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李同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19:30:53 | 只看该作者
       以机械唯物论为指导的西医、西方科学必须经过脱胎换骨的辩证唯物主义改造,把西医、西方科学升华到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才能够与中医融合为统一的新医学。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05:52:5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的最高层次是哲学层面的融合,这个任务单单依靠医学界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不仅仅是建立一个高于中西医的理论体系,而且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突破口,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决的是中国古代哲学、现代哲学的融合问题,他帮助了中西医融合观解决了哲学层面的融合。中西医融合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如果中西医理论体系能够实现融合,这个事实足以证明了中国古代文明与近代西方文明、唯物辩证法能够融合,也就是现在的说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医学领域内也是正确的。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05:53:58 | 只看该作者
           “名与实”之辨最早产生于先秦、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相当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春秋后期,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急剧变化,出现了事物的称谓及其所指事物之间的矛盾。许多旧的名称未变,而它所指的事实已经变了,旧有之名已不能容纳新的现实;一些新的事物尚无公认的称谓。这种"名实相怨"的现象,反映了新旧社会交替时期意识形态落后于社会现实的情况,于是产生了“名实”之辩,为建立大一统理论做准备。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也是一个转型、过渡时代,知识大爆炸,大数据时代,旧概念不能容纳新的事实,旧概念的定义被冲破,概念的新定义还没有出现,人们无所适从,不知道概念的确切定义是什么,概念混乱,即“名与实”不相符合,急需要规范概念,建立统一理论体系的伟大时代,一个进行概念、理论融合、规范的伟大时代。
          “名实相怨”与库恩的科学革命前后同一概念(语汇)的不可通约性,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际上就是矛盾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质变的转折时期。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具有不可通约性,肝与肝脏,心与心脏……具有不可通约性,也就是“名实相怨”。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 05:59:25 | 只看该作者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当结构不能适应功能的需求时(动物进化过程中),功能对于结构具有改造、创建、重建的作用。在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时候(人体处于正常生理情况下),结构决定功能。按照《矛盾论》的说法,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疾病时结构与功能出现不平衡,在疾病的时候首先是功能的破坏、不足、低下(正气虚),而后引起结构性病理变化,形成器质性病变,当疾病恢复的过程中,功能对于结构破坏的恢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被破坏了的结构可能恢复原状,在大部分的情况下,不可能回复原状,但是整个机体的功能能够在新的情况下,达到新的平衡。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 16:53:11 | 只看该作者
    天圆地方,是中国哲学的源头。圆与方是一对矛盾,直径与圆周之比:3.1416……是个无理数,二者没有公约数,即不可通约。老子说:大方无隅。正方形无限扩大,就变成了园,反之正方形无限缩小,就成了点,还是园。在可见的范围内,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方与圆是不可通约的,在无限大与无限小的时空内,二者融为一体,即方圆两相性。
      中国现在两个时髦说法。在处理国际问题时说:寻求最大公约数;在处理国内问题时说:结构性改革。
      寻求最大公约数,是指具有不可通约性的时候,找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一个公值,也就是说双方各自作出部分让步,取无理数的近似值(最大公约数),使得问题得到解决,而不至于发生爆发性的冲突。
      结构性改革,是指功能决定结构,即当结构不能够适应日益增长的功能需求时,必须改革社会结构。这就是功能对于结构的决定性作用。

        科学院院士,也未必知道。
16
发表于 2017-11-6 22:26: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11-6 22:30 编辑

李教授前面的观点已经接近正确了:“西医中医化”,
但解释解释着就又错了:“以机械唯物论为指导的西医、西方科学必须经过脱胎换骨的辩证唯物主义改造,把西医、西方科学升华到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才能够与中医融合为统一的新医学。”


“西医中医化”,也就是“中化西医”。钱学森教授1985年就提出了。
什么叫“中化西医”?看来先生并没有理解这个词汇。
就是把西方医学科学的普遍理论,与中国医学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这就如同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一个道理。
中国医学是一门经验医学,只有实践和经验,没有科学理论,所以无法向前发展。

要给中医的实践和经验进行科学性理论总结,并提建立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也叫中医革命。

李教授的误区在于,从来没有注重过中医的实践经验,却对古代经典饶有兴致。几十年扎在古书堆里拔不出来,中毒过深,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思维。

不彻底放弃中医原有的一套所谓理论,代之以科学理论,新医学就不可能建成。
李教授现在形成的思想,只能让这中医走向倒退,或原地踏步。
17
发表于 2017-11-6 22:49: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11-6 22:52 编辑

辨证论治,是中医千余年持有的医学技术。
到了如今,显然是落后掉牙。

为什么说它落后,就是不分青红皂白,不分病理病种,在那里稀里糊涂的辨什么“证”。
结果是就轻避重,抓了芝麻,漏了西瓜。治疗了症状,漏掉了病理。
治疗的绝大部分病,都经不起理化检测。
现代医学科学把疾病划分的非常清晰,种类繁多。中医连一种病都不知道,
仅仅依靠辨证论治包打天下,其结果必然被淘汰。就连一个边沿医学的位置都保不住。

先生显然没有看到古代辨证论治存在的致命缺陷,还一直在这里鼓吹古中医有多么优秀。
事实已经回答了先生。正是中医的优秀,才把中医推到如今的不堪境地。
这就如同一个自认为完美的人,他的自大,就是让他最不堪。
因为“自大”一点,就变得很“臭”。

新医学就是要对传统医学进行彻底革命。中化西医,其实就是西医,只不过用的是中草药及草药技术。
总结为:用西医理论,来治疗西医治不了的病;用中医的实践与经验,来治疗中医没有经验过的病。
这就叫:“两个超越”—超越现代医学;超越传统医学。

新医学已经初步建成,创建人就在您家门前城南五里。您都想不起来去交流交流?

点评

铁路职工医院,我知道。  发表于 2017-11-8 07:58
1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07:56:41 | 只看该作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难点与最后堡垒就是教育与医疗(包括医学理论)。
19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08:01:24 | 只看该作者
        按照《内经》模式,改造西医教育。

点评

赞成、支持这一思路。但是西医既得利益者不会接受,唯有管理者觉醒后,运用行政手段,这属于政治问题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8 10:12
20
发表于 2017-11-8 10:12:31 | 只看该作者
李同宪 发表于 2017-11-8 08:01
按照《内经》模式,改造西医教育。

赞成、支持这一思路。但是西医既得利益者不会接受,唯有管理者觉醒后,运用行政手段,这属于政治问题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2 17:50 , Processed in 0.05562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