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云深易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夜读伤寒(原创)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6-10 18:11:17 | 只看该作者
夜读伤寒:“伤寒脉浮”病证辨析​
  《伤寒论》中有“伤寒脉浮”证的共有三条,分别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中下篇的第五、第六、第七条中。原文分别如下:
  一、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二、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三、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与中风之脉本应不同,“风伤卫,寒伤营”,风性温散,寒性收敛,伤寒之脉本应为浮紧,若反出现脉浮,定有非常之变出现。
应该是什么非常之变呢?
  太阳病本为表证,分中风与伤寒两类。体表中风时,风性温煦而浮散,表受之而毛窍易开,所以会汗出脉浮;而体表伤寒时,寒性阴沉而凝涩,表受之而易入里,使营阴冷凝收涩,所以无汗而脉浮紧。这本为正常情况下出现的症状。那么,什么特殊情况下,会使体表伤寒时,脉会出现浮象呢?
我常认为,中医的一些难题,应该从大自然的众多现象中去悟,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自然总会给我们一些比书本更直观、更简单的“象”。针对上面伤寒脉浮这一症状,使我想起我上小学时候一个小伙伴掉进冰窟窿里的事情,他爬上岸后,由于那时候穿的是老棉花的棉衣,吸水慢,棉衣还没全部浸湿。那时候农村各家都穷,他怕家人打,就站在教室外避风向阳的地方晒。等我们下课后围观时,我清楚的记得,他脸上寒毛直竖,牙微颤,他棉衣湿的地方结了晶亮的冰,而没湿的地方,反而热气蒸腾。
  受寒水侵袭,反而热气蒸腾,这热气蒸腾不就是一种“浮”吗?
  如果棉衣全被浸湿,肯定会全部结冰,从而体内散发的热气出不来,只能郁在衣下,这就形成一个“浮紧”脉。现在只是一部分浸湿,不能将热气全阻挡于衣下,有一大部分蒸腾出来了,这不就是“浮”脉吗。
  由此可知,伤寒脉浮的原因,必是体内阴虚引起的,至少也是表皮下阴虚。
  这个问题解决了,下面就更好理解了。既然寒伤阴只是伤了一部分,从而形成浮脉,即卫气关卡被内里热气冲破,汗必会随着而出,这即是“自汗出”的原因。
  毛窍开,汗自出,这就相当于“提壶揭盖”了,即如水管上口被封死,管中水不会从下口流出,而一旦上口漏气了,水便会立即从下口流出。这不就是“小便数”的原因吗。
  而“心烦”者,是由于脉浮表开,阳气加速向表外流散,从而引动内阳动而扰心神,会有内心烦躁现象出现。
  “微恶寒”,是伤寒本应恶寒,只是内热未被全封藏住,所以不会太怕寒。
  “脚挛急”,是因为汗出、小便数后,内阴损伤,筋脉失于润养,而不能完全舒展,会出现挛急症状。至于为什么会是“脚”挛急,而不是手或其他部位呢?这个此处暂不解析。
  以上症状的纷至而来,必会使体内阴虚更甚,同时内阳也流失。在这种内里阴阳皆虚的情况下,表证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所以后面仲景说“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
  桂枝汤本是攻表、实表阴以塞汗泄之路的方子(具体请参看《夜读伤寒:戏说桂枝汤》),本证如果用桂枝汤,表阴被补全,营阴必会全被寒伤闭现象发生,所以仲景说“得之便厥”。
  “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表被寒闭,阳从汗失,胃气必虚。胃本以降为顺,虚则逆上,所以会咽干、吐逆。所以仲景以炙甘草和干姜治之,以复其阳,也是取“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意。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厥回足温后,用芍药甘草汤与之,是取甘酸化阴之法,阴填则筋脉滋养舒展,所以其脚即伸。
“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胃气不和,即上面所说胃虚上逆,调胃承气汤即清胃热而降胃气,少与即愈。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重发汗,再加烧针,这是重劫其阳,阳劫过重,阳之根本在肾,故肾必虚,这即是用四逆汤固其阳根之意。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此条基本与以上解析相同,只不过症状稍重一些而已。去芍药也是避免实表阴之患,蜀漆苦温降下,龙牡敛收阴阳,桂枝振心阳温内里,皆法“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旨。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条出现“发热无汗”,说明阴虚不是很厉害,所以阳郁浮,仅出现发热,而无汗现象,阴不太虚,则阳难太亢,所以“不可与白虎汤”。若渴,说明阴欲竭,再无表证,说明胃火盛了,同时脉浮气虚,所以要白虎加人参汤,清降胃火,同时补正气。
  以此观之,《伤寒杂病论》虽重在方证,然其理不失,贵在读者条分缕析也。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6-14 13:17:34 | 只看该作者
夜读伤寒:从小建中汤到乳汁产生原理揭秘(中)

