺河北中医刘敬章主任在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讲座成功!他与大家继续来学习了贾谦先生的著作《中医战略》关于中医医疗误区的有关内容。
       贾谦先生在十几年前提出的问题,今天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是因为医疗模式市场化造成的,制度缺陷导致了很多不应该出现的矛盾,白求恩的思想不能顺利实现,推销员化的医疗定位,让医务人员沦为世界资本制药企业的“末等推销员”。
医学面临革命性的变革,但是,推动变革就需要重新规划,是顶层设计需要发挥作用的问题。
因此,战略研究是很重要的,是具备推动历史能力的学术研究,外国说这叫“智库报告”,也是参谋建议。
     感谢刘敬章主任的分享和讲述。

1997
 楼主| 发表于 2022-6-7 20:40:40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
        今晚(2022年6月2日)我们将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来共同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神农本草经》。今天要分享的是《神农本草经》中的“艾”“黄柏”“黄连”三味药。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来共同学习了《神农本草经》中的“艾”“黄柏”“黄连”三味药。
      艾,别名: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
①《本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
②《别录》: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1998
 楼主| 发表于 2022-6-7 20:41:11 | 只看该作者
尊敬的曹老师好!各位师兄师姐,各位中医同道,大家好!我是刘云双,一技之长空中课堂又和大家见面了。
本周五(6月3日)
和大家一起学习中药学的收涩药,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收涩药。今天继续学习 芡实,山茱萸,金樱子,桑螵蛸,覆盆子,乌贼骨,刺猬皮等中药。
敬请期待刘云双的分享,望曹东义老师和诸位师兄师姐给予批评指正。
        祝贺河北中医刘云双在衡水市讲座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学习了《中药学》收涩药 芡实,山茱萸,金樱子,桑螵蛸,覆盆子,乌贼骨,刺猬皮等中药。
芡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又名鸡头子,历版《中国药典》均有记载,为睡莲科1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效,主治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素有“水中人参”和“水中桂圆”的美誉,是传统的中药材和珍贵的天然补品。
      山茱萸的成熟干燥果实,去核后即为名贵药材山芋肉。果药入药,为收敛性补血剂及强壮剂;可健胃、补肝肾、治贫血、腰痛、神经及心脏衰弱等症。其性味酸涩、入肝、肾经。酸涩收敛,有滋肝补肾、固肾涩精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滑泄、眩晕耳鸣之症。
        金樱子,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的干燥成熟果实。分布于陕西、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具有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
桑螵蛸主要功效是缩尿,能治各种小便过多,失禁,遗尿,疗效显著。如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夜间小便次数多,尿色清白,不易解净,时有腰酸腿软,用桑螵蛸配肉桂、肉苁蓉、益智仁,有温补强身,收涩缩尿功效。神经系统疾患后遗症,小便失禁,用桑螵蛸治疗亦有效。
       覆盆子,治劳倦、虚劳,肝肾气虚恶寒,肾气虚逆咳嗽、痿、消瘅、泄泻、赤白浊。
       乌贼骨是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的内壳。中医用做止血药。具有制酸止痛、止血、接骨、骨缺损修复、抗辐射、抗肿瘤、抗溃疡等作用。
      刺猬皮,主治胃脘疼痛、反胃呕吐、便血、血痢、痔疮等症。
       感谢刘云双的讲述和分享。

1999
 楼主| 发表于 2022-6-7 20:41:51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2年6月4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永远的大道国医》这本书的内容。
       第一章:回看中医辉煌历史。
        第一节:春秋时期医巫分家。
        通过晋景公召见秦国名医医缓和当时著名的巫师桑田巫 为他治病这个事件,说明春秋时期医生和巫师已经分家,各自“学有所长",并不互相混同。但是“孤证不立",还有一些记载于史册的例子加以证明。
     例如扁鹊巧遇一病人,但病人父亲让巫师治疗而致病亡。扁鹊愤而提出“信巫不信医者,六不治也。等等例子。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永远的大道国医》这本书第一章:回看中医辉煌历史。第一节:春秋时期医巫分家。
       甲骨文时代的医药知识,基本上都是巫师掌握和书写的。春秋时代已经“医巫分家”了,分灶吃饭,独立发展。
       医学逐渐发展,体系日益庞大,传承几千年,名医辈出,今天逐渐走向世界。
       而巫术的没落,让沟通天地人的高尚行为,逐渐沦为街头艺术,或者成为有些人的骗术。
回望历史,巫术与医学,走了不同的道路,在扁鹊时代,已经泾渭分明,但是,也时有交叉,并不是都能这样做,本是同根生,各有辉煌历史。
挽救巫术不太可能,但是,巫“通天地人”的思想是伟大的,只要努力继承其哲学,而不陷入谋生骗术,仍然有其重要意义。

中华文化,经历的大多是“肯定之肯定”,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否定之否定”。
看清这一点,颇不容易;看不清,就容易被西方忽悠、利用、打击,沦为民族虚无主义,最后还是“数典忘祖”,没有自信,没有根基。

谢谢王群才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000
 楼主| 发表于 2022-6-7 20:42:34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周日晚上(2022年6月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安徽中医曹传龙为大家分享《瘟疫学》。他将讲述暑热疫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寒疫的病因病机及治法。
请大家一起期待和收听。
             祝贺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成功!他为大家分享了《瘟疫学》暑热疫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寒疫的病因病机及治法。
        历史上,有人根据不同季节、证候特征,把传染病称为暑瘟、寒疫,它们发病初期的证候存在一定的差异,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暑热疫、寒疫都需要“辨证论治”,不能从开始到最后都用一个治疗方药。都必须根据证候变化,随时调整方药。
另外,寒疫不是寒病,《内经》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伤寒是热病,辛温解表也是为了解表除热,不是外散内寒。
再有,中医所说的暑热疫、寒疫,不能与西医的某某病对等来看,就是新冠肺炎,可以表现为暑热疫(夏天、暑期发病),也可以是寒疫(冬季发病),因此,不能说新冠肺炎就是寒疫、暑热疫,它们只是辨证论治的参考,是相对的历史依据,“治在当下,从证候出发”,这是中医千年不变的法宝。

感谢曹传龙的讲述和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6 19:53 , Processed in 0.05152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