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2-5-17 10:06 编辑
小青龙汤证:心下水气、心下痰饮、溢饮、支饮均含有小青龙汤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与心下坚、心下续坚满是什么关系? 小青龙汤不仅仅是治疗支饮的方剂,而且治疗心下水气、溢饮、心下痰饮等等与水饮、水气相关的疾病。 (1)《伤寒论》中的小青龙汤证:本书《伤寒论现代解读》40条,41条,发热不渴”是病人本来就有“心下水气”,复加外感伤寒,这都是与外感相关的“心下水气”,是小青龙汤的适应症。 (2)《金匮要略》小青龙汤证。 本篇第14条“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中医认为:如果是因为肺胀,心下素有水饮,无论是否复感风寒,皆是小青龙汤的适应症。如果复感风寒,外内合邪,致使肺气壅塞不利,而有咳喘,脉浮,饮邪生热,用小青龙加石膏汤。 肺胀是指:阻塞性肺病特别是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及其感染状态。哮与喘病久不愈又可发展成为肺胀。此外,肺胀因外感诱发,病情加剧时,还可表现为痰饮病中的“支饮”证。凡此俱当联系互参,掌握其异同。 本篇第13条,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由此可以看出肺胀,与肺气肿是一个证态。因为“上气”指的是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是肺气肿、阻塞性肺病的特点。 所以,肺气肿或者阻塞性肺病如果伴有轻度发热、咳嗽、咳痰,痰液清稀或者没有黄色脓痰者,是小青龙加石膏汤的适应症。如果没有痰,以喘为主,则是越婢加半夏汤的适应症。 (3)《金匮要略第十二》第23条,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第2条: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痛重,谓之溢饮。 “饮水流行,归于四肢”是为了解释“身体痛重”的病理机制,“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因为没有出汗,所以引起身体痛重,这就是”“溢饮”。当肺心病右心衰竭时,全身皮下组织以及消化道粘膜下组织淤血,处于隐性水肿的时候,体重增加,皮肤比较饱满,消化道粘膜下水肿,这是水气病的表现,也是“其形如肿”的准确表述。《伤寒论》40条,41条“心下有水气”,《金匮要略》14条“心下有水”是指消化道、呼吸道粘膜下水肿甚至于炎症渗出液积存于呼吸道、消化道的病理状态(提示有轻度感染的情况)。当支饮流行到四肢的时候,如果没有使用发汗的方法,身体感觉到沉重、疼痛的时候,这就是溢饮(右心衰隐性水肿状态)。这是小青龙汤、大青龙汤的适应症。 所以,溢饮与肺心病右心衰早期隐性水肿是一个证态。 (4)《金匮要略•第十二》支饮小青龙汤证 第35条: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即第2条“咳逆依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所举的支饮(肺心病的失代偿期)。肺心病失代偿期可以表现为:皮下隐性水肿(身体重痛、其形如肿);也可以表现为:消化道粘膜下瘀血水肿、肝脏淤血等等。“咳逆依息,短气不得卧”是阻塞性肺病的固有表现。所以,支饮应该是指肺心病。 痰饮青龙汤证,是指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是治疗、预防肺心病的一种治疗方法。感染是引起、加重肺心病的主要原因,青龙汤的适应症就是阻塞性肺病及其感染。(参看伤寒论现代解读)。慢性咳嗽例如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阻塞性肺病)、肺心病谓之肺心病三部曲,他们均与痰饮相关。《金匮要略》第十二章34条“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久咳数岁……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充分说明长期慢性咳嗽能够引起右心衰-支饮证态。所以,中医认为:咳嗽、肺胀、典型支饮是一个连续病理过程,在咳嗽与肺胀的病理过程中均包含着水气与水饮的病理状态。 本条小结:所以,支饮-肺心病是一个证态。小青龙汤的适应症是:气管支气管炎、肺气肿或者阻塞性肺病以及肺心病右心衰三部曲的各个时期,伴有浆液性渗出与漏出液病理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