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温病条辨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1-6-1 07:14: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1-5-31 23:18 编辑

      三、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
   不缓,则非太阳中风矣;不紧,则非太阳伤寒矣;动数者,风火相煽之象,经谓之躁;两寸独大,火克金也。尺肤热,尺部肌肤热甚,火反克水也。头痛、恶风寒、身热自汗、与太阳中风无异,此处最足以相混,于何辨之?于脉动数,不缓不紧,证有或渴、或咳、尺热,午后热甚辨之。太阳头痛,风寒之邪,循太阳经上至头与项,而项强头痛也。太阴之头痛,肺生天气,天气郁,则头亦痛也,且春气在头,又火炎上也。吴又可谓浮泛太阳经者,臆说也。伤寒之恶寒,太阳属寒水而主表,故恶风寒;温病之恶寒,肺合皮毛而亦主表,故亦恶风寒也。太阳病则周身之阳气郁,故身热;肺主化气,肺病不能化气,气郁则身亦热也。太阳自汗,风疏卫也;太阴自汗,皮毛开也,肺亦主卫。渴,火克金也。咳,肺气郁也。午后热甚,浊邪归下,又火旺时也,又阴受火克之象也。
    释文:吴鞠通所谓的太阴温病,实际是指手太阴肺经的病证;而张仲景所谓的太阴病,是人体的里部,即胃肠道的阴性症状的集合,这完全就是两回事!这条的症状在太阳、少阳与阳明三部都有,包括多个方证或其加减证。
===========================================================
   
  太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与足太阴脾经。脾主运化,与胃肠道不能等同。
热切关注,请继续。我感觉有点跑题了,没有解释到正题上,向后再看看,以便了解作者的完整意思。
12
 楼主| 发表于 2021-6-2 06:56:25 | 只看该作者
      