  对于女性月经的描述,最早起于《黄帝内经》的“上古天真论”中:“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这里所说的“天癸”,实为天干中代表北方水的壬水和癸水,这是属于先天范畴的一对阴阳组合。壬者,妊也,为阳,水处阳地,方始怀妊孕育;癸者,揆也,指万物成形达到可以揆度的阶段。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所以“天癸至”即是说女人在14岁左右时,身体发育,有形之血成熟,而达到令任脉通,冲脉盛满,月经初来。

  而传统中医认为,冲脉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海,它起于胞宫,夹脐上行,散入胸中,直通乳房。

  女人在二七14岁时,天癸至,冲脉盛满始来月经,可以怀孕生子,到七七49岁,“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便开始绝经。所以女性在年轻时,一般月经量足,乳房丰满,皆是经血充足原因所致,随着年龄增大,经血衰竭,月经量渐少,乳房也开始干瘪。

  女人胞宫素有“血海”、“血室”之称,一般一个月时间便会因满而溢,形成月经。如果怀孕后,经血来充养胎儿,月经便会出现暂停现象。

  而一旦在分娩后,子宫骤空,脏气先来充填,冲脉之血下行入里之路受阻,未及入脏,便会循经上溢,出乳房而成乳汁。这才应该是乳汁形成的原因。

  李时珍说:“乳是阴血所造,生于脾胃,摄于冲任。”那么,同时阴血,为什么月经为红色,而乳汁反为白色呢?

  女人未孕之时,任脉和冲脉从表入里,经五脏而入胞宫,其中心主血,心在五行中属火,其色为红,阴津经心脏历炼而为血,故其色红艳。而在怀孕后,胞宫被胎儿所占,冲脉未经五脏历炼而直输胞宫,为胎儿提供营养,在分娩后,又直接上溢胸中化为乳汁,人之身体,内为阴为地,表为阳为天,天为乾金,金之色为白,即如云之色为白一样,所以冲脉之中未经五脏历炼之阴津,出乳房而成白色汁液。

  乳汁产生原理就分析到这里,一家之言,不成体系,静待方家指正。至于麦芽为什么会有回乳功效,其原理又是什么,以及小建中汤的组方中含有什么奥妙,下篇再作分析。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2:57:08 | 只看该作者
夜读伤寒:从小建中汤到乳汁产生原理揭秘(下)

  上文对乳汁产生的原理进行了分析,下面对麦芽为什么具有的回乳功效的原因,再进行剖析。

  一般来说,万物生长过程几乎都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一自然规律,而小麦却稍有不同,小麦一般是在中秋之后才开始播种,这个时候正是气温转凉,万木凋零,季候即将进入“冬藏”时节。可以说小麦播种后,正是冒着日渐寒冷的天气开始萌芽的。此时万物萧然,大地寒结,而在广袤的田野里,小麦却顶破正在僵冷的大地,为田野涂抹上一层生命之绿。

