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中医小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伤寒论.申景旺评》第1条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21-6-26 11:03:54 | 只看该作者
你还糊涂一盆浆呢,多看多听少说吧!

点评

加我微信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26 14:29
学啥是啥,一辈子啥也不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26 14:09
我天天看先生的大作!听先生的教诲。先生说了一大篇,我才寥寥数语。还请先生赐教,拨云见日。  发表于 2021-6-26 11:33
12
发表于 2021-6-26 12:54:30 | 只看该作者
不是人家搞错了,是你自己理解错误了!先栽赃后批判。
      张仲景也好,王叔和也好,宋本《伤寒论》也好,没有人一个人说过:脉诊比证、证候重要! 而且我们现在拿到的《伤寒论》对于证的描述远远多于脉的描述!中医脉诊被神化,

不是中药脉诊被神化
是有些人根本不懂中药脉诊技术。
脉诊与症状结合才能知症状虚实及对应用中药。
13
 楼主| 发表于 2021-6-26 14:03: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医小陈 于 2021-6-26 14:07 编辑

    小陈认为,脉证、形证不可偏废,后世有不诊脉而论病依然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现在的中医网诊形式,如若此种形式看病临床丝毫无效,各中医网诊平台何以立足!且因望诊受照相失真的影响,舍脉仅凭望问二诊等断病就更难了,此诊病方式需要相当的经验,对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很多选择不网诊也是如此,四诊合参才是更全面的!    脉诊发展到现在有很多延伸,如许跃远教授的脉诊理论可以凭脉辨西医之病名,甚至能用于判断性格等!不能武断地相信或者否定,肯定需要先了解人家的理论,反复临床验证才能判断之!伤寒论的有脉条文之多,其中不少地方的脉代表病机,且同后世脉学一样,一种脉形对应多种病机,一种病机也可能有多种脉形!人体生理,病理之复杂,能有脉诊、形证可辨,何乐而不为!且现代实践脉诊的人太少了,反过来说脉诊不行,可笑也!脉诊总有其精华,以前研究脉诊很多,不局限于寸口脉,现在很多连寸口一脉都不要了,有病名、简单几个病症就可以处方了,厌其繁也?
14
发表于 2021-6-26 14:09:22 | 只看该作者
17800238272 发表于 2021-6-26 11:03
你还糊涂一盆浆呢,多看多听少说吧!

学啥是啥,一辈子啥也不是。′
15
发表于 2021-6-26 14:23:11 | 只看该作者
如许跃远教授的脉诊理论可以凭脉辨西医之病名,



脉诊只确定症状虚实,脉诊症状虚实不能确定是何种病。

因为与症状虚实相关的疾病种类可以无限多。

不要上当受骗。
16
发表于 2021-6-26 14:29:33 | 只看该作者
17800238272 发表于 2021-6-26 11:03
你还糊涂一盆浆呢,多看多听少说吧!

加我微信吧。
17
发表于 2021-6-26 14:31: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1-6-26 14:37 编辑

后世有不诊脉而论病依然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现在的中医网诊形式,如若此种形式看病临床丝毫无效,各中医网诊平台何以立足!

这只是概率的,瞎蒙治病。
就像相对论也是瞎蒙的公式。
计算结果正确,却不是真相。
18
发表于 2021-6-26 15:10:27 | 只看该作者
脉诊的真正价值作用是可以确定相同症状的虚实,这是现代技术不能做到的。

假定脉诊可以用确定疾病,准确率实用性能超过现代技术吗。

如果脉诊确定疾病准确率实用性不能超过现代技术,就没有必要多此一举的什么脉诊疾病。
19
 楼主| 发表于 2021-6-26 15:27:01 | 只看该作者
武极 发表于 2021-6-26 14:23
如许跃远教授的脉诊理论可以凭脉辨西医之病名,

说了,自己要用他的那套脉学理论去实践,真假自知即可,学中医我有自己的思考,没有所谓的骗不骗,人家骗你个啥了!!
20
 楼主| 发表于 2021-6-26 15:30:27 | 只看该作者
武极 发表于 2021-6-26 15:10
脉诊的真正价值作用是可以确定相同症状的虚实,这是现代技术不能做到的。

假定脉诊可以用确定疾病,准确 ...

脉诊的真正价值作用是可以确定相同症状的虚实,这是现代技术不能做到的。这句是同意的!     赞同学中医不能过分地钻入脉诊,非要用脉诊病名,非要用脉去与现代技术比拼,但是有人愿意去研究这个并且把经验分享出来,参考着看看未尝不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8 07:06 , Processed in 0.05182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