四、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按:仲景《伤寒论》原文,太阳病(谓如太阳证,即上文头痛、身热、恶风、自汗也),但恶热不恶寒而渴者,名曰温病,桂枝汤主之。盖温病忌汗,最喜解肌。桂枝本为解肌,且桂枝芳香化浊,芍药收阴敛液,甘草败毒和中,姜、枣调和营卫,温病初起,原可用之。此处却变易前法,恶风寒者主以桂枝,不恶风寒主以辛凉者,非敢擅违古训也。仲景所云不恶风寒者,非全不恶风寒也,其先亦恶风寒,迨既热之后,乃不恶风寒耳,古文简、质,且对太阳中风热时亦恶风寒言之,故不暇详耳。盖寒水之病,冬气也,非辛温春夏之气不足以解之,虽曰温病,既恶风寒,明是温自内发,风寒从外搏,成内热外寒之证,故仍旧用桂枝辛温解肌法,俾得微汗,而寒热之邪皆解矣。温热之邪,春夏气也,不恶风寒,则不兼寒风可知,此非辛凉秋金之气不足以解之,桂枝辛温,以之治温,是以火济火也,故改从《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法。
桂枝汤方
    桂枝(六钱) 芍药(炒,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片) 大枣(去核,二枚)
     煎法服法,必如《伤寒论》原文而后可,不然,不惟失桂枝汤之妙,反生他变,病必不除。
辛凉平剂银翘散方
     连翘(一两) 银花(一两) 桔梗(六钱) 薄荷(六钱)竹叶(四钱) 甘草(五钱) 芥穗(四钱) 淡豆豉(五钱) 牛蒡子(六钱)
       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盖肺位最高,药过重则过病所,少用又有病重药轻之患,故从普济消毒饮时时清扬法。今人亦间有用辛凉法者,多不见效,盖病大药轻之故,一不见效,随改弦易辙,转去转远,即不更张,缓缓延至数日后,必成中下焦证矣。胸膈闷者,加藿香三钱、郁金三钱,护膻中;渴甚者,加花粉;项肿咽痛者,加马勃、元参;衄者,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三钱、侧柏炭三钱、栀子炭三钱;咳者,加杏仁利肺气;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方论:按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盖病在手经。徒伤足太阳无益;病自口鼻吸受而生,徒发其表亦无益也。且汗为心液,心阳受伤,必有神明内乱、谵语癫狂、内闭外脱之变。再,误汗虽曰伤阳,汗乃五液之一,未始不伤阴也。《伤寒论》曰:“尺脉微者为里虚,禁汗,”其义可见。其曰伤阳者,特举其伤之重者而言之耳。温病最善伤阴,用药又复伤阴,岂非为贼立帜乎?此古来用伤寒法治温病之大错也。至若吴又可开首立一达原饮,其意以为直透膜原,使邪速溃,其方施于藜藿壮实人之温疫病,容有愈者,芳香辟秽之功也;若施于膏粱纨绔,及不甚壮实人,未有不败者。盖其方中首用槟榔草果厚朴为君。夫槟榔,子之坚者也,诸子皆降,槟榔苦辛而温,体重而坚,由中走下,直达肛门,中下焦药也;草果亦子也,其气臭烈大热,其味苦,太阴脾经之劫药也;厚朴苦温,亦中焦药也。岂有上焦温病,首用中下焦苦温雄烈劫夺之品,先劫少阴津液之理!知母黄芩,亦皆中焦苦燥里药,岂可用乎?况又有温邪游溢三阳之说,而有三阳经之羌活葛根柴胡加法,是仍以伤寒之法杂之,全不知温病治法,后人止谓其不分三焦,犹浅说也。其三消饮加入大黄芒硝,惟邪入阳明,气体稍壮者,幸得以下而解,或战汗而解,然往往成弱证,虚甚者则死矣。况邪有在卫者、在胸中者、在营者、入血者,妄用下法,其害可胜言耶?岂视人与铁石一般,并非气血生成者哉?究其始意,原以矫世医以伤寒法治病温之弊,颇能正陶氏之失,奈学未精纯,未足为法。至喻氏、张氏多以伤寒三阴经法治温病,其说亦非,以世医从之者少,而宗又可者多,故不深辨耳。本方谨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训(王安道《溯洄集》,亦有温暑当用辛凉不当用辛温之论,谓仲景之书,为即病之伤寒而设,并未尝为不即病之温暑而设。张凤逵集治暑方,亦有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不必用下之论。皆先得我心者)。又宗喻嘉言芳香逐秽之说,用东垣清心凉膈散,辛凉苦甘。病初起,且去入里之黄芩,勿犯中焦;加银花辛凉,芥穗芳香,散热解毒;牛蒡子辛平润肺,解热散结,除风利咽;皆手太阴药也。合而论之,经谓“冬不藏精,春必温病”,又谓“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又谓“病温虚甚死”,可见病温者,精气先虚。此方之妙,预护其虚,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用之得法,自然奏效,此叶氏立法,所以迥出诸家也。
    释文:既然是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就应有发热证,而且邪热已损伤到病的津液了;初起恶风寒者,无汗就不能用桂枝汤!“但热不恶寒而渴者”,可用越婢汤加减治疗;吴鞠通的银翘散,处方偏于寒凉,用汤剂不但疗效不好,而且还伤人胃气;用散剂剂量太小,临证疗效不好,常会出现变证!

13
 楼主| 发表于 2021-6-3 08:18: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1-6-3 00:27 编辑

    《温病条辨》第一首方桂枝汤寓意何在?
       争论了200年了。
       说明温病与伤寒在初期是很难鉴别清楚的。如同现代社会里,即就是现在的西医把普通感冒与传染病的前驱期完全、立刻鉴别清楚,也是困难的,例如: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前三天,各种检查报告都可能是阴性!与普通感冒没有办法区别!这时候误用治疗感冒的发汗、解热止痛剂,病情急剧加剧甚至于死亡,这种案例并非个案。在确诊之前,宁可保守治疗,观察病情变化,等待特异性诊断指标出现。
        与麻黄汤不同,桂枝汤并非发汗剂,是调和营卫的解肌剂,喝温粥以助药力才能发汗。是一种保守治疗方法,不能治病也无害,试验性治疗。如果是伤寒表证,桂枝汤就治愈了,如果不是伤寒,一定是温病卫分证,再按照卫分证银翘散治疗。这是一个程序,一个保险的方法。


四、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
      明确指出:风温、温热、温疫、冬温,这几种温病侵犯到上焦肺的时候,在初期(卫表期)具有恶风寒的时候,是桂枝汤的适应症。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桂枝汤的适应症是非常严格的。在不能完全确诊的时候,用桂枝汤正说明吴鞠通的严谨与审慎,因为伤寒表证用辛凉是原则性错误。