  这就是麦芽的独特之处。

  中医“取象比类”,将麦芽入药,正是取其“破冷气、活瘀积、疏坚土”的这一特性。如果将麦芽炒一下,则又会增加燥湿、引气入里的作用。

  人体之中,也有一方田野,那就是五行属土的脾胃。胃中如有宿食,或脾胃虚寒,则会出现脾胃消化功能减弱的症状。此时若用上麦芽,则会疏松宿食、破除寒气,使脾胃功能得以恢复。

  根据中篇分析,产妇因阴血化乳,循冲脉上行入胸化为乳汁,成为常路,而使阴血原本入脏之路荒芜不通。如想断乳,使阴血回脏,必先重新修通原来的入脏之路方可。于是这一任务,就非麦芽莫属了。

  一般来说,用生麦芽和炒麦芽各60克即可。原理即是,入脏之经时久不通,必有湿气瘀阻,炒麦芽燥湿,引生麦芽之气入里疏通余积残障。入脏之经脉一通,表皮经络中气血立马转身入里,于是填乳之阴血改道而行,乳汁便会渐渐断绝。

  上面是麦芽断乳的作用过程解析,下面再来谈谈小建中汤中所隐藏的奥秘。

  小建中汤,由桂枝汤倍芍药加胶饴组成。我在《夜读伤寒:戏说桂枝汤》一文中已对桂枝汤的诸药协同作用原理进行了解析,这里再简单叙述一下。桂枝汤由桂枝、芍药、大枣、生姜、炙甘草五味药组成,来共同达到实表、止汗、祛表邪的目的。也就是说桂枝汤的作用区域是在肌表,并不是脏腑内里。

  那么桂枝汤是如何将其“兵力”输送到肌表的呢?原来,桂枝这味药本为树枝的末梢,同样用药入人体,其作用力也是在肌表末梢之所,即桂枝将肌表下的络脉打通,这时芍药跟上来,芍药酸、甘、微寒,是一味补阴津的药,所以在桂枝打通肌表络脉之后,芍药就会将这些络脉及时补满津液,相当于将肌表下的络脉用津液给堵上了,这样体内的汗就无法外泄了,即实表止汗法。可以说就这两味药足以达到止汗目的了,但是,张仲景考虑的更远更完善,所谓劳师远征,必有后顾之忧。忧的是什么?是后勤补充不足。一旦后勤出现短缺匮乏,必是前功尽弃。

  这个时候,仲景先师就用上了大枣、生姜、炙甘草,这三味药,生姜具有温中发散作用,炙甘草也有温中调和诸药作用,大枣益气补血,这三味药协同在后方脾胃之处,温阳化气生血,将后方之气血源源不断的输送到肌表,为桂枝和芍药提供支持,同时后方脾胃不至于枯竭。

  既然桂枝汤是作用于肌表的,为什么加上胶饴和将芍药加倍后,就将作用力又调头转回脾胃,具有建中气作用呢?

  其实这与麦芽回乳的原理大同小异。

  首先看胶饴这味,胶饴,又名饴糖、麦芽糖,是由麦芽、糯米或玉米等发酵而成。

  这里麦芽又出现了。上面已分析过,具有引气血入里补脾胃之功效。

  再看芍药,味酸,酸有收敛作用,收有回头、回家之意,如鸣金收兵、收工、收粮等等;而敛则有积聚之意。所以芍药如果重用,其收敛之性则会显现出来,对那些外散、升发之力必有很强的牵制、回拉效果。

  所以,桂枝汤本是向肌表作用的,但遇到麦芽和芍药的强力回拢、收敛之力时,也只能“鸣金收兵”,以救脾胃内宫了。

  小建中汤的组方原理分析到此结束。但言尽而意不尽,本文对丰胸似乎也有点启发的。

  行文至此,中医之至美,古人之巧思,真正是天人合一,巧夺天工,经方之神韵,非照猫画虎所能及也。
14
发表于 2018-6-16 19:4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6-16 23:40 编辑
云深易医 发表于 2018-6-4 15:33
夜读伤寒: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四神兽汤名称的由来

  在中医历史上,《伤寒论》中著名的青龙汤、白虎汤、 ...

