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医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刘亦之先生诊断治疗此病

[复制链接]
191
发表于 2014-7-11 13:02:4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92
发表于 2014-7-11 16:03: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7-11 16:05 编辑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7-11 13:02
王教授好,经络的循行路线确实不存在!!请您考虑!!因为漏洞太多无需细说。如果经络的循行路线真的存在 ...


       刘先生所说的不是循经感传,而是针刺得气感。从你的发言内容看,真正的感传,你的确没见过。二者不是一码事。循经感传,是受试者主观感觉到的沿经络线缓慢移行的感觉。
       国内许多经络研究者在这方面都有研究,你连这个现象都没见过。知之为知之,不知这不知。你现在属于不知。事实总归是事实,这是一种经络现象。
      经络的传导速度也是研究者测量的,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之间,有大量的经络研究文献。这些文献我看过很多,所以我有发言权。

     说到这,你应当明白了。
193
发表于 2014-7-11 17:08: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94
发表于 2014-7-11 17:3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7-11 17:41 编辑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7-11 17:08
得气感,对医者而言是针下的沉紧感如鱼吞钩!!对患者而言是酸麻胀痛的感觉!!它不同于感传!!

感传 ...


感传现象多出现在行针的过程中,例如针刺足三里会有脚底板有反应,针刺大椎手掌有麻感,针刺天枢针感像一条线向同侧传导,针刺中脘穴针感向各个方向都有传导因人而异!感传难以预测,同一个人每次感传的感觉也不尽相同!!有的人根本就没有感传!!而每一次感传都是瞬间完成,这和神经的传导速度是完全一样的!这也是我认为经络理论就是对神经系统的深入认识的最根本原因!!!
————————————————————————————————
     这还不是感传,是针刺引起的神经传感,不是经络感传。

既然王教授坚持经络的循行路线存在,那么经络的结构肯定不同于神经的生理结构这是显而易见的,请问王教授您认为经络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
     经络的物质基础就是经络沿线的组织结构,是已有组织的综合效应。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也不是那样复杂。经络的效应离不开中枢神经的参与。只能说这么多了。再多说,就把我的书中内容全披露了。

195
发表于 2014-7-11 22:32:58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7-11 06:12
仁海先生好!
我多说一句。经络循行线是客观存在的,我就能让患者出现循经线感传。一些针灸师虽然扎了 ...

谢谢先生提出的宝贵的见解。
但我为什么要否定传统中医理论中的经络循行路线呢?是基于以下理由:
一、我从临床实践中与理论推演后得出的结论:由五行学说等理论演绎出来的十二经及其循环路线的错误
  (一)、十二经是由五行学说再加变通而套生出来的。
    因五脏配五腑之和等于10,无法与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总数的12相对应,故将“孤之腑”“ 三焦”拉上凑数。     但还欠少了一个脏,即又牵强地将 “心之包膜”算做一个脏来填空缺。
  (二)、十二经循行路线、乃至相互顺接的内容,是通过临床所见、、猜测、艺术加工等形式,人为地编制而成。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证实:
        1、脾脏具体所指至今都不明了,其经络起止,就无从谈起。
        2、如果说心包络能算一经的话,那么,肾包络呢?肝包络呢?而胸腔则更不应该遗漏。
        3、胆囊不过是替肝脏贮存胆汁的一个囊而已,其自然不能与心、肺、肝等脏器“同起同坐”。
        4、三焦具体所指是模糊的,却能绘出个“经”来,的确是牵强。
        5、大脑如此重要器官,竟然没进入“五行学说”所规定的“经”的范围。
        6、胆囊、膀胱、一个肾等脏器切除后能生存,就说明十二经循环圈是不符合实际的。
     7、伤残后,少一条胳膊、少一条腿的人,也能生存,也同样证明十二经循环圈不存在。
       综上所述,经络是存在的,是目前已知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肌肉组织等等功能的集合。针刺的作用,恰恰就在于用各种针刺手法,通过上述诸系统对人体进行多向调节,而不是虚无飘渺的。但由五行学说等演绎出来的,并经过人为编制而成的“十二经及其循行路线”,事实证明是不存在的。

二、哲医先生——探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6288&extra=page%3D1
  哲医先生从经络的起源进行梳理得出的结论,人体的经络循行路线就如同地球的经纬线一样,是人为构成的。

196
发表于 2014-7-12 06:35:30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4-7-11 22:32
谢谢先生提出的宝贵的见解。
但我为什么要否定传统中医理论中的经络循行路线呢?是基于以下理由:
一、 ...