解肌
解肌   治疗学术语。即解除肌表之邪。是对外感证初起有汗的治法。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来苏集》:解肌者,解肌肉之汗也。《温病条辨》:伤寒非汗不解,最喜发汗;伤风亦非汗不解,最忌发汗,只宜解肌,此麻桂之异其治,即异其法也。温病亦喜汗解,最忌发汗,只许辛凉解肌,辛温又不可用。临床上应针对病症的寒热而采用辛温解肌法或辛凉解肌法。辛温解肌如桂枝汤,辛凉解肌如柴葛解肌汤

14
 楼主| 发表于 2021-6-4 07:02: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1-6-3 23:03 编辑


       六、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咳,热伤肺络也。身不甚热,病不重也。渴而微,热不甚也。恐病轻药重,故另立轻剂方。
    辛凉轻剂桑菊饮方
    杏仁(二钱) 连翘(一钱五分) 薄荷(八分) 桑叶(二钱五分) 菊花(一钱) 苦梗(二钱) 甘草(八分) 苇根(二钱)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二、三日不解,气粗似喘,燥在气分者,加石膏、知母;舌绛暮热,甚燥,邪初入营,加元参二钱;犀角一钱;在血分者,去薄荷、苇根,加麦冬、细生地、玉竹、丹皮各二钱;肺热甚加黄芩;渴者加花粉。方论:此辛甘化风、辛凉微苦之方也。盖肺为清虚之脏,微苦则降,辛凉则平,立此方所以避辛温也。今世佥用杏苏散通治四时咳嗽,不知杏苏散辛温,只宜风寒,不宜风温,且有不分表里之弊。此方独取桑叶、菊花者,桑得箕星之精,箕好风,风气通于肝,故桑叶善平肝风成,芳香味甘
;春乃肝令而主风,木旺金衰之候,故抑其有余,桑叶芳香有细毛,横纹最多,故亦走肺络而宣肺气。菊花晚能补金水二脏,故用之以补其不足。风温咳嗽,虽系小病,常见误用辛温重剂销铄肺液,致久嗽成劳者不一而足。圣人不忽于细,必谨于微,医者于此等处,尤当加意也。
     释文:这条“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是个肺部郁热的轻证,可用麻杏甘石汤治疗或加减治疗;吴鞠通虽然说用桑菊饮是辛凉轻剂,但还是偏于寒凉了,不仅伤人胃气,而且还会使咳嗽深入,长久不愈,尤以儿童最常见!


=================================================================

         何谓风温?与卫气营血什么关系?风温与风寒怎么鉴别?风寒咳嗽用桑菊饮,才会偏于寒凉,伤胃气,加重病情!!
       银翘散、桑菊饮的适应症是风温卫分证;麻杏石甘汤适用于风温气分证,而且加千金苇茎汤。
15
 楼主| 发表于 2021-6-6 08:22:32 | 只看该作者
          温病学派是中国明代末年以后,在南方逐渐兴起的,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的一个学术派别。明清之际,温疫流行猖獗,尤以江浙一带为著,且该地区气候溽暑,热病盛行,客观上促使江浙诸医家对温热病进行研究,并由此逐渐形成一个学派。
       继明末清初吴有性著《温疫论》(1642)阐发疫病流行之特点、治疗之法当与《伤寒论》有所不同后,江浙地区又相继出现了一些相关的新理论与治疗方法。其共同特点是认为“温热病及瘟疫非伤寒”,故后人称其为“温病学派”,叶天士(1667—1746)乃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后又有在学术上毫无门派之见的吴鞠通(1758—1836),在全面研究上迄《素问》、张仲景,下至吴有性、叶天士的相关学说后,把温病传变与脏腑病机联系起来,提出将温病分为上焦(肺与心)、中焦(胃与脾)、下焦(肝与肾)三个阶段,即所谓“三焦辨证”的理论体系。
         自明清温病学体系成型之后,中医学派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作为基础理论的伤寒派,一派是以明清时期的叶天士,王孟英等医家的论述为基础理论的温病派.这两个学派在中医学的历史长河中争执不断.
     继明末清初吴有性著《温疫论》(1642),在此之后,才有了寒温之争!!申先生说【千余年来伤寒、温病之争】从何说起?从1642年到现在300多年的历史,哪里有千年之争??宋朝、金元四大家,哪一个创立了温病学说??