欢迎光临。有独到的见解。不错。

点评

感谢版主的鼓励,欢迎多指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16 20:24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6-16 20:24:11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6-16 19:41
欢迎光临。有独到的间接。不错。

感谢版主的鼓励,欢迎多指正
16
 楼主| 发表于 2018-6-18 17:16: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深易医 于 2018-6-18 17:24 编辑

中医辩证论治“来源于生活”医案一则

  2017年2月24日一早上班,一同事来找我,说她母亲最近头晕,想下午带来让我看看病。我说你中午回家将她舌头照片拍好微信发给我就可以了,没必要让老人家再跑过来。于是中午未到13点,照片传过来,如下图:

  我看后回复为:头晕,睡眠不好,胸闷,有时会腹胀,口干,大便不畅粘腻,右肩不舒服,眼睛干涩胀满。并问血糖高不高?
  同事回复见微信截图:

  后当天下午去查了血糖值为5.3,正常。我为其开了下面的方子:



  26日下午四点时候,告诉我吃了一付药后,今天早上头不晕了,就剩下嘴还有点干。我建议将十付药吃完再看看。
  3月8日十付药吃完后,除了嘴还是干,其他诸证皆除。于是再让其将舌头照片传来,如下:



  舌象上看,舌苔白厚而燥,舌中凸起,舌质微红。此非寒象,虑乃胃肠有积,腑道不通所致,于是组方如下:

