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dffaao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华传统国学: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15:44:16 | 只看该作者

道教历史

编辑

道教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道教的历史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15:44:49 | 只看该作者

发端起源



道教始祖轩辕黄帝
道教始祖轩辕黄帝

道教教祖老子把“道”作为宇宙本体、万物规律,是超越时空的神秘存在,以“道”为基点建立道教的神学理论体系;老庄的神秘主义和养生思想所形成的得道成仙思想为道教的核心信仰。注重修炼养生,老子、庄子提出的清静无为、见素抱朴、坐忘守一等修道方法,被教徒所继承发扬。



战国中期的齐国兴盛起了尊崇黄帝和老子的黄老道教,西汉前期的统治者推崇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汉武帝后,黄老学说走向民间,与方仙道合流成黄老道,由政治信仰转变为宗教团体。孔孟的儒家思想被道教所兼容,构成宗教伦理道德的主体;墨家尊天明鬼、兼爱互助和科技方术等思想与内容,被道教涵盖;《易经》是道士的基本经典,易学理论渗透到神学哲学、符箓丹道和斋醮科仪各方面;先秦道士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也为道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两汉黄老道教的《太平经》宣扬气化天地、天人合一、天道承负、乐生好善,以“太平世道”为目标。东汉丹鼎道派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将易学、黄老、火候三者参合,总结发展了道教的养生炼丹术。
西汉时期,文帝景帝两代(前179—前141)以 “清静无为”之学治理天下,与民修养生息,对于社会的各种生产活动及老百姓的生活,尽量不加干涉,任其自然发展,遂形成了以黄老道家思想为主的政治学说,世称“人君南面之术”,史学界称这一时期为“文景之治”。是故,黄老之学,蔚然而兴。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15:45:40 | 只看该作者
黄老学大约产生于战国中期的齐国。除上述“人君南面之术”外,还有阴阳五行思想和神仙思想。
  汉武帝刘彻继位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又崇信神仙。这时,方士们便更以黄帝附和神仙学说,开始将神仙学与黄老学相结合,言神仙者都托名黄帝。
  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汾阴方士于土中得宝鼎献于帝,谓黄帝当年亦得宝鼎,广事封禅,常与神会;又言黄帝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又言黄帝且战且学仙,然后与神通,最后骑龙上天。汉武帝听后十分羡慕,感叹不已地说:“嗟呼!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屐耳!”(《资治通鉴·汉纪十二》)这时,帝王臣子业已把黄帝奉之为神明。
  到东汉,人们除继续推崇黄帝外,更是尊崇老子。据《后汉书—楚王英》记载:“英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佛陀),斋戒祭祀”。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给楚王英诏书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永平年间(58—75)作过重泉令和元和年间(84—86)作过益州太守的王阜,在《老子圣母碑》中赞曰:“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判,窥清浊之未分。”这时,已将老子尊为“道”的化身。
  至东汉桓帝时(147—167),神仙学和黄老学相结合已正式形成黄老道。《后汉书·王涣传》记载:“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次年,又“亲祀老子于濯龙(宫),设华盖之坐,用郊天乐”。(《后汉书·祭祀志》)这时,老子已成为崇高的最高神灵。 [3]  

   


发展成熟

魏晋时期,道教分化

葛洪炼丹图
葛洪炼丹图
为士族丹鼎道教和民间符水道教。茅山道人葛洪将道教神仙方术和儒家纲常名教相结合,构建了一套长生成仙体系,为士族丹鼎道教奠定了理论基础。老庄玄学盛行,促进了道教理论的发展。
364年,上清祖师杨羲得南岳夫人魏华存授予《上清大洞真经》等天书玉册,传承上清派;同时期,葛巢甫传承灵宝派,以传授洞玄灵宝部经而得名。民间仍然传播着通俗的道教,巴蜀地区五斗米道继续发展,李特、李雄领导的流民起义得到天师道首领范长生的支持;江南地区流行帛家道、李家道和杜子恭的天师道。

