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千秋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古之谜--话经络

[复制链接]
11
匿名  发表于 2004-12-6 15:48:36

千古之谜--话经络

经络确实是人体的一种功能体现,如果想看到象血管神经之类的实在物体,我认为可能是永远做不到的。因为,经络是人体细胞的生物电通道。这是我的体会和认识。现在,世界针灸研究,都在关心经络的实质研究,在设计实验方式和课题。我们同道中人,可以为此做点贡献。
古人的东西,并非都是迷信,是因为文字的原因,才会使我们常常理解成了迷信的。有很多原来不明白的东西,都已经得到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更多的东西被科学证明!我坚信这一点!******
12
匿名  发表于 2004-12-8 15:08:28

千古之谜--话经络

现如今,我们都知道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人体的疾病,都是细胞的问题!
细胞生物学告诉我们:不同的组织是由不同的细胞组成的。例如:肺脏、肝脏、心脏,它们的细胞都是不同的。
但是,它们都有细胞的共同功能,那就是吐故纳新。
我们现在还知道:世间万物,又都是离不开原子、电子的,电子围绕原子的运动,就是细胞的生命力。
经络可能就是细胞的生物电电流的通道!针灸就是在良导点(穴位)激发生物电电流,并以经络传递而实现疗效的。
我的有关论述,正期待发表,如有可能,将与大家共同探讨之。
13
发表于 2004-12-9 20:23:06 | 只看该作者

千古之谜--话经络

我认为经络只是古人通过,通过长期地医疗实践总结而成的。当然疗效是惊人的,其中也必然有深奥的科学原理,探索是不能停止的,但是我对此并不乐观。难啊!
14
发表于 2009-1-24 08:14:34 | 只看该作者

千古之谜--话经络

非得要眼睛看见、耳朵听见、鼻子闻到、舌头尝到、身体触到、意识感觉到才能叫做存在吗?!!!
学医竟然能学到这个地步!
15
发表于 2009-1-24 14:02:19 | 只看该作者

千古之谜--话经络

下面引用由yuqincheng2004/11/06 10:32am 发表的内容:
地球上本没有人,最早的时候甚至没有生物,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演变,进化而来,这从人的胚胎发育过程可以看到一些,早期的生物是没有血管的,当然更没有神经,它们的生命交换是通过细胞壁,细胞质.细胞壁是一种结缔组织,当生物进化后,有了血,有了血管,当生物进一步进化后才有了心脏,心血管系统,才有了大脑,有了神经系统.而结缔组织仍然存在于人体内,担负一定的工作,由于他们型态各异,如心包膜,腹膜是大张的薄膜,其他的如切肉丝时经常遇到的白色的物质.至于古人是怎么知道的,现在有许多资料可以证明地球上的文明不仅是我们这一代,曾经有过数次文明与毁灭.
  

这才是金玉良言!

16
发表于 2009-1-25 10:59:13 | 只看该作者

千古之谜--话经络

要解开这个“千古之谜”,首先要弄清经络是老子练气功过程中发现的。《老子。第二十五章》说:“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这就是说经气沿着经络走完左半身再走右半身而循环无端地运行,它不同于神经反和血液循环。所以练经气功时才能感觉它的存在。
为了证明这一点,我给大家提供一个简单的功法:
面南背北平坐,全身放松。然后将一只脚的内踝轻贴在椅脚的外侧,另一只脚的外踝轻贴在椅脚的内边,再用一只手的中三指点按在关元穴或神阙穴(女)上。静候之,时间不少于十五分钟。多练几次适应后就会出现老子说的景况。
收功要梳头擦颈。
17
发表于 2009-1-25 11:14:09 | 只看该作者