         中医的五行学说的确属于牵强附会。仁海先生的观点与我研究的结论基本是一致的。
      但是,经络学说不是五行学说,五脏与经络的对应虽然牵强,但还不能以此否定经络线的客观存在。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祝总骧研究员等,应用生物物理方法早已证明经络线的客观存在,还有更多的人研究了经络线的客观存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不过,这是我在1990年前就知道的事实。这些年的新研究成果,基本未看。所以,我只知道足阳明胃经、手太阴心经等几条经络线被证实,其它是否证实,我还未全面了解。但不管怎么说,经络线是客观存在的。至于是否首尾相连、如环无端,还不好说,需要进一步证实才能肯定。先不下结论。
197
发表于 2014-7-12 10:19:1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98
发表于 2014-7-12 19:45:34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7-12 10:19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祝总骧研究员等,应用生物物理方法早已证明经络线的客观存在,还有更多的人研究了 ...


这与我几年前说过的话一点也不矛盾。
因为经络的解剖组织结构(不能说生理结构)是一个综合组织体系,不是由神经系统一种组织组成。
199
发表于 2014-7-12 21:49: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4-7-12 17:58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7-12 02:35
中医的五行学说的确属于牵强附会。仁海先生的观点与我研究的结论基本是一致的。
      但是 ...

       作为实事求是的研究中医理论者来说,有关经络的实质,是一个沉重的课题,同时,也是绕不开的非解决不行的课题,因为她与针灸学的关系太大。例如针灸作用的原理是什么?传统针灸学中穴位的功能主治真实可信吗?为什么?等等问题不一而足。因此,中医界无法回避这个问题,尽管难度太大,但中医界应该群策群力、相互之间开诚布公地进行学术争鸣,以期解开这个迷团,这是中医同仁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鉴于此,下面我将发表我个人的诸多见解,肯定有不对的地方,请先生谅解并提出批评指正。
200
发表于 2014-7-12 22:02:12 | 只看该作者
      “在经络学说研究方面,我特别赞同我的朋友黄龙祥教授的观点。什么是经络理论?就是古人观察到体表和体表、内脏和体表的某种联系后,对它们进行解释而形成的东西。比如说肚子疼,掐掐或者针刺足三里可能就不疼了,这是实在的,也是能证明的。针灸确实有止痛的作用,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可是现行的经络循行的线条是人为构建的。
      “黄龙祥教授在他的《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里提出这么一个观点:历史上的经络学说有多种,但现在一谈到中医理论好像就是教科书上的那些理论,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医理论在古代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黄龙祥说,我们现在熟悉的只是其中一种经络理论。也就是说,传世的经络学说只是古代某一时期、某一个地域、某一学派,对其所总结的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的特定联系的一种解释。黄龙祥先生用了一个比喻:人体上下左右、内脏和外表有联系,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针刺人体某一部位就能治疗某一处的疾病,这是经验性的。中医通过宏观观察得到的经验是“珍珠”,要研究就要研究这些。经络学说是把珍珠串起来的那根“绳子”,这根珍珠链是人为的。没有这根链,珍珠会散乱;有了这根链,并不是说它就只能是一种串联法。现在你是要去证明“绳子”正确,还是要去证明“珍珠”的宝贵?绳子可以用各种方式串联珍珠,你可以串6颗也可以串12颗。不能只以其中的一种作为终极理论,那只是过渡理论的一种而已。
      “同样道理,中医说“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这是内脏和体表,还有上和下的联系,这些东西有的确实是可以观察出来的,可有的却是理论推导。现在你是去研究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规律呢?还是去验证很多种人为理论中的一种理论呢?问题就在这里。黄龙祥教授否定了前面花了很多钱研究经络实质的工作,意思就是你永远也别想找到“十二经”这个东西的实体。我的想法是,阴阳五行等理论只是帮助我们编织中医理论之茧的最初的骨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起的作用是积极的,可是你不能说“蚕山”是最实用的东西,靠那几根“稻草”是绝对治不了病的。就像不能用稻草做衣服,而要用蚕茧去抽丝织布一样。”
节选自《科学文化评论》第6卷 第5期:
专题:诠释与过度诠释


两极看中医与中医理论“蚕山”说

郑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9678-58596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30 18:50 , Processed in 0.06174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