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新讨论 热实结胸证-急性腹膜炎证态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6-12 06:34: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8-6-11 23:19 编辑

      第3条,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
瓜蒌实一枚,捣   薤白半升   白酒七升
右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以下诸条为非冠心病胸痛与心痛。
      第6条,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茯苓三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一两
右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服。
     橘枳姜汤方:
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解读   本条论述胸痹短气轻证辨治,从病机方面而言,一属水饮,一属气滞,但水饮与气滞互为因果,很难截然分开,故临证这两首方剂可分可合,合时可根据证情在药量上有所偏重,亦可与栝蒌、薤白配伍运用。
本条为非冠心病胸痛
      气塞:气滞如塞。“胸中气塞,短气”,说明为胸痹轻证,气塞、短气为饮阻气滞所致。但在病情上有偏于饮盛与气滞之别,病位有在肺在胃之异。若饮邪偏盛,上乘于肺,除胸中气塞、短气外,尚可见咳嗽,吐痰,小便不利等症,治用茯苓杏仁甘草汤,宣肺利水。若气滞饮停,胃失和降者,除见胸中气塞、短气外,还可见心下痞满,呕吐不食之证,治以橘枳姜汤,温胃散饮。应根据发病部位进行治疗,如为饮停于胃,在证状上偏重心下痞塞且有腹满之感的,可用橘枳姜汤和胃化饮,如为饮停胸膈,在证状上偏承于呼吸迫促的,可用茯苓杏仁甘草汤宣肺化饮。
        第8条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
桂枝、生姜各三两   枳实五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词解】
     诸逆:谓停留于心下的水饮或寒邪向上冲逆。
    心悬痛:指心窝部向上牵引疼痛。
     【释义】
      痰饮、寒浊停聚心下,以致痞闷不舒而痛。寒阻中焦,胃失和降,寒饮随之上逆,故其证见胸口至胸中牵引作痛,谓之心悬痛。治以桂枝生姜枳实汤,温散寒饮,下气降逆而止痛。
      本证以心痛为主,病位在于中焦而及于上,其治以桂枝、生姜温化水饮,枳实降气消满,治胃邪也。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本条属于非冠心病心绞痛性胸痹(胸痛)
       胸痹呼吸短促、咳唾涎沫量多、痰液稀淡者,用茯苓杏仁甘草汤。水饮重者可与葶苈大枣泻肺汤合用。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轻证偏于水饮的用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偏于气滞的,用橘枳姜汤主之;属于寒饮停于心下而上逆的,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以上诸方为非冠心病胸痛、心痛而设。因为此处心痛具有西医的两个概念:①心前区疼痛;②上腹部正中疼痛。
西医非冠心病胸痛:中医的胸痹心痛的原因除了痰饮血瘀之外,还有其它原因引起,在进行中西医融合研究时需要认真、仔细研究。以上诸条应当与水气病、水饮、痰饮结合起来考量。此处列出三方具有鉴别诊断之意,西医在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的时候也需要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胸廓疾病等进行鉴别。茯苓杏仁甘草汤证应当属于呼吸系统疾病阻塞性肺病引起的胸痛;橘枳姜汤和胃化饮其适应症应当是胃十二指肠的慢性炎症引起的胃痛之类;桂枝生姜枳实汤与橘枳姜汤仅一味之差,大致属于一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此三方经过加减,其治疗范围非常广泛,不在此处讨论。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6-12 06:48:15 | 只看该作者
    以上是《金匾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中的内容,胸痹分为:真心痛胸痹与其他类型的胸痹;西医胸痛分为冠心病胸痛与非冠心病胸痛,
       【小陷胸汤。邹润安曰:观仲景之用栝蒌实,在此汤曰 小结胸,正在心下,按之痛。在栝蒌薤白白酒汤曰 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而其脉一则曰 浮滑,一则曰 寸口沉迟,关上小紧数。】这里说的是小陷胸汤证与胸痹心痛的鉴别。我在《中西医融合观续》论述了胸痹心痛与冠心病是一个证态,这也是现在公认的。所以,小陷胸汤证与栝蒌薤白白酒汤证(单纯性心绞痛)的鉴别,就是非冠心病胸痛与心绞痛的鉴别。
       中国古代医学家,在临床实践中已经知道了二者的鉴别要点,与现在西医的认识完全符合。
        如果先生还要向深处发问,我还能够解答。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6-12 07:01:57 | 只看该作者
      西医中的心绞痛应该与急性上腹痛(如: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等等)相鉴别;与胸腔疾病相鉴别;与肋间神经痛相鉴别。这些鉴别诊断,在中医理论中都能够找到相应的病理状态。如果先生们需要,请提出来,我可以整理了一下,系统的发表出来。
14
发表于 2018-6-12 08:57:0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5
发表于 2018-6-12 11:30: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地清风 于 2018-6-12 11:48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6-12 07:01
西医中的心绞痛应该与急性上腹痛(如: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等等)相鉴别;与胸腔疾病 ...

领教了,谢谢中西融合。
16
 楼主| 发表于 2018-6-12 14:50:03 | 只看该作者
    本论坛2017,10,20    转载

      
转载:
      大陷胸汤
      临床应用
      1.结胸证:李某,始病头痛,发热恶风,医者下之,忽尔心下坚硬,项强短气,宛然结胸中证也。予曰:幸尔脉不浮,心不烦躁,非陷胸汤不可,投之,一宿乃下。
      2.大陷胸汤证:陈姓孩,年十四,一日忽得病,脉洪大,大热,口干,自汗,右足不得伸屈。病属阳明,然口虽渴,终日不欲饮水,胸部如塞,按之似痛,不胀不硬,又类悬饮内痛。大便五日未通,上湿下燥,于此可见。且太阳之湿内入胸膈,与阳明内热同病。不攻其湿痰,燥热焉除?于是遂书大陷胸汤与之。制甘遂一钱五分,大黄三钱,芒消二钱。服后大便畅通,燥屎与痰涎先后俱下,其余诸恙,均各霍然,乃复书一清热之方以肃余邪。
       3.肠梗阻:用大陷胸汤治疗30例肠梗阻,治愈27例,3例(均为肠扭转)转手术治疗。
      4.急性胰腺炎:用大陷胸汤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20例,其腹痛缓解平均时间为19.5小时,腹痛完全消失平均为68小时。
     
  5.溃疡病穿孔大陷胸汤治疗24例上消化道穿孔,23例治愈,1例因属胃癌穿孔无效。
       6.胆道疾患:用大陷胸汤治疗胆道疾患44例(包括胆石症胆囊炎32例,胆道感染2例,胆道蛔虫症9例),配合输液及对症治疗,治愈39例。  
     2002年之前,我在写《伤寒论现代解读》的时候,参考的是杜雨茂主编的《伤寒论研究文献摘要》1988年出版,第220页第0729条,0730条,0731条,甘遂消黄散(即大陷胸汤)治疗急腹症、急性腹膜炎的临床应用,三篇文章共计230余例。

17
 楼主| 发表于 2018-6-12 14:58:59 | 只看该作者
      真诚希望大家提问题,提出质疑,有问必答。
18
发表于 2018-6-12 21:00:3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9
 楼主| 发表于 2018-6-12 21:39:42 | 只看该作者
        【对这些伪科学研究,我向来不相信】,先生不相信,事实就不存在了?
           你不相信这些事实,也不相信我写的书。谢谢先生的无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8-6-13 14:34:3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没有问题提出来,今后请不要拿热实结胸-急性腹膜炎证态说事。有问题尽管提,不要无理取闹。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17 14:18 , Processed in 0.05553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