千古之谜--话经络

经络视乎与细胞分裂时的细胞丝有关。
不过这要证明!
要证明经络需要等到揭开生命之谜以后才行。
18
发表于 2009-1-27 14:05:47 | 只看该作者

千古之谜--话经络

纠正:我引用的《老子。第二十五章》改《老子。第十六章》,特此改正。
19
发表于 2009-1-28 16:44:28 | 只看该作者

千古之谜--话经络

论经络是使道
经络是什么?经络是我们中医特有的概念,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它们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经脉包括十二正经及其附属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络脉包括十五络脉以及难以计数的浮脉、孙脉等。经过半个多世纪针灸界专家、同行不懈努力研究,基本达成共识,经络是人体内传输生命物质、生命能量和生命信息、遍布全身内外上下的网络系统、是客观存的;尽管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产生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但至今还没弄清楚经络的物质基础究竟是什么?
其实,早在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十二条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而:“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这是对经络系统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说明了经络系统是人体脏腑器官之间的联络系统,是传递信息、运行气血营养周身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网络系统。。“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
《黄帝内经》在《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 这说明心主神明能主宰人体生命活动,主要是通过“使道”——经络把信息传递至全身,从而及时、淮确地由心神对有关的生命活动加以调整、协调、使人体能适应内外环境变化,保证生命活动稳定而又序地进行。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经络就是——使道,尤其是对脏腑的联络。因为在该论中黄帝问岐伯“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而十二脏相使,就是指六脏六腑相互联系、互为使用。因为只有通过使道即经络的联络,它们才可能在生理上相互合作、相互别约;病理上互相影响、互相传变。
《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我们的祖先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马王堆《帛书.脉法》指出:“用砭启脉必如式,痈肿有脓”,这个“启”字为开启之意,现代用语有发现之意。就是说,施砭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现了经脉,进而又说:“气 一上,一下,当郄与肘之脉而砭之”,凡指逆气向上或向下降的交替出现时,在肘下郗穴 或肘上之经脉施砭治疗逆气症候,再次为“以砭启脉”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医案记录最早有《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曰:“上古医有俞跗,……用砭石……一拨见病之出应,因五脏之输。”即治疗脏腑疾病,用砭石一拨,激发出线状感知,可达到五脏之输穴(王冰注*五脏之原穴),再一次证实砭石治疗过程中发现了经脉。
而在《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一书中记载患牙齿痛、肩部疾病和耳部疾病用砭石或用灸治过程中发现线状感知传导,之后,反复在经线上施砭或灸的医疗实践取得较好疗效, 故被命名为齿脉、肩脉和耳脉,这与《灵枢*经脉》篇手三阳经脉循行路线基本相符,为“以砭启脉”及经脉源于灸法,提供了进一步有力的证据。
古人在长期的针灸诊疗实践中总结出了人体上下联系的规律;并认为这种联系是通过血脉,以最简单的直线联系实现的,从而产生了早期的经脉学说以解释人体上下所存在的生理、病理方面的联系。后来古人通过对江河湖海、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的观察,推测出人体的气血运行是循环的。这种认识在《内经》中反映得很清楚。例如“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 (《灵枢•痈疽》) “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 (《素问•举痛论》)为了使经脉流注如环无端,原先的自下而上向心性流注的经脉中就必须有一半是离心性流注。同时基于“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的认识,古人又将每一经脉都与特定的脏腑相联系,最终形成一个内外相连,上下相贯的复杂的经络系统。
