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国医大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阐释中医?既不可能也无必要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9-5-18 08:47:3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代存在着阑尾炎,欧洲古代现代同样存在着肠痈。无论科学、西医、中医、古今中外的所有理论、假设、学说等等怎么说,都不能否定阑尾炎、肠痈这个疾病的客观存在。
12
发表于 2019-5-18 18:07:1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辨证论治能够治疗阑尾炎,中医理论一定能够阐释阑尾炎
13
发表于 2019-5-18 18:45:23 | 只看该作者

科学阐释中医?既不可能也无必要。
------------------------中医是医学,是整体医学,是生命、人体和病治的学说。阐释中医,要认识中医,要学内经,伤寒,这是阐释中医的唯一途径。
14
发表于 2019-5-24 10:10:52 | 只看该作者
科学不能阐释中医,已经被实践(主要是在中国)所证明。
科学不识《内经》、《伤寒论》,不识人体、生命之本源(质),怎么阐释?科学与中医,实无半点儿关系。
《反对科学万能论》!
15
发表于 2019-5-24 10:12:27 | 只看该作者
“科学阐释中医?既不可能也无必要”
言之有理,赞同!
16
发表于 2019-5-25 06:22: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9-5-24 22:38 编辑

       内经对阑尾炎的认识:对症状进行的描述同现代对“阑尾炎”的认识也基本一致;内经在奇病论中对伏梁病的表述“人有身体髀(皮)股(骨行)皆肿,环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濇之病也。”;“肓之原在齐下”对位置的认识是正确的,“环齐而痛”与现代医学认识的“阑尾炎”典型症状“脐周疼痛”是一致的,表明内经对肓所患疾病的认识是具有解剖学依据来判断的,虽然当时是属于无法医治的绝症,但据笔者所知,“阑尾炎”在五十年代之前除一些大城市之外的绝大多数地区都还是不治之症。此外,内经还对疟疾等感染性疾病均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笔者认为:内经对五藏疾病的认识也是与现代医学相近的:内经素问痿论篇中“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笔者的理解是面红筋胀,是严重高血压的典型表现),肝热者色苍而爪枯(笔者理解:色苍就是现代的黄胆,爪枯就是现代的讲肝掌),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同现代肾病的体征表现基本一致。)。”是内经时代就归纳出的器官热的疾病藏象即现代所讲的体征表现。

点评

“肝热者色苍而爪枯(笔者理解:色苍就是现代的黄胆,爪枯就是现代的讲肝掌)” 古人是分得出苍和黄,黄是黄苍是苍,中国文字那么多,没有表达黄的意思?爪是掌?有什么根据?爪枯就指爪干枯,就字面意思,难道还要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26 13:22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9-5-25 09:42
17
发表于 2019-5-25 09:32:15 | 只看该作者

伏梁病
平按:此篇见《素问》卷十一第四十《腹中论》,又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七《奇病论》,又见《甲乙经》卷八第二。

黄帝问曰:人有身体胕,股胫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伏梁,此风根也,不可动,动之为水,溺清之腑。

头以下为身,四肢曰体,胕义当腐也。髀外曰股,膝下长骨曰胫,如此四处皆腐肿,并绕脐痛,名曰伏梁。此伏梁病,以风为本也。动,变发也。若有变发,可为水病。溺,冷清之腑也。

平按:《素问》“胕”作“髀”;“不可动”上有“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二十二字,本书在后。《甲乙》、《素问》“清”作“涩”;“腑”、“病”。

黄帝问曰:病有少腹盛者,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不?岐伯曰:病名伏梁。伏梁何因如得之?[平按:《素问》作“帝曰:伏梁因何而得之?”]答曰:裹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

因有膜裹脓血,在肠胃外,四箱有根在少腹中,不可按之,故按之痛,遂致于死,名曰伏梁。

平按:《素问》、《甲乙》“裹”下有“大”字。

问曰:何以然?曰:此下则因阴,必脓血,上则迫胃脘出鬲,使胃脘内痈。

何以按之致死?以其伏梁下因于阴,脓血必上迫于胃管,上出于鬲,使胃管生痈,故按之下引于阴,上连心腹,所以致死。脘□□□。

平按:《素问》、《甲乙》“必脓血”作“必下脓血”;“出鬲”作“生鬲”;“使胃”作“侠胃”,《素问》新校正云:“《太素》侠胃作使胃。”

