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8-10-13 08:30 编辑
人类群体因种族、先天禀赋、后天调摄、居处环境等诸多因素的不同,确实存在着体质差异,体质是常态。
内经·灵枢有两篇经文是专论人的体质的:
一是阴阳二十五人篇第六十四,此篇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把人体禀赋不同的各种体质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每一类型,又以五音的阴阳属性及左右上下等各分出五类,合为二十五种人。其中木形之人分为上角、大角、左角(少角)、钛角(右角)、判角之人;火形之人分为上徵、质徵(太徵)、少徵、右徵、质判之人;土形之人分为上宫、太宫、加宫、少宫、左宫之人;金形之人分为上商、钛商、右商、左商、少商之人;水形之人分为上羽、大羽、少羽及众之为人,桎之为人五类。这种分类法把各种体质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比较简明,而每一类又以五音的阴阳属性及左右上下等各分出五类,合为二十五种人就显得繁杂而机械。
二是通天篇第七十二,天,指先天禀赋。因文中主要论述人体的素质有阴阳气血偏多偏少之分,而这种差异皆出于先天禀赋,所以篇名为"通天"。此篇将人的体质性格划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种类型,并分别阐述了五种类型人的性情特点。所论阴阳五种类型的人,其意义如明·《类经•人有阴阳治五态》所说"太阴、少阴、太阳,少阳者,非如经络之三阴三阳也。盖以天禀之纯阴者日太阴,多阴少阳者日少阴,纯阳者为太阳,多阳少阴者日少阳,并阴阳和平之人,而分为五态也。此虽以禀赋为言,至于气血疾病之变,则亦有纯阴纯阳,寒热微甚,及阴阳和平之异也。故阳脏者偏宜于寒,阴脏者偏宜于热,或先阳而后变为阴者,或先阴而后变为阳者,皆医家不可不察也。"该篇还阐述五种类型人患病治疗上应有所不同,若不注意到体质上的特点,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并指出由于体质性格上有差异,也能引发不同的疾病,治疗上也应有所区别,这一点朝鲜的汉医比较重视,《四象新编》一书,就强调临床分型施治,即同一病证,如体质不同,治疗上就有显著的差别。朝鲜汉医学家李济马在《东医寿世保元》说过,他的理论就是源于本篇阴阳五态之人,去掉了阴阳和平型,把人的体质分为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型。(附图见后)通天篇把把阴阳平和人说的高大上,这就是内经·素问里面常提到的“圣人”。可是,现实中几乎没有这样的人。学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气质不分好坏,所以,四种体质没有哪个体质好,哪个体质不好的,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只是患病后疾病相同而病证不尽相同,或病证相同,轻重、转归不尽相同,所以,施治也就各异。
内经这两篇关于人体质分类的论述和分类法,实际都是对正常人体质的分类,朝鲜汉医李济马的四型分类法也是如此,李济马的四型分类法与人血型分为A、B、O、AB四型、心理学把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不谋而合,在学术界颇受重视。
王琦的体质分类法,除了平和型、特禀型外,其他7种实质都是类病型分类法,即象病又不是病(或找不到具体的病)的常态体质分型,但却将每种类型的表现特点描述成了病理证候,使得二者混淆而界限不清,必然在学术上引起纷争。个人认为,王琦的九种体质分类法也并非毫无价值,在临床辨证论上还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主要是应如陈总版主所说,应区别是基础病证还是继发病证及其标本关系。
以上仅个人见解,不一定正确。人的体质究竟应该怎样分型,尚待大家进一步探讨。
附图:李济马四象体质分类图
从左到右是太阳人,少阳人,太阴人,少阴人的典型体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