北魏太武帝时期,封建史上第一位被皇帝承认的的天师——寇谦之,称奉太上老君之命,以去除“三张伪法”(张陵、张衡、张鲁)和礼教为原则对北朝道教进行改造,道教成为北魏国教,所以北朝历代皇帝都得临坛受道家法箓,老氏之教大行于天下;南朝宋文帝时期,上清派传人陆修静吸收儒家、佛教仪式对南天师道进行改造。寇谦之和陆静修的改革,使道教教规教戒、斋醮仪范基本定型,各种规章制度全面系统。南朝梁时期,茅山大宗师陶弘景继续充实道教的神仙学说和修炼理论,构建了道教神仙谱系,广大了茅山上清派,使之成为今后的道门正统。

佛教初来中土时有意和道家(道教)保持一致,而最早依傍道术而流行。佛教主要吸收道家义理与道教方术,而后在北魏僧人昙鸾亦曾从道教真人陶弘景学习“长生术”,唐代佛教禅宗思想的确立,也受到当时皇室推崇道教——老庄思想盛行的社会背景的影响。 [4]  南北朝时外来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在北朝表现为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灭佛运动,在南朝只是《夷夏论》、《三破论》等义理争辩。同时佛道之间也相互交流,借鉴对方的教义理论。 [5]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15:46:38 | 只看该作者

繁荣兴盛

隋朝实行佛道并重政策,隋文帝使用道教名词“开皇”作为开国年号,苏元朗开启了内丹学说,隋朝是道教发展的转折时期。

太上玄元皇帝——老子
太上玄元皇帝——老子

唐朝尊老子为祖先,奉道教为国教,采取措施大力推崇道教,提高道士地位。唐高祖规定“道大佛小,先老后释”,唐太宗重申“朕之本系,起自柱下”,搜集晋魏时期隐流、秘传的道书,普传大道。唐高宗尊奉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积极推动道教内部改革,让道教回想黄老的辉煌时代,剔除天师道巫术迷信色彩。发展道家义理,使道教在偏离道家之后,再次对道家的回归。如果说寇谦之对道教改革未完成与彻底,那么唐玄宗时期基本已经完成,道教发展到全盛,社会上的崇道之风发展到极致。盛唐高道辈出,孙思邈的《千金方》推动了医药学的发展,李淳风的《乙巳占》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成玄英、李荣和王玄览的重玄学说发展了道教理论建设,茅山派宗师司马承祯、吴筠、杜光庭的《坐忘论》、《天隐子》、《玄纲论》、《神仙可学论》、《宗玄先生文集》、《道德真经广圣义》等提出的修炼方法成为内丹学先驱,道教学者对教义、修炼、斋醮及科学技术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此时的道派在理论教义和法术科

全真道祖师吕洞宾
全真道祖师吕洞宾
仪上相互融合,以终南山少阳派(全真道前身)、茅山宗为道教主流。 [6]  
中晚唐和五代时期,由于战乱兵祸道教相对低迷,中晚唐的统治者延续尊本崇道政策,五代十国也有帝王信奉道教。其中唐武宗和后周世宗尊道最为突出,同时也采取了废除佛教的政策。此时一些道教学者为维护道教信仰而不懈努力,上清派杜光庭对老学研究、神仙学说作了总结,修订完善了斋醮科仪;全真祖师钟离权和吕洞宾的《钟吕传道集》促进了内丹学说的兴起;著名高道还有彭晓、谭峭、罗隐和韩国人金可记等。北宋统治者继承了唐朝崇奉道教的政策,宋太祖和宋太宗为此奠定了基础。宋真宗和宋徽宗掀起了两次崇道热潮,编修道藏,大建宫观,册封神仙。北宋时期符箓道法兴盛,以高道众多的茅山宗实力最强盛。内丹学经过全真教的陈抟、张伯端等真人的发扬而流行,陈抟在易学、黄老、内丹三方面都颇有建树,全真道南宗祖师张伯端的《悟真篇》是修炼术上一部承先启后的重要经典。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15:47:09 | 只看该作者
新中国成立后,在法律和政策上保证了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1957年,中国道教协会在全真龙门派祖庭北京白云观成立,道教第一次有了