此人①之病难治也,居齐上为逆,居齐下为顺,勿动亟夺,论在《刺法》中,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②,肓之源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

如此之病,得时必久也。亟,欺吏反,数也。此病是风为本,其气溢于大肠之中,著于脐下肓原,故环脐痛。不可辄动数夺,夺之致死。以居肓原,所以脐上为逆也。

平按:“此人之病难治也”《素问》、《甲乙》作“此久病难治”。袁刻“人”字作“积人”二字。“脐”《素问》、《甲乙》作“脐”。“源”《素问》、《甲乙》作“原”。

①“人”,人卫本注曰:据杨注疑“久”之误。《素问·腹中论》及《甲乙》卷八第二正作“久”。

②“肓”,萧本原作“盲”。今据仁和寺本改。下“肓”字及注中诸“肓”字同。

18
发表于 2019-5-25 09:39:03 | 只看该作者
      伏梁简介
分享到
伏梁是因秽浊之邪结伏肠道,阻滞气血运行,秽浊与气血搏结日久而成。以腹痛,腹泻,右下腹包块为主要表现的积聚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克隆病(亦称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肉芽肿性肠炎)。可自行或经治而缓解,可并发肠结,少数重症迁延不愈者,预后较差。
19
发表于 2019-5-25 10:01:03 | 只看该作者

伏梁
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名曰伏梁。伏,藏伏也。梁,强梁坚硬之谓。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按,抑也。切按之者,谓过于妄攻也,故必致死。何也?此下则因阴,必下脓血,上则迫胃脘,生膈挟胃脘内痈。(此病连居三阴、冲、带之间,裹大脓血而伏于肠胃之外。其上下左右皆有根系,故下行者能下脓血,上行者能迫胃脘,致生膈胃间痈疡也。)此久病也,难治。(此非一朝夕所致者,延积既久,根结日深,故不易治。)居齐上为逆,居齐下为从。(居脐上则渐逼心肺,故为逆;在下者其势犹缓,故为从。心脉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又手少阴之筋病,内急,心承伏梁;又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然此既云齐上为逆,齐下为从,下文又云“环齐而痛,病名伏梁”,是不独以心积为伏梁也,盖凡积有内伏而坚强者,皆得名之,独言伏梁者,其总诸积为言也。)勿动亟夺。(动,动大便也,夺,夺土郁也。皆下之之谓。言勿得妄攻而数夺其胃气,不及于病,徒伤无益也。)有曰人有身体髀股 皆肿,环齐而痛,病名伏梁。(此亦在冲脉之分,而结于脐腹者也。冲脉之在上者,出颃颡,循背里;在中者,挟齐腹;在下者,伏行股足之间,故其为病如此。)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风根,即寒气也,如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即此谓也。肓之原在齐下,即下气海也,一名下肓,谓之脖 者即此,今病在冲脉,则与大、小肠相附,而当气海之间,故其为病如此。)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不当动而妄下之,则反伤其阴,阴伤则积气愈壅于下,而水道为之不利也。)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名曰息积。(积不在中而在胁之下者,初起微小,久而至大,则胁满、气逆、喘促、息难,故曰“息积”。今人有积在胁之下,俗名为痞者,其即此症,惟小儿为尤多,盖以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胳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为阳明宗气所出之道也。若饮食过伤,脾不及化,则余气留滞而结聚于此,其根正在胁间。阳明病剧,则上连于肺,此其所以为息积也。)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积不在胃,故不妨于食。喘者忌灸,恐助火邪;羸者忌刺,恐泻胃气,故必渐次积为导引,久久行之,以开其滞,仍用药饵以和其气,二者并行,斯病可愈;若专恃于药,而不积为导引,则药亦不能独治之,可见治之不易也。)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尺脉数甚,阴邪有余,而水不足也。筋急而见,筋脉拘急而形色外见也。筋者肝之合,阴气不足则肝失所养,故筋急而见。)所谓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疹筋者,病在筋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故尺脉数甚则候当在腹。腹者,太阴、阳明之所布,今其肝邪外见而腹为胀急,乃木贼伤脾之病也。若其色见白黑,则阳气内亏,病为尤甚。)

20
发表于 2019-5-25 11:40:55 | 只看该作者
肾热者色黑而齿槁(同现代肾病的体征表现基本一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8 15:39 , Processed in 0.05097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