      中医有中医的病因学说,西医有西医的病因,为什么拿西医的病因为标准衡量中医,说到底还是潜意识里以西方科学作为衡量中医的标准,把西医当做本质、理论医学,把中医定义为现象,经验医学!!
     请你们说说,风温的病原体是什么?风温感染了什么病原体,通过什么病理机制产生了太阴风温卫分证?余类推。如果先生们拿不出来病原体、病理机制的科学证据,你们就得承认中医太阴风温的病因就是风温之邪!!因为吴鞠通的辛凉解表剂能够治愈太阴风温卫分证!!


         中医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比起以机械唯物论为基础的西方科学体系、西医体系更加接近客观真理。
         温病学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子系统。《温病条辨》第一条是温病学的提纲,纲举目张。温病又分为9个子系统(目)。风温、温热、温疫、秋燥、冬温,温毒、暑温、湿温、温疟,这9类温病,从病变部位而言分为上中下三焦,从疾病的进程、阶段而言分为卫气营血。温病学理论体系是一个立体构架,温病的性质、病因分为9种,从时间轴分为卫气营血,从人体结构空间部位又分为上中下三焦。
         在温病条辨正文之前,有4篇序,一篇凡例,都是必须认真阅读的。9类温病之间的关系与鉴别必须搞清楚,不是走马观花就能够搞清楚的!何谓风温,何谓温热……?要逐个逐个的搞清楚!没有中西医丰富的临床实践,没有十几年、几十年的苦读,以自己那一点点初中生理学的西医常识,以为自己掌握了科学真谛,妄加评论任何一本中医经典著作,实在是不自量力。


        只有把9类温病都搞清楚了,把温病与伤寒搞清楚了,再和西医的临床相联系,才能够找到证据证明这9类温病的病原体。在《中西医融合观》里下篇外感染热病学  导论(135页~199页),我已经完成了。


16
 楼主| 发表于 2021-6-9 07:22: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1-6-8 23:33 编辑

        十、太阴温病,气血两燔者,玉女煎去牛膝加元参主之。
     气血两燔,不可专治一边,故选用张景岳气血两治之玉女煎。去牛膝者,牛膝趋下,不合太阴证之用。改熟地为细生地者,亦取其轻而不重,凉而不温之义,且细生地能发血中之表也。加元参者。取其壮水制火,预防咽痛失血等证也。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辛凉合甘寒法)
     生石膏(一两) 知母(四钱) 元参(四钱) 细生地(六钱) 麦冬(六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钟服。
     评按:这条没有具体的症状,只有“气血两燔者”。按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就是排除了卫分与营分的症状;其实,就是《伤寒论》中的少阳阳明合病了;因为症状不同,所以治疗方法也不同!吴鞠通用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只是清热、补津液,没有外透邪热的作用!其实《内经》就有“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的说法,因此治疗温病的关键是要正确的发汗:即在不伤病人胃气的前提下外透邪热、适当的补充津液。应用小柴胡汤合白虎汤加减治疗,如果出现瘀血问题就应合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

      温病之所以成为新学说,是因为他与《伤寒论》有原则性的区别,作者没有充分认识寒温之争几百年的历史事实。在温病学没有成熟之前,运用《伤寒论》传统汗吐下三法治疗温病,误治死亡者无数!“死于医者十八九”(朱彬序)。才有了温病学的兴起。温病学的第一个大成就就是创造了“辛凉解表法”代替辛温发汗解表法。验之现代西医传染病,传染病的前驱期其临床表现与太阳表证、卫分证很难鉴别,误用解热止痛剂或者激素发汗解热,病情急剧恶化甚至于死亡!所以,在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凡发热的病人,在没有确定是不是传染病之前,不允许使用解热止痛剂诸如:氨基比林、阿司匹林及其相关制剂的使用。误治死亡者屡见不鲜!!