  
  后回复此方服一付后舌苔已全消,口干亦除,余下药也未再吃。惜当时未让其将愈后舌象拍来
  辩证思路简单归纳如下:观舌辩证,有时候也要抓主症,不能被传统的“淡红舌、薄白苔”的标准所困住。这一例患者的舌象,我们第一眼最直观的印象是什么,也就是这个舌象最突出的“象”是什么,就应该代表了患者是什么主症。我们知道,正常人的舌象大多都是平整如波面,不会无缘无故的凸起或凹陷。而这位患者,最大的特点就是舌面凸凹不平。既然有了这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么我们完全就可以直抓这个特点,将其作为主症来分析,其他如苔多少、苔黄白、舌红淡等等可以直接先搁置一旁。
  舌面为什么会出现凸凹不平这一现象呢?
  这个如果用传统的“取类比象”原理来解释就非常直观了。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中医中一些模糊的、不好言说的理论。比如我们在为汽车贴膜的时候,常会有膜鼓起的现象。为什么会鼓起呢?膜下有气,气顶之使然也。这说明凸起多是与气有余有关系。
  另外,现在很多城市出现了地面实然塌陷的事故。这个事故与地下水被过度开采有着直接关系。那么从这一现象中也可以提炼出,凹陷多是与水亏有关系。
  天人合一,我们的舌象其实也与大自然的一些现象,存在着相同的原理。就上面的舌象来说,舌面凸凹不平,体内肯定也存在着气血盈亏的病理。
  那么怎么治疗呢?
  这个治疗方法,我们就应该向乡下老农学习。农民们在平整土地的时候,特别是平整将要插稻的水田时,都是先将大的土块敲碎(去瘀),然后再往田中灌水(滋阴),灌满水后,再套上牛,用犁一耙(活血),整个田就平整如镜了。
  我的方子,即是完全遵守了农民平整水田的这一方法。
  或者美其名曰:来源于生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7
 楼主| 发表于 2018-6-22 17:01:55 | 只看该作者
夜读伤寒:经方对“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一次完美诠释
  作为中医的经典,《黄帝内经》重在对医理的阐述,《伤寒杂病论》则重在方剂的应用。这就使《黄帝内经》给人一种脱离临床的、充满玄奥枯燥的理论的感觉。而《伤寒杂病论》则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只罗列方证,绝口不提组方原理,以及为什么会有这种脉证,和有了这脉证后为什么要用此方。也就是说,《伤寒杂病论》完全抛开了医理,这就使后人形成死背经方的习惯,以方套证,而慢慢忽视了医理。
  可以说,《伤寒杂病论》的问世,造成了“理法”与“方药”的隔离——抛弃“理法”而死记“方药”,成为大部分中医“吃现成饭”的一种偷懒捷径。
  这并不是《伤寒杂病论》的错,其实书中每个脉证和方剂中,都含有与《黄帝内经》相同的“理法”。是我们只见经方的效果好,而忘记深研其中的医理医法罢了。这就如只知爬树偷吃仙人果,而不知寻求怎么自己种仙树的道理一样。
  下面就举一个用《伤寒杂病论》的经方,来阐述《黄帝内经》医理的例子,与大家共享。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是《黄帝内经评热病论》中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而桂枝加桂汤也是《伤寒杂病论》中的一个名方: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桂枝(去皮)五两,芍药三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下面就桂枝加桂汤对“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一医理的体现进行分析。
  首先,此证是由烧针发汗引起,我们都知道“汗多亡阳”,那么这个阳是指体内的阳气吗?笔者认为,此处的阳不能仅作体内阳气看,它还应指阳所处的部位。对人体来说,上为阳下为阴,表为阳里为阴,从脏腑来说应该是心肺为阳,肝肾为阴。那么汗多亡阳,完整的理解应该是发汗过多,造成人体上半身的心肺阳虚。
  其次,发汗过后,此时又出现“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症状。所谓“阳化气,阴成形”,下针处受寒,则血遇寒而易凝,气遇寒易郁而化热,血凝则如核凸起,郁热则发赤。
