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萧铁 于 2018-5-22 10:22 编辑
...当第四本书出版之际,我才对于中医的证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
呵呵,你自己说的,所以你前面三本书从头到尾讲的都是证,但那时其实说不上“比较完整的认识”,更甭说正确的认识了。
那现在是不是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呢?你自己觉得是,我是不知道啦。
这个问题从根源上讲在于传统中华思维习惯,也不是什么人的错。我其实不知讲了多少次,传统思维从来就没有准确定义一个概念的习惯,不仅中医如此,整个中国文化都是如此。不要说孔子的仁了,就说与中医有关的气呀道呀,那本书那句话曾经准确定义过?老子最出名的那句话叫“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如果你可以讲(定义)得出来,那就已经不是“常道”了。所以有些大学者说老子够狡黠不是没有根据的。但对传统文化来说 ,这并不是个大不了的问题,甚至还有些好处,因为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或认识上的加深不断把新的内涵加进去而无须重新推倒重来。
回到说中医的证,第一个事实是最早用于中医文献/经典的是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这个事实在任何时候讨论证时都不能忘记。仲景有解释/定义过证是什么吗?没有。上面刚说过了,传统没有这个习惯,不需要,反正每个章节都用“病脉证并治”,多看几个章节不就知道证是什么了?(在古代,当学生的大概不会问老师证是什么东东,即使问了,老师大概会答你就自己悟悟吧。)
第二个事实是上世纪80年代卫生部牵着搞的中医证候规范化会议,召集全国名中医到第二次开会时大家才通过证候的定义,可见没有定义之前中医已经实践了几千年,而要达到大家都同意的定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最后的定义是什么?据《中医证候辨治轨范》:
证候(简称“证”)是疾病本质的反映,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它以一组相关的脉症表现出来,能够不同程度地揭示病位、病性、病因、病机,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并指明方向。
这句话的关键字是“不同程度地”,如果给程度定一个区间,最低当然是0%,即完全没关系,最高是100%,完全揭示。其实说了等于没说。
为什么要定义?这当然是由于要跟现代人、尤其是外国学者交流所必需的。但这里有一个根本无解的问题:古人对所谓“病位、病性、病因、病机”等等的理解是建立在对人体宏观生理的认识上,与现代医学知识所达到微观甚至如蛋白质表面结构性质等根本不是一个层次,所以想借用这些词在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间划等号根本是徒劳的。
因此,我认为现在中医对证候的解释或定义其实有些为定义而定义的味道,这个定义只是为了有人问时能拿出个可以示人的答案而已,实质上对推动中医从认识上提高我真看不出有任何意义。
我对这几个相关的概念有个更简洁而有效的定义。
1. 证是证名的简称。
-所有的证名构成“证空间”。
2. 征候即西医的症状(可客观测试)和病家的主观感受(中医比西医重视)。(英文的Syndrome一词就是译做征候群)
-同理,所有的征候合起来构成“征候空间”。
3. 证候是证名和征候的合称。(比较一下前面的证候的说法,实际上是中医自己把证名和征候2个原属不同知域的内容混在一起,结果当然是越讲越糊涂,有理说不清。)
4. 辨可视为将征候[输入]转换(计算)为证名[输出]的逻辑函数。
“征候空间” “证[名]空间”
【 】 ---------> 【 】
辨
这样定义几个相关概念的有效性(或目的性)在于:这就为中医辨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证用现代人话讲就是个model(模型),而不同的证名本质上就是给每个模型一个文字标签。这个模型的关键不在于对什么病位病机blahblahblah的认识,而在于每个具体的证名都与其特定的方剂药物捆绑在一起。所以,对这个模型的验证,是完全绕开了人体的生理结构而直接看所应用的方药是否对出现的征候起到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