中国道教协会会址——北京白云观
中国道教协会会址——北京白云观

统一的全国性组织。“文革”时期,道教遭受极大的破坏。1980年中国道教协会重新恢复工作。道教研究得以延续,全真道“传戒”法统有所恢复,宫观得到修建,斋醮、慈善活动开展,道教重获新生。根据2010年零点公司所做的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大约1.73亿人自称信奉道教,其中大约1200万人是明确的道教徒;还有大约2亿多人信奉祖宗神灵,大约1.41亿人信奉道教财神,大约2亿人信奉海神;大约1.45亿人相信风水堪舆,大约3.62亿人相信命理相学。根据2011年南岳国际道教论坛上的介绍,大陆正规的全真住观道士有近3万多人,散居道士约6万多人,登记备案的道教活动场所3万多座,其中道教宫观约9000座,还有数不胜数、难以计数的民间信仰祠庙。道教的创立史载黄帝一边打仗一边学仙,道教所用的道历,就是从黄帝纪年开始的。今(公元二零一四年)是道历4711年。老子著《道德经》,奠定了道教的理论基础。

   


广泛传播

道教在明朝时期正式传入台湾。日占时期,道教备受打压,道观必须供奉佛像才能保全,很多民众信奉道教以表明自己的民族立场,因此道教备受打压,道教宫观屡遭损毁,必须兼供佛像或民间神祇才能得以保全,这种混杂现象延续至今,且导致台湾出现“佛道一家”的景象。台湾道教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道士分为红头司公和乌头司公,注重斋醮科仪。台湾当局主张民间宗教

太上老君、重阳帝君与全真七子雕像合影
太上老君、重阳帝君与全真七子雕像合影
公开化,纳入道教范畴以便于管理,根据2012年台湾内政部公布的数据,台湾共有15211座登记在案的庙宇,其中道教宫观占78.3%,约有1.2万座
香港道教在明朝开始活跃。1961年成立的道教联合会,是香港最大的道教组织。香港道教有先天道、全真道、纯阳派三大派别,供奉的神灵人气最旺的是黄大仙、吕祖、妈祖、观音。香港道教(含民间信仰)信众超过200万人。1999年澳门道教协会成立,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道教对少数民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南和中南地区。道教在少数民族采取将道教信仰与本民族信仰相结合的形式。根据民族工作者统计,我国的少数民族信仰道教为主的有壮、瑶、白、苗、彝、羌、黎、土家、布依、纳西等二十余个,信众超过1000万人。道教全真派也传入日韩朝、东南亚、欧美等国,在韩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拥有大量的信众,全真教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道教主流。
16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15:47:32 | 只看该作者

神仙传记

《山海经》、《游仙诗》、《楚辞》、《穆天子传》、《五岳真形图》、《列仙传》 、《海内十洲记》 、《玄中记》、《神仙传》 、《墉城集仙录》 、《洞仙传》 、《续仙传》 、《三洞群仙录》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神仙感遇传》 、《博物志》 、《三洞珠囊》、《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太平广记》、《玄品录》

   


历代道藏

陆静修的《三洞经书目录》为道教经典的编纂创立了三洞、四辅、十二部的体例和原则,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四辅指太平、太玄、太清、正一,十二类为本文、神符、玉诀、灵图、谱录、戒律、威仪、方法、众术、记传、赞颂、奏表。道藏是古代的大百科全书,载有哲学、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文学、历史、艺术、医学、化学、天文、地理、数学、技术各方面的丰富的内容。 [9]  1996至2004年,国内百位专家学者以明代正、续《道藏》为底本,保持三洞四辅的基本框架,集中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编纂成了49册的《中华道藏》。 [10]  

   