从已出土的历史文献来看,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阴阳十 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所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区域、与脏腑的联系以及经脉之间的联系均校粗陋,且缺手厥阴心包经,尚未名明确“阴经属于脏络于腑、阳经属于腑络于脏”的相互关系。由此说明,当时的十二经系统尚不完善;十二经还差一经。并且,到《内经》成书的时期,才逐渐完善了十二经的系统内容。我们还可以从《难经》中,曾论及十二经缺一经的情况,说:“有十二经,五脏六腑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也。然,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别脉也,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面无形,故言经有十二也o”这说明,手厥阴心包经及其相关内容是后来补入的。古代医家将“心主”看成是一脏并与十二经相配,是因为五脏六腑不能与十二条经相对应。显然,这可能是一种带有理想倾向的系统方法。这种史实可以说明,要想在人体上找到手厥阴心包经的解剖实体,好像是不可能的,即便在现今医学高度发展,也一直没有找到。但根据1993年我国科学家研究心包经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某个穴位)参与人体心脏功能调节的。由此可知《内经》所指的经络中主要是经即感传线,经络图上经线是由生理上的感传线决定的,而不是由解剖形态决定的,更不是古人凭空杜撰出来的。
《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八条“别道奇行”的经脉即“奇经八脉”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经络系统中的经别、奇经和络脉都是以十二经脉为主体,彼此互相配合发挥柞用。十二经脉的主要特点是:
1.各条经脉的分布部位都有一定的规律;
2.每条经脉都有内属脏腑,与外络肢节两个部分;
3.每条经脉隶属于一个内脏,在脏与腑之间有表(腑)、里(脏)相互属、络的关系;
4.每条经脉在经气发生病理变化时都有其特殊的证候群表 ;
5.各条经脉在体表都有腧穴的分布。十二经脉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处理各种疾病,调整机体虚实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医学中的整体观点和辨证施治的方法,就是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的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紧密结合而形成的。
例如; 每一条经脉都与脏腑相通,并构成“属”“络”关系。每一条阴经属脏,每一条阳经属腑。阴经与阳经之间,脏与腑,之间构成表里关系,如手太阴肺经(阴经)属肺(脏)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 (阳经)属大肠(腑)络肺,脏腑之间即肺与大肠构成表里关系, 在体外分布的位置上,表里经亦是相对的,并有络脉相互沟。十二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往来循环,构成人体主要经络。,过去,对于营卫气血在经络中的运行,一般认为仅是按照上述的经脉分布路线次序走向。一经接连一经地循环流注,周而复始地运行于全身。实际上,这仅是古代医家关于经脉循行理论的一种叙述 。所谓经络 ,就其概念的基本性质而言,与阴阳和表里是同一性质的概念,都属于论理工具和方法论性质概念,而不是人体内生成的东西:若将医学的奠基性经典医著综合起来,有大量的史实可以充分说这一点。尤其是到了公元1341年元代针灸大家滑伯仁根据任、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撰写了"十四经发挥"。十四经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及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在临床上是针灸治疗及药物归经的基础
中医学以经络学说作为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这是通过若干年的临床实践逐渐形成的。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核之一。它指导临床各科以及中药应用,特别是针灸学。为什么对针灸学更加侧重呢?因为十四经循行路线上都分布独自的“输穴”(穴道),经,穴,病三者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哪一经有病就用那一经穴道治疗,哪一经穴道就冶那条经的病症(也可用于诊断学)。经过反复实践,临床用后有实用价值,故而形成一种理论,称为经络学说。因此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的祖先早就在《黄帝内经》指出经络是使道  。



-=-=-=-=- 以下内容由 郭祖荣2009年06月01日 03:59pm 时添加 -=-=-=-=-
有人把它比着“飞机的航线”真太形象不过了!因为当飞机的每个航班都有规定的空中交通线,简称航线。飞机的航线不仅确定了飞机飞行具体方向、起讫点和经停点,而且还根据空中交通管制的需要,规定了航线的宽度和飞行高度,以维护空中交通秩序,保证飞行安全。但当飞机过后,还是一片天空,我们根本看不见什么航线。经络也是如此,我们可以从经络感传、循经皮丘带、循经疼痛等经络现象的存在,以及声、光、电等也可以证实其存在。但至少我们目前还不能用解剖刀和显微镜,哪怕是CT、核磁共振都无法找到经络究竟是什么?
20
发表于 2009-1-30 10:16:16 | 只看该作者

千古之谜--话经络

我们的祖先用砭治病的历史是很久很久的了,“以砭启脉”也已被证明,但是针、灸、砭等从来没有达到过老子”周行而不殆“的境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8 07:29 , Processed in 0.11952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