  第三,同气相求,针处受寒,则外寒会引动内寒。且皮肤如核凸起,皮肤上凸起,皮肤下则会形成虚空,也容易吸引身体内里的阴气动起来。所以要“灸其核上各一壮”后,再服桂枝加桂汤,灸正是为了填补皮下虚空。内寒受到了惊动,那么内寒向哪个方向动呢?
  第四,气体的流动规律是从高压流向低压,高压为实,低压为虚。根据上文分析,发汗已经造成身体上部心肺阳虚,即在体内的心肺之处形成一个低压。其次针处受寒,引动内寒(阴气),由于阴气未有耗损,一旦惊起,便形成一个高压。阴气从高压向心肺阳虚的低压处流动,这不就是奔豚吗。
  豚,本为小猪,猪为亥水,鼠为子水,皆阴物也。仲景取豚为名,是亥为阳水,阳者好动,另老则易静少则易动,小猪好动,所以奔豚即可形象的表明体内阴气如好动的小水猪一样,直冲心肺。
  由此可知,因为心肺阳虚,致使阴气奔豚上侵,这不就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真实写照吗。
  仲景拟桂枝加桂汤以治此证,正是取桂枝汤本来就有调和营卫、巩护脏腑正气的功效,再加上桂枝能大振心阳,所以桂枝加倍后,正气得固,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外来邪气,故仲景说“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即将奔豚之气从阳位泄走之义。也体现了“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医理。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6-28 19:08:56 | 只看该作者
夜读伤寒:仲景脉法辩解三则
一、《伤寒论》:趺阳脉浮而芤,浮者胃气虚,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衰微,四属断绝也。
王行安:营卫之理,契合自然之道。卫在上在外,而营在下在内,故卫气轻而营气重。卫在上为风气云雾,营在下为江河湖泊。故卫虚时,则如云气虚而益浮,在脉为浮;营虚时,则象江河枯竭而空涩,在脉为芤。营卫运行,形之于脉,不差分毫,其虚时,卫气外散,荣气内消,内外皆失,其身焉可不瘦,肌肉无以滋润营养,自当甲错,消耗日久,必是宗气衰微,四属断绝之病矣。
同理,弦脉者,有寒热两种。寒者,如江河因寒而冰冻之象;热者,如气鼓而胀紧之象。万不可一遇弦脉,便皆言阳盛矣。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
二、《伤寒论》: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抟,必成瘾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
王行安:此处浮为风虚,风者,当为外,为卫气。大为气强,气者,当为内,为营气。内部营气强大,加上外部卫气虚而无收敛之力,才能使脉以乘卫位,同时带动营血外侵,隐于皮腠这下,发而为瘾疹。如此处将“大为气强”的气作卫解,则不通矣。
而卫虚根源,不外内寒与外风两种原因。
营为卫之根,卫为营之叶,内寒则根寒,根寒则叶自虚,这是卫虚原因之一,形之于脉则为浮象。
外风者,风为百病之长,其性疏泄,所过之处,墙倒树拔,卫气遇之即吹散而难固聚,形之于脉亦为浮象。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
三、《伤寒论》: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抟,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王行安:因卫为阳,营为阴,所以此处“浮为阳”当是指卫气而言。“滑为实”当时指营阴而言,只有营阴充实才能出现流利滑硕脉象。浮则卫阳虚,滑则营阴实,卫阳虚则卫外之气无力收敛固涩内部的阴气。所以如果脉出现数疾之象,在卫阳失去收敛之力情况下,则极易发热汗出,造成阳虚同时,又阴泄无度,因“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所以说若出现此种脉象,必是阳虚继而又引发阴虚,阴靠阳生,而阳又虚无力来生,由此阴阳皆虚,恶性循环,所以说“此为不治”。

