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志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复制链接]
191
发表于 2006-8-29 17:50:44 | 只看该作者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在前几页,我也曾以为复花为君,后来才悟出:吾之臣药,必是所胜之脏之佐药.竹叶五味甘草干姜在小补汤中都出现2次,复花也出现2次,一次做本脏之臣药,一次做所胜之脏之佐药.这是古人应用君臣佐使制作方剂的形式.
小泻脾汤的干姜也出问题,依"味归本脏,又入本脏的那味药为君"则干姜应为君,但明摆着附子为君.附子味辛为水吗?是有争论的.我也已在第13页谈过
192
发表于 2006-9-13 16:24:02 | 只看该作者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因和hkc0207君讨论,便多翻了点资料,但越多翻,越感觉《法要》的价值可能不大。
1、法要非陶氏所作。首先,法要对药物的归味,和别录多不同。其次,因本草对药物的归味很乱,陶氏并不重视药物的味,他指出甘辛之味可略,寒温之性须明(大意)。
2、法要组方配伍的非常有规律,虽然有个别药物有些问题。但它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和《法时论》不一样,和《至真要》也不一样。
3、立方配伍,药物之味虽是一个重要的参考项,但只能是一个参考项。人们对中药味和性的认识,只能是经验的产物,无法上升到严密的逻辑归类。
4、本主题的人气太低,希望能继续听听hkc0207君和其他人的高见。
193
发表于 2006-10-1 10:29:38 | 只看该作者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法要不仅修正了法时论的一些论点,还扩展了至真要的一些内容.所以,更突显其分量.
194
发表于 2006-10-3 12:40:24 | 只看该作者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法时论和法要有很多不同之处,由于本人学浅(中医也不是本人专业),感到无法解释。如:
内经: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法要: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这里有两处根本性的不同:内经咸泻,法要甘泻;内经食辛,法要食咸。它们孰是孰非?
根据法要适其性曰补,如苦坚适其性,则咸软逆其性当为泻,则内经为是。肾为水脏苦燥,当食咸以润之,而内经则曰食辛散以润之。诸如此类的矛盾,该如何解释,愿
hkc0207君能详而言之。
195
发表于 2006-10-5 18:20:07 | 只看该作者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楼上非中医专业,却如此探究,意在如何?
法时论为早期作品,其五脏苦欲补泻不完整.其甘缓,酸收,苦燥,苦泻,辛润.苦味重复,少了一味咸.文体工整的骈体文,无端多出: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法要为后期作品,五脏苦欲补泻完整,有法有方.再从法要:适其性而衰也;开腠理以通气也;至津液生也.这些字句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可以推出: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属注文,后被误入正文又错简........
196
发表于 2006-10-6 16:22:23 | 只看该作者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法要文字让我们看到另一版本.敦煌遗书封藏上千年,幸免于辗转传抄,其存留的文字将更贴切原貌.该五脏苦欲补泻将甘缓归肝,酸收归心,苦燥归脾,辛散归肺,咸润归肾,不仅避开了法时论苦燥归脾,苦泻归肺之苦味重配之弊,又使辛有了配属,进而还依据配属原则制作了多个让后人运用千余年仍充满传奇神效的经典汤方,如四逆汤,理中汤,泻心汤等.
虽然法要所载文字更贴近原貌,但其五脏苦欲补泻内容,也让我们看到注文的成分.其有悖文字工整之駢文,是其一,如论甘缓多出"适其性而衰也",论辛散多出"开腠理以通气也",论咸润多出"至津液生也",而论酸收,苦燥未见类似描述.其多出三句文例自成一体,用"也"字形成判断句,乃古人注文之惯用手法,是其二.由于注文误入正文更易出现错落的特点,因此,也就出现法时论: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如此文义悬隔,前后不伦的另一版本,是其三.
197
发表于 2006-10-6 16:44:57 | 只看该作者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该三句文字,让我们看到医经理论与经方理论联系的一些成分,再通过注释,更起画龙点睛之效,是其四.这一点,我们可从法要一些内容觅得踪迹.譬如:小补肝汤用味甘之大枣缓"心中之饥"之症,是"甘缓肝急"之用,其机制在于"适其性而衰也";小补肺汤用味辛之细辛散"胸中闷痛"之症,是"辛散肺气逆"之用,其机制在于"开腠理以通气也";小补肾汤用味咸之泽泻通其"小便不利"之症,是"咸润肾燥"之用,其机制在于"至津液生也".
所以,法要所述内容条理性强,当推崇之.
198
发表于 2006-10-6 22:31:48 | 只看该作者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这个贴子最后由lander在 2006/10/06 10:45pm 第 1 次编辑]

hkc0207君,中秋好!这几天出去玩了,刚回来,你的高见稍后慢慢学习。我是学文的,因工作需要,这几年看了些中医文献,特别是对中医内病外治文献感兴趣,对明清以前的药用衡制也有些心得。中医界对明清以前的衡制及衡值基本没搞清楚,特别是宋金元时期的衡制及衡值,可以说是一塌糊涂。(我觉得学中医的对古代方剂量多少很不屑,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他们也认为是可有可无,我申报一个研究宋金时期衡制的项目,本校的科研项目都不资助;他们资助在老鼠兔子身上扎针喂药,可是我觉得中医在老鼠兔子身上搞不出什么明堂。这是闲话。)
谈到探究法要,意在如何?坦率地说,主要是看这里坛子上的争论才去深究的。搞文献的对出土材料特别重视,因为它没有经过后代的篡改,更接近历史原貌。法要有图,这是很特别的,因此就想知道它表达的是什么,翻了一些书自己把图填出来,去解释,这样就走到了现在。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lander2006年10月06日 10:38pm 时添加 -=-=-=-=-
199
发表于 2006-10-14 10:40:41 | 只看该作者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各朝代的药物重量与容量,已有很多研究报道.如汉代一两约15克,一升约200毫升;宋代一大盏约200毫升,一两约37克.只是现代中医界对中药的用量仍存在极大偏差,一方面教科书规定了单味药或组方的用量甚为斟酌谨慎,一方面是临床医师的用量越来越大.这样的矛盾目前又无法用现代所谓的血清生药学等加以检验规范,或这样的工作量太大,或政府不投入的今天........如细辛用量3至60克,附子用量3至100克,不一而足.老鼠兔子身上搞实验仍是今朝引导中医药研究的主流,也许该到了重新评价的时候了.
200
发表于 2006-10-14 21:50:45 | 只看该作者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你说的是一般认识,他们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钱乙蝉花散:蝉花 枳壳  白僵蚕  甘草炙各一分  延胡索 半分  上为末,一岁一字,四五岁半钱。;“钩藤饮子” :钩藤二分  蝉壳  防风  人参  麻黄  白僵蚕  天麻  蝎尾 各半两  甘草炙  川芎各一分  鹰香一分   上同为细末,每服二钱。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小柴胡汤”:    柴胡 二两  黄芩  人参  甘草 各三分)  半夏六钱一字    右粗末,每服五钱……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六钱一字,干姜二分。《脾胃论》“通幽汤”:桃仁泥、红花各一分,生地黄、熟地黄各五分,当归  炙干草、升麻各一钱;《.丹溪心法》“茯苓补心汤”:茯苓  半夏  前胡  紫苏  人参  枳壳 桔梗  甘草  葛根各半分  当归二两  川芎七钱半  陈皮  白芍各二两 。
     金元医家方中的一分半分,按教科书的折算,能到药房取出来吗?五味子六钱一字又是多少?大钱又是什么意思?
    这不是个别现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9:03 , Processed in 0.05177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