神仙谱系

编辑

道教是典型的多神教,神系纷繁复杂,神祇数量极多。“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道教主要有四大神系:正统道教神系,民间信仰神系,上古神话神系,神魔小说神系(基本无用)。在道教中,“神”指先天自然化生之圣,“仙”指后天修炼得道之人。 [7]  人们通常将神、仙二词合用或混用。正统道教之神称为“尊神”,民间信仰之神称为“俗神”,神魔小说中虚构的神仙一般不列在道教供奉范畴之内。
17
 楼主| 发表于 2019-6-17 03:59: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6-17 04:04 编辑

胡孚琛 修持丹道的年龄和条件
2018-09-06  山高仁为...   阅 391  转 2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展开全文


道童按:本文摘自胡孚琛教授早期的著作《道学通论》,论调不一定苟同,但至少的是能抛砖引玉,执其象,明其义则福德可增。

修持内丹功法要具备有缘、有学、有钱、有闲等条件,丹经上讲法、财、侣、地四要件。'

法'已讲过,其次是财,修道没有一笔钱财,则无法保证集会、旅行、衣食、医疗、图书、

器物等用度。

丹经上有鼓励丹士到名都大邑依附有财有势者以法换财共同修炼的话,这是讲修同类阴阳丹法者需特殊环境并求势要者保护。所谓'要贪天上宝,须用世间财',因财力不足抱道终身者多,因而求外护为丹家之大事。

今天丹功修炼传往世界发达国家,要组织修道团体并建立学道、传道、修道的文化产业基地,更需有较大的财力物力。再次是侣,丹功修炼需要护法和道侣同修同证,不适宜一个人孤独进行。在现代社会里更应该结成团体,共同创造修炼的条件。最后是地,即修炼的居室和环境。首先在大环境上要避开谤道者的干扰,选择道学文化气氛浓厚的地方。

18
 楼主| 发表于 2019-6-17 04:00: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6-17 04:05 编辑

伯端《悟真篇》云:'人生虽有百年期,寿夭穷通莫预知。昨日街头犹走马,今朝棺内已眠尸。妻财抛下非君有,罪业将行难自期。大药不求争得遇?遇之不炼是愚痴。

'其《石桥歌》又云:'莫因循,莫贪鄙,火急寻师觅玄指。在生若不学修真,未必来生甚胎里。'张伯端《悟真篇序》以为'人身难得,光景易迁',如不及早省悟,修习丹道,老死将至,'虽悔何及'?道门修命之法,'有易遇而难成者',如导引、吐纳等健身术,只可辟病,'一旦不行,则前功渐弃。此乃迁延岁月,事必难成'。'夫金液还丹者,则难遇而易成'。

内丹功成,则一得永得,名列仙班,因之要急寻师求诀,'下手速修犹太迟'!这就是说,丹家提倡修道越早越好,最好是男子 16 岁前,女子 14 岁前,元精未泄、月经未潮便习丹功,为上根利器,可一步到大周天,直接修持炼炁化神的中关仙术。丹书上说人世间有数世修炼,生有仙根,能自觉修炼丹道的孩子,这种宗教性的话难以确证。但依我的看法,内丹学是一种知识阶层的学问,小孩子无这种学养,很难自觉研习丹道。这种事不妨试一试,看谁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谢自然、韩湘子那样的仙姑仙童。丹家需要至少三年五载的'活死人'功夫,并非等闲之辈可以做到。因之,我认为闻道越早越好,但真正入手修炼,以 48~60 岁这段时间比较合适。