19
 楼主| 发表于 2018-7-17 06:32:58 | 只看该作者
打呼噜病理探秘
  打呼噜又称打鼾,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其群体越来越有扩大的迹象。
那么打鼾的原理是什么呢?
  百度一下,不外三种观点:一是从西医角度解释认为是上气道的狭窄和阻塞引起的(见下图);二是从中医角度辨证认为是人体“内伤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外感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统称 )而致“神疲”造成的;或认为鼻为肺之外窍,是由肺气虚、不通畅引起的;第三种观点比较老实,直接承认打鼾是一种不明原因的病态现象。

  至于观为正确与否,仔细推敲一下就自然知道了。因为所有打鼾的人,并不是从小就打鼾的,那么我们就问了,即使打鼾是因为上气道狭窄和阻塞引起的,为什么之前没有上气道狭窄和阻塞?引起上气道狭窄的原因又是什么?至于内伤七情、外感六淫,并不是只有打鼾人独有的,而是所有人都有可能会引发内伤外感,为什么其他人不打鼾呢?引起肺气虚、不通畅的病因又是什么呢?
  万事万物都必定有其原因,从表象入手,抽丝剥蚕,逐层剥开覆盖在表面的迷雾,真象肯定会显露出来的。下面不妨遵从这一方法,来寻找打鼾的真正的原因。
  通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打鼾群体男人多于女人;大人多于小孩;胖子多于瘦子;饮酒的多于不饮酒的;脾气暴躁的多于脾气好的;人类多于动物界。对于这些现象,这里要有个问号:为什么?
  其次,打鼾时,都是张开嘴,采取用嘴呼吸,这与不打鼾的人闭着嘴用鼻呼吸存在明显区别。这里也应该有个问号:为什么?
  第三,正常人鼻是用来呼吸的,口是用来咀嚼下咽食物的,都经过共同的咽喉部位来完成。食物由口腔咽下后,经咽喉部进入食管到胃;空气则从鼻腔吸入,通过咽喉部进入气管到肺脏。咽喉之下,分叉为一个食道,一个气管。而咽喉处的会厌,就象一片树叶,在吞咽食物时将气管堵寒住,使食物只能进入食道下行至胃;不吞咽食物时,会厌这片“树叶”则打开气管掩住食道,使呼吸气体通过气管进入肺脏,再输布到全身。
  这只是从解剖学角度对气管和食道功能进行的表述,并不能解释人在打鼾时为什么会张着嘴改用嘴来呼吸的现象。而能解释这一现象的,中医典籍中说的比较详细。《黄帝内经》中说“喉主天气,咽主地气。”即是说天之气(指无形清气)由鼻吸入,经喉部进入肺,地之气(指有形水谷)由口咀嚼,经咽部进入胃。无形之气为阳,有形之物为阴。这也是一对阴阳关系。为什么喉结的发育为男性的生理特征,而乳房的发育为女性的生理特征,也是因为男为阳女为阴,男性在发育成熟后,男性阳气强盛,气强则可直升到气管,主气的器官就会发育突起;女性阴血强盛,血性阴沉,则只能上行至胸部即止,从而发育突起而成乳房。一为阳二为阴,所以喉结只有一个,而乳房会有两个。这是男女第二生理特征发育不同的原因。
  虽然现代医学认为呼吸是由肺脏功能来完成的。但中医早就发现,人在吸入气时靠的是肾,在呼出气时靠的是肺。我们不妨将手平放在小腹上,去慢慢体会,在我们呼吸过程中,吸气时小腹会不由自主的鼓起,呼气时胸部会不由自主的瘪下去。这小腹就是肾脏所在部位,胸部则是肺脏区域。
这即是中医所说的“肾主纳气”原理。
  既然“肾主纳气”,如果肾功能下降,即肾虚了,肾不纳气了,会怎么样呢?
  这个时候,是不是会直接导致我们吸入气的力量不足了,没有足够的力量将气吸入到我们身体的深处,这时人就要借助口来帮助往里吸。而上文说过,口是用来吞咽食物的,口一张开,会厌这片“树叶”就会掩盖气管,但是同时鼻还有一部分吸气功能,于是会厌这片“树叶”就会夹在鼻与口同时工作尴尬处境中,来回的摆动,在两股气流的冲击下,在鼻腔中形成共鸣,于是就会产生鼾声震天的音响效果。
所以说,打鼾的终极原因,是因为肾虚导致的肾不纳气引起的。
  中医一直有“上病下治、下病上治”治疗原则,即病症虽在上,但病根却有可能在下。打鼾即是很好的说明。
  但西医有可能会不同意这一点,西医根据自己的仪器检测,会认为打鼾人的气道确有变得狭窄的病态现象,这才是引起打鼾的直接原因。
  但是气道狭窄又是怎么引起的呢?中医认为,肾虚者,肾中之火不能收纳,其龙雷之火则必然会上行,内火上逼,一个会引起外气难以入内,即上文所分析的,使吸气入里变得困难;其次火势上窜,上部器官组织必受其烧灼,其中狭窄的气管为其必经之地,受烧灼程度最重,肿大发炎再所难免,这是气管变得狭窄的主要原因。
  上文还留下一个问号,即“打鼾群体男人多于女人;大人多于小孩;胖子多于瘦子;饮酒的多于不饮酒的;脾气暴躁的多于脾气好的;人类多于动物界。”用肾虚来对号入座,也就迎刃而解了。
  而打鼾的人一般会伴随醒后口干咽燥不解乏,头痛、头胀、易疲劳、经常打盹、胸闷、打嗝烧心、易激动、烦躁不安、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注意力分散、阳痿、性功能减退、血压持续偏高、心律不稳、似睡非睡,工作、学习、开会、开车时昏昏欲睡,鼻炎、咽炎、失眠多梦、盗汗、夜尿增多、流口水等。在这众多症状里,是不是都会有肾虚的影子呢?
  打鼾的病根找到了,治疗方法自然也就容易了,中医方剂中治疗“肾不纳气”的可谓俯拾皆是,在此就不赘述了。

点评

知识来源于实践,先生用肾不纳气治疗过打鼾吗?效果如何?如果治疗过,而且效果很好,先生的理论就能成立。 先生开了一个取象比类的好头,是不是正确,还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的验证。赞一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17 06:59
什么是肾虚?  发表于 2018-7-17 06:37
20
发表于 2018-7-17 06:34:42 | 只看该作者
根本没有科学素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30 21:27 , Processed in 0.05257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