  玉女煎去牛膝加元参汤,是气营两燔(或者说气血两燔的轻)的代表方剂,以白虎汤(气分热证)加滋阴(阴属阴)的元参、细生地、麦冬而成。气血两燔重证是白虎汤与犀角地黄汤的加减。
  治疗温病的关键是不能发汗!桂枝汤在温病使用极少,而且只是在太阳表证与卫分证实在不能鉴别的情况下,试验性治疗,是个特例。

       【 九、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说的如此明白,怎么“没有外透邪热的作用!”。根本没有读懂,专门找茬、鸡蛋里面挑骨头。 误人误己害病人。
  
17
发表于 2021-6-9 18:58: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1-6-9 19:13 编辑

误用解热止痛剂或者激素发汗解热,病情急剧恶化甚至于死亡!所以,在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凡发热的病人,在没有确定是不是传染病之前,不允许使用解热止痛剂诸如:氨基比林、阿司匹林及其相关制剂的使用。误治死亡者屡见不鲜!!

现代药中药药理不同。
18
发表于 2021-6-9 19:00:57 | 只看该作者
桂枝汤在温病使用极少

桂枝是温阳不是清热
19
 楼主| 发表于 2021-6-10 06:42:42 | 只看该作者
         十一、太阴温病,血从上溢者,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主之。其中焦病者,以中焦法治之。若吐粉红血水者,死不治;血从上溢,脉七、八至以上,面反黑者,死不治;可用清络育阴法。
     血从上溢,温邪逼迫血液上走清道,循清窍而出,故以银翘散败温毒,以犀角地黄清血分之伏热,而救水即所以救金也。至粉红水非血非液,实血与液交迫而出,有燎原之势,化源速绝。血从上溢,而脉至七、八至,面反黑,火极而似水,反兼胜己之化也,亦燎原之势莫制,下焦津液亏极,不能上济君火,君火反与温热之邪合德,肺金其何以堪,故皆主死。化源绝,乃温病第一死法也。仲子曰:敢问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瑭以为医者不知死,焉能救生。细按温病死状百端,大纲不越五条。在上焦有二:一曰肺之化源绝者死;二曰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死。在中焦亦有二:一曰阳明太实,土克水者死;二曰脾郁发黄,黄极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在下焦则无非热邪深入,消烁津液,涸尽而死也。
     犀角地黄汤方(见下焦篇)
     银翘散(方见前)
     已用过表药者,去豆豉、芥穗、薄荷。
    评按:这条“太阴温病,血从上溢者,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主之”;血从上溢者,是因为邪热盛,最好的止血方法是驱除邪热。用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治疗,治疗思路虽然不错,但用药偏寒凉了。其实在《伤寒论》中,麻黄汤就用于治疗鼻衄,这里可用麻杏甘石汤或越婢汤合犀角地黄汤等加减治疗。“其中焦病者,以中焦法治之;若吐粉红血水者,死不治;血从上溢,脉七、八至以上,面反黑者,死不治;可用清络育阴法”这段症状不全,所以很难作出什么的判断。其中“可用清络育阴法”与前面的“死不治”,明显发生矛盾了!
================================================================
《伤寒论》第86条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其实在《伤寒论》中,麻黄汤就用于治疗鼻衄】请问申先生,你的根据是什么?麻黄汤就用于治疗鼻衄,是杂病中的鼻衄,而不是伤寒、温病中的鼻衄!
先生误导,处处杀人焉!

20
 楼主| 发表于 2021-6-12 06:34: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1-6-11 22:35 编辑

     十二、太阴温病,口渴甚者,雪梨浆沃之;吐白沫粘滞不快者,五汁饮沃之。
   此皆甘寒救液法也。
   雪梨浆方(甘冷法)
       以甜水梨大者一枚,薄切,新汲凉水内浸半日,时时频饮。
   五汁饮方(甘寒法)
     梨汁 荸荠汁 鲜苇根汁 麦冬汁 藕汁(或用蔗浆)
     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
  评按:这条“太阴温病,口渴甚者,雪梨浆沃之”;只有一个口渴甚,其实根本的原因是邪热,用雪梨浆只能缓解口渴,解决不了邪热问题,所以意义不大!而“吐白沫粘滞不快者,五汁饮沃之”;应该是邪热不盛,但津液被损伤了,此时病人的胃气往往也比较虚弱,多为少阳太阴合病了,可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五汁饮虽可稀释粘滞,但更伤人胃气,而且也解决不了邪热的问题。==============================================
        【 此皆甘寒救液法也。】
      吴鞠通已经注解清清楚楚了,本条是为了“救液” !去“邪热”用白虎汤、银翘散加减等等方剂。
      先生的评按,南辕北辙,不着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6 12:29 , Processed in 0.08123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