丹经沿袭《黄帝内经》的观点,男子论八,二八一十六岁精通,八八六十四岁纯阴之体;女子论七,二七一十四岁天癸至,七七四十九岁至更年期,天癸绝。我将人的一生以 12 年为阶段划分为不同时期,以论丹道之理。自出生至 12 岁,为童年,乃发育时期,相当十二辟卦之复卦至夬卦之间,是元阳渐增将满之期。6 岁之前人之童心应如一片混沌,6 岁之后虽知识渐开,亦当天真纯朴,其知识增长仅以培养记忆力为主。12~24 岁,为少年,乃学习时期。其中女子 14 岁月经初潮,男子 16 岁阳精将动,相当乾卦,应尽早闻知丹道,以保元精。
19
 楼主| 发表于 2019-6-17 04:04:53 | 只看该作者
人至 24 岁,知识渐长,人近成熟,相当姤卦,关窍既开,天真已凿,应拜师求诀,先锁阳关行筑基功,方可体健少病。24~36 岁,为青年,乃探索时期,应选定人生目标,在学问和事业上抓住机遇,敢想敢闯,不怕挫折,不达目标决不休止。其中 32 岁为遁卦,人生欲望亦达高潮,心情躁动不安。36 岁是生命力和智慧的顶峰时期。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人生的道路重在拼搏,30~40 岁正是创造力最强的时候,切莫错过。每个人一生有没有创造和成就,全看这段时间人体生命和心灵潜能的激发。36~48 岁,为壮年,乃奋斗时期。此间应为社会建立功业,完成自己人生的责任和义务。

40 岁为否卦,元阳耗尽一半,身体渐觉疲乏。48 岁为观卦,生乎四阴,肝肾亏损,必须修道以自救。48~60 岁,为衰年,乃收获时期。这是由壮年至老年的转换阶段,人生事业达到高峰,但人体精力走下坡路,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身体转衰,疾病呈象,进入更年期,经历着心理和生理的巨大波动。56岁为剥卦,生乎五阴,元阳将尽,是人体生命的'中点',再不修道将错过机会。人生至此,应急作退步之想,终养好父母,安置好子女,筹集财物,结交道友,人手行功。60~72 岁,为老年,乃定局时期。

60 岁恰值一甲子,人在生理和心理上会出现一种返还现象,童年时期的脾气和人格又会重现,如在此之前丹功修炼有成,正好利用这一生理特征得返老还童之效。这也说明我们确定 48~60 岁为丹功入室时期是有科学根据的。另外,64 岁以后 10 年,为人一生中之死亡率高峰期,过了这个'定局时期'的老年阶段,人体的生理、心理状况会重新稳定下来,内分泌恢复正常。因之在这之前先修丹功以抗衰老,为安全度过死亡高潮期,确有实际意义。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生压力过大,55~65 岁即已提前进入死亡高峰期,一些著名学者、艺术家、企业家英年早逝者颇多,更需要求师修道以自救。64岁为坤卦,元阳耗尽,性功能衰退,而后修道无望了。然各人体质不同,难一概而论,如精炁未竭,八十老翁尚可返还。72~84 岁为晚年,乃交班时期,须安置好后事,专心修道,以尽天年。据我的推算,人的自然寿命应为 56 岁的两倍,即 112 岁。人能借丹道以养生,则可尽 112 岁的天年。

普通人自 48 岁之后渐趋衰老,但切不可将'衰老'二字放在心上,应'不觉老之将至'为好。我之确定 48~60 岁为修道时期,除从内丹学本身的规律着眼外,尚考虑到社会功利的因素。人生来到世间,如不能为自己的同类作点贡献,不为民族和国家建立功业,虽活千年,又有何益?试想我中华民族一大批精英,都以毕生精力闭门求仙,则经济繁荣、政治革新、科技进步靠何人推进?当然那些专门研究内丹学的科学家,或自幼出家的道士等宗教职业者,又当别论。

另外,人不到48 岁,社会经历或学养不够,名利心未淡化,不能勘破世情,也很难下决心从事内丹修炼的大型人体系统工程。

内丹修炼工程旷日持久,修道者一是要有见地,即弄清内丹学的理论体系;二是要有修证,即懂得内丹法诀并着手修炼取得丹功体验;三是要有行愿,即立诚心、恒心并发大誓愿。见地、修证、行愿三者,行愿最重要。人不到一定年龄,俗缘未了,也是难以发大誓愿专心修道的。内丹家要完成人类自我改造的旷古大业,必须树立献身科学,求证大道的真诚信念。

20
发表于 2019-6-17 06:24:31 | 只看该作者
宗教,封建迷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7 07:17 , Processed in 0.05346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